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市民喜歡在家中養一些植物作為室內點綴,到了冬季,植物的養護要更加用心。本市花藝師金娜提示,冬季植物要在修剪、溫度、澆水等方面多加注意,以免造成植物死亡。 修剪枝葉利於保留養分
為了讓植物更好地過冬,修剪枝葉十分關鍵。尤其像月季、茉莉這類的木本植物或植株較大的植物,在搬到室內過冬前,最好進行一次修剪,以減少冬季養分消耗,這樣來年新長的枝條也會更健壯。
此外,由於室內溫度過高,一些植物可能會出現個別葉片變黃、腐爛的情況。遇到這種問題,最佳的處理方式就是剪掉所有正在變黃或將要變黃的葉子,及時清理腐爛的葉子。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讓植物更加健康,另一方面還可以防止植物流失過多的養分。
根據植物屬性控制溫度
冬季養護植物,先要弄清楚植物是否屬於耐寒品種。像茶花、月季、鐵樹一類的都屬於比較耐寒的植物,把它們擺放在陽臺就能安然過冬。
對於常見的蘆薈、吊蘭、茉莉等懼寒的植物來說,到了寒冷的季節應該及時轉移到室內才更安全。雖然將植物轉移到了室內,但在室內的擺放位置也要考慮細緻,一些市民喜歡將植物擺放在窗臺上,覺得靠近窗戶通風好、陽光足,有利於植物生長。其實在冬季裡,將懼寒的植物放在窗臺不見得是最佳位置,因為冬季的窗臺附近溫度可能會低一些,而且還可能會有不起眼的冷風吹過,這些都是不利於植物生長的。因此在冬季最好把懼寒的植物從窗戶旁移開,但是還要確保它能夠獲得足夠的光照。
澆水頻率時間要適宜
冬季要根據植物生長環境的溫度來控制澆水量,周邊環境的溫度越低越要減少澆水量,這個時候植物水分的蒸發量較夏季要小很多,同時一般的綠植這個時候生長得較慢,甚至有的到了休眠期還會停止生長,所以盆土要保持乾燥,一旦出現過溼,很容易導致植物的根部潰爛。
給植物澆水時,澆水的時間宜選在中午或是氣溫較高時進行,以免溫度驟變凍傷植物根部。有的植物甚至整個冬季都不需要澆水,只需在盆土表面噴淋一些水就可以了。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冬季對於大多數的植物來說,需肥量都不大,最好是停止施肥。總之,冬季的植物,對水和肥的需求量都不大,日常養護時一定要控制好量,防止植物爛根甚至死亡。(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