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價值172萬的智能假肢,讓廣東16名肢殘人重新有「手」

2020-12-18 大洋網

12月3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殘疾人日」。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集善扶貧健康行」義肢項目捐贈儀式當日在廣州舉行。

在當天的活動上,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向廣東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捐贈智能仿生假肢(手)16隻,價值172多萬元。16隻智能仿生假肢(手),將幫助廣東省16名肢殘人重新有「手」。

今年國際殘疾人日主題是:賦予殘疾人權力,確保包容與平等。廣東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理事長麥思明表示,智能仿生手的使用,讓肢殘朋友重新獲得人的尊嚴、重新獲得動「手」的樂趣、重新獲得學習、工作、生活上的便利。真正讓殘疾人感受到與全體人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帶來的喜悅。

傳統的假肢,多以裝飾為主。此次捐贈的智能仿生假肢(手),採用無創傷裝戴、通過先進傳感設備識別人的意圖,再通過AI智能算法、分析,即可實現意念控制仿生手的各種動作,具備了「抓、提、轉、捏、按」等動作功能。「智能仿生假肢(手)面世,是社會對殘疾人的理解和尊重、社會文明提升又一體現;是對截肢者的最直接的關懷;它給截肢者帶來福音帶來希望。科技賦能新生,科技給予殘疾人的學習、工作、生活無限的可能。」相關人員表示。

廣東省殘疾人公益基金會是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以面向社會開展慈善活動為宗旨、弘揚人道、奉獻愛心、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人體生物電傳感器技術、生物信號智能識別、肌電和腦電人機互動核心技術的研發,為殘疾人特別是肢殘人士提供仿生智力的、靈動時尚的假肢,科技含金量和技術水平已達到或部分越過國際水平。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徐靜 通訊員 歐平源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高鶴濤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高鶴濤、徐靜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吳一釩

