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鬥士》30年情懷新作失利,日漫重製再也不香了?

2020-09-03 鵬鵬說


85-95左右生人,應該對誕生於1988年的經典日本動畫《魔神英雄壇》(遼藝譯成「神龍鬥士」)不會陌生。

▲《神龍鬥士》早期海報

纏繞著七色彩虹的所開山,嬉皮搞怪的西米格,總說著要娶西米格當媳婦的虎王殿下,以及一直在找電話亭的河馬臉大師施巴拉古......

▲就是這味兒

當然印象最深的還是,救世主瓦塔諾從高處落下,拔出登龍劍,高喊一聲「神龍鬥士」,緊接著被神龍鬥士額頭上的光束吸入體內的情形

靈動活潑的人物角色,Q版幽默的故事風格,配上遼藝那張力十足,本土化的特色配音,至今在筆者的心中都是不可磨滅的回憶。

▲神龍鬥士手辦

記得當時還吵著讓母親買了一個神龍鬥士的手辦,帶到班裡炫耀了幾次可是羨煞了一眾小夥伴,可惜這件具有紀念價值的物件早就不在了,也不知道是被偷了還是咋的。

▲《魔神英雄傳:七魂龍神丸》片尾畫面

距離第一部神龍鬥士播出30年之後,今年4月份居然石破天驚的上線了系列的第四部《魔神英雄傳:七魂龍神丸》,百般激動的看完2集之後,我那高昂的小腦袋終於還是耷拉了下來。

一月兩集,時間上由24分鐘縮短為15分鐘,原來只是劇情單薄的掩飾。儘管畫面高清了許多,ED與OP還是熟悉的感覺,但也僅限於此了。在毫無吸引力,漏洞頻出的劇情之下,筆者覺得打出及格分都有點強人所難。

▲井內秀治遺像後擺放的七層所開山

17年去世的前三部的導演井內秀治導要是活到現在,救世主拯救所開山的故事恐怕不會俗套到如此地步。

▲2018年名為同名微博悄然上線

從18年就開始在微博大張旗鼓宣傳的這把情懷牌,成為繼《足球小將》《聖鬥士星矢》《中華小當家》《美少女戰士》等經典IP重製後的又一次滑鐵盧。

明面上掛著文藝復興的招牌,幹的卻是讓人不齒的炒冷飯的勾當。屢屢刷新底線的背後,引發這種「套路」滿滿的快餐戲碼出現的原因又是為何呢?今天筆者就沿著自90年代因配音而火的那些經典日漫的發展與演變的軌跡,去一趟這一波情懷牌的前世今生

01、因配音而火的90年代日漫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由於改革開放的推動,越來越多的國外文化產品湧入國內,這其中日漫產品登錄中國受到了熱切的追捧與青睞,並逐漸呈現出的席捲之勢,恐日本人自己都始料未及。

這其中有兩大陣營為日漫初始的傳播與普及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一個是中央電視臺,一個就是遼藝了

央視引進日本動漫,並進行配音,在電視進行播映,短期佔據了主導定位。諸如金龜子配音的《哆啦A夢》。

但隨著日漫數量逐漸增加,這種政府主導的形式也逐步被打破,越來越多的地方電視臺也加入譯製的隊伍,這其中最成功的當屬遼藝。

▲你本來就是光頭,還剃什麼?

遼藝成名於《聰明的一休》

本來這部作品是由廣東電視線先接觸,但因為內容涉及佛教、唯心主義的內容,審查存在難度,且在譯製上存在困難,當時,哪個臺也不發表意見,後來兼任遼寧電視臺臺長的副廳長靳韜光與具備電視劇製作和節目譯製經驗的張景芳同志商量後,認為遼寧臺應該能夠具備譯製這部劇的能力和信心,因此接下了《聰明的一休》的譯製工作,從而一炮打響。

