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想破圈,UP主想恰飯

2020-11-21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盒飯財經」(ID:daxiongfan),作者:苗正卿,36氪經授權發布。

「想賺大錢。」

在8月27日B站發布二季度財報的三天前,B站UP主宋小熊再次收到了西瓜視頻工作人員的微信,對方直接擺出籌碼:流量傾斜+預期10倍於B站的收益,如果願意離開B站並與西瓜視頻籤約獨家協議,還可以得到現金鼓勵。

「你無需用愛發電,我們給你真金白銀。」這一次頭條系派出的說客是個妹子,無論是對方的微信頭像,還是文字間透露的豪氣,都讓宋小熊頗為心動。

自2018年4月成為UP主後,宋小熊每個月能上傳3~5個視頻,時長5~7分鐘,主打遊戲評測兼顧泛ACG文化。他的偶像是在B站崛起並大火的遊戲類UP主敖廠長。而正是後者的經歷,讓宋小熊沒有輕易應允頭條妹子的提議。

敖廠長視頻專欄截圖

7月5日,離開B站一年並在此期間籤約西瓜視頻的主敖廠長宣布回歸B站。牽手西瓜視頻,並未讓這位知名UP主搭上流量快車道,2020年5月~7月間,敖廠長在西瓜視頻上的平均播放量僅為40萬左右,和其在B站上動輒200萬點擊量的風光時刻不能同日而語。

不過宋小熊並沒有把選擇之路堵死。當頭條妹子提出第二天找時間語音聊聊時,他欣然同意。妹子並非唯一讓宋小熊糾結的因素,從2018年開始,B站UP主圈內便出現了一個傳言。「去西瓜,可以恰飯。」

B站知名UP主敬漢卿恰飯視頻截圖

恰飯是B站UP主圈內的「黑話」,在B站的語境下,除了賺錢之意還略有「非清高」的含義。比如當UP主在自己視頻中加入了品牌廣告時,便會有觀眾刷彈幕「請恰飯」。對於和頭條妹子語音交流的機會,宋小熊頗為重視,他提前找了幾個跳槽到西瓜視頻的前B站UP主好友交流,但聽到的建議讓他更為困惑。

「別來,留不下粉絲,流量大有啥用?你感受不到在和觀眾互動。」

「……大概收入翻了12倍多吧,如果把抖音做起來,估計可以全職視頻了。」

「精心做的視頻,反而不如隨便弄的一條,推薦機制很迷。」

「做視頻就來頭條,你在B站已經出不了頭了。」

茫然的宋小熊和頭條妹子當晚語音了20多分鐘。萬幸的是,頭條妹子聲音甜美,而其拋給宋小熊的一個問題,更是讓他豁然開朗。

「搞金融的巫師財經為什麼選擇頭條?一個懂金融的人,會和錢過不去?」

巫師是每個B站UP主都繞不開的談資。6月14日,崛起於B站的巫師財經高調宣布跳槽西瓜視頻。這個以「資本永不眠」一語作為視頻名言的UP主,以金融圈從業者的形象示人。但在B站UP主中,對巫師的看法形成兩個極端。

「他就是一個頭條系豎起來的招牌,讓B站UP主叛逃過去。」UP主鱒是B站趕海眾的一員,趕海類視頻曾是B站獨樹一幟的品類,以漁民、船員等人的捕魚出海生活為主題,最強的七大UP主還被B站用戶尊為「王下七趕海」(梗出自《海賊王》王下七武海)但在2020年3月,王下七趕海中的三位帶著另外一批趕海UP主出走西瓜視頻。這被視為B站史上最大的UP主資源流失事件之一。

鱒是B站中小型趕海UP主,他對「叛逃」三趕海和巫師財經並不認同,他覺得B站重情重義:B站默許了「叛逃」三趕海用B站平臺發布「轉會通告」。在敖廠長轉戰西瓜的一年裡,其延後發布在B站的視頻也沒有被B站鎖流量。「B站仁至義盡。」鱒說。

但MCN負責人、UP主默默小琪則觀點不同,她覺得不存在所謂的「叛逃」概念。「據我了解,趕海UP主之前和B站並沒有獨家籤約,甚至巫師財經也只是崛起於B站而已。」

默默小琪描述了眼下長視頻市場的發展慣例:無論是MCN還是個人UP主,製作好視頻後都會選擇多平臺分發,所謂的「獨家協議」其實更像是首發權,在首發後存在一個保護時限,在此時限後視頻依然可以發布到其他平臺。

「只有對於超級頭部視頻內容方,才存在真正的排他性獨家協議——視頻不允許在其他平臺發布,但這是極少數。」默默小琪代表了一批UP主的心態:以B站目前的激勵模式,能夠在B站通過視頻恰飯的UP主只是頭部少數,大部分UP主處於用愛發電的狀態,如果機會合適,為何不能去西瓜發展?

