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12月15日訊 12月15日,濟南天山外國語學校「以美堉美 向美而行」師生作品展在山東美術館盛大開幕。
「堉」為「肥沃的土壤」之意,代表了天外教育的精神:我們願化作平平無奇的泥土,親和、包容,我們願以己之身,傾己之力成就孩子們的未來。孩子們是茁壯成長的小樹,展廳裡每一件富有創意,精緻的藝術品,都是小樹們結出的一顆顆豐盛美味的果實。
天外始終秉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我們認為——教育的價值在於發現和滿足學生的真正需求,服務於學生的成長,一切工作從滿足學生合理需求出發。於是,我們不僅僅關注孩子的學業、生活,亦關注孩子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原山東省作協副主席、濟南市作協主席、山東省文人書畫院院長劉玉民先生親臨開幕式現場並致辭,他驚訝於孩子們富有想像力的作品,充分肯定了天外在美育工作上的成就。
濟南市美協名譽主席、山東省美協副主席、中國美協會員韋辛夷先生亦肯定了天外在美育工作的優異成果,天外用美的土壤培育美的人才,提倡中華美育精神,種下一顆美的種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顆種子必會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山東美術館公共教育部主任、山東省油畫學會秘書長趙軍先生歡迎大家走進美術館,用心感受藝術的魅力,天外以探路者的精神,進行了充滿創新的美育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藝術實踐範本,這必將引起社會關注多元化的,多視角的美育工作。
馬校長親臨開幕式現場並致辭,代表全體師生對百忙之中蒞臨開幕式的各位領導、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山東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及許多媒體的幫助和關心表示衷心的感謝!
馬校長認為,教育應有教無類,適性揚才,為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而設計,學校應給學生搭建成功的舞臺,讓成功促進成功,讓成績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形成良性運作的教育閉環。
伴隨著渾厚悠揚的音樂,32個青春之聲共同誦起《天山學子賦》,如音韻抑揚頓挫,有金聲玉潤之美,朗朗於大廳之中。從一個個挺拔的身姿中,一雙雙閃亮的眼睛中,一顆顆嘹亮的聲音中,我們不僅感受到歌賦的魅力,更展現了天外學生獨特的天然與自信。
6米長的立體畫卷、4.5米高的巨幅油畫......涵蓋國畫、素描、書法、油畫、創意裝飾畫、陶器、瓷器、服裝設計、藝術裝置等多個領域,參展作品共計400餘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可謂一場空前的藝術盛宴。
心之所向,素履之往,多彩生活,躍然紙上。他們用筆墨點染,用油彩堆疊,把心思隱於色彩之隙,藏於畫卷之間,等你觀賞,領其意,悟其思。
12月13日至12月22日,共赴畫展,相約美好,我們在這裡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