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秀」選手也大跳《甩蔥歌》的舞蹈
粉絲進行COSPLAY時不忘手拿「大蔥」
初音未來在中國已擁有大批忠實粉絲
初音和她的虛擬偶像夥伴
羊城晚報記者 谷體偉
羊城晚報記者採訪多名業內人士,探究初音未來走紅背後的秘密
一首節奏輕快的《甩蔥歌》曾在中國紅遍大江南北,去年「達人秀」舞臺上也有選手翻唱過該曲,不過也許很少人知道,《甩蔥歌》的「演唱者」其實是一名虛擬偶像———扎著兩條綠色長辮子的卡通女孩初音未來。不要以為初音未來只是傳統意義上的動漫人物,她早已走進現實,在日本、美國都舉辦過多場3D全息投影演唱會,無數年輕男女在現場為她瘋狂吶喊。
近日,網上有消息稱初音未來將於3月初在上海舉辦兩場「2012初音未來LIVE VIEWING IN SHANGHAI」演唱會,雖然還未得到確認,但國內的「初音迷」以極大熱情對待此事,在網上討論得熱火朝天。著名作家鄭淵潔也知道初音未來,還在微博上說:「我喜歡聽日本歌星初音未來的歌……她是虛擬歌星,性質很像虛擬的文學人物。」虛擬偶像已告別小眾,登堂入室了嗎?羊城晚報記者採訪了多名動漫粉絲和業內人士,他們認為初音未來的出現是「革命式」的,對動漫和音樂界影響巨大。
初音究竟有多紅?
關鍵詞:互動
歌聲舞蹈,皆可原創
初音未來(簡稱「初音」)並非某部動漫作品的人物,而是由CRYPTON FUTURE ME-DIA(日本一家音樂軟體製作公司)開發的一款音樂軟體VOCALOID的女性主唱角色之一。
該軟體使用了Yamaha公司的語音合成引擎,使用者只需輸入組成旋律的音階和歌詞,再設置演唱節奏快慢、音調高低等,就可以製作出一首由虛擬偶像演唱的完整歌曲,而虛擬偶像的聲音來自開發者事先通過採集人聲製作而成的聲音資料庫。其中最受歡迎的初音未來的原聲由日本著名聲優藤田咲提供,其形象則由動漫插畫家KEI設計,是一個16歲、綠色頭髮、梳著雙馬尾辮的「萌妹」。此外,VOCALOID語音系統還擁有其他主唱,包括巡音、鏡音等角色。
VOCALOID這款軟體在2007年發售後大受歡迎,很快出現了大量用戶製作的翻唱、原創歌曲,之後身為編程員的初音粉絲樋口優製作了一個名為「Miku Miku Dance(MMD)」的軟體,可以為初音設計各種動作,讓粉絲為初音製作MV的願望得以實現。此外,製作方的「只要不用於商業用途,可以隨意使用初音形象」的聲明,更令「技術宅」放開了手腳進行創作。目前初音的代表作包括《甩蔥歌》、《世界第一公主》、《Alice》、《愛言葉》等,幾乎全是網友自行創作並上傳到網際網路與粉絲分享。
正是得益於前所未有的互動性,初音很快便成為日本人氣第一的超級虛擬偶像,尤其受到各種「技術宅」的追捧。發行兩年後,僅日本網友為她製作的歌曲和MV就有2萬餘首,而CRYPTON FUTURE MEDIA以初音未來名義發售的單曲銷量打入了日本的權威排行榜。日本NICONICO網站上關於初音的關聯影片以每天100部的速度瘋狂增長,甚至有人開始翻唱初音的歌,模仿初音的舞姿,加上關於初音的各種周邊產品開發,一條成熟的初音產業鏈迅速成型。
關鍵詞:現實
3D開唱,場場爆滿
2010年3月9日,公司為初音未來舉辦了名為「初音之日」的首場個人演唱會,配合場邊的真人樂隊,初音以逼真的3D全息投影形式真正地走進了現實,登上舞臺開唱。值得一提的是,初音當晚的表演曲目幾乎全部來自早已為觀眾熟知的網絡熱門原創,這是一場粉絲們與偶像共同完成的演唱會。
據悉,這場演唱會的2500張門票一發售便被搶購一空,當晚更有超過3萬名忠實粉絲通過付費網絡直播觀看。而演唱會上,初音的勁歌熱舞、快速換裝等環節,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聽震撼。
初音未來逐漸從日本走向全球,2011年,公司又相繼為初音未來在東京、洛杉磯、札幌、新加坡、曼谷舉辦了一連串個人演唱會,毫無例外地場場爆滿。如今,又有消息稱她將在3月初來上海開唱,可是該消息並未得到確認,還有網友稱這次演出不過是對同時在日本舉行的初音演唱會的一次現場直播。
虛擬偶像有先例
有社會學者指出,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獨立,雖然他們仍然喜歡偶像,但是他們對偶像的要求卻越來越高,而真實的偶像也是人,難免會發生一些令人失望的負面新聞,這個時候,虛擬偶像的走紅就變得順理成章了。英國虛擬樂隊Gorillaz和美國大片《虛擬偶像》中「西蒙妮」的出現,都是順應這種潮流的產物。
然而因為這類虛擬偶像是提前被製作公司設定好的產物,粉絲只能被動地接受,在參與度和互動性上遠不及初音未來。可以說,在初音未來誕生之前,虛擬偶像只能算是「小眾口味」。
樂隊Gorillaz(英國)
2001年,來自英國的一支樂隊因看不慣偶像歌手的「醜陋」,便退居幕後,讓四個卡通人物在幕前代替自己演唱。這支虛擬樂隊名為Gorillaz,在歐美曾大受歡迎,但近來聲勢已不如以前。Gorillaz可以說是虛擬偶像的「先驅」,虛擬偶像開始被大眾所認識和接受。
女星西蒙妮(美國)
