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他帶回的這3件寶貝卻讓中國人暴增4億多人

2020-12-12 騰訊網

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他帶回的這3件寶貝卻讓中國人暴增4億多人

明中期以後,中國的人口就開始呈現小爆發式的增長,其中主要的原因還是歸功於新式農作物的引進。只不過清朝入主中原之後,正好趕上這些這些農作物的改良完善並適應了中國的環境。

根據竺可楨先生《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以及明末談遷的《北遊記》對氣候的記載,自元後期直到清末,氣候開始逐漸寒冷。再加上攜帶大量沙土的黃河頻繁改道,使得黃河流域、長江以北的許多河流被淤積、塞廢,從而使水資源大量減少。於是,農作物的種類也開始漸漸較少。明朝地理學家王士性曾在他的著作《廣志嶧》中寫道,「江南泥土,北方沙土。南土溼,北土燥。南宜稻,北宜黍、粟、麥、藪,天造地設,開闢已然,不可強也」所以,對環境要求的不高的外來農作物就不斷地被時人引進。於是,以玉米、番薯、馬鈴薯為代表的農作物漸漸普及開來。說起來,這還要感謝哥倫布發現的美洲新大陸。因為美洲的發現不僅僅是一塊新陸地那麼令人驚喜,美洲的土豆、番薯和玉米的強悍適應性也同樣令人吃驚。

對以上最具代表性的三者,隨著它們的不斷普及,人們漸漸對他們做了如下評價。

玉米:「最宜新墾之地」、「生地瓦礫山皆可植」「山內秋收以粟谷為大莊,粟利不及包穀」「深山老林,盡行開墾,載種包穀」。隨即,山區、平原的耕地漸漸被玉米所覆蓋。從明中期傳入中國後的「種著宜罕」,到清初的南起海南島,北至遼寧、吉林,玉米以其高產、耐瘠、耐旱澇的優勢成為了糧食生產中的大宗農作物。

番薯:於萬曆年間引進,和玉米一樣,番薯也是先自東南沿海等地種植,然後再普及到北方。最後,成為了康乾年間與玉米相媲美的大宗糧食作物。其特點也是對環境適應性強,史載「不與無故爭地,凡瘠滷沙崗皆可以長」、「地之不易耕稼這唯種甘薯」。

馬鈴薯:俗稱土豆、山藥、山藥蛋、洋芋等。馬鈴薯因為可以適應較寒冷的地方,在某些苦寒之地照樣可以畝產二千斤以上,所以尤其受到山西、陝西、河北等地的青睞。

除了以上三種,棉花的引進對中國人口增長的影響也是十分巨大的。前文已述,隨著氣候的逐漸寒冷,許多農作物開始減產,古代用於製作衣物的桑、麻等原材料即是其中的典型。可是自明清兩朝以來,隨著中原王朝對北方用兵規模的不斷擴大,士兵的屯駐數量也逐漸增加。為了禦寒,桑麻已經不能滿足需要。隨著黃道婆改進了棉紡織技術,棉花的種植面積開始迅速地超過桑麻,成為紡織業的主要原料。

