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那些曾經改變世界的藝術作品

2020-12-22 騰訊網

【編者按】世界不會因為藝術而改變,但藝術可以改變人心。縱觀人類的歷史,總有一些藝術作品會徹底改變我們對政治、社會問題和藝術本身的看法。多數時間裡,藝術讓我們愉悅,給我們樂觀向上的情緒,但它也有影響世界和歷史進程的終極能力。畢卡索曾經宣稱:「繪畫不是用來裝飾公寓的,而是用來進攻或防守敵人的工具。」2020年正好過去了一半,我們不妨重溫一下那些曾經改變世界的藝術作品。從拉斯科洞穴的壁畫到不朽的《格爾尼卡》,藝術品見證了人類的歷史,見證了人類思想和文明的進化,在多災多難的2020年中將繼續提醒和鞭策著我們。

01

李奧納多·達·文西 關於子宮內胎兒的研究 約1510年

達·文西的創作中不僅僅是那幾幅家喻戶曉的油畫作品,這張描繪了蜷縮在子宮中胎兒的解剖學研究手稿,可以說比《蒙娜麗莎》或《最後的晚餐》對世界產生了更大的影響。達·文西並沒有行醫的資格,這就意味著繪製這張取景於現實的解剖圖,實際上在當時是違法的行為。但正是這位勇者對道德和藝術傳統發出的挑戰,徹底改變了藝術家和科學家們研究人體的方式。

02

迭戈·委拉斯貴支 宮娥 1656年

這並不是一幅標準的宮廷肖像畫。在這幅瑪格麗塔公主和她的宮女的群像中,西班牙畫家融入了對視角極為獨特的思考,同時把觀眾的視點放置其中。委拉斯貴支實際上畫的是我們嗎?我們是牆上鏡子中的國王和王后嗎?這幅畫對藝術史的影響是無比深遠的:這些問題再一次被提出,就是250年後立體主義者們的事兒了。畢卡索對這件作品的著迷,讓他畫了整整58個不同版本的《宮娥》。

03

雅克-路易·大衛 馬拉之死 1793年

法國畫家大衛的這幅畫,可以說是第一幅真正意義上的政治藝術作品,表現了法國大革命領導人讓-保羅·馬拉在浴缸中被刺身亡後的場景。大衛完美地抓住了這個令人心酸的政治時刻,用近乎攝影般的簡潔筆觸描繪了這幅作品。於是這幅關於畫家的政治家朋友的畫作迅速成為一幅影響了法國大革命進程的宣傳畫,而現在它更是被寫進了每一本藝術和歷史的教科書。

04

卡濟米爾·馬列維奇 黑方塊 1915年

從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幅畫可能只是一個黑色的正方形——它本來就是。馬列維奇的這幅作品被認為是第一幅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畫作。藝術家完全否認了藝術應該描繪現實的教條,然後在這幅作品中實踐了他的想法。馬列維奇和這幅具有歷史意義的作品在20世紀激勵了無數的藝術家,為抽象和概念藝術建立了基礎——它可能改變不了世界,但永遠改變了藝術的進程。

05

安迪·沃霍爾 金寶湯罐頭 1962年

相比之下,安迪·沃霍爾的《金寶湯罐頭》絕對是有實際意義的,他把美國人民每天都能看到的一件普通的設計作品,變成了可以在畫廊中出售的藝術。他質疑了藝術的價值觀念——難道這個湯罐頭不比達·文西的油畫值得關注嗎?

06

諾曼·洛克威爾 我們都要面對的問題 1964年

插畫家諾曼·洛克威爾一生都致力於描繪20世紀美國的真實生活場景。這幅畫創作於1964的作品中,一位名叫露比·布裡奇斯的黑人女孩走在路上,準備去一所全白人的學校上學。由於當時美國無處不在的種族仇恨,她的身邊圍了幾個保鏢,一同走過塗著種族歧視口號的牆。這張作品成為了黑人人權運動的標誌性形象,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曾邀請當年這個小女孩布裡奇特到白宮參觀,而這幅畫也掛在那裡。

07

「遊擊隊女孩」 進入大都會博物館的女性必須是裸體嗎 1989年

「遊擊隊女孩」(Guerilla Girls)是一個和班克斯同等重要的匿名藝術家團體,她們的名字發音和「大猩猩」(Gorilla)十分接近,於是乾脆用大猩猩面具對外示人。在過去的30多年中,她們一直聲稱要與藝術界中的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做鬥爭。這張作品實際上只陳述了一個事實:大都會博物館現代藝術部的藝術家中,女性只佔了不到5%,但整個博物館中85%的裸體畫都是女性形象。這張海報已經成為反對藝術機構中性別歧視的一個重要的象徵。

本文轉自:中國美術報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 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 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 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相關焦點

