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含光君,逢亂必出,雅正端方;他是痴情種,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魔道祖師》(劇版《陳情令》)中的另一位男主角藍湛。
藍湛 ,字忘機,姑蘇藍氏二公子。湛含有清澈之意,體現了他純粹明淨的心。他的一生,是為了內心理想不斷求索向前的過程,最終他守護住了他想要守護的人,也找到了屬於他的道義之路。
如果說魏無羨是一團烈火,炙熱燃燒,給身邊的人帶來溫暖,那麼藍忘機就是一泓泉水,清冷靜謐,潤物無聲。藍忘機同魏無羨看似格格不入:一個循規蹈矩,恪守家規;一個頑劣不堪,恣意妄為。
然而無論是不羈浪蕩的魏無羨和端直雅正的藍忘機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人,有著同樣的價值觀,有著同樣的舍我心態。他們作為硬幣的兩面,一體雙生,互為對照。他們也由一開始的互相看不順眼變成了畢生知己,他們代表了世間崇高的道義理想,是這世間珍貴的真善義的化身。
有人說藍忘機小時候等一扇不會開的門,長大後等一個不會歸的人。是的,藍忘機性格執拗,只要是認定了,就不會回頭。
談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他的身世。忘機出生於一個嚴格守矩的正派世家。母親因為恩怨是非殺死了父親恩師,父親力排眾議,將母親帶回靜室保護起來,藏了一輩子。母親活著的時候小忘機也只能一個月見上一次。六歲那年母親離世,他還不懂人離開了是什麼意思,默默的跪在雪地裡,等著那一扇不會開的門。
少年時缺乏父母的疼愛,讓他內心孤單,也漸漸封鎖了自己的內心,加上從小被叔父嚴格教導,他變得沉默寡言,喜怒不形於色,只有從小看著他長大的兄長能夠讀懂他的情緒。
遇到魏無羨,可以說是他轉變的開始。魏無羨於他而言就是那個他無法拒絕的陽光,讓他冰封的心有了一絲溫度,漸漸有了在他這個年紀該有的情緒。他會在監督魏無羨抄家訓被捉弄而跳腳;
他會為了魏無羨翻窗跳出藏書閣送他兩隻小兔子而欣喜;他會對魏無羨放天燈時許下「願我能一生鋤奸扶弱,無愧於心」,追求道義理想而欣賞。
漸漸的他從一開始的厭煩不滿,慢慢的產生了認可和欣賞。他不輕易對他人敞開心扉,但一旦交心,便是一輩子的情誼。不知何時魏嬰於他而言,便是唯一且重要的朋友。
所以當他發現從亂葬崗回來的魏無羨變成了邪魅狂狷、修習邪魔外道之人,他的內心必定是十分焦急的。急得失了儀態,急得上前大聲質問。他擔心好友墮入魔道,反噬毀了自身。然而當他在屋簷上再次與羨羨交心,聽到羨羨親口對他保證後,他放下了原本正邪不兩立的理念,站在羨羨這邊,開始想法設法幫他。
他試圖讓羨羨重拾劍道,幫羨羨研習洗華,即使他在魏無羨那裡屢屢碰壁,卻沒有半點要放棄的念頭。甚至他對兄長說想帶一人回雲深不知處,帶回去,藏起來。
窮奇道那個雨夜,魏無羨為救溫寧一脈,擲地有聲的問他「離哪本經,叛何方道。孰強孰弱,又孰黑孰白,這難道就是你我誓死守護的諾言」。是啊,那些自詡正道之人卻在殘害無辜之人,而別人口中的邪魔外道所做之事卻是為了保護溫家五十口老弱婦孺。這一聲聲的叩問讓他從小到大的規訓轟然崩塌。他為魏無羨讓了路,放下手中的傘,暢快的淋雨,洗滌內心,他不斷叩問孰強孰弱,又孰黑孰白。
自此之後他放棄了勸其回頭的執念,認定羨羨並非奸邪,便也不存在什麼結交奸邪,所以他公然違背叔父的話,去夷陵看望羨羨,希望站在他的身邊,幫助他,支持他。
然而悲劇還是發生了,他沒有護住那個他想保護的人。窮奇道之變,金子軒被殺,各大家族誓師圍剿魏無羨。最終魏無羨因師姐之死萬念俱灰,他終究沒能救下他。
當他跪在臺前,被罰戒鞭,他大聲質問原來的道,敢問叔父,孰正孰邪孰黑孰白。這些所謂的正道之士,真的代表了道義嗎?難道就憑一個人的所修之道,就能判斷他的正邪了嗎?想必此時的忘機必有無盡後悔,後悔不夜天沒有與羨羨站在一起,後悔沒有堅定他早該明悟的道義。
問靈十三載,等一不歸人。喝他喝過的酒,受他受過的傷。所幸,念念不忘,必有迴響。人生最美好詞莫過於失而復得。魏無羨回來了,他終於有機會彌補當年的缺憾。
對於重生的羨羨,他無底線的包容和遷就。魏無羨想要有人喝酒,他明知自己不擅飲酒仍然二話不說捨命相陪;素來飲食清淡的忘機為了照顧羨羨嗜辣的喜好每次都點一桌子的重口味;金鱗臺上魏無羨身份暴露,藍忘機毫不猶豫隨他而去。他終於可以陪他體驗一條獨木橋走到黑的感覺,這一次魏無羨不再是一個人。
在他了解了羨羨當年不能佩劍,刻意疏離自己,故作頑強下隱藏的苦痛心酸;當他追查刀靈之事發現位高權重者品行不端而釀成的禍事,他漸漸明晰了一份責任,擔下了仙督的擔子。
他知道這個世道,需要有人來建立良好的風氣,做出好的引導。他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實現自己和阿羨的共同理想,構建一個不問所修之道,只問心之所向的世界。一生鋤奸扶弱,無愧於心。前世羨羨做到了,現在輪到他了。
高山流水遇知音,只要笛聲一響,你回來,我永遠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