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2020-12-19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導綜合外媒報導,在17日晚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上,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中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此外,新加坡的攤販文化、韓國的燃燈會等也被正式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12月17日報導,太極拳是基於陰陽循環、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養生觀念,以中正圓活為運動特徵的傳統體育實踐。該遺產項目注重意念修煉與呼吸調整,通過習練達到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目的。該遺產項目形成於17世紀中葉中國中部的河南省,現已廣泛普及至全國其他地區。受道家、儒家思想和中醫理論的影響,太極拳已發展出多個流派。

河南焦作市民在公園練習太極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

送王船是廣泛流傳於中國閩南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的禳災祈安儀式,是植根於濱海社區共同崇祀「代天巡狩王爺」(簡稱「王爺」)的民間信俗。王爺受上天委派定期赴人間各地巡查,拯疾扶危,御災捍患;而海上罹難者的亡魂(尊稱為「好兄弟」)四處漂泊,無所歸依。因而,人們定期舉行迎王、送王儀式,迎請王爺巡狩社區四境,帶走好兄弟。該遺產項目體現了人與海洋之間的可持續聯繫。

在馬來西亞舉行的送王船儀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

新加坡:攤販文化

另據路透社新加坡12月17日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周三晚間宣布,新加坡的攤販文化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新加坡的攤販中心建於上世紀70年代,目的是讓這個國家變得乾淨整潔,使街頭小販能有一個擺攤的固定場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說:「這些攤販中心充當著『社區餐廳』。擁有不同背景的人聚集在這裡,在早中晚用餐時分享就餐體驗。」

包括安東尼·布爾丹和戈登·拉姆齊在內的名廚都喜歡吃雞肉飯等攤販中心的美食。2018年上映的電影《摘金奇緣》顯示,在一個著名的夜市上,明星們興高採烈地大快朵頤;在一些攤位,甚至花不了幾美元就能享受到足以媲美米其林餐廳的飯菜。

韓國:燃燈會

據韓聯社首爾12月16日報導,韓國政府周三說,為慶賀佛祖釋迦牟尼誕辰而於春季舉辦的燃燈會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韓國每年都會在農曆四月初八佛祖的誕生日舉辦燃燈會,它象徵著點亮世界,使世界成為每個人的豐饒公平之地。韓國文化遺產廳於2012年將其指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韓國的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許多世紀前。描寫古代新羅王國的韓國古籍《三國史記》講述了王室成員到寺廟裡看蓮花燈籠的故事。

曾經的宗教儀式如今已演變為大眾喜聞樂見的節日。用紙張和竹子裝飾的燈籠點綴著全國各地的寺廟和街道,人們在這些地方遊玩賞燈。

此外,法新社蘇黎世12月16日報導,瑞士和法國機械鐘錶製作工藝今天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地位,這讓人們對這項在橫跨兩國的汝拉山區延續了數百年的藝術予以關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這項得到該組織認可的工藝處於「科學、藝術和技術的交界處」。

瑞士和法國去年聯合申請將它們已有數百年歷史的鐘表製造工藝列入該名單。它們的名單涵蓋了與機械鐘錶製作和藝術力學有關的技藝,這些技藝被用來製造手錶、鐘錶和其他測量及指示時間的物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這些構造雖然通常很隱蔽,但也是可見的,增添了這些物體的美學和詩意維度。」

北非:古斯古斯

又據法新社拉巴特12月16日報導,周三,北非地區的標誌性美食「古斯古斯」(Couscous)正式入選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項申請是馬格里布地區的四個國家聯合提交的。這道大眾美食的菜譜千變萬化。

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茅利塔尼亞和突尼西亞共同提交了關於「製作與食用古斯古斯的相關知識、訣竅和實踐操作」的文件材料,這種聯合提交申請的情況很少見。它們並沒有爭搶這道菜的起源地。古斯古斯以硬質小麥、大麥或玉米製成的粗面為主料,以蔬菜和肉為輔,並佐以豐富的香料。

