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打造社區居民幸福生活的「鄰裡工程」 四川射洪以黨建為引領...

2020-12-22 澎湃新聞

要聞 | 打造社區居民幸福生活的「鄰裡工程」 四川射洪以黨建為引領開創小區治理新格局

2020-12-18 2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記者|黎志飛 □張歡 李娟

責編|薛應軍

正文共1373個字,預計閱讀需10分鐘▼

近年來,四川射洪市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城市基層治理方式、路徑,聚焦居民小區這一城市「細胞」,著力推動治理重心下移,集中力量破解治理痛點堵點問題,打通了服務市民的「最後一米」。該市開展小區治理精細化服務,打造社區居民幸福生活的「鄰裡工程」,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暖了民心,開創了城市小區治理新格局。

強化居民小區黨組織工作,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小區管家」。推動黨組織「觸角」從社區下沉到小區、樓棟,輻射到戶到人。開展居民小區黨建攻堅行動,推動符合條件的居民小區全覆蓋單獨組建黨組織,不斷提升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面。截至目前,射洪全市354個符合條件的居民小區全部建立了黨組織,實現黨組織全覆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延伸到城市最末端。

吹響紅色「集結號」。射洪市健全小區黨員示範體系,組織開展「亮身份、亮承諾、亮責任」活動,通過掛牌黨員戶、設立黨員示範崗等形式,引導小區黨員亮身份、作表率,傳遞黨的聲音、收集社情民意、調解矛盾糾紛,引導居民依法有序參與小區治理。今年,截至目前該市發放調查問卷760份,召開小區居民議事會87場,收集小區問題100多個;通過組織選派、黨員推選等方式拓寬選人渠道,鼓勵選派27名優秀黨員幹部擔任小區第一書記,以點帶面,協助小區建強基層組織、健全治理機制,破解小區治理堵點痛點問題。

搭建多方參與的「紅色聯盟平臺」。該市按照「一核多元、各方參與、協同聯動」的總體思路,建立了居民小區發展治理的長效工作機制,同心發力下好城市基層黨建「一盤棋」,建立健全了議事規則,完善了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小區聯席會議,社區黨組織書記、業主委員會、物業負責人、社會組織、居民代表、小區附近商家等多方「圍坐」,聽取收集居民業主意見、訴求,共同協商小區的「大事小情」。

建立共駐共建機制。實施「紅色領航」,拓展黨組織服務功能。射洪市依託小區聯席會議,有效調動小區黨組織和共建單位、小區商家積極性,構建組織聯建、活動聯搞、資源聯用、服務聯做的工作機制。通過陣地資源、項目資源、服務資源共享,聯合開展結對幫扶、志願服務、設崗定責等活動,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創新依法治理機制。該市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破解治理難題,建立社區法律顧問覆蓋小區處理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引導基層群眾依法表達訴求、解決糾紛、維護權益,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環境。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實現「微治理」。發揮小區黨組織的組織優勢,組織力量深入居民小區,採取座談、走訪、問卷等方式,掌握居民小區治理現狀,找準堵點痛點,做好意見建議徵集,分類梳理,形成需求清單和問題清單,建立工作檯帳。凝聚黨員力量,整合社區、網格、各單位、居民業主、第一書記等各行業各部門資源,搭建互動平臺,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共享資源。通過集體商議、群策群智,整合資源、匯聚力量,人人參與、共治共享,促進小區治理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

做好服務下沉,精準施策。射洪市積極培育志願服務隊伍,提升服務的「溫度、廣度、深度」,既注重統籌解決健身娛樂、環境綠化、設施完善等普遍性群眾需求,又針對低保對象、留守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重點開展小區志願服務。目前,該市社會組織已累計組織活動志願服務活動48次,服務人數800餘人次。