相關焦點

  •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遭質疑,英國學者找出證據:發現者是中國人
    而在晉書中,我們也能找到部分證據,根據晉書所述,東晉時期的法顯大師曾經到過新大陸,這些證據無疑是有力的支持了中國人很早就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這一觀點。除了中國人到過美洲大陸,在國外的文獻記錄中,威爾斯人、丹麥人、愛爾蘭人、冰島人也曾先於哥倫布到達美洲。
  • 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但最早發現北美大陸的卻另有其人
    「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這個觀點被全世界的歷史書所承認。但最新的證據顯示,北歐的海盜可能先於哥倫布很早就到達過美洲。當然,真正向全世界介紹新大陸的是哥倫布,正是他的不懈努力,才真正促成了新世界的建匯。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在美國,哥倫布的雕像被一個個推倒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被稱為航海英雄,對於當年的西方殖民主義來說,哥倫布是個功臣,但是哥倫布對新大陸的原本主人,印第安人,帶來了什麼?剝削?掠奪?屠殺?販賣人口?無疑,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對於原住印第安人來說,是揭開了黑暗歷史的序幕。
  • 哥倫布發現的新大陸,為什麼卻以別人的名字命名?事實真相怪誰!
    自古以來,因為航海而名垂千古的人也不少,比如說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鄭和下西洋」,他的遠航事跡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再者唐代高僧「鑑真東渡」的事跡想來大家也不會陌生。而要說到對近代歷史意義非凡的航海事件,大家也一定會一同想到哥倫布這個人吧。沒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對世界現代有著非凡的意義,然而如此偉人,也有出烏龍的時候。
  • 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發現的是新大陸,哥倫布航海的目的是什麼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對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來說,都是有著巨大推進作用的,但對哥倫布自己這個人來說,他可沒有這麼偉大。 義大利人哥倫布 擁有了這一次遠航的機會之後,哥倫布很快就開始啟程了,並且他還攜帶了西班牙人的國書,這就是想要跟印度以及中國做生意的意思。他那會兒航海技術不發達,人們在海上航行的時候經常會失去方向,所以西班牙的這艘船最後沒有到達印度比中國地區,反倒是漂洋過海來到了今天的美洲地區,這便是人們今天所說的新大陸。
  • 哥倫布航海的目的是什麼?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發現的是新大陸
    很多前人做下了一些功震古今的事情之後,都會被不少人所崇拜,但很多歷史其實都是具備偶然性的,一個又出一個的錯誤,一個又一個的偶然讓世界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對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來說,都是有著巨大推進作用的,但對哥倫布自己這個人來說,他可沒有這麼偉大。
  • 美國黑人為何討厭哥倫布,毀掉他的雕像?哥倫布是怎樣發現美洲的
    在佛吉尼亞州首府里奇蒙市,哥倫布的雕像被拋入湖中,在邁阿密,哥倫布雕像上用紅色油漆噴寫著「哥倫布代表種族滅絕」。這是美國此次騷亂運動深入發酵的一個體現,人們開始將目光從種族歧視的表象轉向引發這個問題的根源,但顯然這也只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的行動,並不一定能真正解決種族歧視的問題。那麼,哥倫布當初是怎樣發現美洲大陸的呢?他這次探險行動帶來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對世界的影響——加速了人類文明傳播的步伐
    從此哥倫布勵志組建一支船隊繞過奧斯曼帝國到達夢想的地方。當時的人民普遍對「地圓說」深信不疑,哥倫布懷著偉大的夢想經過不斷的交涉從西班牙哪裡獲得了他夢寐以求的船隊。信心滿滿的哥倫布跨上了他的探險之旅,然而他所不知道的是這場探險將影響全球文明的進程。 海洋的冒險是枯燥的、無聊的,在漫漫的海上漂泊,過了幾十天仍然沒有發現陸地。
  • 那年今日: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當時歐洲人知道位於東亞的中國等國家擁有深受市場歡迎的茶葉、瓷器、香料等等,很多航海家都在探尋新的航海線路能夠直接到達東方。哥倫布也是憑藉這兩點就想開發新的航海路線,通過十幾年不斷地遊說歐洲各國給予他支持,最後是西班牙的皇室給了他條件。
  • 鄭和或許發現新大陸?英國潛艇司令提出假設:中國人更早發現美洲
