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綿萬裡逐春光——疫情下的江淮農業生產保衛戰

2020-12-14 新華報業網

  新華社合肥3月1日電 題:地綿萬裡逐春光——疫情下的江淮農業生產保衛戰

  新華社記者劉菁、王聖志、姜剛、程士華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從無人機除草到高效農機治蟲防病,從晝夜不停生產肥料到開足馬力配送農資,從傳統生產到降本增效訂單生產……驚蟄將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江淮大地上,人們與時間賽跑,搶抓時機做好春耕備耕,全面打響農業生產保衛戰。

  搶農時:1臺無人機=25個農民

  2月中旬天氣晴好,正是小麥除草時節。安徽省鳳陽縣府城鎮十裡程村種植大戶劉金鵬為1500畝小麥的除草犯了愁。

  他算了一筆帳:一個工人一天只能噴灑20畝農藥,為了搶農時,如果一天完成,要找75人打藥。眼下仍是疫情防控關鍵期,不能這麼多人聚集作業。

  植保無人機解了他的燃眉之急。1500畝小麥連成一片綠海,農機專業合作社的3名「飛手」嫻熟地操作控制器,3臺無人機勻速低空飛灑除草劑,一天內噴藥作業全部完成。

  「飛手」宮明進說,他的無人機可載40斤除草劑藥水,10分鐘能完成10畝小麥噴藥作業。「真沒耽誤農時,小麥收成看苗情會比去年好。」劉金鵬說。

  在小麥主產區淮北平原,治蚜蟲、防紋枯病是農事重點。

  「農時不等人,既要適時又要快速,這就離不開高效農機。」濉溪縣柳豐穀物種植家庭農場主劉超說,在政府補貼支持下,去年他花5萬多元購買了一臺自走式噴杆噴霧機,今年派上了用場。「一天作業700畝,往年租借小型植保機械,一天才300畝。」

  高效植保機械成了農田病蟲害防治的主力軍。今年春耕期間,安徽省將投入各類農機具140萬臺,其中施肥播種機45萬臺套,機動植保機械46萬臺,植保無人機近4000臺。

  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說,截至2月下旬,全省共完成追施肥料1800萬畝,除草1900萬畝,和正常年景進度差不多。

  保農資:「白+黑+口罩」

  2月28日,記者在安徽輝隆中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看到,戴著口罩的工人們正緊張地操作,一袋袋磷酸一銨(生產各種複合肥的基礎原料)剛下生產線,便被裝進排隊等候的貨車裡,發往訂單企業。

  位於廬江縣龍橋鎮的這家公司,2月23日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復產。公司總經理許克信告訴記者:「全廠258名員工,227人到崗,員工崗上分餐,防控嚴格。鎮裡4名幹部駐廠幫扶,協調各個卡點物資順暢進出。」

  「湖北是全國磷酸一銨重要產地,受疫情影響,目前磷酸一銨供應十分緊張。為保障春耕備耕的農資供應,我們採取24小時三班倒,滿負荷生產,磷酸一銨日產量已從復產當天的400噸增加到590噸。」許克信說。

  走進鳳陽縣城的鳳凰嶺農資超市,各類化肥、農藥有序排列在展示架上。工人正把一袋袋化肥從超市裡搬到貨車上,準備送往農戶。

  這家農資超市是安徽鳳凰嶺田田圈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個網點。「政府及時給我們辦了綠色通行證,下鄉送農資很方便。」公司總經理郭傳兵說,公司在全縣100多個網點開足馬力,有時晚上還在給各個網點配送農資。

  截至2月28日,安徽省肥料、農藥和種子企業復工率分別達77%、86%和78%。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處長楊亞明說,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備貨充足,能滿足全省春夏農業生產需要。

  增農效:「訂單」更「定心」

  除了小麥、油菜田管外,安徽各地備耕正有序推進。

  「我們剛剛談妥育秧營養土的土源,正在進行育秧流水線、插秧機調試保養。」安徽豐泰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林說,往年正月初八開業,受道路管控等影響,今年開工推遲了22天。

  這幾天,吳林加班加點聯繫種糧農戶,截至2月29日,已籤訂機插秧服務訂單1000多畝。位於霍邱縣的這家公司提供機插秧、植保飛防、農資銷售等服務,有4條育秧流水線、20臺插秧機等。

  機插秧帶來節本增效。霍邱縣種糧大戶徐士清說,與人工插秧相比,機插秧成本每畝可降低40元。1臺插秧機一天能插秧40畝,相當於50個人工。

  「機插秧服務越來越受歡迎,公司在去年2萬多畝訂單的基礎上,今年預計將達到3萬畝。」吳林說。

  增加效益的不光是訂單服務,還包括訂單生產。

  早稻種子2000斤,複合肥5000斤,尿素4000斤,雙晚稻種子1800斤……2月29日,南陵縣樂農水稻種植家庭農場主徐文正,一邊整理水稻生產的農資,一邊盤算擴大訂單生產面積。

