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禪修證悟原創文章,供所有佛法實修者參考。未經許可,請勿引用和改寫。
佛陀講經四十九年,每講一部經文都是有目的的。而且,基本上每一部經文只解決一個禪修問題,每一部經文只傳達相同般若智慧。
佛陀講阿彌陀經,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告訴人們,如何通過不斷念阿彌陀佛的佛號,當能夠做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時,就能進入到解脫的極樂狀態,就能去到西方極樂世界。
佛陀講心經,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告訴人們,如何通過修觀,不斷累積到彼岸的空性般若智慧。當能夠做到照見自己的五蘊皆空時,就能度脫掉自己的一切苦厄。實現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空不二的解脫目標。從此遠離顛倒夢想,過上無有恐怖無有牽掛的自在生活。
佛陀講金剛經,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告訴人們,如何通過去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如何通過無所住而生起自己的心。當能夠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時,就能證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就能證得無上的正等正覺,實現看只是看,聽只是聽,想只是想的徹底覺悟和最終解脫。
佛陀所講的每一部經文,就是這樣告訴我們一步一步,如何實現覺悟和解脫的。阿彌陀經要實證到極樂,心經要實證到空性,金剛經要實證到正等正覺。
如果我們解讀經文,與佛陀所說的禪修目的不相應,就在錯解佛陀的經意。錯解佛陀的經意,不僅使我們不能領悟到佛陀要傳達給我們的般若智慧,不僅不能把我們引導到覺悟解脫的境地,反而會使我們偏離了佛法,得不到覺悟,得不到解脫。
如果是同等覺悟的禪修者,來讀每一部經文,領悟到的佛法般若智慧,是一致的,是一樣的,是用一個境界。不可能有兩個境界,更不可能有多個不同的境界。因為佛陀所說的每一部經文的般若智慧,都是同一個境界。這個境界是禪修的真理,是絕對正確的,不會變更,不會有差異。
兩個人或多個人,乃至所有人,如果通過念阿彌陀佛,都能夠做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時,就能實證到極樂,就能夠去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能完全確認西方極樂世界是存在,就能真正地相信佛陀所說都是真實不虛的。這樣的所有人,證悟到的極樂是一致的,是同等的,不會也不可能有不同的感悟。
兩個人或多個人,乃至所有人,如果通過觀的禪修,能夠真正明確地得知自己的五蘊都是空的,就能徹底去除自己所有痛苦煩惱。這樣的人,面對同一個色,或是面對世間的所有色,得到的空性境界是一致的,都是同一個境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絕不可能有第二個境界,不會也不可能有不同的感悟。
兩個人或是多個人,乃至所有人,如果真正去除了自己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如果真正能做到內心如如不動,就能見到萬事萬物的實相。在這樣的禪修者眼裡,世間萬物的實相是一致的,是同一個層次,是同一個境界。絕不可能有第二個境界,不會也不可能有不同的感悟。
如果我們讀金剛經時,有不同的見解,那只是每個人自己對金剛經文字的不同理解,絕不是佛陀要我們領悟的無上的正等正覺境界,絕不是佛陀要我們實證的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境界。
不同的人來讀金剛經,有不同的感悟,只表示都沒有讀懂金剛經。一百個人來讀金剛經,有一百個不同的感悟,就表示沒有一個人讀懂金剛經。
點讚分享 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