▲與《神龍鬥士》風格極相似的《光能使者》

因為這個機緣巧合,我們才有幸擁有在放學後,在電視劇前目不轉睛的守著《神龍鬥士》《光能使者》《中華小當家》等動漫的快樂時光。

▲大師你很懂嗎

當時的《神龍鬥士》作為一部以大人的姿勢贈與孩子們的作品,製作組尤其注意內容的表現,小孩子不該看到的東西絕不會出現。比如絕對不殺人,不出現流血,即便是死了人,也要用側面描寫的手法帶過

在製作過程中,他們時常會自問這樣的問題——「你會給自己的孩子看這個嗎?」「在裙子底下露出胖次(內褲)真的好嗎?」。

至此,這部將主角設定為四年級小學生的日本動漫,打消了家長們的種種擔憂,並得到了廣泛的口碑傳播。

▲於正升配音的櫻木花道30日元買鞋記

值得一提的是,在眾多優秀的配音隊伍中,來自臺灣的配音團隊也貢獻良多。《灌籃高手》《龍珠》正是出自他們的手筆。

正因為有這些先驅的存在,以至於在我們長大以後接觸到日文原版以後,心底卻依舊是覺得國語配音的更撓人更生動。

如果說手塚治虫的《阿童木》叩響了中國動漫市場的大門,那麼這些優秀的配音無疑就是讓國內觀眾喜歡甚至愛上日本動漫的中堅力量了

但好的配音只是錦上添花,利於更便捷的傳播,歸根結底,在打鐵還需自身硬這件事上,日漫就做的很可圈可點。

02、日漫成功傳播的幾個要素

首先是日本人善於在模仿中做創新,日漫中大多數題材都來自其他國家的古典著作或是神話傳說。並在此基礎上融入漫畫家本人的世界觀設定,使其故事更有表現力。此外由於名著本身具有世界化特質,也就更加利於傳播。

▲牛魔王成了孫悟空的嶽父

大家耳熟能詳的《龍珠》,其人物原型不正是借鑑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的重要人物嗎。孫悟空原型是猴子,他有金箍棒,也有筋鬥雲,還用芭蕉扇救了老丈人牛魔王。到後期才逐步引入賽亞人、納美剋星人等概念。

其次是精良的製作與優美配樂的完美融合。

日漫追求栩栩如生的人物設定,以及極致細膩的畫面美感。

▲《降臨之子》中克勞德vs薩菲羅斯

如《降臨之子》中華麗炫目的畫面,逼真的3D人物效果,絲毫沒有停滯感,讓人眼花繚亂,血脈噴張的流暢打鬥。02年的作品放到今天依舊算得上層之作。

而且除了日漫,我們很難見到其他國家任何一部動漫的配樂可以達到撐起一場音樂會的高度。宮崎駿的作品音樂總是用感人至深的旋律,觸及聽眾心底最柔軟、最乾淨的部分,而久石讓也由此家喻戶曉。

不遜色電影級別的日漫配樂,與細節到位,充滿真實感的畫面的完美融合,毋庸置疑是日漫成功的致勝武器。

最後便是豐富不乾癟的內涵表達。

日漫屬於超現實題材的發揮,可以不拘泥於形式,擁有其他藝術作品無法比擬的優勢,能夠完美的將現實與虛幻結合起來。

更重要的是,日漫注重內涵表達,探究人類的深層情感生活。通過對人生、時代以及社會的本質揭露與反省,從而達到引發思考的目的。

此外我們不能忽視日漫聲優的作用,沒有聲優動漫就只是光與影的交織,動作與場景的更迭。日漫聲優的專業性全世界有目共睹,代入感極強,當然敬業程度也是同樣讓人稱服。

▲登龍劍一出,對手必一劈兩半

就以《神龍鬥士》為例,事實上,你每集看到的「登龍劍!」,都是田中真弓(她還是路飛、克林的配音)一集一集錄下來的

幾部TV版下來,田中真弓大概聲嘶力竭地喊了兩百多次「登龍劍!」。錄到最後田中真弓也頂不住了,時不時就會跟配音導演抱怨——「今天發不出聲了,就不能用上周的『登龍劍!』嗎?」