在那次語音交流後,宋小熊的內心也傾向於默默小琪的觀點,他將巫師財經發布於西瓜視頻的第一個作品《重啟》看了3遍。他又通過圈內朋友得知,只用了一周時間巫師財經在頭條平臺漲粉便超過了120萬人。更讓宋小熊在意的是巫師財經在抖音端的飛速成長,在臨近9月時,巫師財經的抖音用戶已將近300萬人、獲贊量超過330萬。

8月28日午休時,宋小熊接到了頭條妹子的語音通話,在上一次語音結束時,頭條妹子提出讓宋小熊考慮一周再給答覆,此時他不知道頭條妹子為何提前聯繫自己。

「昨天新聞看到了麼?」頭條妹子並無寒暄直入主題。本職為文娛行業從業者的宋小熊對財報較為陌生,在妹子的提示下他上網找到了8月27日B站發布二季度財報的消息。

B站二季度營收達到26.2億元,同比增長70%。當他合上電腦屏幕時,想起了妹子暗示給他的一個信息:2019年字節跳動總營收超過了1400億元……

宋小熊仔細回味頭條妹子描述的一種錢景:通過西瓜視頻保持品質,通過抖音保持熱度,在平臺的流量扶持下,迅速成為新銳ACG視頻品牌,並基於頭條電商等新模式完成「視頻變現」。

「我也想賺大錢,我也想用愛好恰飯。」宋小熊對《盒飯財經》說。

要恰飯的B站 

想恰飯的並非宋小熊一人,也有B站CEO陳睿,他被「逸民」們稱為睿帝。逸民,指那些依然懷念B站創始人徐逸的遺老遺少。在他們腦補的世界中,徐逸像是上古三皇般一心只愛二次元的賢君,而徐逸禪位後,睿帝則率領「盈利鐵騎」將B站帶向了魔路上。

「B站未來有可能會倒閉,但絕不會變質。」陳睿在2016年貼片廣告事件後說出的這句名言,早已成為了逸民的日常「梗」。甚至一些並非逸民的人,也聽過被惡搞後的那句名梗:B站未來有可能變質,但絕不會倒閉。

逸民對睿帝的不喜由來已久,理智的逸民可以準確說出逸帝和睿帝路線的差異。「徐逸渴望打造一個純二次元的世外桃源,而陳睿有著打造迪士尼或YouTube的野心。」野路飛是2010年便開始使用B站的用戶,他懷念曾經的小破站卻對今天的B站並不排斥。

在野路飛看來,陳睿徹底掌舵B站後,他的所有邏輯都圍繞「恰飯」一詞展開。「平臺沒有錢就無法購買版權,沒有版權內容用戶也看不到更多的番劇。」野路飛覺得今天的環境已經和10年前不同,如今B站的用戶已經被培養得接納了「B站要賺錢」這件事,而在2014~2016年,這卻是離經叛道的說法。

多位B站老用戶表示,在2016年陳睿的兩步棋引起了整個B站世界的反抗:貼片廣告和大會員模式。但是這更像是陳睿不得已而為之,2015年B站淨虧損高達3.7億元,而2015年全年的營收僅為1.31億元。

「世外桃源、小國寡民自然美好,卻也會被堅船利炮幹掉。」在接受《晚點》採訪時,陳睿曾說。

在用戶強烈的反對下,B站最終放棄了貼片廣告模式,而大會員制度也從瞬間徹底改變,改為了緩慢推出。從最早的「B站不會出現只有大會員才能看的新番」到「大會員優先看番」直到「大會員專屬」,陳睿還是堅持了大會員之路。

B站第二季度財報截圖

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B站的大會員數量已達1050萬人,B站增值服務(大會員收入算入增值服務之中)同比增長153%達到8.3億元,已經成為遊戲之外B站最大的收入來源。

但這樣亮眼的數據依然不能掩蓋B站在靠遊戲恰飯的事實。2020年二季度,B站遊戲收入為12.5億元,佔總收入48%,這是2016年以來,B站首次出現非遊戲收入佔比超過一半的情況。在佔比最高的2017~2018年,遊戲貢獻了B站年度收入的70%左右。

