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播出7年後,森碟瘋運動,黃多多狂健身:優秀的孩子,都...

2020-12-12 騰訊網

"

無論家庭是怎樣的教育理念,培養孩子運動能力,都是必然要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

"

「看著她長大的,現在比我都高了!」

「這驚人的腿肉線條,真真真太美了啊。」

「天啦,這還是當年那個愛哭鼻子的小姑娘嗎?」

這兩天,田亮在網上曬出一段女兒的運動視頻,瞬間登上熱搜第一,引無數網友感慨:

距離「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播出7年過去了,當年的小不點嘉賓恍惚間一夜長大成人。

回溯到2013年,誰也沒料到,這檔親子節目一播即火,更是創下全國第一的收視紀錄。

當年的森碟,還只有5歲。

這個梳著可愛羊角辮的小姑娘,起初經常一連哭三四個小時,所有人都束手無策。

後面幾期,森碟逐漸適應農村生活,展露女漢子的一面,飛奔起來連男生都追不上,被網友戲稱為「風一樣的女子」。

很多人都大呼羨慕:以後要生女兒,就應該是森碟的模樣。

轉眼2014年,第2季依舊持續霸屏,另一個焦點人物黃多多闖入全國人民的視野。

雖然才8歲,但在一群四五歲的孩子面前,她當之無愧充當了大姐姐的角色。

卻也正因為這份與年齡不相稱的懂事,多多被噴上熱搜,冠上心機、成熟、大小姐等稱號。

難以想像,當年數百萬網友在線謾罵:「黃多多滾出《爸爸去哪兒》」、「黃多多去死」。

最後,這件事以五位爸爸聯名發聲抗議終止:《微博靜默——五位爸爸的態度:以沉默之名守護愛》。

一晃7年過去了,網絡上關於這兩個小姑娘的熱議,卻從未終止過。

表面上看,兩個孩子的人生軌跡有了很大不同。

但仔細想想,其實又殊途同歸。

兩個孩子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都在各自有天賦的領域裡拿到了不錯的成績,更相似的是,兩個家庭都特別重視孩子運動能力的培養。

森碟自不必說,奧運冠軍的女兒,好基因是天生的。小小年紀就是「風一樣的女子」。

如今的森碟,身高直逼1米7,更是完美繼承了爸爸田亮的運動基因。

第一次參加世界比賽,就拿到了標槍、跑步銅牌的好成績。

最近,更有網友爆料森碟現身職業網球選手的俱樂部,已開啟職業網球之路。

今年澳網賽中,森碟還有幸和澳洲傳奇巨星休伊特切磋球技。

在田亮曬出的照片中,森碟手部肌肉發達,網友驚呼:專業範十足。

明明有一個跳水冠軍爸爸,但運動達人森碟所涉獵的,卻都和跳水不搭界。

滑板、衝浪、攀巖、遊泳......

黃多多也是個運動達人,做起健身動作來,也是行雲流水,一看就知道平時經常鍛鍊。

其實不止是多多和森碟,有體育特長,正在越來越多的成為「優秀孩子」的標配。

在同等文化成績下,體育好的孩子,被名校錄取的機會更大。

而且不光是世界名校,近年來,咱們國家在升學領域,也有相關的政策和規定。

越來越多的政策顯示:

體育在孩子們升學就業方面的分量,越來越重。

未來孩子的運動能力,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升學衡量標準。

當然,即使不看升學,運動對孩子帶來的好處,也是無可取代的。

之前,清華大學就有規定,從2017年本科新生開始,遊泳將與畢業綁定。也就是說,如果到畢業,學生還學不會遊泳,學校將不給他畢業證!而早在2008年,清華也曾規定長跑為學生必修課程,達不到要求,一樣不準畢業。

一時輿論譁然,有點讚的,畢竟遊泳是必要的求生手段,也是極好的鍛鍊身體的運動,但也有不少人表示「不可理喻」,有人嘲諷「高校把學問教好就行」,有人哀嚎「何必讓旱鴨子們去吃這個苦」……

無論是哪種聲音,都有一句潛臺詞——「運動可沒有其他事情重要啊。」

網絡段子曾說,「要讓中國足球在十年內趕上世界一流?高考加一門足球。」由此也能看出,家長更願意孩子把時間花在能帶來「具體好處」的事情上,至於身體嘛,以後「成功」了,再慢慢鍛鍊吧。