還有你每次聽到神龍鬥士出現的那個「吼」的聲音同樣也是一集一集配出來的。

時代總會變化,98年開始,當VCD、DVD誕生並普及之後,隨之市面上出現了大量的盜版光碟。再者當網際網路開始盛行,配音不再是主導,越來越多的原音作品開始滲透進國內的動漫市場,由此便誕生由愛好者組成的字幕組。前段時間被關禁閉的鼠繪漫畫便是其中的領頭羊。

儘管盜版的盛行,讓日本的文化產業蒙受了巨大損失,但隨時隨地只要有電腦就可以觀看,這無疑再一次將日漫的受眾擴大了很多很多。經過近十年的盜版產品傳播與少數正規產品的湧入,日本文化產品在國內已經擁有著非常穩定的消費群體。

單說死火海三部民工漫就收穫了數千萬的精準粉絲,截止20年5月底光「火影忍者吧「粉絲就有749萬人,累計發帖量達2億

察覺到這一變化的日本動漫從業者,開始嗅到了一個新的商機,既然愛好日漫的人這麼多,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那個時代成長起來的忠實觀眾。那麼何不以情懷之名,讓那些影響一代人的老作品重新拋頭露面,勾起他們初次看動漫時的心情、狀態等一系列的美妙經歷呢

03、從劇場到TV的情懷風潮

知名學者戴錦華說過:「集體式懷舊,往往能夠迅速成為一個文化市場的熱銷賣點。」同影視作品動輒就翻拍射鵰、倚天屠龍記...那些經典一樣,日漫市場一桿子情懷到底的復古風流同樣讓人目不暇接。

首當其衝的就是日漫電影的大批量引入。

經歷11年11月至15年5月的日漫引進空白期後,15年一部《哆啦A夢:伴我同行》在中國市場大獲成功,嗅覺靈敏的中國影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塊蛋糕,於是日本批片的生意開始如火如荼起來。

16年更是日本引進片的爆發之年,僅在這一年內就上映了11部日本影視作品,其中日漫佔據了9部之多;從票房成績來看,它們不僅全部突破了千萬大關,甚至有4部影片票房突破了1億,讓人咋舌。

跳過17年與18年的快速增長趨勢,到19年,在繼哆啦A夢、柯南、火影、小丸子等日本經典動漫形象陸續登上內地大銀幕後,這一年《海賊王》劇場版終於確定在雙十一當天引進了國內市場,上映首日便以2435萬票房成績成功打破日本電影在國內市場首日票房記錄。

19年,國內共上映了包括《海賊王》《夏目友人帳》《魔神Z》在內的8部日漫,這其中治癒傑作《夏目友人帳》也斬獲了1億票房,去年的日漫總票房超過了4億人民幣。

粗略一算,最近三年半的時間,足有27部日漫上映,這個數量在非好萊塢引進片中,絕對的稱霸了

與此同時,發片方為了在上映之前讓票房更上一層樓,在宣傳上死磕情懷。諸如找推廣大使辦見面活動,激發粉絲熱情。

如《龍貓》邀請秦嵐擔任中國推廣大使,《夏目友人帳》更請來當紅小生王源擔任推廣大使。18年上映的《名偵探柯南:零的執行人》時,該片在線上發布了粉絲參與的「最柯南」主題海報設計活動,還邀請該片導演立川讓空降中國影院,和五個城市的觀眾同步互動,效果驚人。

▲日漫票房前十排行榜,「藍胖子」獨佔四位

我們必須承認,這些主打「回憶」、「童年」、「情懷」的動漫電影,儘管招式缺乏新意,卻幾乎招招見效。即便早就已經在電腦上面看過一遍,依舊願意再去一趟電影院,再來一次內心的洗禮