  徐文正去年首次嘗試訂單生產,他聯合10家家庭農場和1家米業公司籤訂2000畝優質稻訂單生產合同,全程採取綠色高效的生產模式,比傳統生產模式畝均增收200餘元。

  「我今年準備把訂單生產面積從120畝增加到300畝。」嘗到甜頭的徐文正說。

  根據南陵縣農業農村局近期摸底調查,今年全縣面向種植大戶推廣優質、高產、抗病新品種,糧食加工企業已和糧農籤訂訂單近20萬畝,並保證高於市場價回收。

  圖集

相關焦點

  • 銅山農業抓生產穩供應促增收 - 徐州疫情防控專題
    「觀花潮」……銅山的春天姍姍而來,而春耕春種熱潮湧動,正在種下新的希望。「農業生產既關係到市場供應的穩定,又關係到千家萬戶農民的持續增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一定要統籌謀劃,精準施策,一著不讓抓好農業生產,多措並舉加快春耕春種,種養加全程協同推進,堅決用農副產品的穩定生產,來保供應、穩供應、促增收。既要保障『米袋子』『菜籃子』,又要堅決守牢農民的『錢袋子』。」銅山區委書記王維峰說。
  • 洪江市:不負春光搶農時 錐慄管理正當期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11日訊(劉輝霞 李林)驚蟄過後,農業生產進入大忙時節。3月10日,春光明媚,記者走進洪江市黔城鎮江南村,在洪江市永豐油茶公司錐慄基地現場,只見40多名村民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正熱火朝天地進行錐慄管理。
  • 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嫋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溼鞦韆。【譯文】清明時節,春光駘蕩,萬物復甦。玉爐中沉香將盡,細煙嫋嫋,飄出縷縷清香。午睡醒來後,發覺頭戴的花鈿落在枕邊。海燕還未歸來,但見一群孩子玩起了鬥草遊戲。江邊的梅子已落,那綿綿的柳絮隨風輕揚。
  • 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當前春耕生產工作指南》
    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工作領導小組 2020年3月2日 當前春耕生產工作指南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的部署要求,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工作,分區分級恢復生產秩序
  • 漢威特肥:泰國好品牌,助力疫情下的春耕生產
    一年之計在於春,對農業來說尤其如此,肥料是保障春耕的必要農資。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階段,同時也進入春耕備耕集中期。 一邊是新冠肺炎疫情,一邊是迫在眉睫的春耕生產。泰國漢威特種肥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泰國漢威)已經全面復工復產,保障即將到來的春耕生產。目前泰國漢威在抗疫情、保春耕的大潮下,運營的近況如何呢?
  • 「地我種,糧歸你」!生產託管,種出「香鮮美」農業,「託」出鹽城...
    「我們高度重視農業生產託管服務工作,今年更是在疫情防控任務異常嚴峻的情況下,堅持貫徹落實省、市有關部署和要求,一手抓防疫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把搞好農業生產託管作為全區農業農村的重點工作抓在手上。」「隨著農業生產託管服務的全面普及和認可度的逐年提高,我區農業生產託管服務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鹽都區農業農村局負責同志介紹,全區生產託管服務組織多元化,從2017年的152家發展到現在的361家,近三年複合增長率超30%,包括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等多種類型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涵蓋了耕種、施肥、植保、收割等多個環節的服務內容。
  • 追著春光趕農時——魯北平原春耕見聞
    施肥、剪枝、澆灌……追著春光趕農時的人們忙得不亦樂乎。在山東省濱州市霑化區下河鄉西張村的果蔬大棚裡,村黨支部書記張青員正忙著給西紅柿施肥,28攝氏度的室溫,讓一粒粒汗珠鋪滿了他的額頭。「西紅柿長得越來越好了,過段時間就能上市了,這一棚估計能產3萬斤。現在市場價格很好,怎麼也能收入9萬元吧。」張青員擦了擦頭上的汗笑著說。
  • 各地分區分級恢復春耕生產秩序:不負春光 播種希望
    近日,全國各地各部門出臺多項措施,加大政策支持、資金支持、科技支持、基礎設施支持等方面的力度,抓緊抓實抓細春季農業生產,確保農業生產平穩發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 打造行業標杆 江淮輕卡最美卡哥「第四季」如約而至
    江汽集團一直把「做強做大商用車,打穿打透細分市場」作為江淮輕卡的定位,目前,江淮輕卡已經擁有近400萬用戶,他們奔波在祖國的各條運輸線,為中國的內循環發展提供源源不斷地保障。疫情爆發之後,很多江淮卡哥不顧危險,逆行武漢,為疫區輸送生命保障物資,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最美卡哥」的含義。本次活動江淮輕卡也特設「最美抗疫獎」,表彰這些抗疫英雄們,傳遞行業正能量。
  • 反思疫情,也許為我國智慧農業發展帶來新契機