相關焦點

  • ​行研 | 上肢型假肢,酷酷的漫威冬兵離我們有多遠?
    ,實際運用最廣泛的假肢手,其肌電信號的處理和控制比較成熟,使用性能穩定,有滑動覺傳感器,同時由於採用了SUVA感應技術,截肢患者在抓取任何物體時都更為安全。隨後Max Näder將肌電假肢引入市場,殘肢的每一次收縮都會產生肌肉運動電流,這些電流在電極的幫助下被用作人工手的控制信號,使人們意識到肌電控制假肢更為有效。1997年推出了世界首款微處理器控制的假肢膝關節C-Leg。自1988年漢城帕運會開始至2014年索契冬季帕運會及2016年里約帕運會,奧託博克一直作為歷屆帕運會假肢、矯形器和輪椅維修服務供應商,為殘疾運動員提供專業服務。
  • 為58名肢殘人士免費裝假肢
    通訊員供圖一個個因為截肢或肢體殘缺的殘疾人原本不能站立行走,可是通過穿戴假肢、手握助行器,都「齊刷刷」地能夠行走了……如此讓人驚喜連連的場景,日前在雲南昭通市永善縣真實的發生了。在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的幫扶下,當地58名貧困肢體殘疾人免費穿戴假肢(又稱「義肢」)。
  • 宜昌市假肢修配站開展困難殘疾人免費裝配肌電手項目
    9月15日,宜昌市假肢修配站正式啟動困難殘疾人免費裝配肌電手項目,計劃為8名困難殘疾人免費安裝肌電前臂假肢,進一步推廣肌電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探索上肢缺失殘疾人康復新途徑。目前,上肢缺失殘疾人裝配假肢手的比例非常低,因手部功能缺失,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平時穿衣、吃飯等都是極大挑戰。在假肢適配方面,傳統的上肢假肢只能起到外觀裝飾及平衡肢體的作用,難以真正發揮殘肢功能,而新型肌電手的應用,正好彌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
  • ...例奧託博克Genium智能假肢在杭州眾康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成功安裝
    杭州眾康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完成浙江省第一例奧託博克Genium智能假肢,患者張某某因車禍意外造成大腿截肢,為了實現他的行走夢,杭州眾康假肢矯形器有限公司根據他的要求為其安裝上了全球先進的智能假肢Genium,公司技術總監陸克站老師為其量身定做了MAS改良型大腿接受腔,該接受腔方案也代表了目前全球先進的大腿假肢接受腔解決方案
  • 科技暖心:智能假肢讓截肢者重獲手心的溫度
    觸覺在建立人與人之間感情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少了這一能力,人們會感覺很失落。當我們詢問許多截肢患者時,他們均表示希望能用假肢握住自己愛人的手、感受到對方手心的溫度。未來,我們的技術將幫他們完成這一夢想。在解決人類與機械的融合問題上,我已經努力了幾十年。
  • 英國公司新發明,人人用得起的仿生假肢,比其他的假肢便宜三倍
    隨著人們知識與文明程度的提高,對於殘疾朋友的關懷增加了不少,我們也都知道,雖然市面上有很多機械假肢、智能假肢,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殘疾人人都是家庭富裕的有錢人,那些造價昂貴的價值總會有人買不起,但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的機械手。
  • 陽信殘聯免費安裝假肢 為殘疾人「站起來」打造民心支點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10月22日,陽信縣殘聯為21名兒童和14名成人分別進行了矯正器打樣取模假肢適配。隨後他們將進行安裝調試和康復訓練。這是陽信縣繼去年為45名殘疾人安裝假肢後的又一次民心工程。
  • 陳根:腦機接口再創可能,意念控制助力假肢仿生
    這些技術早在2年前就被大眾所關注,當時在《加油!向未來》節目中,一位名叫林安露的22歲女孩,端坐在鋼琴前。從她按下第一個琴鍵開始,在場的所有人都繃緊身子、屏住呼吸,生怕發出一絲聲響。林安露邊上坐著的是鋼琴家郎朗,像這樣的四手聯彈他已經表演過無數次,但這次最為特殊。
  • NEJM:首次,假肢也有觸感!意念可控,比傳統假手操作更精細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近期發表一項突破性技術的臨床應用報告,通過大腦控制的手臂假肢,殘疾患者首次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假手」帶來的觸感
  • 智能人形假肢研究獲新進展:有望解決肢體缺失帶來運動受限難題
    作為假體控制的熱點課題,肌電信號能快速直接客觀反映人體運動狀態,有重要預測作用,因此在假體控制和輔助康復機器人應用領域中異軍突起。專家評價指出,這一理工醫相結合的科研成果在傳統假肢控制的基礎上,改進並建立了一種基於模式識別算法的可穿戴手勢識別系統,以對仿生機械手進行實時控制,為方便截肢者的日常起居和人際交往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輔助手段。劉丹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曹天傲為第一作者。在人們正常生活、工作和人際交往中,手的敏捷性和協調動作自然意義重大。
  • 清華31歲女科學家革新軟體機器人,曾研發人工神經智能假肢
    圖 | 左七為趙慧嬋她的獲獎理由是,針對軟體機器人的大形變傳感難題,提出了基於光信號的傳感方案,為軟體智能假肢嵌入多模態傳感功能,實現了智能手對人手觸覺功能的仿生。相關研究論文以《基於高度可拉伸光導傳感器的軟體智能假肢》為題,發表於 Science Robotics 創刊號,並成為該創刊號收錄的四篇研究型文章之一。
  • 完美複製人手?科學家研發逼真假肢 完成抓握動作不到1秒
    研發人員稱,一隻能像正常手一樣抓握和移動的假肢可以使上肢截肢者恢復90%以上的功能。一個由整形外科醫生、工業設計師和病人組成的團隊與來自義大利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一起研究這隻名為Hannes的人造手。該假肢被設計用來精確地複製人手的大小、重量、外觀和自然抓取動作,以幫助人們獲得接近正常的控制力。研究人員稱,Hannes已經準備好進入市場,並已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該團隊目前正在努力尋找投資者,以實現這一目標。Hannes有能力複製人類手的關鍵生物學特性——自然的適應性運動,力量和速度的水平以及抓取的穩健性。
  • 阿富汗士兵因炮彈失火痛失手臂,用3D列印假肢擁抱女兒終圓遺憾
    從那以後,他嘗試過各種各樣的假肢,但都是硬邦邦的,只能機械性地擺動。而這隻通過3D列印而成的仿生假肢,是第一個能讓他畫畫、烘焙和做細微動作的假肢。據報導,這個假肢高度智能,能通過傳感器來探測達倫肌肉的電信號,從而轉換成準確的手部動作,價值1萬英鎊(約9萬元人民幣)。
  • 相比馬斯克的監測豬腦,他的腦機接口給480萬的手部殘疾人提供了...
    他在我們公司實習時,我們的同事就在想,有沒有可能幫他做一個智能的,可以用意識控制的假肢。後來我們做了一個可以用大腦意識去控制的智能假肢,為了更好地了解外部機器人和我們自己身體運動意圖的一些聯動,我們也搭了一個簡單的機器人來做這個事情。
  • 愛心|桐梓假肢站為鳳岡縣28名殘疾人免費安裝假肢
    9月18日,桐梓假肢站輔助適配專業技術人員通過「輔助流動服務車」來到鳳岡縣開展假肢矯形項目服務,為鳳岡縣截肢殘疾人開展免費假肢安裝、取型、維修等服務。據了解,裝配假肢是肢體殘疾人最直接、最有效的康復手段,可以直接為肢體殘疾人彌補缺陷、增強代償功能、減輕或抵消生體障礙,更好地融入社會大家庭。
  • 北大教授談人機結合與智能假肢:運動意圖識別仍是難題
    這種半是肉體半是機器的生命,有一個特別的學名叫「賽博格」(cyborg)。它曾被認為只屬於科幻的世界,如今卻也已走進現實的生活。不過想要真正讓人類變得像阿麗塔一樣,還有很多現實的問題亟待解決。10月22日,2020中國計算機大會在北京召開。
  • 36氪首發|自主研發智能電動假肢,「健行仿生」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BionicM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專注於智能可穿戴機器人的國際化研發公司,意在通過將人型機器人技術和身體的有機融合,設計出全新的機器人式智能假肢,目前在日本東京和中國深圳同時設有辦公室,並在兩地同步運營。
  • 他9歲截肢拄拐15年 如今融資數千萬研發智能假肢 團隊皆出自名校
    鉛筆道9月7日訊,智能助行機器人產品研發商BionicM(中文:健行仿生)目前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The University of Tokyo Edge Capital
  • 「十三五」時期,山東免費為近萬殘疾人安裝假肢矯形器等康復輔具
    實施「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為孤兒提供診療、康復、特殊藥品等救助1.1萬人次;開展「孤兒健康關愛行動」,按照「願查盡查、應建必建」的原則,為在保孤兒安排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實施「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為0.2萬名在全日制學校接受中高等教育的孤兒每人每學年提供1萬元資助。全省16市均建有至少1處集養、治、教、康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兒童福利機構,為集中養育的孤棄兒童提供規範化專業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