對比劇場動漫在影院的火爆,TV動漫市場上的懷舊風潮也是當仁不讓,18年尤為鼎盛。

▲二十幾年前湘北對陣山王一役登上了2018年的頭版

18年是《少年JUMP》創刊50周年,這一年的3月19 日,集英社模擬報紙《周刊少年 Jump 展》將《神奈川代表湘北殊死搏鬥 擊破優勝候補山王工業》作為頭版頭條,配合同時期原畫展上的周邊「湘北 - 山王」的球賽門票使各國「灌籃」粉激動,紛紛在 Twitter、微博等自媒體以及知乎、百度貼吧等平臺上懷舊、致敬《灌籃高手》,猜測這是動畫版歸來的信號。

心中與他們一同奮鬥過……我想起大學的每個黃昏,在籃球場上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甚至還有網友回憶從他(櫻木花道)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曾在過去留下了多少遺憾……但是最後你還是會愛他……,通過將動漫聯結自身經歷,滌蕩出自身與動漫更深的共鳴

與此同時,當年的日本動畫界仿佛約好了一半,開啟了一個又一個「封印」,《魔卡少女櫻》、《銀河英雄傳說》《封神傳說》等經典作品,時隔幾十年後重製,讓不少人熱淚盈眶。

緊隨其後的19年網飛直接3D重製了車田正美的經典《聖鬥士星矢》,NAS和Production I.G公司重製了《中華小當家》,並於10月在B站獨播...還有現在20年播出的《魔神英雄傳:七魂龍神丸》......

▲《半妖的夜叉姬》放送預報

這還不夠,在今年1月我們看到了《寵物小精靈》也要重製的消息!就連《犬夜叉》也即將出續篇《半妖的夜叉姬》了,故事將在犬夜叉與殺生丸的女兒們之間展開,原作者高橋留美子擔任人物設定。

你要問為何這些老IP一旦放出重製或是出續篇的消息,就會持續引發關注與話題,粗略分析,無外乎三點:

其一是這些老作品通過讓觀眾以過去的印象表達對已然失去的某種價值觀的追憶,並藉由對重製的討論渴望群體歸屬。如同《烏合之眾》描述的那般,只有身處群體之中,他們才能獲得歸屬於「人物粉絲」這一級集體中的身份,會感覺到一種短暫但又巨大的力量。

其二是粉絲對「烏託邦」的幻想與逃避現實心理的體現,回憶悠閒看動漫的青少年時期,還能回憶動漫人物明明虛擬卻又真實的生活,進而短暫的忘卻生活的諸多煩惱。

其三是在「甜蜜的憂傷」的基礎上對現實同感進行調節與彌補,從而指向一種和諧統一的美感體驗,重新燃起對生活的信心

可以說比起新番動漫,重製動漫更具有增加自我認同感的效能。筆者自己也是難逃名為「回憶」糖衣炮彈啊!

04、情懷透支,兩敗俱傷

「情懷牌」的套路雖爛,卻始終有人甘願做接盤俠。貌似引起日本動漫始終屢試不爽,且一直呈現欣欣向榮之勢。

從目前的日本引進片來看,數量上升,質量卻參差不齊。

諸如15年《龍珠Z:復活的弗利薩》豆瓣評分只有5.8分,與動漫版8.9分的高分想去甚多;

16年《聖鬥士星矢:聖域傳說》豆瓣評分僅為6.3分,被網友調侃為:史上最難看劇場版動漫;

19年的《航海王:狂熱行動》倒是反響不錯,豆瓣7.7分,美中不足的是翻譯太過業餘,海賊王翻譯成航海王,海軍翻譯成警察,讓人不忍直視。

......

