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
全國都在討論頭盔!!!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近日,公安部通知全國將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浙江也積極響應並通過了《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於2020年7月1日正式實施。
自此,不戴安全頭盔屬違法!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及搭載人應當佩戴安全頭盔;網際網路電動自行車租賃企業應當履行企業主體責任,隨車提供安全頭盔,如果違反將分別面臨20元以上50元以下、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不戴頭盔會
被!罰!款!
針對頭盔價格上漲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
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已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切實加強對頭盔市場價格行為監管,積極做好市場巡查和輿情監測,提醒告誡生產商、經銷商等經營者守法經營,誠信經營,加強價格自律。同時,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會同當地公安機關,從嚴從快查處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串通漲價等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將移交公安機關追查。
戴頭盔並不是避免罰款
而是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
騎行過程中的摔倒會對頭部造成較大的損害,即使騎行者是以較低的車速沿著坡度平穩的道路騎行,也同樣不可忽視安全問題。佩戴安全頭盔的原因很簡單也很重要——保護頭部,減少傷害。
相關數據表明,在每年超過500例的騎車死亡事故中,有75%的死亡原因是頭部受到致命傷害。醫學研究發現,騎車佩戴安全頭盔可防止85%的頭部受傷,並且大大減小損傷程度和事故死亡率。
要注意的是,實際使用中,劣質頭盔非但不能起到對頭部應有的保護作用,甚至還會因碰撞引起部件碎裂,從而對器官造成其它二次傷害。
因此,使用質量合格的摩託車乘員頭盔,是保障行車安全的關鍵。
劣質頭盔不但沒有保護作用
還會造成二次傷害
那麼
到底如何挑選合格的頭盔?
市場上售賣的頭盔主要有普通頭盔及摩託車乘員頭盔。目前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沒有國家標準,在相關行業標準出臺前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最好選擇摩託車乘員用頭盔,安全性能更高。
劃重點:建議使用摩託車乘員用頭盔!
未獲得CCC認證的,不得出廠銷售!
一、摩託車乘員頭盔簡介
摩託車乘員頭盔按形狀和結構不同,頭盔有全盔和半盔兩類,兩者的主要差異是保護範圍不同,全盔相比半盔增加了對下顎部分的保護。
按適用對象不同,頭盔可分為A類頭盔和B類頭盔兩類,A類頭盔適用於總排氣量為125cc以上摩託車,形狀有全盔和半盔兩種;B類頭盔適用於總排氣量為125cc以下摩託車,其體積和重量均小於A類頭盔,形狀全部為半盔。
通常情況下,A類頭盔的保護範圍和防護性能等要好於B類頭盔。
頭盔種類示意
二、摩託車乘員頭盔的質量管理要求
國家標準:為規範和提升摩託車乘員頭盔的產品質量,由公安部提出並歸口,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負責制訂了強制性國家標準,目前標準版本為《摩託車乘員頭盔》(GB 811-2010)。
CCC認證:2017年10月,質檢總局和國家認監委發布《關於發布摩託車乘員頭盔、電熱毯、助力車產品轉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過渡期安排的公告》(2017年第86號)要求於2017年11月01日起正式對摩託車乘員頭盔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2018年8月1日起,摩託車乘員頭盔未獲得CCC認證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劃重點!
未獲得CCC認證的,不得出廠銷售!
摩託車乘員頭盔國家標準和CCC認證規則
質量辨識:質量合格的摩託車乘員頭盔,須通過強制性國家標準《摩託車乘員頭盔》(GB 811-2010)規定的認證檢測,並經相應的工廠質量保證能力審核後,才能通過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
摩託車生產企業在選擇頭盔供應商時,可核驗工廠的CCC認證證書和產品質量檢測報告;用戶購買選用頭盔時,可通過頭盔上粘貼的「CCC」標誌進行識別,勿使用未通過CCC認證的頭盔。
CCC認證證書(左)和CCC認證標誌(右)
三、摩託車乘員頭盔的關鍵性能
嚴格的技術檢測是保障頭盔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根據《摩託車乘員頭盔》要求,合格的摩託車乘員頭盔需要通過「視野」、「護目鏡」、「剛度性能」、「吸收碰撞能量性能」和「耐穿透性能」等10個項目的檢測,其中,「吸收碰撞能量性能」和「耐穿透性能」是頭盔安全防護性能的代表性指標。
吸收碰撞能量性能:
合格品(左)和不合格品(右)頭盔的碰撞試驗結果
耐穿透性能:
合格品(左)與不合格品(右)頭盔穿透性能試驗結果
目前我市有5家已經獲得CCC認證的摩託車乘員頭盔生產企業,分別是:金華博凱摩配有限公司、蘭谿市野馬摩託配件有限公司、浙江百利得摩配有限公司、金華市華盾摩託車用品有限公司、永康市鶴頂摩配有限公司。大家也可以直接登錄國家認監委強制性產品認證查詢專欄(網站地址:http://cx.cnca.cn/CertECloud/index/index/page)查詢你所購買的產品是否獲得CCC認證。所有已經獲得CCC證書的生產企業都可以在該網站上查詢到。
總結:
劣質頭盔不能買!
未獲得CCC認證的摩託車乘員頭盔不能買!
大家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在駕車「追風」的同時
不能忘了對頭部的「安全守護」!
來源:國家認監委、計量評定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