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惡意》最犀利10句話:沒鋒芒的善良,餵養出惡毒的人心

2020-12-10 旭日達達

沒鋒芒的善良,只會餵養出惡毒的人心!

到底是有多深的恨,才能賭上自己所剩無幾的性命也要讓讓那個人身敗名裂;就算將他殺死了還不夠,還要侮辱他死去的名聲,讓他永生永世都不能翻身

後來讀完這本書我才知道,不是只有仇人才想一心置你於死地,朋友也會。

這本書就是東野圭吾四大傑作之一《惡意》

仍記得看完這本書的感覺,脊背一陣發涼,特別是那句「總之我就是看他不爽。」

《惡意》創作於1996年,那個時期的推理小說家們,絞盡腦汁只為了想一個殺人的動機。東野圭吾一直在思考,是先有動機才會殺人還是發生命案必須要有一個動機存在,緊抓「殺人動機」這一靈感,東野圭吾創作了《惡意》這本書。

這本書雖然沒有獲得獎項,但是被稱為「無冕之王」。被讀者們和媒體奉為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與《白夜行》並稱兩生花——《白夜行》為愛粉身碎骨,《惡意》因恨萬劫不復。

在2007年的時候,日本著名的《讀賣新聞》將東野圭吾評價為"作家中的作家"。而東野圭吾作為一個高產的推理作家,也無愧這個稱號。

縱觀東野圭吾的小說,不難發現,對於人性的關注是他永恆的主題。東野圭吾曾在訪談中談到:「人性的獨白、社會的炎涼,這些是人類永遠需要關注的命題。

《惡意》主要講述了著名作家日高邦彥在出國前夕被謀殺死在家中,發現者是日高邦彥的新婚妻子和好朋友。隨著加賀警官的調查,發現兇手就是他的好朋友野野口修。兇手對所犯罪行供認不諱,但是對殺人動機卻三緘其口。隨著加賀警官的深入調查,真相一點點浮出水面,殺人動機卻讓人感到後背發涼。

東野圭吾《惡意》最犀利10句話:這世間唯太陽和人心不能直視

1. 人性中的惡意:貪婪、嫉妒。真是十分可怕的負面能量,讓人寒毛凜凜。

2. 痛苦的時候要假裝快樂是很困難,但快樂的時候要假裝痛苦卻還好辦。

3. 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賭上自己所剩無幾的人生,也要貶低對方的人格。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態啊?

4.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麼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瑣的過去還幫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幫我實現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

5. 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當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

6. 簡單來說,現在的父母自己都不看書了,卻一味逼著小孩去讀。

7. 我第一次發現自己缺乏謀生能力的事實。

8. 但我敢說,不論如何醜惡的偏見,它的產生絕對不是歷史和地域的錯。

9. 你在寫那篇假筆記時就已經想到,必須打一開始就讓日高的殘酷形象根植在讀者——也就是警方的心裡,而你設想好的橋段就是貓被毒害的事件。

10. 但我知道這樣的恩德反而招致了怨恨。因為在他面前,你不可能沒有自卑感。

簡單質樸的語言是東野圭吾書的特點,同其他的作家一樣,他的作品是在不斷的訴說著人性的隱惡與自贖。有很多東野圭吾的粉絲們說:

認識了太多的作家,不是我偏心,只有東野圭吾的作品敢把人們生活中的惡寫出來,真正讀懂了就成了善。

若有一個契機能讓人們去直面心中的這種人性之惡,多數人都會被自己這份惡意震驚到;而《惡意》就是把這種隱藏在心底的恨意放大在讀者眼前,引起讀者對人性的反思。

我們在這個社會生存,就像在黑暗中前行,知人知面不知心,就算再大的太陽也無法驅散某些人內心的陰寒的想法,這些想法在日積月累中不斷凝聚,凝聚成殺人的兇器,這就所謂的惡意。

但我從來不相信這是人性自帶的缺點,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成為光明。面對霸凌,反抗是唯一正確的路,不讓陰影常伴己身,是人生的必修課。

用東野的另一句話來講就是:你的任務,就是珍惜你自己的人生。而且還要比之前更加珍惜。

《惡意》這本書的情節遠比我敘述的更精彩,正如故事本身一樣,你看到的都是我想讓你看到的。這本書被評論界和眾多讀者視為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與《白夜行》同享光輝與榮耀。

如果你沒看過,不妨一起看一看,看看人世間的惡意到底有大,人心可以有多壞?