相比較劇場版高票房低評分的兩極分化,TV動漫一邊倒被踩的情況就嚴重的多了,19年網飛重製的3D版《聖鬥士星矢》自預告片發布便引起軒然大波,粉絲甚至湧入推特,試圖與編劇Eugene Son理論

▲背著聖衣箱的經典場景消失,一個吊牌就能搞定變身

為什麼仙女座聖鬥士瞬做了變性手術?五小強不再是情頭手足的兄弟,聖衣不再是艱苦訓練而來,而是看天賦?...眾怒之下,編劇留下一句「希望大家能喜歡,當然不喜歡我也能理解」便悄然離去。

▲一群玩具人在真人PK,沉浸感全無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了20年播出的《攻殼機動隊:SAC_2045》上面,對這種紙片人一般的人物建模實在是喜歡不起來。

你再看《小當家》新版,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小當家沒有輸給黑暗料理界,而是輸給了情懷

▲歷經10級磨皮的小當家

粉絲們對於新版動畫各種不認同:人物到場景跟磨了皮一般的過分高光失去老版韻味(恐新版葫蘆娃方能與之一戰),刪減的做菜過程和人物內心活動過多,最重要的是菜品掀開蓋子不再「發光」,要知道這可是小時候最讓人震撼的細節——顯然在「情懷」這個巨大的坎兒面前,《廚神小當家》名不副實。

至於筆者每隔兩年都要重溫一下的《神龍鬥士》,到第四部也僅僅停留在懷舊的層面了。

本身《神龍鬥士》成功的關鍵在於設定有趣,世界觀新奇,充滿童真,並在快樂的故事氛圍中融入深刻的內涵表達

▲神鷹鬥士

比如透露出萌感,四四方方,卻富有人格的蘿蔔機甲們。這其中最搶戲的自然是一直找各種理由不來參戰的神鷹鬥士,「昨天晚上喝多了,今天感冒了...」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也緩解了戰鬥的緊張氣氛。

▲因為自己胖,也讓居民吃成胖子


▲世界顛倒,學會克服重力飲水

還有不斷掉落食物的巨塔、上下顛倒的世界...每一集都會不遺餘力的刻畫各種困境,救世主的任務自然解救他們於水火之中。

非常王道,講述友誼、理想、拼搏以及直面現實的正能量題材,老版的世界觀、人物沿襲之下,新版很遺憾的沒有維持住過去的水準。

▲新曆險的開始

從新版第一集開始,神龍鬥士為對抗魔王自爆,瓦塔諾一行人進入鏡像所開山,而後便出現了這樣的一番景象。

▲再無新意的故事設定

城鎮的郵件伺服器損壞,導致所有人之間無法通訊,而上一任救世主就是為他們修復了郵件伺服器,進而受到愛戴。

我想說,都2020年了,還有這麼封閉的嗎?而且即便是定位給小孩子的劇情,邏輯也未免太經不起推敲了。

就連《全職獵人2011版》,老賊都知道給所有人的通訊工具換成了「蘋果手機」。

後面的尷尬就不在一一吐槽了。

一次兩次可以原諒,反覆用注水劇情+製作欺騙觀眾,也會引起巨大反感。

毋庸置疑,日漫重製熱度不減,票房、話題表面繁華的背後,是市場虛火的掩飾,想要出圈、突破必是困難重重。

要知道,動漫粉絲經濟並不像明星粉絲經濟那樣,在乎偶像人設,以及其所對應的飯圈文化

後者是粉絲和被關注者關係之上的經營性創收行為,愛了便是愛了,你帥,你漂亮,我無條件崇拜你,管你拍戲是不是「喊數字」,唱歌是不是假唱,我都會購買你的音樂專輯、 演唱會門票, 以及你所喜歡或代言的商品等。

前者就截然不同了,人物與內容二合一才是充分條件,沒有作品,只能消耗捉襟見肘的回憶。

不可否認,「情懷創作」的最初發起者,他們的創作中還是有著用心和誠意的。等到大家一窩蜂而上,人人以「情懷」之名幹著「新瓶裝舊酒」的事,還有人會心甘情願地去買單嗎?「情懷」絕非天然的吸引力,拼到最後還是需要靠品質和內容來說話的。

簡而言之,動漫重製絕不僅僅是利用新技術將原有內容翻新,更重要的將原有元素重組形成新的內容。而觀眾喜歡重製動漫,是將動漫中的人物形象與自身重合,通過對動漫人物的情感反思自身行為,並為獲得自我認同而尋求自身寄託的平衡點。

如果這點一直辦不到,我們大可再看一遍老版,又何必自找沒趣呢!

