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排取得六連冠以及隊史第16冠,小將武弸智的表現著實令人驚豔。這位1996年出生的二年級生展現出了意想不到的能量,掄圓了胳膊扣出去的球總是讓對手難以招架,多次拿下全場最高分,是上海男排奪冠的關鍵X因素。上周,小武來到本報,講述了他從大學校園到職業賽場的蛻變之旅。
與上海男排緣分始於一次交鋒,沈瓊看完大學期間所有錄像後發出邀請
武弸智與上海男排的故事,始於一次交鋒。由於在大學聯賽中表現出色,武弸智得到了代表北京隊出戰2017年天津全運會的機會。小組賽中,球隊戰勝了沈瓊執教的上海隊。武弸智的出色表現引起了沈瓊的注意。隨後不久,王浩娟就收到了上海隊對其兒子的邀請。
「2018年元旦的時候,我媽打電話問我,想不想打職業比賽。」武弸智說道。沈瓊的舉動令母子二人印象深刻,他看完了武弸智在大學期間的所有比賽錄像。武弸智笑著說:「當時我都沒看過我自己的錄像,沒想到沈指導會去看,感覺他對我非常上心。」王浩娟則直言:「我沒想到沈指導會下這麼大功夫去了解小武,他太敬業了。他也說,非常有信心把小武培養出來,所以我很放心。」
到上海隊後,武弸智很快迎來了試訓。這裡的一切都令他大開眼界:「當時的感受是,專業的二傳就是不一樣啊!給我送的球太舒服了。」興奮過後,緊張感席捲而來。實力上的落差讓他意識到,在未來的日子裡,他需要付出比別人多五倍、甚至十倍的努力,才有可能達到職業水準。
在隊第一年,他是外援朱利奧的替補,並沒有多少上場機會,能做的,只有在遠離聚光燈的角落不斷加練。「我並沒有從小像專業隊那樣接受系統的訓練,大學期間的訓練時間也不如人家多,而且很多小技術是需要時間來打磨的,我只能慢慢趕上來。」
他泡在了健身房。「除了正常的體能訓練,我沒事就去健身房,大多都是在晚上,或者利用一些碎片時間,沒事就去。基本只有周日我才會休息一下。」受父親影響,他對拳擊也感興趣,報了一個拳擊班。若是訓練完還有體力,周日就會去打上幾拳。下賽季,不出意外,上海男排在接應位置上又會有外援出現,他更興奮了,「你知道嗎,我很期待安德森的到來。之前看過他的比賽,很崇拜他的技術,很希望能從他身上學到更多東西。」
剛過去的賽季給自己打90分,希望提高關鍵球成功率
上周,這位從大學生排球賽場走出來的男排新星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講述了成長經歷中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一次意外的長高,改變了原本的律師人生;一場師徒,點燃了他對排球的愛;一次交鋒,讓他收到了沈瓊遞出的橄欖枝……
過去的這個賽季,數據證明了武弸智有多出色。總得分方面,他是戴卿堯之外最穩定的得分點,翼側進攻的成功率極高。決賽中,他首回合拿到13分,次回合15分,加起來28分,是全隊最多的。回顧半個月的聯賽,武弸智給自己打了90分。「我覺得這次比賽我打得還是不錯的,感覺比賽中自己有很多技術都在長進。」屏幕的另一端,家人們也在關注著小武的表現。「他比上一次見面又壯了。」母親王浩娟說道,「今年他的發揮比上個賽季替補出戰的幾次都好,進步了很多。」
看得出,是疫情期間的封閉訓練起到了效果。沈瓊給年輕隊員安排了一天三練,「沈指導是最辛苦的,天天盯著我們練。有時候晚上可能只有三個人在加練,但他帶著整個教練組一起陪著。」不僅是武弸智,郭成、付侯文的發揮都相當出色,「四老帶三新」的主力陣容展現出了最好的效果,這份辛苦總算得到了回報。
小武確實很滿意自己的表現,卻一點也不自傲。在他眼裡,每一個得分都不是自己一個人能完成的。沒有郭成的傳球,沒有陳龍海等人不斷跳起吸引防守,就沒有這些得分。「其實很多給我的球都是很簡單的,有時候對面的只有單人攔網,很好打。那些比較麻煩的球,都是戴卿堯他們在打。」
他特別羨慕這些經驗豐富的老大哥在關鍵時刻鎮定自若的樣子。從半決賽開始,山東隊和江蘇隊都有意識地針對武弸智的進攻進行布防,導致他總有一個時間段很難下球。這時候,戴卿堯總會站出來處理一些特別棘手的扣球,張哲嘉也會用變化多端的進攻來打開局面。「我能得分,但我也容易失誤,但你看他們關鍵時刻的發揮都很穩定。」說到這,他頓了頓,靦腆一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承擔住那些壓力。」
要不是大學四年長高8釐米,現在可能在做律師
