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結束以來,多個民調數據顯示,拜登的領先優勢正逐漸縮小,川普仍有機會扭轉乾坤。隨著選戰不斷升級,最近反川普的共和黨人動作頻頻,為支持拜登競選出人、出錢又出力。
編者按: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500名共和黨人公開站出來反對川普連任。與以往的黨內叛逃不同的是,此次出走的共和黨人不僅規模更龐大,而且當中不少人還是美國政界頗具影響力的大佬。他們人脈關係廣、經濟實力雄厚,自帶乾糧入夥,隨便一個廣告或籌款就是百萬美金。用總統歷史學家馬克烏普德格羅夫的話來說,「這絕對是史無前例的。」毫不誇張地說,不論是在個人影響力上,還是籌款、廣告投放、輿論引導、競選經驗上,他們都佔有很大優勢。更何況知己知彼,在反川這件事上,他們甚至比民主黨人更專業,更懂得如何挫敗川普。都有哪些共和黨人站出來反對川普?他們都幹了啥?花了多少錢?隨著川拜之爭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共和黨反川聯盟將會帶來怎樣的社會影響力,是否會影響接下來的總統競選走勢?本文將為您進行逐一盤點。
自上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結束以來,多家機構和媒體的最新民調數據顯示,拜登的領先優勢正逐漸縮小,川普仍有機會扭轉乾坤。或許是意識到局勢對民主黨有些不利,隨著川、拜之間的戰火不斷升級,最近反川的共和黨人開始動作頻頻,為支持拜登競選出人、出錢又出力。
9月2日的民調數據 來源:CNN
據《福布斯新聞》報導,9月3日一支由近100名支持拜登的前共和黨議員組成的反川組織——拜登的共和黨和獨立者(Republicans & Independents for Biden)橫空出世。另外,前密西根州州長裡克·斯奈德還在近日站出來公開反對川普連任:「我支持共和黨的政策和價值觀,但我絕不會支持川普連任。」
據ABC新聞此前的報導稱,截至上周共和黨大會閉幕,已有近500名共和黨現任和前任官員公開反對自己黨的總統連任。
在美國總統競選歷史上,黨內分歧和「叛逃」從來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但像2020年這樣——大選前夕,近500名現任和前任共和黨官員公開反對自己黨派的總統連任,甚至還建立各種反對組織,不惜花百萬打廣告只為將「自家總統」趕下臺的……恐怕也是史無前例的。
況且,隨著川普被推選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黨內反對川普政權的呼聲正日益高漲。預計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共和黨人加入拜登陣營。
一、都有哪些共和黨人反對川普?前總統候選人、前國務卿悉數出列
目前在支持拜登的共和黨團體組織中,都有哪些特別值得關注的代表人物呢?筆者進行了梳理。
1、前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
這位曾在2012年和歐巴馬競選美國總統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當年競選失敗後一度十分低調。直到2016年美國大選,仍有不少支持者建議他再次參加競選。
雖然他最終沒有參與2016年的競選,但從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競賽初選階段起,羅姆尼就和川普結下了梁子。他不僅公開批評川普未釋放稅款,稱其中可能有「重磅炸彈」,還在公開演講中稱:「如果我們共和黨人選擇唐納·川普作為我們的提名人,那麼安全和繁榮未來的前景就會大大減少。」
後來川普上任,羅姆尼於2019年當選猶他州的共和黨參議員。今年2月份,針對川普多次試圖督促烏克蘭總統調查競爭對手拜登,幹預2020年大選的行為,羅姆尼成為唯一投票贊成彈劾川普「濫用職權」的共和黨人。
2、布希總統時代的國務卿——科林·路德·鮑威爾(Colin Luther Powell)
鮑威爾不僅是美國政治家、外交官和退休的四星上將,還是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領導下的美國第一位非裔國務卿。