後記:

如果沒有疫情,本身20年會有多部日漫引進,包括中國電影市場的雙臂:在兒童節上映作為傳統的《哆啦A夢大雄的新恐龍》,每年一部的名偵探柯南部劇場版,今年是第24部《緋色的彈丸》,此外還有劇場版的《紫羅蘭永恆花園》、《哆啦A夢伴我同行2》。

四部大作,三部炒冷飯,新意如何,明者自知。

▲老賊他老婆可是勤快太多了

而且根據最新消息,經典漫畫《美少女戰士》改編的劇場版動畫,分為前後篇兩部,前篇《美少女戰士Eternal》將於今年9月在日本上映,大概率在半年後登錄中國熒幕。

筆者最後想說,見到喜歡的角色是皆大歡喜的好事,你可以將「情懷」可以作為作品的賣點,但決不能只停留在懷舊,情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看點。

再說得庸俗一點,「情懷」絕對不是衡量作品好壞的要素,它只是一部好作品的額外加分項罷了!

▲最強地球戰隊

比方說10年的《龍珠改》,作為《龍珠Z》的20周年重製版,砍去不相干的主線,將原來290多集的劇情,精簡了100多集,更加的還原漫畫,劇情不再拖沓,冗長,ED與OP也煥然一新,試問這樣的情懷又有誰不喜歡呢?就連孫家三代人的御用配音野澤雅子八十多歲還出來「拼命」,她容易嗎?

誠摯的希望疫情過後會是一個新開始。畢竟筆者還滿心期待為了宣傳久保帶人的新作,而即將於21年播出的《千年血戰篇》呢!

