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3 11:24 來源: 東方網
【編者按】川普在起身離開G7峰會場時,看似非常生氣地說了一句「別把美國當成一個人人都在搶的小豬儲蓄罐」。從某種意義上看,這句話也似乎有理,因為G7中許多國家的對美貿易都有出超。美國似乎吃虧了。但川普卻忘了美元和美軍的霸權為美國掠奪了多少別國財富。
5月23日川普指示商業部長羅斯,考慮以國家安全為名,對進口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啟動所謂232調查。這是3月份對鋼鋁產品進口的又一波232調查。這場調查可能導致對進口到美國汽車加徵最高為25%的關稅。而在此次G7結束之時,川普發表的推文進一步稱「十分關注向美國市場湧入的汽車徵收關稅的相關事宜」。
根據美國官方報導,2017年美國對全球出口了200萬輛汽車,價值570億美元。而同期則進口了870萬輛汽車,價值2000億美元。主要包括從墨西哥、加拿大、日本,以及從韓、德等國的進口汽車。其中日、德兩國的汽車及零部件的進口金額分別為560億和300億美元。2017年在美國售出的1720萬輛汽車中,有50.58%為進口汽車。由於美國「三大」汽車廠為降低成本而向墨西哥、加拿大轉移生產能力,因此出現了從墨加進口320萬輛汽車。而與此同時,日本、德國、韓國等國汽車廠為了貿易平衡又在美國投資開設了不少汽車工廠。所以在美國銷售的大眾汽車中82%是進口、豐田為55%、現代57%、奔馳70%、寶馬68%。其餘均為地產車。
應該說,在今年的汽車貿易爭端中,美國對於歐盟、墨加、日本等國談判中的地位,與中國是不同的。對於前者是處在進口國的強勢地位,可以動輒以增加關稅恫赫;而對後者則相對處在出口國的弱勢地位。美國汽車的對華出口佔其出口業務的15%。凱迪拉克和林肯兩個豪華車品牌汽車更是命懸於中國汽車市場。另外還涉及到Jeep和其它在美生產的奔馳、寶馬,以及日本的一些品牌車,甚至包括汽車零部件。因此尚在進行之中的中美貿易談判中,汽車的地位舉足輕重。整個汽車在美國的進口份額中佔15%以上,是最大宗的進口商品。由此,川普的強硬貿易保護政策終於逼近了其核心的部分。
其實川普用心是與前次3月份鋼鋁232調查是一致的,就是以「美國第一」為宗旨、國家安全為藉口,摒棄多邊主義,逼迫競爭對手一個個地與其舉行單邊談判,使其就範,從而達到符合美國利益的最終目的。這是其上任後短短一年半時間內屢試不爽的伎倆。之前以美國2.5%的汽車關稅對中國的25%不公平為由,頻頻興風作浪,當經談判後中國關稅降為15%後,其旋即向歐洲、日韓、墨加等威脅徵收25%關稅,要逼其重開談判。
與分裂的G7峰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期舉行的上合組織會議上,中國提出了「共建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並體現在會議的各項協議文件之中。從這個角度看,到底是誰在搶誰的「小豬儲蓄罐」?
美國目前依然是佔據全球GDP之首的國家,依然是硬通貨美元的發行國。因此每個國家都不會放棄這個大市場。而中國只是僅次而已。因此未來的單邊或多邊的談判終將取得一個不至於兩敗俱傷的結果。「小豬儲蓄罐」還得分而享之,這個世界才能太平。剛剛結束的朝美新加坡首腦會談的成果就是一個範例。
文章作者:久陵
汽車財經網出品,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汽車
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