但也要看到隱憂,在二季度B站整體的遊戲收入中《公主連結 Re:Dive》貢獻量超過6成。這是B站從2016年代理《Fate/Grand Order》這款大火遊戲時便出現的問題:高度依賴一款明星遊戲,甚至全年的營收都依賴於這一款遊戲的表現。

「在2016年,B站的虧損已經達到9.1億元,當時B站高層幾乎是將命運豪賭在了《Fate/Grand Order》之上。」一位已經離職的B站中層回憶了當時的情況,2015年《Fate/Grand Order》在日本市場發布後迅速成為日本下載量第一名。

B站FGO主頁截圖

《Fate/Grand Order》源自日本頂級IP《Fate》系列,從2004年開始《Fate》的動畫、電影、文字遊戲層出不窮,在亞洲市場被視為人氣前十的IP。

當時的B站內部一直在密切留意平臺用戶的動畫觀看數據,而《Fate》系列的作品是B站上收視率最高的作品之一。《Fate/Grand Order》遊戲在日本市場的成功給了陳睿信心,在高額虧損的壓力下,陳睿開始尋思代理+運營日本二次元遊戲的模式。

「《Fate/Grand Order》中文一般翻譯為命運之夜,B站通過代理這款遊戲敲開了自己的命運之門。」資深玩家、曾在《Fate/Grand Order》充值12萬元的Lion認為日後的B站其實沒有走出這扇命運之門。「B站再也沒有找到下一款《Fate/Grand Order》。」

《Fate/Grand Order》之後《公主連結 Re:Dive》之前,B站代理的最火的遊戲是《碧藍航線》、《方舟指令》,以2018年第四季度三款遊戲都在運營時的數據為例,季度流水上《Fate/Grand Order》國服流水超過2億元、《碧藍航線》國服流水為1768萬元、而《方舟指令》國服流水僅為709萬元。

「這其實是2017~2019年B站整個商業邏輯最大的問題,FGO模式不可複製,而在FGO之後B站並沒有找到成功的模式。」分析師徐琦描述了FGO模式:基於高人氣動畫IP,製作出高品質遊戲,視頻平臺和遊戲本身是聯動的,B站獨家代理運營遊戲並同步在視頻平臺上進行內容助推。

多位投資人和分析師對《盒飯財經》表示,2017~2019年之際的B站,給大家最大的困惑是:如何把遊戲業務和B站平臺業務真正聯動。「如果單純作為一家遊戲代理發行運營公司,我們為什麼要投資B站?」

其實2018年3月B站之所以能夠成功上市,正是因為FGO所展現出的B站模式。遊戲玩家狂熱地在遊戲埠花錢,同時樂於在B站平臺上發布遊戲相關的視頻內容、進行遊戲直播。當時B站上圍繞FGO產生的UGC內容量在整個遊戲頻道排名前三。這些內容最終吸引更多的路人,成為了遊戲用戶。

「起碼FGO所展現出的是一個屬於B站的閉環模式,但是當時已經有人質疑這種模式是否可持續了。」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資人回憶,他們的團隊曾仔細留意過B站上市前後代理或自行研發的其他遊戲,但沒有任何一款遊戲可以像FGO一樣在B站的世界裡形成有效「循環」。

「要知道《Fate》這個IP誕生於2004年,2016年B站代理FGO前,這個IP運營了整整12年,而這個環節被許多人忽視了,B站藉助了東風。」

從《碧藍航線》和《方舟指令》的模式上也可以看出區別,《碧藍航線》的動畫直到2018年才遲遲推出,這是一款典型的「先有遊戲再擴展其他產品形態」的手遊。而《方舟指令》則乾脆沒有推出番劇。

在FGO之後,B站也代理過二次元版權改編遊戲,諸如《魔法禁書目錄》《魔法少女小圓》,但這些遊戲也沒有達到FGO的水平。

「FGO模式的成功在於四個基礎:獨家代理、常年持續大熱IP、高品質遊戲、本土化改造。」遊戲製作人熙鳳曾參與過《坦克世界》《三國無雙OL》等遊戲的開發,他認為B站的遊戲恰飯之路,關鍵在於如何讓遊戲業務和B站本體業務聯動。「B站用戶並不一定為所謂的二次元遊戲買帳,他們喜歡的是那些本身在B站世界就有高人氣的動漫作品,而且這些作品必須高質量+本土化改造。」

從2017年開始,陳睿開始將B站變為一家代理眾多手遊並以此為重要贏利點的公司。目前B站代理的手遊多達76款,但其中除了FGO等少量爆款,大部分遊戲並未實現高盈利。