相關焦點

  • 《神龍鬥士》30年情懷新作失利,日漫重製再也不香了?
    《魔神英雄壇》(遼藝譯成「神龍鬥士」)不會陌生。▲《魔神英雄傳:七魂龍神丸》片尾畫面距離第一部神龍鬥士播出30年之後,今年4月份居然石破天驚的上線了系列的第四部▲與《神龍鬥士》風格極相似的《光能使者》因為這個機緣巧合,我們才有幸擁有在放學後,在電視劇前目不轉睛的守著《神龍鬥士》《光能使者》《中華小當家》等動漫的快樂時光。
  • 時隔22年《神龍鬥士》再出新作,定檔新春
    先是美食動漫的扛鼎之作《中華小當家》時隔22年再次重製,並很有可能推出續集,這樣的操作感動了一大波粉絲,畢竟這是一代人心中美好的回憶。就在10月16日,又有一個令人驚喜的消息傳來,那就是童年經典的機甲動漫《神龍鬥士》同樣時隔22年將再次回歸螢屏,一起來看看吧。機甲動漫的優秀代表作《神龍鬥士》再出新番,定檔新春。
  • 不毀童年!《神龍鬥士》新作人設公布,龍神丸七種形態你喜歡哪個
    比如《寵物小精靈》、《龍珠》等都出了新作,但是口碑卻不比當年的十分之一。尤其是美食題材的經典動漫《中華小當家》更是遭到了粉絲們的口誅筆伐,粉絲們紛紛表示沒能耐就不要重製,不要毀了我們的童年!(關注作者,獲取更多動漫資訊!)而近日,又一部童年的經典動漫也要出新作了,它就是機甲動漫的代表作《神龍鬥士》。
  • 經典回歸,《神龍鬥士》新作2020春季上映,還記得主角瓦他諾嗎?
    每次聽到這句經典的動漫「必殺技」臺詞,相信許多8090後的小夥伴都會感到熱血沸騰,自從日本動畫公司日升社在1988年製作的《魔神英雄傳》被引進國內後,被翻譯為《魔神英雄壇》或《神龍鬥士》,憑著飽滿的冒險劇情,風趣幽默的角色以及超炫的戰鬥魔神,獲得了無數孩子的喜愛。
  • 神龍鬥士這個春天回來了《魔神英雄傳》最新動畫4月10日正式開播
    近期,萬代官方YouTube正式公布《魔神英雄傳》30周年新作動畫,定檔今年4月10日正式開播,作為新作PV第二彈,名為《魔神英雄傳:七魂的龍神丸》。消息為4月10日起開播前篇(全4集),本作的後篇(全5集) 預計於2020年9月推出。
  • 《神龍鬥士》新作定檔4月,正面硬剛《數碼寶貝》
    此前,經典日本動畫《魔神英雄傳》系列推出新作《魔神英雄傳:七魂的龍神丸》,並宣布將以前後篇的形式呈現在大銀幕上。前篇共4集將於4月10日在日本播出,後篇共5集將於9月播出。從下圖海報中可以看到,這次的龍神丸將會以藍色為主,而旁邊出現的6座機體應當是龍神丸變幻出來的另外6種形態。
  • 你還記得《神龍鬥士》嗎?這部30多年前的動漫要重出江湖了!
    如果你對《魔神英雄傳》這個名字不熟悉的話,那麼《神龍鬥士》你是否聽說過呢?很多80後90後的人都看過這部動畫,甚至被它影響頗深。這部劇有多火呢?我國曾經三次引入這部劇作,而每一次的播出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尤其是臺灣配音的那一版播出最為廣泛。
  • 90後童年經典神龍鬥士新作!——《七魂之龍神丸》
    失去了龍神丸的渡與舊日夥伴美子、虎王一起踏上冒險旅程....」《神龍鬥士》是小編小時候熱播的經典動漫之一。近期,新作的PV發布:想必很多在童年追過這部動漫的人都欣喜若狂,在重溫經典動漫的同時,新的特效和更加精湛的畫面一定能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神龍鬥士最新作將在2020年春季定檔!」
  • 充滿童年情懷的神龍鬥士可動手辦公開 龍神號化身黃金聖鬥士
    對於80、90後的觀眾來說,神龍鬥士絕對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動畫,其必殺技還有機器人的形象至今為止都讓人印象深刻,所以作為童年情懷,相關的周邊產品也一直都是不錯的熱賣貨,而近日來自千值練的官方就公開了全新的神龍鬥士酷炫級的可動手辦,一起來看看吧。
  • 神龍鬥士:我的童年叫瓦塔諾!
    真是活久見系列,小時候的神龍鬥士又要出新篇了。《魔神英雄傳:七魂的龍神丸》將於2020年春天播出。就這樣突然喚醒了我久遠的童年記憶。在童年記憶中,這部動畫叫《神龍鬥士》。這是一部暴露年紀的動畫,同樣都是喜歡這部動漫的,但是我那個時代的童年也許和你不一樣。
  • 《神龍鬥士》新作定檔2020春!全新龍神丸,率領6大神秘新機登場