    但在幾個世紀之前,板塊邊界並非如此明朗清晰,特別是在新大陸被發現之前,在歐洲人的眼裡,當時的世界組織只存在亞、非、歐三大陸,甚至當時還有人將這三大陸並稱為『世界島』!隨之,在15世紀末的時候,新大陸的發現這才使人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發現新大陸的不同見解如今,關於新大陸的發現,人們各持已見。
  • 哥倫布和鄭和都向西,為何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而反觀哥倫布的船隊,一共只有3艘船:聖瑪麗亞號130噸、平塔號90噸、尼尼亞號60噸。水手87名。遠遠不如鄭和的船隊,鄭和一艘寶船的排水量就比哥倫布所有船隻的排水量總和還大!那憑什麼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呢?
  • 世界上,到底是誰最先發現了新大陸?為何很多學者都說是中國人?
    其中,印度一家媒體的報導,曾讓中外學術界為之譁然,報導中稱:「中國的一份古地圖顯示,最先發現美洲大陸的並非哥倫布......」這無疑是一個重磅消息。2001年,中國律師劉剛得到了一份地圖,這份不同尋常的地圖,引起了他極大的好奇心。
  •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夢為帆,迷惘堅定交織的大航海時代
    大多數人來都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哥倫布在發現新大陸之後,在西班牙國王和女王為他舉辦的慶功會上,一幹達官貴人對此充滿著非議和不屑,哥倫布拿起一個雞蛋,對在座的諸位說:「誰能把這個雞蛋立起來?」毫無意外沒有一個人能將雞蛋立起來。這時哥倫布輕輕地拿起雞蛋將一段敲破,然後將破碎的一段放在桌子上,雞蛋很輕鬆的立起來了。
  • 愛做夢的投機者哥倫布?誤打誤撞發現了美洲大陸
    弗裡德曼在《地球是平的》中提出,全球化肇始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1492年。美洲新大陸的發現,使世界的進程揭開了全新的 一頁。這是明確被公認的對人類歷史產生深遠影響的壯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是誤打誤撞發現了美洲大陸,他的直接目的是去尋找馬可·波羅描述的繁華盛世中的亞洲大陸,因為那裡有無盡的財寶。
  • 到底誰先發現的美洲大陸?有證據表明,中國人比哥倫布早了上千年
    而在晉書中,我們也能找到部分證據,根據晉書所述,東晉時期的法顯大師曾經到過新大陸,這些證據無疑是有力的支持了中國人很早就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這一觀點。 除了中國人到過美洲大陸,在國外的文獻紀錄中,威爾斯人、丹麥人、愛爾蘭人、冰島人也曾先於哥倫布到達美洲。 當然,說到中國的航海家,那麼必然繞不開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鄭和。
  • 《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在大航海時代發現新世界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是人類歷史上最出色的航海家之一,他為人們所熟知的原因是他發現了新大陸,但是人們對他的是非功過從來就褒貶不一。《哥倫布與大航海時代》是19世紀美國傳奇作家華盛頓歐文的作品,這本將近六百頁的圖書,一共包含了十三卷,其中包括哥倫布的出身、早年生活、早期的航海經歷、三次航海的經歷以及在美洲諸島嶼上的殖民經歷。作者整理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旨在以最為客觀的角度為我們展現出哥倫布的真實形象和他的大航海事業。
  • 中國人比哥倫布早2800年到達美洲
    即使在今天,許多人仍然相信克里斯多福·哥倫布是在1492年登陸時「發現」美洲的人。這種想法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土著居民已經在那裡生活了至少2萬年,而其他非土著居民已經對美洲進行了探險,比哥倫布早了幾百年,有些人甚至在那裡建立了定居點。
  • 大漢有多強?張騫出使西域能媲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嗎
    至少從中華版圖鞏固這個角度來看,張騫的出使西域,絕對可以媲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張騫一出,雖歷經千難萬險,但中華版圖從此增加。大漢因此控西域,出東北,定西南。漢初之時,漢之能控制的版圖,約在 400 萬平方公裡。
  • 哥倫布的航海不僅發現了新大陸,還讓菸草這一害人的植物走進視野
    著名航海家哥倫布的事跡相信大家都少有耳聞,是他發現了美洲大陸,當然也是因為他發現美洲大陸之後,美洲才會淪為歐洲強國的殖民地。要是當年哥倫布沒有那麼早的發現美洲,或者美國的獨立運動也不會發生了。當然這都是我們在這裡隨意說說的,歷史的發展不是一個人能改變的,社會在發展,我們人類也在進步,這些就是發展中不能避免的事情。
  • 他發現了「新宇宙」,被稱為「天空的哥倫布」
    1952年,伽利略離開比薩大學前往帕多瓦大學任教,遠離羅馬的帕多瓦屬威尼斯公國,學術思想比較自由,這給伽利略足夠的發展空間。1609年7月,伽利略聽說波蘭一個眼鏡工人發明了供人玩賞的望遠鏡。他雖然沒有見到過實物,但在思考了幾天之後,竟然用風琴和凹凸透鏡製成了一架倍率為3的望遠鏡。參議院被邀請到樓頂用它觀看遠景,無不大開眼界。不久,伽利略又神奇地將倍率提高到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