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 三文娛 ▪ 2015-07-28 09:37:45
這兩種媒介都能達到想要的效果。雖然虛擬實境體驗的沉浸感更強,但「對於想要獲得一定控制權的電影製作方而言,在虛擬實境中有些事情你是做不了的。而在這裡(指Spotlight Stories),你可以更換鏡頭,這對製作方來說可是大不一樣。它能帶來不一樣的觀眾回應。這是一種完全共享的互動體驗。」
有人如此評價Spotlight Stories:同一時刻手機的重力感應所處的位置不同,畫面完全不同,即:同一秒鐘、同一個場景,你仰視、平視、俯視、環視可以看到360度無死角的整個場景的全景!完全不由自主的搖頭晃腦(拼在一起的圖都是同一秒鐘內我在不同視角下的截圖)這App絕對治頸椎(微博@DIRTY還是得體)
Jan Pinkava也是該項目的創意指導,他如此描述他們這項全新的移動端增強現實科技的用意:
「人們為什麼很少用手機端看電影呢?因為手機端缺少一種適合它的方式,而我們就是在為發現那種方式而努力的。Spotlight Stories在行動裝置上,可以做到比遊戲平臺更好的效果。」
而谷歌將眾多頂尖動畫師、編劇和工程師們聚集一堂,當然不只是為了拍出幾部實驗性短片而已。他們在SDCC上就向觀眾介紹了在Spotlight Stories技術支持下,動畫世界如何從屏幕平面向360度全方位敘事轉變。
這樣一種可以說是「張弛有度」的媒介,可以有效地拓寬製作者敘事的角度,改變傳統動畫下敘事出發點單一的模式,同時又能夠對故事進展有一定的控制力。Spotlight Stories的這種優點,已經被幾位製作過相關動畫的導演們所認同。
比如Shannon Tindle就提到,Spotlight Stories為他提供了一個將故事講述得更加真實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指)在影片中如果你覺得背後有東西,那麼你移動你的手機屏幕,你的背後就真的會有事情發生。——整個故事都好像發生在你的周圍。」
而關於動畫如何在360度全景完美地展示,讓我們來看看「Duet」導演Glen Keane有怎樣的體驗。他去年與谷歌合作的這部純手繪動畫短片,內容十分簡單,講述的是一對男女孩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
創作「Duet」之中
在製作「Duet」時,Keane被要求一秒製作60幀的動畫,遠遠超過24幀每秒的傳統方式。如此密集的幀數意味著Keane的作畫量之巨大——短片在最後一共使用了10,055張動畫原稿。
「最終我意識到這是有好處的,在這種程度的幀數下我可以更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構想。」而他認為動畫被接受最困難的部分恰恰是那些Spotlight Stories獨有的,觀眾對視角的主動掌握:「一開始,我發現自己難以放棄對攝像機的控制,我希望觀眾欣賞我的作品——從我安排的角度。我總認為『如果你從我的角度看,你能得到更豐富的體驗』。」
可以說「Duet」是所有Spotlight Stories短片中最讓觀眾難以取捨的了——在兩個嬰兒一同出現的幾秒後,男孩和女孩向相反的方向爬出了屏幕而觀眾必須選擇其中一個孩子來跟隨。而接下來,觀眾則會始終陷入對劇情缺失的焦慮中(我跟著他呢,可她會幹些什麼呢?)。為了減輕這種焦慮Keane讓兩個角色每隔一會便在彼此的屏幕中相遇一次,同時將每個角色也賦予不同的主題音樂,當一個角色接近另一個角色時,相應的背景音樂便會響起。當然,當Spotlight Stories感覺到觀眾始終只關注一個角色時,它會有意識地讓角色與另一角色相遇,以保持觀眾的新鮮感。
「Duet」圖片示例,當然,這張圖不足以演示它的特點
「這種觀看的感覺更像是在劇院裡一樣。有時候,即使主要的劇情在其他的地方進行著,你也會不由自主地注意某一個演員,你會覺得跳出主線劇情專注於這一個演員的表演也是很有趣的。我覺得這相當於是視覺化的詩歌,觀眾們擁有從中獲取或者拋棄靈感的自由。而雖然故事仍然有開頭、發展和結局,但是當我置身於其中,我並不會覺得如傳統動畫的故事架構那樣被一個固定的框架限制住。」
這樣對動畫敘事結構的打破,無疑會對動畫製作有突破性的影響。
在谷歌ATAP總負責人Regina Dugan找上大師Glen Keane的時候,他說到,「一同創造美麗而富有情感的東西吧!」 這些科學家和藝術家們做到了,他們還將做得更美好。
掃一掃妖妖子~歡迎調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