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2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記者|黎志飛 □張歡 李娟
責編|薛應軍
正文共1373個字,預計閱讀需10分鐘▼
近年來,四川射洪市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探索城市基層治理方式、路徑,聚焦居民小區這一城市「細胞」,著力推動治理重心下移,集中力量破解治理痛點堵點問題,打通了服務市民的「最後一米」。該市開展小區治理精細化服務,打造社區居民幸福生活的「鄰裡工程」,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暖了民心,開創了城市小區治理新格局。
強化居民小區黨組織工作,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小區管家」。推動黨組織「觸角」從社區下沉到小區、樓棟,輻射到戶到人。開展居民小區黨建攻堅行動,推動符合條件的居民小區全覆蓋單獨組建黨組織,不斷提升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面。截至目前,射洪全市354個符合條件的居民小區全部建立了黨組織,實現黨組織全覆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延伸到城市最末端。
吹響紅色「集結號」。射洪市健全小區黨員示範體系,組織開展「亮身份、亮承諾、亮責任」活動,通過掛牌黨員戶、設立黨員示範崗等形式,引導小區黨員亮身份、作表率,傳遞黨的聲音、收集社情民意、調解矛盾糾紛,引導居民依法有序參與小區治理。今年,截至目前該市發放調查問卷760份,召開小區居民議事會87場,收集小區問題100多個;通過組織選派、黨員推選等方式拓寬選人渠道,鼓勵選派27名優秀黨員幹部擔任小區第一書記,以點帶面,協助小區建強基層組織、健全治理機制,破解小區治理堵點痛點問題。
搭建多方參與的「紅色聯盟平臺」。該市按照「一核多元、各方參與、協同聯動」的總體思路,建立了居民小區發展治理的長效工作機制,同心發力下好城市基層黨建「一盤棋」,建立健全了議事規則,完善了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小區聯席會議,社區黨組織書記、業主委員會、物業負責人、社會組織、居民代表、小區附近商家等多方「圍坐」,聽取收集居民業主意見、訴求,共同協商小區的「大事小情」。
建立共駐共建機制。實施「紅色領航」,拓展黨組織服務功能。射洪市依託小區聯席會議,有效調動小區黨組織和共建單位、小區商家積極性,構建組織聯建、活動聯搞、資源聯用、服務聯做的工作機制。通過陣地資源、項目資源、服務資源共享,聯合開展結對幫扶、志願服務、設崗定責等活動,讓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創新依法治理機制。該市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破解治理難題,建立社區法律顧問覆蓋小區處理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引導基層群眾依法表達訴求、解決糾紛、維護權益,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良好環境。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實現「微治理」。發揮小區黨組織的組織優勢,組織力量深入居民小區,採取座談、走訪、問卷等方式,掌握居民小區治理現狀,找準堵點痛點,做好意見建議徵集,分類梳理,形成需求清單和問題清單,建立工作檯帳。凝聚黨員力量,整合社區、網格、各單位、居民業主、第一書記等各行業各部門資源,搭建互動平臺,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共享資源。通過集體商議、群策群智,整合資源、匯聚力量,人人參與、共治共享,促進小區治理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升。
做好服務下沉,精準施策。射洪市積極培育志願服務隊伍,提升服務的「溫度、廣度、深度」,既注重統籌解決健身娛樂、環境綠化、設施完善等普遍性群眾需求,又針對低保對象、留守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重點開展小區志願服務。目前,該市社會組織已累計組織活動志願服務活動48次,服務人數800餘人次。
·END·
原標題:《要聞 | 打造社區居民幸福生活的「鄰裡工程」 四川射洪以黨建為引領開創小區治理新格局》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