    無論在農業生產、流通還是銷售方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對農民的生活、生產活動都產生了影響。從事農業種植的人都知道一年之計在於春。按照往年,春耕已拉開序幕,農戶也在加緊採購即將用到的農業生產資料了,然而,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春耕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 江淮在安徽蒙城設新生產基地 打造中高端MPV
    日前,據安徽省亳州市人民政府官網消息,江淮汽車將建立中高端MPV項目,生產基地落在亳州市蒙城縣。根據協議,亳州市將在資金、政策、政府採購等方面,全力支持江淮安馳公司打造成江汽集團股份公司全系列、專業化的MPV生產基地,以穩定和增加就業,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 什麼是蘋果樹綿蚜?蘋果綿蚜的發生與防治技巧
    作者: 陝西省鳳翔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張錄良,鳳翔縣田家莊鎮金山果業合作社 潘換來、潘小剛、範婷。蘋果綿蚜又名赤蚜,白色蚜蟲,屬同翹目,癭綿蚜科。該蟲是國內和國外的檢疫對象。寄住植物有蘋果、海棠、山荊子、花紅、沙果、山楂等。
  • 蔣和平等: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影響與對策建議
    由於疫情的直接衝擊,加之為阻擊疫情擴散蔓延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將會疊加在一起對農業生產經營的整個鏈條和各個領域帶來顯著影響,從而對我國農業生產和主要農產品供給造成比較嚴重的後果。但由於多地嚴格的交通管制或封鎖,造成農資經營門店無法供貨,農資物流鏈條斷裂,從而使得冬小麥急需的農資「貨不能發、車不能跑、人不能用」的不利局面,會出現農業生產資料嚴重的短缺,進而導致糧食主產區現存的生產資料難以支撐後續的農業生產活動,給2020年的糧食生產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 嚴防疫情擴散 中國打響「邊境保衛戰」
    (經濟觀察)嚴防疫情擴散 中國打響「邊境保衛戰」中新社北京1月26日電 題:嚴防疫情擴散 中國打響「邊境保衛戰」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加快蔓延形勢嚴峻之際,中國各地區、各部委密集出手,掀起一場力度空前的「邊境保衛戰」。
  • 戰「疫」生產兩不誤 省農業農村廳加強春季農業生產技術指導
    為保防控生產兩不誤,確保全面實現小康之年農業豐收,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湖南農業雜誌社組織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積極開展線上線下農技諮詢服務的同時,就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做好蔬菜、茶葉、油菜、玉米、柑橘等主要農作物的生產,提出了多項詳細的技術指導方案,供廣大農戶參考。為方便查閱,該生產技術指導方案將通過「湖南農業12316」(省農業農村廳官方微信公眾號)和「瀟湘三農」微信公眾號同步推送。
  • ——孝感市農業農村局疫情防控工作紀實
    農業保供,我們在!  市農村農村局除了值守防控,還肩負著保障居民「菜籃子」的重任,他們同時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援防控工作。  「一方面,送到居民手中的蔬菜,品種少,價格偏高;一方面,一些本地菜農的蔬菜在地裡無發運出。」
  • 【循環農業】創新農業生產模式,生態循環繪就農業新藍圖
    例如,吉林省德惠市發揮該地農畜產品資源豐富的優勢,將農畜產品加工企業作為核心企業,通過產業化進行農畜產品的轉化和精深加工,實現「種植-養殖-加工」相配套,實現生產與生態的良性循環。其主要產品為肉雞、肉牛、玉米、大豆、水稻。
  • 春光大好,心裡長草?再繃繃,先別扎堆
    疫情發展的拐點尚未出現,但一些人的「心理拐點」已迫不及待地到來。苗頭背後,原因有三:一是一些人在家憋太久了,宅不住了,眼見春光大好,不由得心裡長草;二是一些人誤以為復工復產就等於疫情已過,看著越來越多的工廠開動了機器,就覺得餐館集市等等也應馬上「復工復產」;三是一些地方的防控工作出現了不應有的鬆動。
  • 落實春管春種措施 夯實農業生產基礎——來自春耕備耕現場的報導
    新華社北京2月17日電 題:落實春管春種措施 夯實農業生產基礎——來自春耕備耕現場的報導   新華社記者   「雨水」將至,草木萌發。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情況下,各地農人們收拾好農具、準備好農資,整地的整地、追肥的追肥、育秧的育秧。一年中第一個農忙時節已經到來了。
  • 凱裡:戰「疫」不鬆懈 生產不誤時
    當前,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也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凱裡市一手抓好科學防疫防控,一手抓好春耕備耕生產,全力確保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做到疫情防控與農業農村工作「兩手抓、兩不誤」。  春光裡,辛勤耕耘,播種一年希望的忙碌場景隨處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