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王丹 記者 江躍中)電動車「乘梯上樓」,除了會破壞電梯,讓電梯變得很擁擠,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最近,針對電動車上樓的問題,普陀區真如鎮街道真西五居民區給電梯裝上「黑科技」,只要電動車上電梯,系統就發出提醒,讓電梯停止運行。
「尊敬的乘客,您好,電瓶車入梯屬於不安全乘梯行為,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本電梯已安裝安全裝置,電梯暫停運行,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請將電瓶車移出電梯,謝謝配合。」在現場演示中,當居委會幹部「強行」把電瓶車推進電梯後,無論按下任何一層的數字鍵,電梯都不動彈,電梯門也始終是打開狀態,直到把電瓶車推出來,電梯才會恢復運行。「這套裝置針對的目標非常精準,只有電瓶車上電梯才會『罷工』,輪椅車、嬰兒車等進入電梯,則會『綠燈』放行,不會被『誤傷』。」真西五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朱俊介紹說,小區電動車「乘梯上樓」的現象,曾經也十分普遍,還發生過樓道裡的助動車自燃著火的事件,給居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真西五居綠洲小區共有4棟高層8臺電梯,這些年來,小區部分業主、租戶、裝修工人等的電瓶車,絡繹不絕地在電梯中上下高層,此種行為不但損害了大部分業主乘梯的安全,同時也使電梯的故障率明顯上升。此外,電動車私拉電線在室內或樓道充電,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為此,小區的兩委班子也想過很多方法,電梯裡裝板凳、殘疾人通道裝道閘等方案,一一被提議,卻又由於安全隱患問題,一一被否決。如何才能消除高層電瓶車上樓充電火災隱患的問題呢?
經過市場走訪、專家建議、居民交流等方式,歷時兩個月後,真西五居民區黨總支於2019年10月31日召開了「1+3+x」專題會議,通過商議,最終決定安裝「電梯監控設施」及「電梯梯控裝置」。
圖說:梯控裝置。真如鎮街道供圖
這套裝置以傳感器自動識別電瓶車,並搭配攝像頭輔助監控,形成了一套嚴密的電梯管控系統,除了會自動識別電動車入梯,還包含困人告警信息功能、困人安撫智能功能、實時報警功能、視頻聯網監控、運行狀態實時監測、不文明乘梯行為勸阻、公益信息發布等功能。
「在疫情期間,這個梯控還增加了未戴口罩的警報功能。」朱俊說,若識別到以上情況,除了電梯會自動語音播報提醒,居委會幹部也可通過電梯通話對乘梯人員進行告知,若對方依然不予配合,則會安排人員上門進行勸導和宣傳。
「我們也是出於防盜以及充電方便的考慮,才選擇每天把電動車推上樓。」說起把電瓶車推進電梯,居民們也有著自己的「苦衷」。
圖說:電動車智能充電站。真如鎮街道供圖
「在去年初,真西五居民區就對原有的老舊充電樁進行了升級改造,實現了車棚的智能充電,只要投幣就能給電瓶車充電,充電完畢,充電樁會自動斷電。同時,車棚部分區域還安裝了監控裝置,居民也省去了電瓶車被盜的擔憂。」朱俊解釋道。
今年1月9日,綠洲小區46號兩臺電梯的梯控裝置安裝試運營,3月底復工復產後,其餘3棟高層的梯控裝置也已安裝完畢,目前,綠洲小區樓道內所有電瓶車均已進入車庫,大中型電瓶車上電梯問題已被杜絕,小型的也在升級調試中,每個樓層過道內亂牽的插線板也不見了,環境大大改觀,居民紛紛稱讚。
通訊員 王丹 新民晚報記者 江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