早前鮑威爾在接受美國CNN採訪時曾表示,今年他無法以任何方式支持川普,因為他已經「背棄了憲法」。他將投票支持拜登。
3、2016年總統候選人——約翰·卡西奇(John Kasich)
俄亥俄州共和黨前州長約翰·卡西奇(John Kasich)是備受矚目的共和黨人之一,也是最常直言不諱地批評川普的共和黨評論家。
他曾在2016年參與美國總統競選,敗選後與自己的總統競選首席戰略家韋弗聯合其它反川共和黨人建立了「林肯計劃」。
在過去幾年,儘管卡西奇和民主黨人,從墮胎到公共僱員的集體談判等一系列問題上都發生過衝突,但在今年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卡西奇站出來表示將在大選中支持拜登。他在直播視頻中說:「我和喬在某些方面意見不同」,但「我知道喬·拜登(Joe Biden)憑著他的經驗,他的智慧和他的體面,可以使我們團結起來。」
4、惠普前總裁兼總統候選人——卡莉·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
相比起她的政治經歷,菲奧莉娜最為人所知的身份一直是惠普前主席、總裁兼執行長,其次才是2016年參與共和黨總統競選的總統候選人。
與前述共和黨人不同的是,菲奧莉娜(Fiorina)即使在2016年的共和黨總統提名競賽中和川普有過激烈的衝突(川普嘲笑菲奧莉娜的外表,菲奧莉娜駁斥川普為「政治的金·卡戴珊」),競選失敗後,菲奧莉娜仍然投了川普一票。
但顯然川普的表現並沒有贏得她的尊重,今年在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菲奧莉娜曾直言:「我非常清楚,我不能支持唐納·川普。而且,你知道,選舉是二元選擇」。而菲奧莉娜的選擇就是支持拜登,因為她相信拜登是「一個謙卑,富有同情心和品格的人」。
5、川普的前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
現年72歲的博爾頓擁有律師、外交官、共和黨顧問和政治評論員等多重身份,而且先後服務於裡根、布希和川普三任美國總統。
在川普政府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算是他政治生涯中極為不愉快的一次經歷。任職期間因為兩人多次意見向左,川普「強烈不同意」博爾頓的許多決定,最終川普在去年9月將博爾頓罷免。
博爾頓在他的新書《發生的房間:白宮回憶錄》中表示,他認為川普對擔任總統職位準備不足,而且他不適合總統這個職位。
在接受《商業內幕》專訪時,對川普在大流行中的表現,這位前國家安全顧問給了總統一個「F」。他說「即使到今天,我們還沒有一個全面的戰略,而且我認為這是川普處理國家安全的大多數方面的典型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政治立場上博爾頓強烈反對川普連任,但他同時也表示不會投票支持拜登。
6、川普的前海軍部長——理察·斯賓塞(Richard Spencer)
和博爾頓一樣,美國前海軍部長斯賓塞也是共和黨中,支持拜登的最高級別前川普官員之一。
根據FEC的報告,斯賓塞在過去一直為共和黨人提供支持,並向RNC以及羅姆尼(Mitt Romney)和布希(George W. Bush)的總統競選活動提供了大量捐款。
去年的這個時候,這位前海軍部長還短暫擔任過川普總統的代理國防部長
然而在去年11月,斯賓塞(Richard Spencer)因為反對總統幹預海豹突擊隊一名軍人被指控謀殺伊拉克平民事件,而遭到川普政府解僱。
在談及反對川普連任時,斯賓塞表示:「我代表我的立場,總統代表他的立場。一切都結束了。」 他補充說:「這一決定是為了國家的利益」, 「忠誠在於國家,而不是個人。」斯賓塞還表示,美國需要恢復與盟友的關係,在川普政府執政期間,盟友遭受了「混亂」和「政治動蕩」。
7、前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James Mattis)
作為川普親自提名的美國國防部長,這位戎馬半生的海軍陸戰隊將軍,指揮過波斯灣的部隊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不想卻在為川普政府服務期間遭遇了「滑鐵盧」。