但養成運動的習慣,從來都不只為給孩子一個健康的體魄,更為培養孩子完整的人格——這種培養,越早越好。

不論男孩女孩——只要一在運動場上奔跑起來,大部分孩子都會覺得這種運動的感覺棒極了!許多孩子甚至想真正學體育,成為專業隊裡的正式一員。為什麼堅持體育運動是個好想法呢?因為運動不僅讓孩子們快樂,而且也讓他們更健康,更易融入社會。

1

運動

讓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美國芝加哥曾有一所中學,要求孩子們早上七點到校跑步、做有氧運動。

並規定:運動中,孩子們的心跳達到最高值或最大攝氧量的70%,之後才能上文化課。

開始的時候,家長們都反對。

無論家庭是怎樣的教育理念,培養孩子運動能力,都是必然要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

這項名為「零時體育計劃」的試驗,讓所有人都驚訝了:

孩子們不但沒有因運動勞累在課堂上打瞌睡,反而更清醒了。

上課的氣氛也比以前好太多,孩子們的記憶力、專注力也都增強了。

圖片來源:電影《巴黎淘氣幫》

一學期下來,被試驗的這組孩子,閱讀、理解能力都比正規上體育課的孩子高了10%。

在人腦中,專管決策、專注力、注意力的部位叫前額葉皮質。

當我們進行高強度的運動時,血液會從大腦前額葉皮層分流出去,一旦停止運動,血液就會快速回流。

當供血增加時,我們的注意力就會特別集中。

想讓孩子專注力、注意力更加集中,最有效的辦法,居然不是讓他們坐在書桌前練習「專注」,而是應該讓他們站起來,走出去,運動起來。

孩子們運動時,身體還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等「快樂物質」,能讓孩子的整體狀態更好。

2

長期運動的孩子,更聰明

以前,在我們的「慣性」認知裡:

孩子運動量不足,最顯性傷害是會「發胖」,容易造成近視眼。

可實際上,運動的好處在於更深層次的塑造孩子大腦。

美國一項研究證明:運動,能改變孩子的大腦結構,讓孩子真得變「聰明」。

這項研究,是美國紐約大學的神經學教授Suzuki博士得出的。

她曾在TED演講中,詳細講述了運動是怎樣讓大腦產生變化的。

▲Suzuki博士TED演講

持久的運動,能製造出全新的腦細胞,並能讓海馬回中的新腦細胞容積增加!

而且像肌肉一樣,運動得越多,海馬回和前額葉皮質就會更大、更強壯。

我們都知道,控制學習和記憶活動的,是大腦中的海馬回,它負責長期記憶。

運動刺激,帶來的腦細胞的「生長」和「擴容」,會讓孩子的記憶力、專注力、靈敏力,反應力都會越來越好。

而且,孩子運動越多,對大腦的刺激和保護就越明顯,孩子的腦結構改變就越大,也就變得越來越聰明。

3

孩子們選擇什麼運動項目好?

每周三到四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就可以改變大腦結構。

3-6歲的孩子,每天根據體質和實際情況,運動2-3個小時,比較合適。

6歲以上的青少年兒童,每天至少要進行1個小時以上的有強度的體能活動。

至於選什麼運動項目好,可以憑孩子自己的喜好來。

▌3-6歲:

我們國家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

3-6的孩子,主要是通過各項器材、活動,發展孩子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鍛鍊孩子的力量和耐力。

平時,父母們可以在隨機創設一些小遊戲,跟孩子一起進行跑一跑、跳一跳、鑽一鑽、爬一爬。

▌6-12歲:

英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曾解釋過:

青少年兒童每天至少60分鐘的運動中,包括三方面的活動:

有氧運動:比如,快走和高強度運動的跑步;

其次是肌肉加強的訓練:比如,體操類,伏地挺身、遊泳等;

最後是骨骼加強的訓練:例如跳繩、各種球類等。

這裡還有個簡單的衡量標準,就是看這項運動,是不是能提升孩子這五方面的能力——

柔韌、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只要滿足其中的一條,就可以了。

▌12歲以上:

12以上的孩子,可以逐漸加強訓練難度或適當提高運動時間。

想讓孩子變得更好,那麼,就讓孩子把時間「浪費」在運動上吧。

4

運動的誤區

今天,隨著家長眼界越來越開闊,越來越多孩子從小發展自己的運動項目,但也容易走一些誤區,下面給大家一些建議:

一、孩子感興趣,而不是家長感興趣

我的一個朋友,送女兒去學擊劍,報班前,俱樂部的教練和管理者反覆問了她女兒兩次:「你是不是真的有興趣?而不是你媽媽感興趣。」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確實,如果孩子只是為了滿足爸媽對某些體育項目的「嚮往」而接受訓練,訓練的質量不會高到哪裡去。對於青少年業餘運動愛好者而言,自己感興趣才是保證「堅持」的主要因素。畢竟,在進入青少年時期,體育運動開始有了「殘酷性」,不是玩玩就可以持續下來的。

但孩子的「三分鐘熱度」還是需要呵護的。關於訓練的強度,教練有自己的看法:為了讓孩子們維持住興趣,訓練的量和頻率都要科學安排,不要每天都訓練。更不要每周都抽出一大段時間集中訓練,如果訓練太多,會使得小運動員到20歲左右就停止發展,等於是提前發掘了潛力,導致未來的枯竭。

她女兒在過去兩年參加了許多擊劍比賽,期間既拿過全英青少年銀牌,也在小組裡就以1:5被淘汰,有過自己背包隨隊去歐洲參加比賽的無助,也面臨過比賽中傷到對手的內疚,就這樣堅持下來了。

二、拋棄儀式感

不少父母是「設備控」——孩子一旦表示對某項運動的興趣,二話不說,趕緊買最好的設備,找最好的老師,結果因為花了錢,對孩子的要求也高了,腦子裡有了一種「你不學出點成績來,我這錢不是白花了嗎」的想法,反而被綁架了。其實,運動這種小習慣,從家裡開始培養,就是極好的。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是個資深足球迷,有了孩子之後,把家裡一間10平方米的房間騰了出來,劃出一個小小的球門區間,他跪坐在地上充當守門員,教孩子射點球。

等到孩子大了一點,他就帶孩子到院子裡去踢球,設備還是很湊合——用一條長椅的椅腿,就當球門,這時的訓練是傳接球……這樣的遊戲充滿樂趣,父子倆也創造了很多回憶。

現在,他的兒子和他一樣,是個超級大球迷。父子倆周末有空就結伴去踢球。

三、儘可能到戶外去

室內運動誠然好,但戶外運動往往更能給孩子陌生環境的挑戰。英國民間機構「國民信託」2012年曾整理1700多名12歲左右孩子的「最喜歡的戶外活動」,跑步、長途騎行、登山、山洞探險、野外夜行、在大海裡遊泳、攀巖、騎馬等運動,都在清單上。

這份清單給我們的提醒是,運動給孩子健康體魄,塑造孩子完整人格,但最根源的,是加深孩子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