「手遊火葬場,這是許多玩家對B站的戲稱,另一個搞笑說法是世界上唯一靠遊戲養活的視頻平臺公司。」遊戲玩家Lion對比了網易和騰訊的例子。「網易是有著自研自發自運營實力的遊戲廠商,在國內和騰訊並列一線豪強。而騰訊則是把遊戲和網劇、動漫真正形成深度聯動的平臺。」

來自《2020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的數據顯示,在全國超過1400億元的遊戲銷售收入中,騰訊和網易的遊戲銷售收入佔比達到70%。

除了手遊,兩大廠商還有PC端遊並開始發力PS4等主機遊戲。在影遊聯動上,騰訊已經推出了《穿越火線》的改編網劇,而網易的《陰陽師》也已完成影視化。

「騰訊將遊戲和其他業務深入聯動,而網易則發力自製自研,這是真正遊戲公司所走的道路。反觀B站,一方面靠UP主和版權內容維持視頻平臺,一方面通過遊戲盈利,但是兩者之間的聯動並不深。」一位投資人如是說。

割裂的世界:左手UP主,右手玩家

UP主廖曦作為B站遊戲類UP主深知自己的用戶需要什麼。他的內容以遊戲評測+遊戲直播為主,而他的觀眾中大部分並非遊戲玩家,而是「想玩遊戲卻沒時間玩的人」。

廖曦會把視頻發布的時間定在晚上8點左右或者周末的中午。這是他通過半年多的實踐所找到的黃金時間:觀眾只是想吃飯時看著他玩遊戲而已。

深度遊戲玩家Lion描述了遊戲和視頻之間存在的某種悖論:「手遊講究兩種玩法,氪或肝。」氪專指砸錢抽卡,迅速用金錢之力實現競爭優勢的玩法,以B站的FGO、《碧藍航線》等遊戲為例,Lion表示真正的氪金玩家至少得花費20萬元以上才能初見成效。如果不想走氪金之路,那麼只能選擇「肝」之路。「不想花錢,那就需要投入時間,熬夜刷,通過勤奮也可以獲得競爭優勢。」

UP主廖曦曾熱衷於手遊內容,後來他逐漸改為主機遊戲。「手遊的用戶和視頻用戶存在天然矛盾,當一個人對手遊產生興趣後,他不會有時間去看你的視頻。」而主機遊戲的好處是UP主的觀眾留存率較高。

一位不願具名的UP主說出了心中的困惑,在B站平臺上,當新遊戲發布後,可以在平臺上看到許多遊戲廣告和下載埠,但是當UP主去製作相關遊戲視頻時,平臺提供給UP主的福利是有限的。「除了少部分頭部UP主,中小UP主甚至不能在B站的平臺上申請到給自己觀眾專屬的禮包。」該UP主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

風嘯是職業玩家,不僅參加比賽平時也進行遊戲直播。他曾在B站進行過內容製作,但最終回到了熟悉的直播平臺。「B站和遊戲本身的聯動太低了,在直播平臺,遊戲方提前找過來會給我們一些禮包、邀請碼、活動福利,在直播時可以送給粉絲。在B站這些形式並不豐富。」

一位B站平臺的工作人員透露,其實B站並非和遊戲業務毫無聯動,在平時也會聯合UP主推出抽獎等活動。但具體的活動運營,涉及到複雜的團隊架構問題。「每個遊戲有單獨的遊戲運營團隊,他們會設計專門的遊戲活動,而平臺負責UP主的是單獨的團隊,這兩個部門並不能統一聯動,其間的合作效率也並不高。」

另一位B站遊戲部門的工作人員則說出了其中的難度,B站代理的遊戲並非都是獨家代理,而在運營環節B站並非能100%做主,經常需要和第三方運營團隊或遊戲製作公司合作推出活動。如果想在B站平臺上與UP主聯動,需要留出時間提前量——遊戲上市時活動要及時跟上。但這需要更為複雜的前期溝通,以目前B站的人力難以為繼。

圖源:pexels

一位激進的UP主則表示了另一種擔憂:「B站通過遊戲在賺錢,可是UP並沒有得到真金白銀的收入。」該UP主分享了自己的收入,在B站上他的收入來源有三個:創作者激勵計劃,平均一萬點擊量可以實現25~35元的收入;用戶投喂,好心的用戶可以投幣給UP主,而UP主和平臺會有分成協議;此外B站UP主還可以通過廣告和植入獲得收入,在2020年7月B站推出商業合作平臺花火後UP主還可以在此接單。

這位UP主表示,B站對於視頻質量的要求較高,在兼職的模式下一個月只能製作3條左右的視頻,而總共的收入大約在3000元上下。而他熟識的一些UP主,全職模式下一個月在B站視頻收入也很難過萬元。

一次他和一位擁有160萬粉絲的UP主交流,令他略感意外的是,這位UP主月均流量收入只在稅前8.5萬元左右。而從2017年到2019年,這位UP主通過視頻獲得的收入並沒有像B站的遊戲收入那樣,有大幅度的增長。「我們UP主圈有一個說法,在B站做視頻,月入1萬已經是鳳毛麟角,用愛發電才是常態。」

錢去哪了?