·END·

原標題:《要聞 | 打造社區居民幸福生活的「鄰裡工程」 四川射洪以黨建為引領開創小區治理新格局》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蘭州建蘭路社區打造「星火之聲」黨建平臺:「廣播站」成居民「貼心...
    社區風採建蘭路社區打造「星火之聲」黨建平臺:「廣播站」成居民「貼心人」社區廣播站成為居民據介紹,為了方便居民群眾辦事,及時了解社區各項惠民政策和工作動態,深入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播報社區好人好事、文明指南、生活信息等,建蘭路社區黨總支積極推進基層宣傳陣地建設,延伸拓展建蘭路社區「星火之聲」黨建特色品牌,打造「星火之聲」廣播站,在轄區內19個居民小區安裝無線擴音器,創新社區服務方式,確立「小廣播、大作用」的定位,建立更加友善的鄰裡關係,形成鄰裡守望的良好氛圍
  • 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雲夢實踐」
    12月2日,記者走進雲夢城區的社區、小區,探訪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雲夢路徑」。  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  在城關鎮陳趙社區,整潔漂亮的社區服務大廳裡,社區工作人員熱情接待辦事群眾,解答群眾疑問。
  • 樂享鄰裡 杭州上沙社區鄰裡中心正式啟用
    街道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社區兩委班子成員,黨建共建單位代表,黨員居民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  上沙社區在街道黨建共建13355工作法的指導下,統籌轄區力量,吸納了金沙湖派出所,浙江蕭山農商銀行河莊支行,曉城天地聯合黨支部,杭州微眾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渤海銀行杭州分行等五名黨組織成員為社區大黨委兼職委員,共同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 讓社區「大家庭」其樂融融!看「大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武陟探索
    城區每年因私搭亂建、鄰裡糾紛、小區治安等問題產生的信訪案件、治安事件達700餘件,城市的管理水平、文明程度以及居民的衛生意識、文明素養等有待提升和加強。為改善社區治理,武陟縣借鑑「五創三治」治理體系,總結推廣疫情防控期間推行的「社區吹哨、黨員報到」有效做法,將4個街道的12個社區重新劃分為18個社區,下設79個網格,管理256個樓院;設立18個社區黨總支、79個網格黨支部和256個樓院黨小組,努力實現黨組織在社區、網格、樓院的全覆蓋,基本形成了黨建引領社區建設治理工作格局。
  • 四川最大社區鄰裡文化生活體驗館在成都金牛區開業
    11月15日,成都金牛區西華街道府河新居社區鄰裡文化生活館正式開館,引來數千居民群眾參觀和體驗。該館位於府河星城馨苑86棟1樓,佔地1160平方米,是目前四川省內首家最大的社區交互式文化集聚體驗館。「整館以府河本土非遺文化為主題,創新開闢包括剪紙、竹編、釀酒、染坊、木雕、蜀繡、書畫等多個傳統文化藝術在內的文化互動區,社區居民走出家門就能體驗到中國傳統工藝製作過程,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府河新居社區第一書記官忠徽如是說。
  • 烏斯太鎮打造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特色品牌
    烏斯太鎮打造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特色品牌創新建立「定管評推」項目化管理機制「這裡的環境比以前好多了,總能看到有人在打掃衛生,街面非常乾淨,小孩放學在附近玩兒,家長很放心。」近日,一位烏斯太鎮居民對社區的工作讚不絕口。
  • 激活基層治理「紅色引擎」——城廂區紮實推進「黨建+」鄰裡中心建設
    城廂區推進各具特色的「黨建+」鄰裡中心建設,用「紅色引擎」驅動基層治理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以實際行動落實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12月12日,時逢周末,城廂區霞林街道下黃社區新建的「黨建+」鄰裡中心洋溢著濃濃的學習氛圍。
  • 泉州惠安縣:「近鄰黨建」加深社區鄰裡守望情
    通過「近鄰社區自治和互助平臺」幫助居民解決煩心事揪心事,是惠安縣推進近鄰黨建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傳統社會格局發生深刻變化,利益主體趨於多元,物業糾紛頻發,對社區治理提出了不小挑戰。對此,惠安縣將「遠親不如近鄰」重要理念融入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積極探索近鄰黨建工作模式,有效化解了社區治理難題,居民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 玉溪新平:黨建引領紅色物業 共譜社會治理「和諧曲」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小區治理水平,雲南省玉溪市新平縣堅持以居民群眾對美好幸福生活的需求為導向,從解決居民「關鍵小事」入手,結合「民呼我應」改革,持續推動「紅色引擎工程」,通過構築「紅的根基」,發揮「紅的引領」,培育「紅的隊伍」,激活黨建神經末梢
  • 共敘鄰裡深情,芙蓉社區開展花樣走心居民活動
    構建和諧社區,鄰裡相互融合必不可少。從鄰裡相互熟識開始,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為居民搭建溝通、交流平臺,是助力形成鄰裡感情融洽、家庭溫馨和睦良好局面的有力舉措。通運街道芙蓉社區始終致力於為居民打造暖心、貼心、走心的文體活動,為增進親子關係、融洽居民感情奠定了堅實基礎。
  • 黨員下沉聚合力 服務群眾零距離 福州長樂仁輝社區不斷提升居民...