所以,萬不可讓「比賽成績」成為運動的第一目的,不然,運動就不再是運動,而成了另一種形式的考試,培養出的也只是另一種形式的考試機器。

-END-

來源:成長樹

相關焦點

  • 「爸爸去哪兒」播出7年後,黃多多向左,森碟向右
    除此之外,評論下也滿滿誇讚的聲音:森碟妹妹真棒,還記得爸爸去哪兒的那個哭鼻子的小姑娘~森碟這麼高了!小腿肌肉太美了!在森碟參加《爸爸去哪兒》時,曾模仿過自己的爸媽教訓自己的樣子。媽媽說,去!給我站好。而爸爸卻說,沒事啊沒事啊......
  • 爸爸去哪兒播出7年後,黃多多、森碟風評差太多,和教育理念有關
    《爸爸去哪兒》從第一季到現在已經過去7年了,節目的爆火也讓裡面的明星小孩備受關注,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森碟和黃多多,兩個人在長大後依然熱度不減,且都變成了優秀的姑娘,背後的家庭教育更值得我們深思。
  • 《爸爸去哪兒1》開播7年,森碟、王詩齡那些萌娃後來都怎麼樣了?
    看著孩子從牙牙學語成長為獨立的小大人,我想所有父母心中都有說不出的自豪感,因為這是他們汗水澆灌的結果所在。一、《爸爸去哪兒1》開播7年,那些萌娃咋樣了時間過得真的很快,還記得當年看親子綜藝《爸爸去哪兒》時就被孩子們的童言童語所打動。
  • 賈靜雯女兒咘咘甜美惹人愛,看到長大後的森碟,果真驚豔了
    換在以前明星們都會儘量不讓自己的孩子曝光在公眾面前,覺得他們有自己的隱私,後來直到《爸爸去哪兒》這類的綜藝親子節目播出以後,明星們與孩子之間的互動也讓觀眾們感受到了滿滿的愛,同樣,萌娃們的顏值也備受大家關注。
  • 《爸爸去哪兒1》時隔7年,天天、石頭、森碟……幾個萌娃咋樣了?
    文|秘籍君前兩天跳水冠軍田亮在網上發了一個女兒森碟的運動視頻,讓我驚覺眼前的這個12歲少女,早已不是當年的萌娃模樣。想想13年《爸爸去哪兒1》開播時,當時的我還未懷孕生子,依然津津有味地追完了全劇,如今自家娃都已經6歲了。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 7年過去了,《爸爸去哪兒》第一季裡的五位小孩,現在都怎麼樣了
    親子關係是關乎到一個家庭是否和睦幸福的關鍵部分,現在很多父母都忙於工作,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是親子之間的陪伴卻少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也受到相應的影響。2013年的《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是當時非常火爆的親子類節目,廣受大家的喜愛和關注。如今7年過去了,《爸爸去哪兒》第一季裡的五位小孩子,如今都怎麼樣了。
  • 爸爸去哪兒萌娃「整容式」長大,森碟王詩齡成女神,張悅軒成男神
    說起來娛樂圈的星二代,很多人都是通過《爸爸去哪兒》這個綜藝節目認識的。當時爸爸去哪兒第一季出來的時候,可以說是相當紅。不少人都沉浸在萌娃可愛的歡樂當中。有不少人都表示孩子的世界真的是太單純了。現在距離《爸爸去哪兒》第一季已經過去了七年了,萌娃們都已經長大了,也發生了不少的改變,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小萌娃都有什麼樣的變化吧!首先來看看田亮的女兒森碟。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小女生是變化最大但是也是變化最小的。說她變化大是因為她長得真的是太快了,大長腿讓很多人都羨慕不已,說她變化小是因為這個女孩子五官並沒有太多的變化。
  • 爸爸去哪兒萌娃「整容式」長大,森碟王詩齡成女神,張悅軒成男神!
    說起來娛樂圈的星二代,很多人都是通過《爸爸去哪兒》這個綜藝節目認識的。當時爸爸去哪兒第一季出來的時候,可以說是相當紅。不少人都沉浸在萌娃可愛的歡樂當中。有不少人都表示孩子的世界真的是太單純了。現在距離《爸爸去哪兒》第一季已經過去了七年了,萌娃們都已經長大了,也發生了不少的改變,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小萌娃都有什麼樣的變化吧!
  • 《爸爸去哪兒》過去8年,森碟成女團臉,KIMI卻判若兩人
    《爸爸去哪兒》是湖南衛視從韓國引進的親子戶外真人秀節目,不僅見識到了明星帶娃的真實面貌,還讓觀眾認識了很多呆萌可愛的星二代。如今距離第一季播出已經過去8年的時間,當初呆萌可愛的星二代也長大了不少,那麼我們看一下其中幾位的現狀。
  • 14歲黃多多健身驚豔網絡,18歲張子楓脫胎換骨:讓孩子自律,哪有那麼...
    在節目裡,張子楓則說自己一直都有健身教練近幾年,隨著健身的好處日益凸顯,健身風潮越刮越大!與此同時,全球範圍內的「青少年健身」正在悄然興起,很多明星子女起到了示範作用!比如,前段時間火到熱搜榜的#黃多多健身#,驚豔了網絡。僅僅14歲的黃多多時長18秒的健身的視頻中,在瑜伽墊上認真專注地做著運動。