參選材料中寫道,這四國「無論男女老少,無論來自鄉下還是城裡,又或者是僑居海外的移民」,都能通過這道象徵著「共同生活」的「標誌性菜餚」產生身份認同。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 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
    太極拳申遺成功,新京報對話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和陳氏太極拳傳人  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關注。
  • 中國武術太極拳申遺成功
    圖為河南焦作陳家溝歡慶申遺成功現場,無人機編隊升空展示「世界,從此太極」的字樣。 李明明 攝中新網鄭州12月18日電 (李明明)17日晚間,中國武術太極拳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20:35,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40,將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豫見太極|祝賀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從牙買加首都金斯敦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在線會議上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太極拳成功申遺!被正式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總數位居...
    目前太極拳傳播到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有4億多人,被公認為21世紀人類最佳健身運動方式。  「這是自太極拳創立以來,最值得慶賀的一件大喜事。」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說:「從開始申報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到成功入選,太極拳終於實至名歸地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  「大道之源,法式於地,取象於天。」
  • 太極拳歷經12年的艱難坎坷,終於申遺成功,成功
    太極拳終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並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上,太極拳確定申遺成功!當然,這是中國的太極拳,和韓國沒什麼關係,和印度也沒什麼關係。拳迷們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嚴雙軍是當時申遺領導小組的副組長,他在太極拳申遺期間一直都疲於奔走忙碌,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 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400架無人機共舞讓太極美出天際!
    央廣網焦作12月20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張浩)2020年12月17日,中國太極拳正式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河南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此次申遺在河南、在焦作溫縣受到廣泛關注。
  • 喜訊,太極拳申遺成功
    喜訊喜訊,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太極拳向世界邁出「武步」——寫在太極拳「申遺」成功之際
    新華社鄭州12月18日電(記者桂娟 史林靜 李文哲)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決定,將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成為我國第41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名錄的項目。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現場(無人機照片)。
  • 昨晚,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以靜制動(攝影:楊廣智)2020年12月17日晚,激動人心的消息,從大洋彼岸的加勒比海傳來,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紮根於肥沃的道家文化土壤,歷經歷史演變,散枝開花,太極拳已成長為一株參天大樹,枝繁葉茂,蔭及全世界愛好健康的人們。太極拳正成為對外交流的窗口,世界從這扇窗口了解了中華文化、了解了中國。
  • 歷經十餘年申遺成功!太極拳,你真的了解嗎?
    北京時間17日晚佳訊傳來,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個在中國幾乎隨處可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運動,除了已經成為人們強身健體的重要選擇之外,還有著更為深厚的文化內涵。歷時十餘年的申遺之路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在中國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
  • 12年等待 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拳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副組長嚴雙軍說,「從2008年開始申報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到成功入選已走過12個年頭,太極拳終於實至名歸地迎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大道之源,法式於地,取象於天。」 河南理工大學太極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王柏利認為,太極拳成功申遺,是太極文化進一步走向世界的重要裡程碑。
  • 廣東省武術協會慶賀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座談會舉行
    南方網訊(記者/朱江偉)12月18日,廣東省武術協會慶賀太極申遺成功座談會暨廣東省武術套路晉升一級裁判員認證培訓班開班儀式在武術之鄉佛山順德舉行。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武術協會主席田新德、廣東省武術協會副會長許翔等專家學者和媒體記者、來自全省21個地級市共100多名學員參加了座談會和培訓班開班儀式。據了解,廣東省武術協會主辦的廣東省太極拳公開賽暨慶祝太極拳申遺成功活動將在一周後舉行。田新德主席首先對中國太極拳正式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表示了熱烈的祝賀。
  • 太極拳申遺成功,南通「拳友」軍山練拳慶祝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中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遺成功消息傳來,市區從事和推廣太極拳運動的各界人士都很振奮。
  • 太極拳申遺成功!成都出了把力
    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太極拳是屬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瑰寶,太極拳得以申遺成功,得益於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
  • 申遺成功 太極拳打出新境界
    申遺成功 太極拳打出新境界金羊網  作者:林如敏  2020-12-19 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同批還有哪些國家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中國「太極拳」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與此同時,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項目同批通過審批,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 申請六次,12年等待,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了!
    太極拳太極拳是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集合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太極、陰陽等理念為核心,集怡情養生、強身健體、競技對抗等多方面為一體,在為我國傳統太極拳門派眾多,常見的太極拳流派有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派別,各派直接既有各自的傳承也同時相互借鑑學習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古城武術人拍手稱快
    省太極拳公開賽吸引340名太極高手參賽"說起來也真是巧,武術申遺成功和今年的省太極拳公開賽成功舉辦幾乎在同一時間,真可以說是雙喜臨門啊!"陝西省武術協會傳統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西安市武術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方秀敏禁不住感嘆道。
  • 中華瑰寶發揚光大,中國功夫源遠流長,祝賀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是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學思想之一,太極拳基於太極陰陽辯證之理念,用意念統領全身,通過入靜放鬆、以意導氣、以氣催形的反覆習練,以進入「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的境界,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關於太極拳的創始,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 太極拳申遺成功,有一個人功不可沒 …
    自此,他所創之楊式太極拳名滿天下,使太極拳從民間武術登上了華夏武術的大雅殿堂,成為國粹。 楊露禪使太極拳從閉塞的農村走向繁華的京都,創造了太極拳盛世,在中國拳術的改革中樹立了裡程碑。他首先是太極拳的改革者和先行者,而後才是楊式太極拳的創始人。楊露禪為中國太極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礎,如今太極拳申遺成功,一代宗師楊露禪可謂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