自2017年上任以來,由於馬蒂斯在建議退出伊朗核協議,從敘利亞和阿富汗撤軍等問題上與川普意見相左。2018年12月,在未能說服川普重新考慮從敘利亞撤出所有美軍的決定後,馬蒂斯憤然辭去國防部長一職以示抗議。
此後,退休後的馬蒂斯一直對川普任職期間的表現保持沉默。但是隨著新一屆大選的到來,他打破了沉默,並發表了文章譴責總統「分裂國家」,指責川普命令美軍侵犯美國公民的憲法權利。
他說:「唐納·川普是我一生中見過的,第一位不試圖團結美國人民的總統。他甚至連假裝都不假裝一下。相反,他試圖分裂我們。」
二、是什麼讓反川共和黨人走到了一起?必須擺脫黨內的川普主義
從以上反對川普連任的共和黨代表人物的背景不難看出,在2020年大選中「叛逃」的共和黨人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自川普2016年競選總統並成功當選以來,從始至終都不待見他的共和黨人;一類是川普執政期間,對他實施的政策頗為不滿的聯邦行政官員,其中有一部分還在川普政府擔任過重要職位。
無論是哪一類共和黨人,他們都有一個普遍的認知是:不管川普是否會在11月獲勝,川普主義都將在未來成為共和黨的一部分。
包括布希總統前政治顧問薩拉·法根在內的許多共和黨人,均已認識到這一點並對此深感擔憂。薩拉·法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毫無疑問,這是唐納·川普的共和黨。我們現在處於川普的落後方。」
事實上,全國共和黨人所做的事,不僅僅只是跟隨川普的步伐。國會共和黨人們已經接受了川普的殘酷作風,他們保護甚至模仿他的腐敗行徑。川普和他的支持者已經拋棄了保守主義和長期存在的共和黨守則,取而代之的是川普主義。
在反川的共和黨們看來,如果川普繼續連任,他是否願意遵循法律和傳統,將決定現任和未來的領導人將如何行事。川普對這個國家秩序、文明的承諾,最終都會映射於美國社會之中。被排除在川普主義之外的共和黨人,無疑將是深受其害的一群人。
所以,眼下共和黨人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擺脫黨內的川普主義。
即便這些反川的共和黨人中或許有真心支持拜登的,或許有既不支持拜登也不支持川普的,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阻止川普連任。
三、他們都幹了啥?各種反川撐拜登組織崛起
為了這個共同的目標,反川的共和黨人建立了「林肯計劃」,加入「反對川普運動」、「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等一系列反川組織。
其中反對川普運動(Never Trump),是在2016年川普參與共和黨總統競選時,由部分保守派共和黨人為阻止川普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而建立的組織。後來,川普獲得提名並成功當選2016年美國總統,這些反川普運動的共和黨們又將精力重新集中在2020年擊敗川普。
「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是從政治行動委員會(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簡稱PAC)演變而來的。由於Super PAC募集資金不可用於直接資助候選人以及政黨。所以在選舉過程中,反對川普的共和黨和民主黨人也經常通過向Super PAC捐錢,再由該委員會投放廣告,通過打輿論戰的方式,達到間接支持拜登或貶低川普的目的。
除了Never Trump、Super PAC,新成立的「林肯計劃」,也是讓川普最頭疼的反川組織之一。
林肯計劃(The_Lincoln_Project)創立於2019年底,由一些現任和前共和黨人聯合發起成立。雖然該組織成立時間不長,但影響力絲毫不輸「Never Trump」。而且相比Never Trump,林肯計劃還確立了一個新目標——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代言,助他登上總統之位。
林肯計劃背後的四位聯合創始人影響力也是不容小覷。比如聯合創始人喬治·康威,其妻子凱利安·康威(Kellyanne Conway)正是從2016年至2020年為川普服務的白宮高級顧問,也是川普執政期間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喬治·康威本人也曾差點被川普提名為司法部高官。
