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但丁是義大利最偉大的詩人,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嚴格意義
上的「經典作家」。這裡的「最嚴格」,意思是說,「經典作家」 可以有不同的標準,讓列出一百位,是一個標準,讓列出二十位,自然是另一種標準。按照後一標準,百人標準裡的許多作家就不那麼經典了。有些作家,在國別文學中堪稱經典,在世界文壇上就未必。但丁卻是早早就在世界文壇上佔據了一個穩固的位置。就整個歐洲中世紀的文學而言,人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但丁。
政治失意與但丁的「離騷」
關於但丁,我們知道的卻並不多。從只比他晚出生幾十年的薄伽丘起就有人為他作傳,但材料很少,有些還不可靠。我們只是大概知道,他出生在義大利佛羅倫斯一個沒落貴族家庭,可能並未受過正規教育,但他有一撥很有學識的朋友,他從他們那裡學到豐富的知識,包括拉丁語、普羅旺斯語和音樂。他年輕時曾經是一名騎士,參加過幾次戰爭。十二歲訂婚,二十歲結婚,有六個孩子,其中有二人夭折。
但丁一生中,有兩件事,一實一虛,於他的實際人生和創作,
關係實在太大,都應一提。「實」指的是政治。但丁有很高的政治熱情—不是想當官,作威作福—是參與公眾事務的熱情。當時佛羅倫斯分為兩派,效忠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是吉伯林派,效忠教皇的叫圭爾弗派。圭爾弗派得勢後,希望城市獨立的一部分富裕市民不願受制於教皇,分化成「白黨」,想借教皇勢力翻身的沒落戶成為「黑黨」,形成新的對壘雙方。1266 年後,教皇勢力強盛,圭爾弗派取得勝利,將吉伯林派放逐。但丁的家族原來屬於圭爾弗派,但丁熱烈主張獨立自由,因此成為「白黨」的中堅,並被選為最高權力機關執行委員會的六位委員之一。在後來的政治鬥爭中,「白黨」又失勢了,教皇勢力控制了佛羅倫斯,宣布放逐但丁,如果他進入城市,任何佛羅倫斯士兵都可以處決他。
被放逐的但丁沒有停止政治活動,他曾經寄希望於新當選為羅馬帝國皇帝的亨利七世,亨利七世有意入侵佛羅倫斯,但丁寫信給他,指點進攻方向,這就把「白黨」也得罪了,後來亨利七世死了,他的希望徹底破滅。佛羅倫斯的當政者後來曾帶話給他,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罰金,並於頭上撒灰,頸下掛刀,遊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國。但丁是個高傲的人,雖然思鄉心切,這種羞辱他是萬萬不能接受的。他回信說:「這種方法不是我返國的路!要是損害了我但丁的名譽,那麼我決不再踏上佛羅倫斯的土地!難道我在別處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嗎?難道我不向佛羅倫斯市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觸寶貴的真理嗎?可以確定的是,我不愁沒有麵包吃!」的確有很多城市接納了他。在放逐中他以寫作來排解鄉愁。1321 年,但丁客死他鄉,在維羅納去世。維羅納離佛羅倫斯並不遠,但對但丁而言,後者是一個回不去的地方。
政治上的失意與但丁的寫作有因果關係,一是政治抱負不能施展,從此他專注於寫作,他年輕時即從事創作,但在後半生,寫作成了他生活的重心;二是他從政的經歷不僅提供了寫作的素材,而且給了他強烈的寫作衝動。有個說法是「憤怒出詩人」—當然是不可一概而論的,卻也不乏其例,中國人最熟悉的例子是屈原,「屈原放逐,乃賦《離騷》」。離騷,用大白話說,就是發牢騷。但丁的情況與屈原有點類似,也是被放逐,也是滿腹牢騷,《神曲》雖然上天入地,建立了一個神學宇宙,卻有很多他人生歷練的投影,如果不是心懷憂憤,他也不會將他的政敵一一放到地獄裡受折磨。從這上面說,《神曲》也是他的一曲《離騷》吧,雖然因為他的基督教背景和剛烈傲岸的性情,顯現出來的情緒,與屈原「香草美人」的幽怨,完全兩樣。
關鍵詞 >>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