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張揚個性,貽誤自身;第二部分,化解尷尬,學習姚明;第三部分,懲治老美,綿裡藏針。
最近網上傳出了這樣的消息:孫楊被國際泳聯禁賽八年。八年對於31歲的孫楊來說,無異於法官判了他「提前退役」。理由是:孫楊拒絕配合尿檢,並且當著尿檢工作人員的面,故意破壞了檢測樣本。
事情是怎麼一回事情呢?國際尿檢部門聲稱:孫楊在進行尿檢時候不是很配合,並且其母親指使一名保安破壞了孫楊的尿檢樣本。孫楊反駁說道:我非常配合尿檢的各項程序,但是由於我發現了檢測工作人員存在了違規操作,於是對尿檢人員的資質感到質疑,所以我母親才會銷毀尿檢樣本。
一、張揚個性,貽誤自身
眾所周知,孫楊是一個性格張揚的運動員,他張揚的性格不止一次「害了他」。
我記得孫楊有一次在200米遊泳決賽上獲得了冠軍的榮譽。舉行授獎儀式的時候,孫楊被銅牌獲得者給羞辱了,隨後他惱羞成怒鑄成了錯誤,國際泳聯對他發出了警告處分。
原來頒獎的時候,銅牌獲得者竟然拒絕和孫楊握手和拍照。孫楊面對這樣尷尬的場面,張揚的個性決定了他並不能很好的壓制住自己的怒火。
同樣的尷尬場面孫楊遇到了不止一次,屈居第二的老美泳將霍頓也曾經在頒獎典禮上拒絕和排名第一的孫楊合影。同樣的場景出現了兩次,孫楊惱羞成怒其實也情有可原。
孫楊面對銅牌選手的羞辱,非常不爽當面懟了回去:「You loser,I’m win」(翻譯:你是個失敗蛋,而我贏了,哈哈哈)
銅牌選手的做法非常的欠妥,儼然一副蔑視比賽結果的賴皮模樣,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你丫的沒事找事兒。可是孫楊卻真的著了這丫的道兒。國際泳聯並不理解孫楊個性的張揚,而是認為孫楊的行為太過於狂妄,於是各打五十大板,對兩人同時發出了警告處分。可事實是:孫楊有狂妄的資本呀!銅牌選手不僅能力不行,而且嫉妒心作祟。
二、化解尷尬,學習姚明
外國人的「嫉妒」行為也同樣在姚明身上發生過,但是姚明化解尷尬的技術顯然要比姚明高明得多。
外國人總是帶著有色的眼睛審視我們,尤其是美帝。有一次姚明在接受一位老美記者採訪時被問到:為何我國十三億人卻培養不出籃球巨星呢?
面對老美的挑釁,姚明並沒有像孫楊一樣正面硬懟,而是將同樣的「下套兒」問題拋給了別有用心的記者。
姚明沒有立即回答記者的提問,而是不慌不忙的反問記者:「為何你們國家三億多人卻培養不出桌球巨星呢?」
姚明的反問讓老美記者羞愧無言,在應對「敵人」言語挑釁問題上,姚明與孫楊相比,儼然更加老練。
三、懲治老美,綿裡藏針
其實姚明身上還有很多值得孫楊學習的,面對敵人的挑釁,不僅要維護自身的面子,也要維護國家的顏面,因為優秀運動員基本的屬性就是愛國。
網絡上流傳最多的就是姚明反駁中美姓氏文化差異的段子。有一次老美記者向姚明問道:「為何你們母親不隨父親的姓氏?」
姚明拿自身舉例說到:「我的姓名叫做姚明,姚是我的姓氏,明是我的名字,我是隨我父親的姓氏,但我的母親並不姓姚,她有自己的姓氏。」
姚明解釋完依然不忘羞辱一番別有用心的記者:「我知道在你們國家,結婚後一般妻子都要改掉自己的姓氏,隨丈夫的姓氏。這種情況在我國古代也是如此,不過1949年之後,男女就平等了,女子不需要結婚後再跟隨丈夫的姓氏了。」
這樣一番話,簡直綿裡藏針。暗地裡諷刺了老美:一個打著自由、民主、平等幌子的國家,竟然最基礎的「男女平等」權利都實現不了。你還有什麼資本對其他國家說三道四呢!特別想知道:如果孫楊遇上以上兩個尷尬場面,如何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