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廳部署,主動擔當,努力作為,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充分運用大數據偵查、信息研判等各種技術手段,深入推進「雲劍-2020」行動,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命案積案攻堅和打擊整治民族資產解凍類犯罪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積極探索
打擊治理電詐犯罪的「寧波模式」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等新型違法犯罪嚴重影響了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危害了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為有效破解困局,全市公安機關精準分析當前案發形勢特點,積極探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寧波模式」,形成了「打防控管治宣」多管齊下的治理方式,取得明顯成效。
全市深化運用「網絡流、資金流、信息流」研判打擊方式,通過提前謀劃「斷卡」「斬鏈」等系列專項行動,加強信息搜集,組織開展專業、深度分析研判,全年共發起類案、專案偵查經營和集群收網行動16次,今年10月「斷卡」行動中共打掉涉「兩卡」團夥69個,抓獲涉「兩卡」人員1559人,查獲對公帳戶157個,個人銀行卡1541張,語音網關設備21臺,對375名買賣、轉租銀行卡、電話卡人員開展懲戒,實現了對此類犯罪的「打深打透打徹底」。
江北公安分局一方面深化運用「三雲」大數據信息手段,快速準確錨定涉案人員,同時根據人員、資金等要素進一步順藤摸瓜,摸清犯罪團夥的結構,挖出隱藏人員,將其一網打盡;另一方面加強證據收集固定,完善線索收集、技術比對等環節,確保在實施打擊的過程中能掌握大量證據,在對「兩卡」人員審訊時清楚了解買賣事實,精準打擊,不留餘地,由淺至深,連根拔起。
在強化打擊的同時,各級反詐中心加強案前預警、案中攔截、案後止損,今年以來共查控涉電信網絡詐騙銀行帳號23057個,止付凍結資金原路返回率100%,技術反制預警19.8萬條,人工電話勸阻16.1萬餘人次,落地勸阻6.1萬餘人次,構建「網格+警格」聯動機制,覆蓋人群600餘萬人,聯合通信各部門和行業單位堵塞電信網絡詐騙等監管漏洞,種種實效舉措贏得群眾的廣泛好評。
深入推進命案防範和積案攻堅工作
全市公安機關深入推進命案積案攻堅,創新實行「一案三專」和「一逃三專」攻堅舉措,即一個積案「一套專屬方案、一個專案小組、一個專家團隊」和一名逃犯「一份信息專檔、一個研判專組、一個緝捕專隊」。按照從「零」開始要求,以大數據偵查為抓手,整合傳統偵查手段與現代科學技術,強化對積案和逃犯相關信息「複查、溯查、比查」三查規範,同時利用時下新觀點修整舊案卷訴訟材料,並逐個邀請以往辦案民警回憶分析,努力打開積案突破口。
有的案件歷經四五代偵查員,歷時長達20多年,經過行政區劃調整、案件隸屬關係多次轉換,處理難度極大,但公安民警秉持著持之以恆的信念,重新組織勘驗檢查,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研判發現一批在原有條件下發現不了的破案線索,利用了一批過去條件下利用不了的現場信息,突破案件瓶頸,為案件高效偵破提供了強大動力。
如鄞州公安歷時19年,經歷幾代刑偵民警接力奮鬥,終於成功破獲19年前鄞州東吳三溪浦水庫兇殺案。講起這個案件的偵破,辦案民警趙璽然深有感觸:「在今年的審訊攻堅中,我們全體專案組同志屏住一口氣,堅持工作了90個小時,並最終取得突破,同時我們還運用一系列新技術、新手段,在短時間內接連破獲了2起長達24年的積案,這樣的成績和效率是很難得的。」
今年攻堅行動以來,全市公安機關成功偵破命案積案29起,緝捕歸案逃犯46名,偵破緝捕數比去年又有了大幅提升,提前實現了部督、省督命案積案「清零」的目標。
重拳出擊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
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是指犯罪嫌疑人冒充國家相關部門,以歷朝歷代皇室資產等在海外凍結需要解凍為幌子,通過線下發展會員向其索要一定數額的資金「解凍」實施詐騙,並向會員承諾待「解凍」後將獲得豐厚的回報。
「目前常見的作案形式有假借『一帶一路』『精準扶貧』等國家方針政策,編造各種虛假項目,交小錢承諾大回報等,然後通過微信、QQ、親朋好友等方式發展會員。這種犯罪的受害面廣、隱蔽性強,很多被害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寧波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五大隊副大隊長許濤介紹說。
從年初開始,我市刑偵部門就著手開展對此類案件的梳理排查,對300餘份可疑信息中逐一研判分析,挖掘出活躍的犯罪嫌疑人,層層剖析詐騙分子資金鍊的涉案人員,加班加點分析審查海量信息流,多省市跨越追蹤無休調查,全力推進打擊整治民族資產解凍類詐騙犯罪不斷取得新成效。今年以來,共打掉犯罪團夥7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12名,涉及犯罪金額6000餘萬元。
寧波晚報記者張貽富 實習生陳露穎 通訊員楊春雨
【來源:中國寧波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