《虛擬偶像》是2002年的一部好萊塢電影。片中講述:事業逐漸走下坡路的大導演維克多在籌拍新片《日出日落》時,女主演棄他而去。一位電腦天才幫維克多解決了麻煩:他送來一套程序,可以設計出完美的三維動畫虛擬人物,維克多藉此創造出一個「無可挑剔的女人」西蒙妮,結果由「她」主演的這部電影順利完成並大獲成功。
粉絲調查
「初音沒有潛規則」
國內很多初音粉絲其實是在前兩年通過《甩蔥歌》才開始了解初音的,根據調查,初音的粉絲群體一般以年輕的宅男宅女為主。由於目前的VOCALOID系統只支持日文創作,加上一定的技術門檻,因此對於國內粉絲來講,大部分只能被動欣賞初音的歌曲,能參與創作的群體十分有限。本報記者對他們中的部分人進行了採訪,了解他們迷戀初音的理由。
網友「祝福藍寶石」表示:「初音未來不是真實的人類,但是有了ryo、cosMo、wowaka、doriko等賦予她靈魂的P主們(曲目製作並上傳者),可以震撼人心靈的樂曲由此誕生。我們喜歡上了未來,並不是她的外貌不老,而是由於她不會有那些潛規則,不會欺詐,會在我們心中保持永遠的純潔。」
女粉絲「某人某包子」則表示,「初音只是一個載體,在miku(初音)身後有很多辛勤工作的人們,真正應該得到掌聲的應該是他們。」
「她身上有原創精神」
有些粉絲從技術上分析初音得以風靡的原因。蘿莉de四葉草(女,13歲)表示:「很多人一開始是因為同人動漫作品而喜歡上初音的,後來有些人用軟體讓初音為自己唱歌,又畫初音的同人圖,很容易對自己創造的初音產生感情。」
Coddmag(男,16歲)則指出:「我們不僅喜歡初音的聲音、歌曲,還有其中的原創精神。大家可以做出自己獨特的作品,最特別的就在於每個粉絲都可以擁有不同的初音。」
鄭淵潔在微博透露欣賞初音的歌曲:「我喜歡聽日本歌星初音未來的歌,其中一個原因(是)她是虛擬歌星,性質很像虛擬的文學人物。我去日本考察小學教育,如能抽空和虛擬歌星初音未來見面,將是很有意思的事。不知我的這個願望能否實現?」
業內聲音
「我看到音樂製作的一種未來」
採訪對象:音樂人H.K。君、樂評人小櫻
H.K。君是廣州的一位專業音樂人和資深ACG(動畫、漫畫、遊戲的總稱)迷,會使用VOCALOID語音合成軟體進行詞曲創作,並在網上與網友分享自己的作品。
H.K。君對記者說:「初音的形象和聲音都非常鮮明和有特色,有著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新鮮感,但真正本質上吸引我的,是在了解了這款軟體之後,我感覺看到了音樂製作的一種未來。作為一個虛擬歌手和人聲合成軟體,她即將會改寫很多事情,尤其是在音樂文化、影音產業等方面,而且是正面積極的。」
雖然不否認目前初音的粉絲以宅男宅女為主的事實,但H.K。君指出,作為一款音樂軟體,VOCALOID更多的是為了方便音樂製作人,幫助他們節省聘請歌手、租賃錄音場地和器材的成本和精力,而且初音的演唱可以達到人聲不可能達到的語速、轉調和變聲等,大大拓寬了創作的空間。他認為,軟體研發者沒有刻意走「宅男宅女」路線,在時下日本甚至歐美的市場,有很多大牌音樂製作人也在使用該軟體發表作品。
如果在上海舉辦初音的大型演唱會,票房能保證嗎?H.K。君斬釘截鐵地回答:「如果上海真的開唱,必然爆滿,甚至達到上萬觀眾也是可能的,這可以參照之前初音未來在美國等海外的演唱會人數。」
樂評人小櫻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初音未來的誕生是「革命性」的,精於產業關係研究的她還指出:「日本的企業對初音未來有著一套完整的推廣渠道,初音的相關動漫、遊戲、cosplay、演唱會、周邊產品等構成的產業鏈也異常完善,絕非中國現在水平所能及。」
「初音的領先體現在創意」
採訪對象:《喜羊羊與灰太狼》導演陳輝衍、黃曉雪,3D廠商陳先生
記者採訪了今年賀歲動畫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開心闖龍年》的兩位導演陳輝衍和黃曉雪,陳輝衍表示,世界各地的初音迷都可以通過網絡看到他們自己參與創作的東西,這種人人參與互動的方式非常新穎,而這樣的創作意識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十分先進的。
被問到虛擬偶像的成功在中國能否複製,兩位導演一致認為,初音未來的先進性更多地體現在該軟體的創意上,絕非單純技術上的領先。他們表示,中國動漫界的技術正在不斷逼近國際先進水平,但是在意識、創意上的滯後性卻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又或者是有了創意卻難以找到有眼光的投資商,這些都是國產動漫產業的困擾。
近來,國內也陸續出現了「技術宅」用自己研發的3D全息投影技術呈現初音未來演唱片段的試水之作,比如去年就有華工學生在網上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在2012年舉辦的螢火蟲動漫嘉年華上,某科技公司的全息設備製造商陳先生用自己研發的3D全息技術,在琶洲會館現場為動漫迷們展示了一名虛擬歌姬的演唱片段。記者日前採訪到了陳先生,他表示目前日本使用的是德國的Sax3D技術,而他的公司使用的技術則屬於自主研發,從技術層面來講正逐步跟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