UP主們並不知道睿帝的壓力。

上市以來B站已經連續10個季度處於虧損。2020年二季度,B站二季度淨虧損5.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淨虧損3.150億元擴大81%。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開始,B站的年營收增速均保持在70%以上,而2020年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依舊達到了70%。在營收持續增長的同時,B站之所以陷入虧損困境,是因為成本的的持續增加。

二季度B站的營業費用超過12億元,其中超過50%用於營銷。「所有B站自製的內容,都需要進一步推廣,這都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一位前B站員工表示,在視頻江湖營業費用走高是優愛騰也面臨的問題。以愛奇藝為例,2019年愛奇藝全年的營業費用超過52億元。「如果想讓自家的東西被更多人看到,你只能花錢去破圈。」 

破圈二字是B站內部的高頻詞彙。但中層及以上的B站員工會告訴你另一個說法:用戶增長率才是B站的命脈。

「實際上破圈戰略背後,是固有的基於二次元的那批Z世代用戶已經被B站開發完了,我們需要給資本市場提供信心,Z世代之外去哪找用戶?只能破圈,但破圈就要花錢。」一位疫情前離職的B站中層對比了B站和奈飛的故事。「我們和奈飛其實陷入了相似的困局。」

B站財報截圖

2020年二季度財報發布後的當晚,B站股價大跌7.5%。其實二季度財報並非很差的成績單,遊戲業務佔比下降、日活用戶達5050萬人、B站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高達79分鐘……讓資本世界對B站投下不信任票的是B站月均付費用戶數,環比減少了3.73%,這是2018年第一季度以來B站的付費用戶第一次環比減少。

「在疫情前,投資圈就在關注B站付費用戶問題,疫情帶來了一大波增量,如果疫情後B站能保持增長態勢,那麼資本世界會更有信心,但環比減少意味著B站一季度所展現的付費用戶狀態是疫情導致的暫時效應結果。」一位投資人表示,不以視頻廣告為主要收入的B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付費用戶減少,你不能總拿遊戲業務證明商業價值,因為B站說到底不是一個遊戲公司。

擺在陳睿面前的問題很現實,在Z世代紅利即將被B站徹底挖掘後,如何尋找到新的用戶增量?兩條路成為了陳睿思考後的結果:營銷破圈+內容破圈。

5月《後浪》的播出讓B站收穫了圈外關注。「我們今年做了一些主動傳播,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B站。」在面對《相對論》採訪時陳睿說。

為了滿足新用戶的內容需求,B站也同步開始版權擴張。8月31日,B站5.13億港幣入股歡喜傳媒,佔股9.9%。入股完成後歡喜傳媒享有獨家新媒體版權的影視內容在在B站同步獨家播放。許多人對歡喜傳媒旗下的作品並不陌生:《我不是藥神》《瘋狂的外星人》《囧媽》。寧浩、徐崢、陳可辛、顧長衛、張一白、王家衛、張藝謀均是歡喜傳媒的股東。

這是陳睿破圈邏輯的縮影:通過購買更多元化的內容版權,豐富內容庫,然後通過營銷讓更多類型的用戶關注B站,從而實現B站的用戶增量。

在入股歡喜傳媒前,B站還買入了《流浪地球》《唐人街探案》《快把我哥帶走》《哥斯拉》《銀河補習班》等影視內容的版權。在2020年6月,B站買下了老版四大名著的版權。

在購買版權內容上,B站展現出了與以往不同的豪氣。在2019年12月,B站以8億元買入了LOL未來三年的獨家直播權。

新舊世界

新內容和營銷吸引來的新用戶,正在和B站固有的生態發生碰撞。來自B站財報的數據顯示,新增用戶中超過45%來自三到五線城市。而2017年的B站數據顯示,其主要用戶是一二線城市21歲左右的年輕人。

一個明顯的變化是飯圈文化開始侵襲B站。UP主小晴是B站韓綜內容UP主,在過去兩年中,她將《Running Man》《新西遊記》等韓綜精剪出有趣鏡頭呈現給觀眾,但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她變得謹慎起來。