同一個故事,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思考,期待你新的想法。

全書只要38,也就是一頓午飯錢,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購買正版:

相關焦點

  • 東野圭吾《惡意》直逼人性的十句話:深深的惡意,來自深深的嫉妒
    讀完《惡意》這部小說,心裡是極其壓抑的,腦海裡不停地迴蕩著「情,不知所起,是最美的愛情;恨,不知所起,是最冷的人性」這句話。在書中日高邦彥和野野口修是好朋友,他們還有共同的理想,那就是寫作。後來,日高邦彥真的通過寫作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一個著名的作家。
  • 《惡意》:東野圭吾,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神,而是人心
    《惡意》:東野圭吾,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神,而是人心第一次讀《惡意》是在一個盛夏的下午,細細閱讀至一半時後背竟生起一層細細密密的冷汗,手臂上也冒起雞皮疙瘩,甚至會時不時神經質一般地看看身後,仿佛背後有一雙眼睛冷冷地盯著我。
  • 東野圭吾《惡意》最精闢的10句話: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為什麼會恨你
    沒來由的惡意卻讓人感到害怕,就像文中那個欺負人的主謀所說的:「總之我就是看他不爽。」《惡意》被譽為與《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齊名的「四大傑作」。《惡意》與《白夜行》恰似兩生花,《白夜行》中的愛情極度熾烈,令人粉身碎骨;《惡意》中的怨恨則無比深沉,令人深思。人性的兩極就這樣奇異地直擊人心。東野圭吾被評為日本作家中的作家其實是有一定原因的,往往從他所寫的書中能讀到太多現實生活中的東西。
  • 東野圭吾《惡意》最刺耳的10句經典語錄:人類總是那樣的自以為是
    "他從來沒有想過,在這世上竟會有這樣的惡意存在。"很多人引用這句話作為朋友圈的文案,卻不知道,它出自東野圭吾的小說——《惡意》。東野圭吾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他是本格推理小說的代表,在日本乃至國際上都享有盛譽。
  • 原罪被放大,總有一角會照出自己——書評:東野圭吾《惡意》
    人性中的惡意:貪婪、嫉妒,真是十分可怕的負面能量,讓人寒毛凜凜。——東野圭吾人性的惡意在這本書裡無限放大,甚至令人不寒而慄。我第一次讀惡意正是在一個夏天。細細閱讀竟產生一股冷汗,甚至會環顧四周,仿佛有一個眼睛在冰冷地看著我。因為惡意的仇恨,是人心中最無由的憎恨,最無底的仇恨。
  • 沒讀過這些不算看過東野圭吾,東野圭吾最好看的10部作品推薦
    目前東野圭吾的作品已經高達九十多部,無疑是位高產的作家,本期將為大家優中選精,推薦其最著名也是最好看的10部作品。因為東野圭吾的小說大多為推理小說,為了不影響大家的閱讀體驗,並不會在介紹中向大家有任何「劇透」,所以儘管放心閱讀。如果覺得不錯,給點個讚吧!1.《放學後》:人終此一生值得珍惜的到底是什麼?
  • 東野圭吾《惡意》:我們自己心中是否也有著不可言說的惡意?
    南派三叔在《盜墓筆記》說過:"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神,而是人心。"《惡意》讓人忍不住捫心自問:一個人的"惡"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為了毫無理由的"恨"能達到怎樣的狠厲?我們自己心中又是否有著不可言說的惡意?
  • 東野圭吾|《惡意》: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他是日本推理小說史上罕見的「三冠王」,他以 2200 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第十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首位,他是日本推理小說天王東野圭吾。你或許聽說過被翻拍出許多影視作品的《白夜行》,以及捧得日本文學最高榮譽直木獎的《嫌疑人 X 的獻身》,但是讀完《惡意》,才算真正認識東野圭吾。
  • 深度書評:東野圭吾《惡意》中的人性描寫
    一、關於東野圭吾及小說《惡意》東野圭吾1958年出生於大阪,中學時期開始喜愛文學創作,1985年憑藉作品《放學後》獲得第十三屆江戶川亂步獎。1998年,東野的小說作品《秘密》出版後引起了讀者的關注,並憑此入圍了直木獎。東野以其獨特的風格開創「寫實本格派」這一寫作流派,在作品中對社會問題以及人性展開了大量的探討。
  • 書籍推薦:無冕之王東野圭吾,最好的詭計、最無懈可擊的推理