凱利安·康威(Kellyanne Conway)
不過在今年大選的關鍵時刻,由於夫妻倆在政見上的分歧一度影響到家庭關係,就連女兒克勞迪婭也在網上大罵川普,批評父母對自己的漠不關心和「虐待」,最終康威夫婦雙雙宣布退隱,導致川普失去一員大將。
至於「林肯計劃」的另外三名成員史蒂夫·施密特(Steve Schmidt),約翰·韋弗(John Weaver)和瑞克·威爾遜(Rick Wilson),不是參與過歷屆共和黨總統、州長、參議員競選的政治活動,就是共和黨媒體顧問,總之都是在共和黨競選領域經驗豐富的實力派幹將。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正是基於他們對共和黨總統競選規則了如指掌,林肯計劃一開始成立,目標就很明確,即「說服足夠多心懷不滿的保守派、共和黨人,以及搖擺州和地區傾向共和黨的獨立派,以確保獲得選舉團勝利,拿下國會多數席位」,即使「讓民主黨控制參議院,並擴大民主黨在眾議院的多數席位」也在所不惜。
林肯計劃發布的反川普廣告。
事實上,風格激進的林肯計劃也確實在2020年的大選中作出過一些令人側目的成績。一方面,在籌集款項上效率神速,從創建不到四個月的時間便籌集了260萬美元的捐款;另一方面,在打廣告的技術活上也是出了名的會搞事情。
比如2020年3月17日,美國疫情爆發初期,林肯計劃委員會當即發布了一個名為Unfit的視頻,批評川普在美國處理COVID-19大流行方面能力不足。
2020年5月4日,美國疫情持續惡化,該小組藉此機會發布了以美國前總統裡根(Ronald Reagan)的《1984年美國早晨》廣告為風格的視頻,諷刺川普對冠狀病毒危機的處理使美國陷入「脆弱、疾病、貧窮」。
到了2020年6月,隨著美國大選關注度不斷上升,為了打擊川普在關鍵搖擺州的勢力,林肯計劃花費50萬美元發布了一則名為「叛國旗」廣告,抨擊川普在競選中以獲得白人種族主義者支持為目標。
包括後來川普在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的集會中遭到「冷落」,參加該集會的支持者不足7000人的消息一經曝出,林肯項目立即發布了題為「萎縮」的廣告,通過在視頻中嘲笑川普性能力不足,暗諷他在塔爾薩集會上的失敗。
除此之外,林肯計劃還經常拿川普的身體狀況炒作。比如早前該組織發布了一條名為「Trump Is Not Well」的視頻,視頻中的旁白暗示川普身體不健康,說:「他搖搖欲墜、身體虛弱、說話困難、走路不便。所以我們為什麼不談論這個呢?世界上最強大的辦公室需要的不是一個虛弱、不健康、搖搖欲墜的總統。川普沒有領導的力量。」
四、反川共和黨聯盟對美國大選會產生什麼影響?
以林肯計劃為例,該組織的廣告在媒體界引起過廣泛爭議。有人認為該計劃發布的廣告一味針對川普本人,並沒什麼說服力,也不足以動搖親川普的共和黨人士和獨立派人士。還有人則認為林肯計劃的廣告表面針對川普,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林肯計劃的影響力究竟如何?我們不妨來細細探究一下。
首先,從「林肯計劃」和反川普運動的參與成員來看,他們一個個不是前總統候選人,就是聯邦政府前國防部長、國家安全顧問等一些重量級的人物。
這些成員自加入反川聯盟以來,就各自擁有成千上萬的追隨者和社交媒體的粉絲,幾乎都是自帶流量入夥。而且他們的政治背景和履歷也是一種背書,就算從歷史上看,個人背書和選舉結果之間沒有關聯,但當大批有影響力的共和黨人都在為反對自己黨派的總統而背書時,一些總統的忠實支持者多少會感到擔憂。
德克薩斯州法默斯維爾的福音派牧師巴特·巴伯(Bart Barber),最近在計劃投票給川普時就產生了這種顧慮。巴伯表示,他為總統的行為對共和黨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而感到擔憂。他認為川普領導的「共和黨在道德上已經失去了根基。」
當然,共和黨大佬們帶來的政治影響力是一方面,林肯計劃在廣告投放方面別出心裁的策劃,也是吸引更多保守派共和黨人以及搖擺州地區親共和黨的獨立派人士,棄川普投拜登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前《華盛頓郵報》在談論林肯計劃時,曾評價該項目投放的廣告「具有毀滅性」。原因在於林肯計劃的廣告不僅時效性強,而且總能在適當的時機引起了公眾的辯論。更重要的是,廣告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在攻擊川普本人的言行。