其實,在武弸智原本的人生計劃中,並沒有「排球運動員」這個選項。
他是山西人,出生在一個真正的排球世家——爺爺、奶奶、父親、母親還有姑姑都是排球運動員。最出名的是母親王浩娟,她是山西省唯一、中國第二位國際級排球女裁判,也是北京奧運會中四個中國排球裁判中唯一的女性。
小時候的武弸智身體偏瘦,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父母曾把他送去打籃球,但他不喜歡,最終還是選擇了排球。「一開始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強身健體吧。而且我愛玩電腦,父母不想讓我待在家裡,就送我出去打球了。」
但當時的他並沒有產生多大興趣。「我學得是挺快的,但我不太喜歡反覆去練,比如墊球,對我來說就太枯燥了。」 雖然都是職業運動員出身,但武弸智的父母並沒有刻意引領他走這條道路。「當時,我希望他借著排球這個特長考入大學,好好讀書,最好讀個研,然後就業。」王浩娟說道。
在北京交通大學,武弸智就讀法律專業。如果不打球的話,未來可能會去律所工作了。北交男排主教練陳星飈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他稱得上是武弸智的伯樂。「我挺感謝他的,是他讓我真正愛上了排球。」
在陳星飈的訓練下,武弸智的技術和體能都有了長足提升。而也正是在大學時,身高的躥升冥冥中將他向職業球員的道路上牽引。從剛入學時的1.92米,到大學畢業時的2米,四年間,他足足長了八釐米,一下子「硬體」達標了。為了引導武弸智往職業球員的方向發展,陳星飈有時還會拉著他一起看國際比賽的錄像,一起分析,這讓武弸智有了更快的成長。
到了大二,陳星飈就讓武弸智做了隊長。多了一份責任,他在訓練和比賽中更加刻苦、認真。大學期間唯一的一次奪冠,是一屆錦標賽。當時,他帶領著北交闖進了決賽,自己卻發燒了。「撐不住了也想上,好在最後贏了。」
武弸智笑談了在大學當隊長時的一些糗事,比如有一次外出比賽,他就將全隊的出發時間搞錯了,好在後來及時發現,彌補了回來。在談及自己的這段隊長經歷,與現如今職業隊的隊長比起來,他表示自己當時還是很稚嫩的。「戴哥(戴卿堯)是一個對自己要求特別高的人,有時候比賽裡可能是我們沒傳好球,他沒彌補好,就會對自己非常自責,而不會責怪我們。」奪冠那天夜裡,也是戴卿堯和幾個老隊員一起,先跟大家復盤了比賽,才開始慶祝。
享受一個人的「狂歡」,擇偶標準從身高開始
與他在球場上激情四射的狀態相反,生活中的武弸智,是個完全不一樣的人——他喜歡一個人呆著。
社交網絡曾經盛傳一張「孤獨登記表」,上面羅列了很多象徵著「孤獨」的事情,比如: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去醫院等。這些,武弸智都幹過。比如最近,他一個人去電影院看了《信條》,懸疑類的劇情總是很符合他的胃口。不過這個電影太複雜了,他吃了午飯之後又買了一張票,進去再看了一遍,依舊是一個人。
不過,武弸智並不覺得自己孤獨,相較之下,用「樂於獨處」來形容他更加合適一些,一個人看自己愛看的美劇、聽自己愛聽的搖滾,也是很享受的事。「我挺討厭麻煩別人,也挺享受自己一個人的時光的。」對於武弸智而言,獨處的意義在於,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百分之百感興趣的。「一個人就不用考慮別人的想法,有想看的電影就會去看,有想吃的東西就會去吃。而對那些我不了解的事情,我總是很想去探索。」
他並不排斥社交。休息時,他會到市區逛逛,和在上海工作的大學同學聚一聚。在隊裡,他也會跟隊友打打遊戲。同屋的童嘉驊跟他關係最好,也是他在隊裡最好的朋友。「其實他平時喜歡打遊戲多一些,我則是刷劇多一些。不過他平時在外是一個人住,我有時會過去玩,一起做點東西吃。」
談到個人問題,今年24歲的武弸智則是覺得,現在還不急著找女朋友,「我現在還沒什麼想法,畢竟事業上剛剛有點起色,重心還是放在訓練和比賽上。」而對於選擇另一半的標準,他說,因為自己很高,最好對方在1.7米以上,而且,「我是個直接的人,最好對方也是有話直說的人,不要總是讓我猜來猜去。」
(來源:東方體育日報;作者:吳鈞雷;攝影記者:陳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