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陸軍新一代主戰裝備序列中的優秀代表,國產15式輕型坦克的大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自該型號量產服役以來,與其相關的各種動態就受到了各方的廣泛關注。據近期報導顯示,一大批15式輕型坦克就在海拔數千米的高原高寒環境之下,為外界展示了它那堪稱頂級的綜合戰力。
眾所周知,比起我們印象中高大威猛且戰鬥全重動輒五六十噸的主戰坦克,屬於典型輕型坦克範疇的15式,為了滿足在南方水網以及高原山區等特殊區域的部署需求,因此其噸位被限制在了30噸級左右。不過,如果僅按噸位大小的思維定勢來衡量這款輕型坦克的戰鬥力,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如果就火力、防護能力以及機動性這三個主要性能指標來進行衡量的話,15式輕型坦克毫無疑問已經將這個體量的性能潛力發揮到了極致。而除了以上這些硬指標外,這款輕型坦克還引入了全新的戰場信息化能力,在配合上先進的火控系統之後,其所能發揮出的戰力更是遠超大家的想像。
雖然因為平臺大小的限制,15式輕型坦克的主要火力只能採用105毫米口徑的線膛炮。但在配合上長身管的優勢以及威力巨大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或炮射飛彈之後,這款輕型坦克的所具備的火力還是足夠在2000米的經典交戰距離上,對T-90S這類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正面構成極大威脅。
而除了不俗的火力之外,配備了1000馬力級增壓柴油機以及半主動懸掛行走裝置的15式輕坦,在大多數複雜地形條件下都具備了十分優越的通過性和機動性。對於一款主要活躍在南方水網以及高原山地等特殊地形的重型裝備而言,以上這一系列優勢顯然具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最後,堪稱優秀的車載火控以及戰場信息化水平,同樣也是15式身上的亮點之一。有說法認為,這款輕型坦克的火控系統大量引入了在99A型主戰坦克上得到了驗證的新技術,可以做到先敵發現、先敵開火和先敵命中,其火控以及信息化能力相比一般意義上的第三代主戰坦克有了極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