用聯合創始人喬治·康威的話說,項目的廣告「是專門為觸發總統而設計的」。而他們的目的就是想藉助「川普自戀反應的優勢」(即不能接受批評),以民主黨人不太了解的方式惹怒川普,再通過川普在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引起公眾關注和熱議。
這一招既節省了廣告成本,也獲得了他們想要的關注度。
在廣告的風格上,林肯計劃的創始人們也玩了一把心理遊戲。鑑於有科學研究表明,在共和黨群體中散布可引起恐慌情緒的廣告,可能對共和黨選民有效。(事實上,這也是川普在2016年大選和今年大選中慣用的手段。)
他們致力於將廣告打造成充滿了情感衝擊,能夠激起觀看者焦慮、憤怒和恐懼情緒的利器,旨在針對那些支持川普的共和黨選民們。該計劃創始人們則將這項策略描述為「向具有共和黨語言或肖像的共和黨選民講話」。
事實證明,林肯計劃的廣告確實在傳播過程中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比如數月前,林肯計劃發布了名為「背叛」的廣告視頻,指摘川普未保護駐阿富汗的美軍免受普京懸賞追殺。
該視頻很快在推特上獲得一些自由主義者的點讚,被自由派美國憲法學會聯合創始人、哈佛法學教授勞倫斯特裡貝(Laurence Tribe)和前總統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顧問保羅貝加拉(Paul Begala)轉發、引用。
五、轉投川普陣營的民主黨人都有誰?
如果說叛逃的共和黨組織,將有望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贏得更多的支持。那麼相對而言,叛逃的民主黨人,是否也能在今年的大選中產生對等的影響力呢?
從最近發生的兩起民主黨人轉而支持川普事件,可窺一二。
比如8月24日,共和黨大會召開當天,喬治亞州的非裔眾議院民主黨議員弗農·瓊斯(Vernon Jones)在大會上發言稱,「民主黨不希望非裔離開他們的精神種植園。我們被迫在那裡呆了幾十年、幾代。」但是,我想告訴拜登的是「我們是擁有自由思想的自由人」,「我們相信美國需要川普這樣的總統,帶領我們前進。」
有意思的是,在瓊斯發表這番感人肺腑的言論之前,公開信息顯示早在今年4月份,瓊斯就已公開宣布支持川普連任,並表示將辭職。然而,在宣布這一消息後的一天,瓊斯卻撤回了辭職,還說「我不會讓民主黨人欺負我」,並將繼續任職完成任期。
據明尼蘇達州當地媒體《德盧斯新聞論壇報》(Duluth News Tribune)報導,8月28日,在共和黨大會結束當天,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民主黨傳統票倉的6名市長聯合宣布,他們將不再支持多年來所一直支持的民主黨,轉而支持川普和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連任。
這6名民主黨市長還在公開信中表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他們和當地的許多人一樣,一直投票支持民主黨。但是他們看到,現在工作機會不僅離開了這個鐵礦區,也離開了美國。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總統拜登沒有給予工人任何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明尼蘇達州是民主黨佔優勢的州,2016年大選時,川普團隊未在該州投入太多力量。但在本次大選中,他們對該州增加了投入。而且在上述公開信發表後,彭斯於當天下午也發表推文,感謝了這6位市長的支持。
所以,從目前的公開信息來看,支持川普的民主黨人,無論從數量還是影響力上,以及他們投入的精力、金錢來看,都遠遠不及反對川普的共和黨人。但對拜登團隊而言,這樣的狀況是否仍然值得警惕呢?
文|程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