  • 那些曾經試圖改變世界的桌遊,後來都怎麼樣了?
    」身為「第九藝術」的遊戲,不僅可以賦予平凡生活更豐富的意義,很多遊戲作品也反映著製作者自身的價值觀和對這個世界的思考。在歷史綿長的桌遊領域,同樣有一些作品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也在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並期望以如此輕鬆又潛移默化的方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這樣的桌遊作品都有哪些?它們的現狀都如何了?不妨一起來了解一下。
  • 跟著文藝作品重溫那些最可愛的人
    23日晚,作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劇目,山東省京劇院的「看家戲」——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唱響梅蘭芳大劇院,現場掌聲如雷、喝彩陣陣。
  • 2020久石讓宮崎駿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珠海站,重溫那些美好片段
    久石讓與宮崎駿合作了無數經典動漫作品,2020久石讓宮崎駿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珠海站,將為你放送一場好聽又好看的音樂會,精選動漫情節和動漫配樂,帶你重溫那些美好片段。2020久石讓宮崎駿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珠海站時間:2020-05-05 19:30:002020久石讓宮崎駿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珠海站地點:珠海大會堂2020久石讓宮崎駿動漫作品視聽音樂會珠海站門票價格:80,120,180,280,380,460,600消息來源於大河票務網
  • 世界動畫日|重溫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動畫片
    那些年我們看的國產動畫片,不僅給我們和小夥伴們帶來了共同話題,更是我們童年的回憶,成了憶及童年時光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畫面。趁著世界動畫日,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那些經典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國產動畫片!它綜合了古代繪畫、廟堂藝術、民間年畫的特色,又融入了中國傳統戲曲精湛的表演藝術技巧,充分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的故事》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80年開始發行的木偶動畫電影。阿凡提倒騎毛驢、頭戴花帽、機智風趣、富有正義感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 兩位世界頂級藝術大師的作品,搞定孩子的藝術啟蒙問題
    本篇文章將為家長們分享兩位世界頂級藝術大師的作品,幫助您搞定孩子的藝術啟蒙問題。 第一套 《柯薇塔異想世界》(全套三冊) ; 她用一張紙、一支筆,和滿腦子奇思妙想,在童年和成人世界之間搭建一座橋梁;她打破我們慣常認知世界的方式,讓大人變有趣,讓童年天馬行空; 她的作品在全球以多種語言出版發行。
  • 重溫!《迪迦奧特曼》中那些恐怖的劇情
    還記得曾經的《迪迦奧特曼》嗎?作為平成系列第一部奧特曼,在當時可謂是如日中天。不論是它的劇情、特效,還是它的畫質都獨具匠心、耐人尋味。曾經的《迪迦奧特曼》帶給我們很多快樂,也讓我們體驗到了正義和希望以及人類的愛。
  • 重溫百年漫畫的動人時刻
    展覽日前在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正式拉開帷幕。充滿趣味性的策展吸引了市民關注的目光。 此次展覽以時間為線索,串聯起中國漫畫初長成、連環畫的黃金時代、外來影響下的新國漫、國際化與數位化、漫畫與多媒體時代等章節。回溯國漫往昔,一部部承載文化記憶、演繹中國故事的經典之作歷歷在目。
  • 澄淨內心的藝術——劉建國那一年的那些畫
    沉浸在水墨世界的超然,不為外物所惑的內心澄淨,滋養著關注事物真實的繪畫理念。那些人,那些事,那個地域,那種場景,不僅是真實的存在,而且走進了內心,具化為內在世界的映像。當某個時刻受到某種啟示的激發,便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心境抒發,或是一種思想的闡述,或是一種思考的詮釋,或是一種思慮的表達。《格桑花》便激發了他開心歌唱的藝術心境。
  • 世界頂級書法 藝術 珍寶 羌佛藝術作品欣賞
    南無羌佛學識淵博,在佛學、宇宙人生哲學、文學、書法、繪畫藝術、醫學等諸多方面都有驚世駭俗的成就並達到了難以超越的境界。 1991年,羌佛就被授予「東方藝術大師」的桂冠,1994年,世界詩人文化大會的48個國家和地區共5612位專家學者,根據羌佛在佛學、人文科學、書畫藝術方面取得的綜合成就,一致推定祂為當代世界唯一的「特級國際大師」榮位。