    如何有效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真正把治理效能轉化為群眾的幸福指數?近年來,福州長樂航城街道仁輝社區以黨建為引領,立足「近鄰生活」,將社區治理、社區服務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實現小區、社會組織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促進,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
  • 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擦亮「魅力先鋒」幸福底色
    今年以來,先鋒街道把黨建工作作為基礎工作、龍頭工程,統籌全局,堅持以黨建引領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題,緊緊圍繞提升基層組織力、凝聚力、戰鬥力、引領力,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謀劃,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先鋒街道組織召開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社區網格員上門為高齡獨居老人提供服務。
  • 【聚焦「十三五」輝煌成就】黨建引領共建共治 推進社區治理模式創新
    正如居民所說,一年多的時間,二號橋街道寧月花園小區的變化有目共睹。這個建於2000年的小區,通過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社區的8890件少了,居民的認可和笑臉多了;網格群中的負面言論少了,支持社區黨委的「鐵粉」多了;居民與物業的矛盾少了,社區黨員、志願者和共建單位、物業公司多方參與社區治理多了。通過街道、社區共同的努力,解決了困擾居民多年的頑疾,無星社區舊貌煥新顏。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社區治理要以黨建為根人民為本
    負責人介紹道,「一站多居」形式的景城社區工作站目前已創新推出 「開放式、零距離」服務窗口,打造「全科社工」隊伍,為周邊6個社區的居民集中辦理計劃生育、勞動保障、民政殘聯等政務服務,「服務時間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全年無休,居民不必專門請假辦事」。在社區工作站線下服務窗口的基礎上,景城社區工作站使用園區「一網通辦」網上業務辦理平臺,居民當日在網上申請業務後便可當日受理,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
  • 市北區登州路街道打造「紅色履帶」黨建新模式 推動黨建引領基層...
    凝聚黨建力量,精準服務解難題,共築服務民生同心圓,讓轄區居民切實感受到「醉美登州」的品質生活。位於登州路57號的服務站是蔬菜公司的職工宿舍,聯繫廣饒路社區黨委的青島市科協黨組出資3萬元進行打造,通過有效整合各方資源,廣饒路社區第七網格實現了各級單位與網格治理的協同發展,做到陣地建設規範化、組織生活常態化、服務管理長效化,在服務群眾、便捷居民上凸顯明顯優勢。
  • 擴展黨建引領「朋友圈」,打造基層治理「同心圓」
    為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八寶山街道黨工委豐富黨建協調專委會工作模式,將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細化為法治社區、文化教育、民生保障三大專業委員會,積極擴展黨建「朋友圈」,促使以專業資源對接民生需求,以專業服務解決群眾問題。
  • 成都溫江清泉社區:連接左鄰右裡,打造全功能鄰裡生活圈
    活動現場設置了多個板塊,尋根●溫江記憶的作品展、鄰市、文藝演出、志願者表彰、蜀繡、插花、茶藝等等,豐富了居民的生活氛圍,社區婦女同胞們紛紛表示,這是一份不錯的三八節禮物。據悉:清泉社區在面臨隨著轄區商住樓盤新居民日益增多,社區紅線內外發展治理的難題日益凸顯的情況下,把住得好、生活得舒適,作為居民安居置業的新考量。社區通過持續發力銜接轄區各類商戶、生活服務資源,共設置了逾20個公益愛心集市攤位,而愛心商戶通過義賣將部分收入注入社區微基金,以拓寬社區發展治理「微資金」來源。
  • 濱江時代城小區:黨建引領「微」治理 返璞濃濃鄰裡情
    近年來,山前街道濱江時代城小區黨支部秉承「遠親不如近鄰」的理念,注重以黨建引領「微」治理,在小區實行「三聯三評三亮」工作法,激活小區治理「大」動力,返璞鄰裡一家親的濃厚氛圍。小區黨員入戶收集「微心願」三聯凝聚「鄰」合力「隔壁酒店建成,車輛增多,小區水管經常遭車輛碾壓而爆裂,造成小區停水,居民苦不堪言。」
  • 社區發展治理+「愛成都 迎大運」 成都青羊這場鄰裡活動有看頭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30日訊(記者 李丹 攝影報導)日前,一場以「文博聚鄰裡 國風揚大運」為主題的「愛成都 迎大運」——青羊區鄰裡「家」年華第二季在青羊區浣花溪公園舉行。
  • 江蘇崑山花橋黨建引領社區「大黨委」建設溫暖大家庭
    今年以來,江蘇省崑山花橋新安社區黨總支部堅持黨建引領,加強「紅管先鋒」建設,發揮黨組織引領居委會、物業公司、黨員群眾聯動作用,不斷提升居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讓群眾收穫「穩穩的幸福」。新安社區黨總支部以黨建為引領織密組織網絡,與曹安派出所、環衛所等單位黨組織開展結對共建,組建社區「大黨委」,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為基本原則,圍繞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環境整治等落實「大黨委」聯席會議制度,通過有效整合各類資源,調動各單位力量,聯動開展疫情防控、環境衛生整治、文明城市創建等行動,常態化開展政策法規宣傳、垃圾分類督導等志願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