「之前就算視頻中有一些男團女團嘉賓,粉絲也只是正常討論,但是現在卻出現了飯圈的那套東西。」讓小晴感到壓力很大的是飯圈的「唯」文化,狂熱的粉絲專愛團體中的某個人,而對其他人不屑一顧。這導致小晴等多位UP主無法像以往一樣從容剪輯。「最終我開始只做那些非偶像的大叔們的綜藝了。」

這種變化也正在導致一些UP主選擇離開。UP主佩妮在2019年上半年幾次和新粉絲的爭論後,負氣出走跳槽西瓜視頻。作為美妝播主,她以美妝+韓流文化為切入點,巔峰期在B站擁有6.5萬粉絲。

佩妮的內容產品以6~8分鐘的視頻+直播+短視頻為主。在B站的生態下,她主要發力6~8分鐘左右的視頻以及直播,而短視頻平臺帶給美妝播主更多機會,抖音和快手都是佩妮迫切希望進軍的平臺。

在一次B站直播中,她只是偶然提到了幾個韓流明星,卻引來了粉絲的互懟。在2019年之前,這是佩妮從未遇到過的事情。後續又發生了幾次類似事件,讓佩妮深感B站發生了變化。也是在這段期間,佩妮得到了西瓜平臺的邀請,最終決定去西瓜恰飯。

但是離開B站對UP主而言真是最佳選擇麼?2020年5月,佩妮回歸B站。她將跳槽西瓜視頻視為自己過去一年中最大的「戰略失誤」。

「決定去西瓜時我想,與其做B站+抖音模式,不如直接西瓜+抖音。」在頭條系的生態中,佩妮確實成功恰飯。據她自己的統計,來自頭條系的收入,相當於B站收入的4.5倍,雖然沒有15倍那麼誇張,但確實足以支撐她全職視頻。

但她發現自己也受不了這個世界:在B站練就的能力,在西瓜視頻上並非依然有效。比如在B站上,你的視頻必須大量埋梗,而粉絲樂於發現這些梗,並且用彈幕與你互動。但在西瓜視頻上,絕大部分觀眾無法理解這些梗,就算能看懂也會覺得多餘。

一次佩妮在視頻中運用了「德國骨科」的梗(德國骨科梗源自動畫《哥哥太愛我了怎麼辦》,用於二次元世界中某種不可描述的愛情)。結果在西瓜視頻上,有觀眾質疑「為什麼抹了腮紅就要去看骨科,是因為過敏麼?」「沒有經過檢測的產品,不要用視頻去講,都害人骨頭得病,沒點良心。」

另一次佩妮在視頻裡加入了「橘裡橘氣」的梗(橘裡橘氣梗源自動畫《citrus~柑橘味香氣~》,用於描述二次元世界中女孩之間比海更深的感情)結果在西瓜視頻上,有幾個女性觀眾反覆追問「明明是粉紅色唇膏,難道是橘色的麼?」「能不能在視頻中說清楚到底什麼色系。」

B站的社群氛圍

「相比於B站,西瓜視頻上少了一種社群氛圍。」佩妮所說的氛圍,是B站上以彈幕文化為主基於B站獨特語言體系的一種生態。這更像是一個封閉的圈子,甚至已經不能用二次元一詞去概括。

而且佩妮發現,在西瓜平臺上,飯圈文化依然存在,她逐漸意識到自己不可能找到一個絕對清淨的視頻世界。「於是我覺得,是時候回到B站了。」

選擇回歸B站的並非只有佩妮一人。9月初,宋小熊參與了西瓜視頻組織的新學員活動,在充分了解了西瓜視頻的模式和平臺要求後,宋小熊在西瓜平臺發布了2個視頻,但數據並沒有讓宋小熊驚豔。