  • 重溫「缺席」的美術課 「茶飲藝術家」奈雪又又又在杯上玩出花
    奈雪此次邀請到青年藝術家鄧瑜,從其作品中選出6幅,將作品及作品線稿分別印製在奈雪紙袋的兩面,通過鄧瑜的藝術再創作,將世界名作與奈雪茶飲杯結合,每一幅畫作中的「主角」都「手握」奈雪。鄧瑜女士的6幅畫作分別對應《吶喊》、《香蕉》、《夢》等世界名作,孩子們可在線稿圖上自由填色,畫出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名畫」。
  • 通過藝術作品走進醫學的奇妙世界
    「豐乳肥臀」反映生殖崇拜    古人類觀察世界成各學科起源    解答了藝術與醫學的基本概念後,邵醫生拋出第一個問題:縱觀人類歷史,藝術和醫學的相互關係是什麼?他放出一張出現在醫學史上的最早的藝術品圖片,名為《維倫多夫的維納斯》,其明顯特徵就是豐乳肥臀,這件舊石器時代的藝術品距今已長達22000年到24000年之久。
  • 「藝術靈魂」遊戲少女製作人清聆:用簡單的玩法改變世界,不亦樂乎
    娛公互動近日宣布,獨家代理IPA獨立遊戲開發者大賽冠軍作品《紙片少女》的兩周年特別版。 由曾推出過眾多佳作的娛公互動來發行這款獨立遊戲,兩家會描繪出一個怎樣的童話王國呢?聽聽自詡「天才遊戲(中年)少女」,擎起「藝術靈魂向」遊戲研發大旗的製作人清聆怎麼說吧。
  • 世界動畫日 | 重溫那些年追過的動畫片,你還記得嗎?
    10月28日是世界動畫日,當年看著葫蘆娃長大的「大齡兒童」們,你們還好嗎?那些年我們看的國產動畫片,不僅給我們和小夥伴們帶來了共同話題,更是我們童年的回憶,成了憶及童年時光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畫面。趁著世界動畫日,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那些經典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國產動畫片!
  • 鮑勃·迪倫首個視覺藝術作品展要來北京啦!
    6月25日至9月20日,因「在偉大的美國傳統歌曲中注入新的詩意表達」而榮膺諾貝爾文學獎的傳奇文化巨人鮑勃·迪倫的首個視覺藝術作品回顧展全球巡展,將在今日美術館精彩亮相。六大系列,140餘件作品傾力呈現,一起重溫1960年代鄉村民謠的經典記憶。
  • 是「藝術超市」,還是「藝術終結者」
    德國學者本雅明曾經關注過一個特別的主題:傳播的發達程度可能微妙地左右作品的美學價值體認。他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指出,工業時代的機械複製技術廢除了作品獨一無二的本真,複製品開始大面積流行,這時,作品喪失了神聖性質和令人膜拜的價值。博物館櫥窗陳列的作品真跡令人驚嘆,然而,機械複製可能極大地削弱人們的美學敬畏。
  • 是「藝術超市」,還是「藝術終結者」——說說手機在當下藝術生產與...
    德國學者本雅明曾經關注過一個特別的主題:傳播的發達程度可能微妙地左右作品的美學價值體認。他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指出,工業時代的機械複製技術廢除了作品獨一無二的本真,複製品開始大面積流行,這時,作品喪失了神聖性質和令人膜拜的價值。博物館櫥窗陳列的作品真跡令人驚嘆,然而,機械複製可能極大地削弱人們的美學敬畏。
  • 小漢斯暢談世界藝術新格局
    記者:那麼,與來自西歐那些發展已停滯地區的藝術相比,來自東方的藝術是否帶有更強的政治和社會維度?那裡的藝術是否帶著另外一種迫切性?小漢斯:這個問題很難泛泛地去談。在中國和印度,經常會有類似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西方的那種樂觀主義精神。而另一方面,民族國家藝術這個說法已經沒法再提了。民族國家那套標準已經行不通了,它已經讓位給跨國主義藝術概念了。
  • 奇妙新世界!AR藝術作品「漂浮」在UCCA
    曹斐 ,《永不消逝的電波AR:李新星》(圖片由藝術家和Acute Art提供)11月28日,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AR(增強現實)藝術特展「幻景:當代藝術與增強現實」, 一件件分布於 UCCA公共區域及其周邊的作品,為觀眾打開一個虛幻的奇妙新世界。
  • 用畫筆裝點五彩世界:水粉畫藝術作品
    用畫筆裝點五彩世界:水粉畫藝術作品 張其顯水粉畫藝術作品:《風景》
  • 湖南本土民間藝術走近市民身邊 精美年畫重溫記憶
    湖南本土民間藝術走近市民身邊精美年畫重溫記憶,就診孕媽瞬間放鬆華聲在線12月11日訊 「陪家人來醫院檢查,沒想到重溫了兒時的溫暖記憶。看著這些年畫,都是逝去的青春。」市民劉女士感慨道。她自小就沉浸在年畫的世界裡長大,20多年的非遺薰陶讓她熟練掌握了年畫的各項操作。鍾星琳介紹,通過開展「非遺傳承人贈送年畫」活動,可以讓根植於湖南本土的民間藝術走近市民身邊,驅散冬日寒意,感受喜慶與溫馨。讓市民們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匯、交流中,得到藝術的薰陶和美的享受,在感知、體驗中了解湖南本地歷史文化,激發愛國愛家鄉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