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品類繁多,很有民間工藝,不僅工藝高超,而已文化內涵豐富,寓意深刻,這5種民間布藝傳統文化品你見過嗎?
1、香包
香包古代叫香囊,今人稱荷包,它是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民間工藝品,是以男耕女織為標誌的古代漢族農耕文化的產物,是千年來民族傳統文化的遺存和再生。在古代,未成年男女,必須佩戴香包叩拜父母,還有禮儀作用。
戰國開始男人佩戴香包,晉以後漸為女人與兒童的佩戴品。宋朝官史朝服上開始佩戴香包,禮儀作用愈加凸顯。清代香包成為饋贈佳品,特別是相戀男女以此作為饋贈的信物。現代香包是傳統文化的傳承,香包則多半用於端午節的贈品,主要是求吉祈福,驅惡避邪的。
2、虎頭鞋
虎頭鞋是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因鞋頭呈虎頭模樣,故稱虎頭鞋,它既有實用價值,也有觀賞價值,同時它又是一種吉祥物,人們賦予它驅鬼闢邪的功能。
其民間育兒習俗,在小兒滿周歲或生日時穿新做的虎頭鞋,可為小孩避邪,祝願小孩長命百歲之意。虎頭鞋所包含的民俗價值,是民間流傳至今的主要原因。虎不僅能吞食鬼魅,還能庇佑人神,迎合了人們借物祈福的美好願望,成為人們崇尚的對象。
3、布老虎
布老虎是一種古代就已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傳統工藝品,是很好的兒童玩具、饋贈禮品及個人收藏品。它流傳廣泛,是一種極具鄉土氣息的民間工藝品。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崇虎習俗在民俗中的表現形式,其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布老虎是中國漢族傳統的民間藝術,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存在源於民間百姓對虎的崇拜。虎圖騰源自伏羲並早於龍圖騰,端午節期間,民間盛行給兒童做布老虎。
4、絹藝
絹藝是以絹帛為主材製作的傳統民間手工藝品,絹穿從製衣到作畫,再到絹藝,最終,它在藝術家的手裡完成了華麗的轉身。其精湛的手工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藝術創造力,絹藝是漢族民間彩扎工藝的一種形式。
絹藝作品講究傳神,要求賦絹紗以生命,施絲綢以神靈,一件成功的絹藝作品身上透射出的是藝術家的智慧與個性。追根溯源,絹藝是一種從漢族服飾文化中脫離出來的藝術,用絹質材料手工製作的工藝品。
5、布貼畫
布貼畫原名宮廷補繡,俗稱布貼畫,色彩豐富鮮豔,剪貼的邊線明朗整潔,富有木刻版畫的刀木特點,是我國民間常見的手工藝術。布貼畫色彩豐富鮮豔,剪貼的邊線明朗整潔,富有木刻版畫的刀木特點,和絲綢剪貼畫相近似僅原料有別。
以粗布為原料,用袋裝染料直接高溫染製成各種顏色,由巧手婦女剪貼而成,其民間傳統藝術具有獨特魅力。從傳統民間剪紙與刺繡基礎上,結合生活,採用不同色彩、不同質地、不同形狀的布塊,通過布縫和補花布飾手工藝,創造出畫面具有浮雕感的布貼畫。
這些你都見過或者收藏過嗎?有沒有感覺到傳統非遺文化的魅力?老祖宗創造的很多物件都是有著特殊的意義,我們創新設計的同時,也多研究一下傳統文化藝術品,或許你能從中領悟到什麼,如你有更好的建議,歡迎留言。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