「雖然總播放量較高,但互動數據很低,可是在B站,我們UP主最大的快樂就是這種互動感。」最終宋小熊並沒有和西瓜視頻籤約,他決定回到B站用愛發電。

「我在B站確實沒能賺錢恰飯,或許錯的不是B站,只是我不適合用愛好恰飯。」宋小熊說。

相關焦點

  • B站:叛逃二次元和想破開的圈
    6、營銷破圈營銷是一把火,硝煙燃起千裡可見,單純依靠內容破圈幾乎沒有可能,B站選擇了後浪入海喜相逢三件套,廣告公司勝加定製的破圈三部曲從中年人、畢業生、老年人全方位打透泛用戶,營銷讓B站真正破圈。視頻領域最重要的成本就是版權費用,但B站在破圈版權上的投入乏善可陳。無論是《人生一串》還是《我在故宮修文物》,本質上都是傳統視頻平臺較少涉獵、溢價並不高的紀錄片領域。內容上B站缺乏破圈影響力的內容生產者。B站的up主並沒有全網出圈能力。直到4月,B站才誕生首位粉絲破1000萬的up主老番茄,而抖音粉絲過1000萬的博主已經超過500位。
  • B站隱秘的角落,叛逃二次元和想破開的圈
    6、營銷破圈 營銷是一把火,硝煙燃起千裡可見,單純依靠內容破圈幾乎沒有可能,B站選擇了後浪入海喜相逢三件套,廣告公司勝加定製的破圈三部曲從中年人、畢業生、老年人全方位打透泛用戶,營銷讓B站真正破圈。
  • B站隱秘的角落,叛逃二次元和想破開的圈
    6、營銷破圈營銷是一把火,硝煙燃起千裡可見,單純依靠內容破圈幾乎沒有可能,B站選擇了後浪入海喜相逢三件套,廣告公司勝加定製的破圈三部曲從中年人、畢業生、老年人全方位打透泛用戶,營銷讓B站真正破圈。視頻領域最重要的成本就是版權費用,但B站在破圈版權上的投入乏善可陳。無論是《人生一串》還是《我在故宮修文物》,本質上都是傳統視頻平臺較少涉獵、溢價並不高的紀錄片領域。內容上B站缺乏破圈影響力的內容生產者。B站的up主並沒有全網出圈能力。直到4月,B站才誕生首位粉絲破1000萬的up主老番茄,而抖音粉絲過1000萬的博主已經超過500位。
  • 破圈加速,B站果真是「品牌營銷」的好去處嗎?
    「B站up主接廣告還偷偷摸摸的哈。」「廣告要有趣,可以恰飯,但是不可以恰得難看。」「目前我的底線是不在視頻前面加廣告。」採訪中,幾乎每一個用戶都注意到越來越多B站up主開始「恰飯」(即up主在進行視頻創作時,將廣告軟性植入,簡單說就是接廣告)了。
  • bilibili破圈元年,道阻且長,個人up主是如何在b站賺錢的
    對於「小破站」,已經是使用的第8個年頭了,稱得上老用戶,但要說發覺bilibili越來越強大,還是前兩年的事情,有些後知後覺, 看著看著就發現,越來越多的原創up主崛起了,我平常喜歡看的,手機評測類,switch遊戲類,美食類,特別是對於【徐大sao】,很早就關注了,見證了他一路的成長, 要說他視頻拍的好吧
  • 被商業化「催熟」的B站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榜單覆蓋了美妝、零食、數碼、家居等多領域的國貨品牌,且大多都是平臺up主測評視頻中出現過的產品。所謂的國貨頒獎直播更像是一場B站聯合up主、品牌商家進行的帶貨大會。此前,B站的二次元壁壘一度讓品牌商家們難以進入,而如今,急於破圈的B站正在打破二次元邊界,擁抱基數更大的Z世代年輕人,收割更多商業紅利。
  • B站「出圈」後「Z世代」追捧的UP主能否衝入大眾?
    UP主「中國BOY超級大猩猩」獲得百大UP主稱號談商業 「恰飯」不能改變初心在B站,有一個「恰飯」梗,是指up主接受第三方廣告並將向粉絲推廣的行為。在過去,這樣的行為可能不被粉絲接受;但在當下,粉絲是以開放的心態來看待UP主的「恰飯」行為,經常在視頻中發出「讓他\她恰」的彈幕。與此同時,越來越多UP主不再把投稿視頻看作業餘愛好,而是全職來經營。如何平衡商業化與產出內容的關係,是全職UP主要面對的抉擇與難題。值得一提的是,接受採訪的四位UP主均為全職。其中「瘦不了貓」在去年9月從京東離職,正式開始經營自己的UP主事業。
  • 被商業化「催熟」的B站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榜單覆蓋了美妝、零食、數碼、家居等多領域的國貨品牌,且大多都是平臺up主測評視頻中出現過的產品。所謂的國貨頒獎直播更像是一場B站聯合up主、品牌商家進行的帶貨大會。此前,B站的二次元壁壘一度讓品牌商家們難以進入,而如今,急於破圈的B站正在打破二次元邊界,擁抱基數更大的Z世代年輕人,收割更多商業紅利。
  • B站推出「花火」:後浪們恰飯的碗,MCN還端得住嗎?