  • 第一批「爸爸去哪兒」的童星都怎麼樣了?都是星二代,差距極大
    第一批"爸爸去哪兒"的童星都怎麼樣了?都是星二代,差距極大2013年湖南衛視的一部《爸爸去哪兒》風靡全國,五個爸爸,五個孩子,還有一個"村長",拍出了一部前所未見的綜藝節目。孩子們最純真的模樣,還有對農村最初的嫌棄到後來對豪宅的搶奪,屬實是我們每周五守著電視的最大理由,長腿歐巴天天,風中狂奔的女漢子森碟,壯實的大哥石頭,還有傲嬌的恬恬王詩齡和軟萌的kimi,個個都是極有個性的孩子。7年過去了,不知道當年的小女孩小男孩都變成了什麼樣子呢?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當初的兩個小女孩,森碟和王詩齡。
  • 《爸爸去哪兒》19個萌娃近照:多多、貝兒、森碟越長越美
    序言:2020年9月1日,田亮在微博曬出一段女兒森碟的健身視頻。視頻中,森碟扎著高馬尾,身穿綠色上衣搭配運動短褲,正在叉腰跳高,大長腿十分醒目,腿部肌肉線條也十分流暢。
  • 《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播出6年,如今孩子們都是什麼樣呢?
    大家還記得2013年開播的爸爸去哪兒中的Cindy、kimi、天天、石頭和Angela嗎?從小就特別可愛的他們現在又是什麼樣了呢?近日,田亮與葉一茜的女兒田雨橙(Cindy森碟),代言了某品牌,最新宣傳視頻裡,森碟元氣滿滿,甜美的模樣受到網友一致關注。2008年出生的森碟,才11歲就已經快有一米七,讓多少人羨慕啊。
  • 《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的五個孩子,七年的成長,是否變了模樣
    《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的播出,距今已經七年了。田雨橙、王詩齡、天天、石頭和KIMI,這五個可愛的孩子,曾經給大家帶來過一段輕鬆快樂的時光。如今,七年後的他們,都有什麼變化呢?01 田亮女兒森碟(田雨橙)這個被稱為「風一樣的女子」的田雨橙,從在節目上一露面,才剛剛五歲的她,就顯露出身為一個奧運冠軍女兒的運動天賦。在《爸爸去哪兒》中,蘿莉外表的她,卻沒有一點嬌氣。運動細胞非常發達,跑得快、有力氣,還樂於助人,特別惹人喜愛。
  • 孫莉曬出女兒黃多多健身照,網友:黃磊不要拿女兒黃多多炒作自己
    #孫莉曬出女兒黃多多健身照,網友:黃磊不要拿女兒黃多多炒作自己!說到黃磊想必網友們都很了解了吧,但是對於他的老婆孫莉以及他的女兒黃多多可能網友們還不太清楚,下面小編就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兩位吧!孫莉,1977年7月18日出生於遼寧大連,中國內地女演員,199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 時隔多年,《爸爸去哪兒》這三名孩子怎麼長成這樣?網友目瞪口呆……
    前幾天是《爸爸去哪兒》第二季參與者吳鎮宇59歲生日。塑造了多少經典「陰翳狠辣」的反派角色,然而私下生活裡的他絕對是鐵漢柔情的典範。 別人都是「坑爹」,只有吳鎮宇在不停的「坑娃」,「坑」到兒子費曼都到微博上喊話了...
  • 記得爸爸去哪兒的黃多多嗎?如今穿上黑色蕾絲吊帶,盡顯女神氣質
    相信大家都看過爸爸去哪兒這檔親子綜藝節目吧,當時可以說是風靡全網,掀起了一股收視熱潮,而從13年到現在,也播出了5季了,每一季也是帶火了不少天真可愛的萌娃,比如王詩齡,小小志,田雨橙等等,這些星二代也是備受關注,還記得爸爸去哪兒的黃多多嗎?如今穿上黑色蕾絲吊帶,盡顯女神氣質。
  • 《爸爸去哪兒》都出到第六季了,網友們最愛的還是黃多多
    《爸爸去哪兒》第六季改名《一起出發吧》開播,陳小春、包貝爾、楊爍、耿樂以及何猷君(實習爸爸),組成了新一季爸爸陣容。開播第1集就迎來了第一波熱搜,事由楊爍嚴厲訓斥兒子楊雨辰。可憐的雨辰經常得不到爸爸的鼓勵,反而經常因為一些小事不按父親意思而被訓,不知道這是不是節目組專門找來的反面教材哎!然而,雖然《爸爸去哪兒》已經出了這麼多季了,有的網友表示,在過往加盟的這些孩子當中,最難忘還是懂事又能幹的黃多多。多多作為大姐姐,在節目中照顧弟弟妹妹,幫爸爸分擔任務,調節小夥伴之間的矛盾,暖心天使的形象深入人心。
  • 《爸爸去哪兒1》五個孩子,如今四個都「子承父業」,只有一個例外
    距離《爸爸去哪兒1》播出已經六年,這六年時間該節目中的五個孩子,人氣依舊很高。雖然他們基本都不參與娛樂圈中的活動,但還是頗受關注。其中天天、森碟、王詩齡還多次登上熱搜!在《爸爸去哪兒1》結束之後,觀眾還是很關注五個孩子的動態。
  • 他太讓人意外了,時隔7年,還記爸爸去哪兒的小男孩嗎?
    2013年10月11日《爸爸去哪兒》開播,是由五位明星爸爸在72小時的戶外體驗中,單獨照顧子女的飲食起居,共同完成節目組設置的一系列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