    2018年5月11日,新浪微博突然出現了這樣一個官方認證的微博帳號「魔神英雄傳」---彼時,作為曾在童年追看過這部經典動畫的動漫迷們,可真沒少為它的到來而欣喜若狂著,私以為動畫新作終於有著落,等待20+年的夢想也總算可以了結了。
  • 動漫改編遊戲上癮,《神龍鬥士》即將做成手遊
    而今天,上海愷英網絡及萬代南宮夢聯合聲明,由上海愷英網絡研發的《魔神英雄傳》(即:神龍鬥士)手遊將在中國地區發行。說到《魔神英雄傳》或許許多人對於這個名字不是特別熟,因為早期在動畫中大家都稱它為神龍鬥士。要說最早的80 90後接觸的機器人動漫,不是EVA也不是高達,或許對許多小夥伴來說,神龍鬥士是最初的動漫作品。
  • 《跑跑卡丁車》手遊神龍鬥士屬性介紹 神龍鬥士特點分析
    導 讀 跑跑卡丁車手遊神龍鬥士怎麼樣?
  • 《龍珠鬥士Z》即將發售 那麼對於龍珠遊戲30年來的變遷你有什麼看法?
    《龍珠鬥士Z》也發售在即,那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簡單回顧一下《龍珠》系列遊戲30周年來的發展歷程。《龍珠:大秘境》悟空甩棒子隨後同年又在FC平臺發布了一款動作冒險遊戲《龍珠:神龍之謎》的動作冒險遊戲,遊戲擁有俯視和橫版兩種視角,但因為當時製作技術有限,所以在畫面表現和操作手感上實在有些不敢恭維
  • 跑跑卡丁車手遊神龍鬥士怎麼得? 飛行寵物神龍鬥士獲取攻略
    跑跑卡丁車手遊神龍鬥士怎樣拿?具有一定實力,寵物競技來玩。手機樂園夏了夏天小編帶來玩法詳情,增加趣味體驗。 飛行寵物神龍鬥士獲取攻略 飛行寵物會隨新版本到來是此前已經明確的事項,不過兩個飛彈寵還只是前菜。兩款飛彈能夠提供的競速加成,其實還是比較微妙的,所以在實戰中效果並不明顯。
  • 《魔神英雄傳 七魂的龍神丸》神龍鬥士瓦塔諾再度與大家見面
    (國內亦稱之為《神龍鬥士》)如今,《魔神英雄傳》又要以嶄新的面孔與大家見面了!本部新作名為《魔神英雄傳:七魂的龍神丸》,講述的是戰部渡(國內亦稱瓦塔諾)曾經多次擔當救世主,拯救創界山於危難之中。然而,在與邪惡的化身多巴茲達一戰中,龍神丸的力量遭到封印,最後身體和魂魄變得四分五裂。
  • 《神龍鬥士》新作來襲,激活牽絆的力量,龍神丸七大新形態曝光!
    這部動漫被引進國內被譯為「神龍鬥士」播放後,一度成為無數8090後小夥伴的童年經典回憶,在那個沒有《火影忍者》、《海賊王》等熱血動漫的年代,每次坐在電視機前看到龍神丸變身時的場景,相信大家都和小嗶一樣,內心特別激動。
  • 《神龍鬥士》其實有三部,還和《光能使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這句出自動畫《神龍鬥士》——「小救星」小渡的臺詞,成了多少人耳熟能詳的記憶。至於小渡的「魔神」——大型機器人龍神號,更是風靡了許久:不管是獅子龍神號、鳳凰龍神號、劍王龍神號……還是其他的形態,都是當時熾手可熱的玩具之一。但是,你知道你看到《神龍鬥士》只是一部外傳嗎?而且,這個動畫,和另一童年經典《光能使者》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神龍鬥士》真名為《魔神英雄傳》?
  • 兒時分不清這兩部動漫,神龍鬥士和光能使者,看過就暴露年齡了?
    兒時分不清這兩部動漫,神龍鬥士和光能使者,看過就暴露年齡了?看過就暴露年齡了!小時候分不清的兩部動漫,是不是存在抄襲關係《神龍鬥士》和《光能使者》,應該是90後們共同的回憶,這兩部機甲動漫也給了我們的童年很多美好記憶,不過這當中也有很多問題,那就是《神龍鬥士》和《光能使者》,不僅僅是在內容上,哪怕是人物造型,以及畫風的問題上,也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小時候的我們,對於這兩部動漫是傻傻分不清的,事實上,如果你單純地把兩部動漫中的機器人畫面放在一起,對於沒有看過的人來說
  • 請叫我《神龍鬥士》,時隔數十年,終於等到這部經典動畫的新續作
    轉發,奔走相告是例牌的事情了,真正讓隔夜君動容的還得屬下方的這則評論:「記憶中他叫《神龍鬥士》,主角不叫戰部渡而叫瓦塔諾!」知道這位網友喊的是什麼嗎?是記憶呀!是一去不復返的美好時光啊!畢竟對於大多數90後小夥伴來說,人生第一部接觸的這系列動畫片無疑就是於2004年被遼寧電視臺引進播放的《超魔神英雄傳》(系列第三部動畫,也被翻譯為《神龍鬥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