    ok,上一篇文章介紹了東野圭吾的三篇文章,《白夜行》、《幻夜》和《嫌疑人X的獻身》,那麼這篇文章繼續。東野圭吾大家都知道,就算不知道的看我上篇文章也會知道,那我們繼上一個話題繼續推薦東野圭吾的名作。一個女人,無論看上去再怎麼弱不禁風,一旦與婚外情扯上關係,都會變得非常棘手——東野圭吾。2.《惡意》《惡意》這本書被讀者和媒體列為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與《白夜行》同享榮耀和光輝,這部書和《白夜行》就像兩生花,一部愛,愛的深沉,令人墮入深淵粉身碎骨;一部恨,恨的熾烈,令人墜入深淵萬劫不復。
  • 「東野圭吾先生的經典名句」
    ——東野圭吾 《變身》8.我們只能走在幻夜的路上,即使四周明亮如白晝,那也僅是假象。就算與你共度的每個夜晚都是幻夜,我也願為你化身為影,至死不渝! ——東野圭吾《幻夜》9.如果你過的不幸福,我所做的一切才是徒勞 ——東野圭吾 《嫌疑人X的獻身》10.生命中的全部偶然,其實都是命中注定。是為宿命。
  • 東野圭吾《惡意》:深深的惡意,來自於深深的嫉妒
    這就是東野圭吾在《惡意》裡講述的故事。這本書我早在十年前就看過了,後來經常在網絡媒體上看到有人對此書做的評價,一直有想再看一遍的想法,於是,我重讀了這部小說。下文有大量劇透,未讀過這本小說的讀者請慎入!
  • 薦書|《惡意》:東野圭吾最值得一讀的反轉佳作
    於是他進行了大量走訪,在真相逐漸水落石出的過程中,東野圭吾設置了一個又一個意想不到的反轉,讓人大呼過癮,迂迴曲折,案件設計之精巧,邏輯之縝密,最後的真相剖析了人性的黑暗,看完最後一頁心裡不由得後背發涼,才會真正理解書名為何叫《惡意》。
  • 東野圭吾《惡意》:惡的根源是什麼?是嫉妒!
    東野圭吾,1958年出生,日本大阪人,早年讀書期間就開始進行文學創作,並在1985年憑藉《放學後》奪得第十三屆江戶川亂步獎。1998年,《秘密》一作出版並受到廣泛關注,該作品也入圍直木獎。東野圭吾以個性化的視角和思考維度,開創了獨特的「寫實本格派」流派。
  • 看《惡意》!看東野圭吾!看你的心裡是不是也住著一個魔鬼?
    今天怪叔叔PANDA要給大家推薦一本我剛剛讀完的小說——《惡意》。《惡意》是東野圭吾在1996年創作的作品。該書於1996年由日本講談社出版發行單行本,而大陸版本是由南海出版公司於2009年出版發行的。1996年對於東野圭吾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可以說是他人身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點。
  • 東野圭吾《惡意》:惡意能達到什麼程度,真相讓人不寒而慄
    《惡意》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挑戰懸疑小說寫作極限的佳作,是以加賀恭一郎為主人公的系列作品的第四部。暢銷書作家日高邦彥在出國的前一晚在家中被殺。命案現場的發現者是作家的新婚妻子,及同樣身為作家的昔日同窗好友野野口修。
  • 往後餘生,你的「善良」,帶點「鋒芒」才好
    但是,如果過度貪心,總是損人利己,妄圖將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就會出問題,要麼別人不買帳,要麼別人會斷了你的念想。02上面提到的「善良」和「貪心」兩個詞,在婚姻世界中都會出現,合理與否,就決定了婚姻能否順利開始,以及能否天長地及。
  • 善良的人活該被欺負?升米養恩人,擔米養仇人,人性為何如此惡毒
    善良的人就活該被欺負嗎?有句古話叫「窮不走親,富不還鄉」。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說當一個人貧窮的時候不要去跟親戚套近乎,會讓人看不起;當發家致富有錢的時候,不要回家鄉,因為回家難免會遭到親戚朋友的嫉妒或者眼紅,如果有人上門借錢,你借或者不借,借多借少都會給別人留下話柄,說你種種不是。關於「大衣哥」朱之文的新聞這幾年有很多,但大多都跟他的歌唱事業沒有關聯,而是是他被同鄉死皮賴臉要錢的新聞,不禁讓人大跌眼鏡!
  • 東野圭吾顛覆性新作《拉普拉斯的魔女》:翻越「惡意」的崇山峻岭
    才滿18的女兒在家中用硫化氫自殺身亡,並波及了妻子與兒子,從此名導演的人生況味如口含硫磺,再沒了糖。兩處溫泉地,相繼發生硫化氫中毒事件。表面以「意外事故」結案,少女羽原圓華、地球化學教授清江和刑事課警察中岡卻暗自著手尋查。篇幅行進過二分之一後,新的人物和新的慘劇仍劈頭蓋臉而來,全然不顧套路,這就是小說《拉普拉斯的魔女》。
  • 原本善良的人,變得不善良了,往往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些沒安好心的人,製造事件現場,然後敲詐別人的錢財。為什麼有的人,總是「碰瓷」成功?究其原因,就是社會上的好心人很多,他們喜歡做善事,見不得別人落難;寧願自己吃虧,也不想惹麻煩。當一個善良的人,一次次被人「碰瓷」,他就會變得理智,遇到「痛心」的事,愛理不理,甚至馬上跑開。人心都是肉長的,被人傷害了,一定會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