    正如電商直播圈除了李佳琦、薇婭等頭部up主外,腰部、尾部主播因為帶貨效果不好,幾乎沒有議價權。長期以往,金主爸爸們無論在哪個平臺投放,都喜歡找頭部主播,寧可多花錢,也要確保「效果好」。然而,B站和其他平臺不同:B站的分區高度垂直,很多分區中的腰部、尾部up主,也有一定數量的死忠粉和帶貨能力。
  • 揭秘B站發展,普通人成為UP主還有多少機會??
    2.1 B站嘗試內容破圈B站在產品上,將總榜排行改為了分榜模式,增加了內容分區,並引入了生活區、美妝區、影視劇區等。並且不斷提升其他分區的內容權重,引導用戶觀看其他分區的內容,降低用戶對番劇高熱內容的依賴。
  • b站粉絲最多的up主是誰 嗶哩嗶哩粉絲前十的up主排行榜
    18183首頁 b站粉絲最多的up主是誰 嗶哩嗶哩粉絲前十的up主排行榜 b站粉絲最多的up主是誰 嗶哩嗶哩粉絲前十的up主排行榜
  • b站up主來抖音有扶持嗎 嗶哩嗶哩up主在抖音能賺錢嗎
    有很多人玩B站,那麼b站上的up主怎麼賺錢呢?b站up主來抖音有扶持嗎?嗶哩嗶哩up主在抖音能賺錢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B站UP主怎麼賺錢 B站多少粉絲可以賺錢怎麼做
    有很多人玩B站,那麼b站上的up主怎麼賺錢呢?在b站做視頻怎麼賺錢?有粉絲如何變現?一起來看看吧。
  • 巫師財經出走B站 「用愛發電」的視頻創作者也要恰飯了?
    巫師財經宣布退出B站用愛發電的巫師要恰飯了?6月14日,知名財經知識類UP主「巫師財經」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則名為《鮮衣怒馬少年時》的視頻,宣布正式退出B站。6月15日9點50分,巫師進行第二次回應 ,稱自己先向b站寄出了自己籤了名的合同,但在4月15號~5月19號B站一直沒有合作協議籤訂的進展,也沒有收到過B站蓋章的合同。於是5月19號提出了向B站發函撤回籤名,並進行公證。直到6月2號,b站發了蓋好章的合同,後續又打了款。巫師多次想退款,但B站不受理。
  • B站,到底在浪什麼
    似乎和原來的B站氣質不符,但似乎又和年輕人站在一起,這是B站破圈的常用手法。  大家印象中的B站,是二次元是鬼畜是小眾是年輕人,而《後浪》卻是正能量是價值觀是主流是長輩。  細品之後,它依舊是小破站為了破圈的產物。
  • B站要破圈,陳睿必須要直面這7個問題
    過去十年,B站實現了二次元到泛娛樂的跨越,從二次元領域成功破圈。如今,B站正在接力之前創造的「後浪」的巨大聲量,發力製作《後浪》三部曲,並積極拓展明星入駐,希望能再次從泛娛樂圈躋身到更縱深的大眾領域。專注於Z時代的深耕,成就了B站;但Z時代,也束縛了B站。
  • B站跨時代的一天,老番茄粉絲數破千萬,站穩「B站一哥」
    然而2020年4月3日這一天,對於b站而言,是跨時代的一天,就在這一天遊戲區知名up主老番茄粉絲數破千萬,站穩了「B站一哥」的位置。我知道肯定有很多小可愛準備在評論區留言「B站沒有一哥,人人都是一哥!」,但除了「B站一哥」這個稱號之外,我真的不知道該用什麼詞來形容老番茄的牛。
  • b站真變了?推出手機視頻剪輯軟體,真要抖音化?
    b站自從開始走出二次元圈,開始走向多元化發展的時候,就一直被老二次元們抨擊。越來越多的「圈外」視頻逐漸佔領了b站,而且大up主們也開始偏向vlog化、直播化,視頻產量質量都有著不同程度的下滑。在番劇方面a站也蠢蠢欲動,隨時準備著捲土重來。
  • B站一年因「涉黃」被約談十次,它想成為下一個快播嗎?
    小破站是b站的外號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很多人的手機裡面都是有b站這個軟體的,它甚至已經成為了很多手機出廠設置時必帶的一個軟體了,也獲得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歡,可以說是國內最成功的相關軟體。
  • B站你的初心還在嗎?為什麼老二次元退圈,好多up都投奔A站了
    一直以來我都是看著bilibili的視頻來寫文的,以前也是一個無腦吹,只要一提到bilibili那就是好,別人說一句不好我都想去懟他們,平時總說小破站,但是心裡最喜歡它了,可是好像近年來有哪裡變了,總覺得b站沒以前那味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