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早上吃薑,勝過吃參湯。」姜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食物。姜能增強和加速血液循環,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腸胃,促進消化,還有抗菌作用。
生薑在生長過程中,會發生多種病蟲害,很多農民發現生薑生長不正常後,卻不知道生薑到底遭遇了什麼病蟲害,也不知道該用什麼藥防治。 那麼,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
一、姜弄蝶
1、為害特徵
姜弄蝶別名銀斑姜蝶。可為害生薑、姜花、豔山姜等姜屬植物。幼蟲吐絲黏葉成苞,隱匿其中取食,受害葉呈缺刻或在1/3處斷落,嚴重時僅留葉柄。
2、生活習性
在廣東年發生3-4代,以蛹在草叢或枯葉內越冬。翌春4月上旬羽化產卵。幼蟲5月中旬開始為害,以7-8月為害最烈。雌蝶將卵散產於葉背,每雌可產卵20-34粒。
幼蟲孵化後爬至葉緣,吐絲綴葉,3齡後可將葉片捲成簡狀葉苞,並於早晚轉株為害。老熟幼蟲在葉背化蛹。卵期4-11天:幼蟲期14-20天,共5齡;蛹期6-12天;成蟲壽命10-15天。
3、防治方法
生薑收穫後,及時清理假莖和葉片,燒毀或漚制肥料,以減少蟲源。
人工摘除蟲苞。
幼蟲期噴灑蘇雲金桿菌6號懸浮劑9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1200倍液,效果較好。
二、姜螟
1、為害特徵
姜螟又名鑽心蟲,是一種雜食性害蟲,從生薑出苗至收穫前均能造成為害。姜螟主要以幼蟲取食為害,幼蟲孵出2-3天即可從距地面1-5釐米高處葉鞘與莖稈縫隙或心葉處侵入,且侵入處有明顯的鑽蛀孔洞。
幼蟲鑽入後即向上鈷蛀取食,造成莖稈空心,使水分營養運輸受阻,被害葉片成薄膜狀且殘留有糞便,葉片上有不規則的食孔,莖和葉鞘常被咬成環痕。
苗期受害後上部葉片枯黃凋萎或造成莖稈折斷而下部葉片般仍表現正常,所以田間調查時可以清楚看見上枯下青的植株即為姜螟為害。
2、生活習性
幼蟲體長1-3釐米,3齡前幼蟲呈乳白色,老熟時呈淡黃色或褐色。姜螟一年可發生2-4代,以幼蟲蛀食生薑地上莖部。
魯中地區一般幼蟲6月上旬開始出現,一直為害至生薑收穫,而尤以7-8月份發生量大,為害重。幼蟲可轉株為害。
3、防治方法
人工捕捉。
由於該蟲鑽蛙為害,一般藥劑的防治效果不是很好,特別是老齡幼蟲抗性較強,提倡用人工捕提的方法,般早晨發現田間有剛被鑽蛀為害的植株,找出蟲口,剝開莖杆即可發現幼蟲。
藥劑防治。
該幼蟲在2齡前抗藥性最強,所以應提倡治早治小,適時進行噴藥防治。宜選用的藥劑有15%杜邦安打懸浮劑4000-5000倍液,或5%氟蟲腈懸浮劑3000-4000倍液,或20%一網打盡乳油2000-2500倍液,對田間植株噴霧,亦可用上述藥劑注入蟲口防治。
三、姜蛆
1、為害特徵
姜蛆是生薑貯藏期的主要害蟲,也能為害田間種姜,對生薑的產量和品質都有影響。該蟲具有趨溼性和隱蔽性,初孵幼蟲即蛀入生薑皮下取食。在生薑「圓頭」處取食者,則以絲網粘連蟲糞,碎屑覆蓋其上,幼蟲藏在裡面。
幼蟲性活潑,身體不停蠕動,頭也擺動,以拉絲網。生薑受害處僅剩表皮、粗纖維及粒狀蟲類,還可能引起生薑腐爛。
2、生活習性
姜蛆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格,可周年發生。尤其到清明節氣溫回升時,為害加劇。
3、防治方法
精選姜種,發現被害種姜立即淘汰,或用1.80%愛丁乳油1000倍液浸泡種姜5-10分鐘,以杜絕害蟲從姜內傳至田間。
生薑入窖前要徹底清掃姜窖,用80%敵敵畏1000液噴窖或90%敵百蟲800倍液噴窖,也可以放姜時在姜堆中放置盛有敵敵畏原液的開口小瓶若干個,還可以放好姜後加熱敵敵畏原液進行燻蒸。
在田間要注意精選姜種,淘次被害種姜,播前用80%敵敵畏10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倍液浸泡種姜5-10分鐘可以殺死姜內的害蟲。
四、姜根線蟲
1、為害特徵
姜線蟲可引發姜線蟲病(俗稱「癩皮病」)主要為害蔬菜的根部,植株受害後表現為生長緩慢,植株矮小,葉色變淺。隨著病情的加重,葉片逐漸黃枯,嚴重的可引起整株枯死。
扒開根部可見側根、鬚根上長有許多大小不等、球形或近球形的瘤狀物(根結),有的呈串珠狀,有的似雞爪狀,表面生有許多鬚根。
根結初為白色,質地柔軟,後期變為淡褐色,表面有龜裂,常常在其他微生物的複合侵染下引起腐爛。剖開根結,可見到許多乳白色洋梨形的微小線蟲。
2、生活習性
同一般根結線蟲病一樣,大姜癩皮病始發期較輕,一般在大田中只有零星出現。隨著連年重茬種植,蔥、姜連種,線蟲重複侵染,土壤中線蟲基數增大,為害呈逐年加重趨勢。
生薑癩皮病一旦發生,如不採取措施及時防治,將會嚴重影響大姜品質。線蟲造成的傷口,又容易被各種病原菌侵人,造成複合侵染,造成大姜嚴重減產。
3、防治方法
採用1.8%-2.0%阿維菌素乳油800-1000倍液灌根,可有效抑制線蟲。全田間發病時,可畝用5%阿維菌素微乳劑0.5千克或1.8%-2.0%阿維菌素乳油1千克,隨水衝施,全生育期可使用2-3次,即可有效防治病害。
編輯
關於大姜4種主要害蟲防治方法 ,就簡單介紹到這裡了。 要是覺得文章對你們有用就把它收藏起來,或者分享給朋友,謝謝。
要想了解更多有關農業方面(農技、土肥、植保等)知識和農業方面見聞思考,請繼續關注大鵬。
農民很苦,農業很難,但是大鵬相信,一同努力,未來農業一定很行!
文章由大鵬整理編輯,部分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