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界
作者|宋瑜
編輯|劉肖迎
狂奔的三隻松鼠,還是跑不動了。
生於電商,以「網紅」姿態出道,短短幾年,三隻松鼠便成為行業龍頭。不過,在褪去「網紅」的外衣之後,三隻松鼠裸露出來的,並不是一身「肌肉」。
每年的「雙11」,都是「休閒零食三巨頭」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百草味競爭最激烈的時候。
剛過去的「雙11」,2月份登陸A股、成為「雲敲鐘第一股」的良品鋪子,全渠道銷售額為6.59億元;6月份被百事公司收購的百草味,全網銷售額為5.6億元。意外的是,三隻松鼠並未公布具體數據,只表示拿下了多個渠道休閒食品類目的第一。
作為規模最大的一家公司,三隻松鼠理應第一時間公布數據,讓對手眼饞。事實上,以前的三隻松鼠也都是這麼做的。2019年「雙11」,它就公布全渠道銷售額創下10.49億元的紀錄。
三隻松鼠異於往常的操作,也讓外界猜測,可能是其欲撕下電商品牌的標籤。進一步講,三隻松鼠正在想方設法擺脫對電商的依賴。
這正是三隻松鼠目前所面臨的困境:過度依賴電商平臺。雖然銷售額在不斷創新高,但是,電商紅利退潮,流量成本越來越大,獲客難度越來越大,利潤不增反減。
被困住的三隻松鼠,正在設法轉型求變,可大股東們似乎等不及了,一波大比例減持先來了。
三隻松鼠被困
跟良品鋪子、百草味、來伊份等競爭對手不同,三隻松鼠是一個比較純粹的「網生品牌」。
2012年年初,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並開始培育「淘品牌」。同年6月19日,三隻松鼠正式上線,喊出了第一聲「主人」,成為初代淘品牌。
對於很多「主人」而言,初識三隻松鼠是在幾個月後的「雙11」。
搭上了中國電商行業發展快車的三隻松鼠,上線還不到5個月,就在當年「雙11」奪得了天貓堅果零食品類的銷售冠軍,當日銷售額達766萬元。
踩準風口的那個男人,名叫章燎源,安徽人,1976年生,畢業於安徽銅陵煤炭技校自動化專業,中專學歷,曾在安徽詹氏食品有限公司任職多年,有豐富的營銷經驗。
創業之初,當三隻松鼠還蜷縮在安徽蕪湖都寶小區時,章燎源就在網上發帖大談趨勢:一個新時代來了,電商有五年機會。五年之內,可以成就一個網際網路電商品牌。但五年之後,便是消亡的開始。
章燎源乘著線上流量爆發的東風,即使身處蕪湖這樣一個創業窪地,也一路扶搖直上,再加上他善於打造IP營銷,使得三隻松鼠的發展更是風生水起。
在休閒零食領域,每年的「雙11」,三隻松鼠總是風光無比,大小冠軍拿到手軟,從一眾淘品牌中脫穎而出。七年時間,三隻松鼠就登陸資本市場。
2019年7月,三隻松鼠在深交所創業板敲鐘掛牌,接連十來個漲停,外行聽了羨慕,同行看了嫉妒。同年,實現營收101.73億元,在「零食三巨頭」外加主板「零食第一股」來伊份之中,率先跨過了百億門檻。
不過,盛名之下,三隻松鼠的日子卻越來越不好過了。
2020年前三季度,其營收增速大幅放緩,但保持了增長態勢,而歸母淨利潤卻在下滑:營收72.31億元,同比增長7.7%;淨利潤2.64億元,同比下降10.62%;扣非淨利潤更是下滑了23.60%,為2.18億元。
在一季度的時候,三隻松鼠稱,業績不好,是受疫情影響。不過,縱覽近幾年整體的業績變化情況,這一切似乎並不能簡單地歸因於疫情。
從2017年開始,其業績增速就已放緩,2018年扣非淨利潤出現了下滑,2019年淨利潤下滑幅度達21.43%。去年「雙11」當天,三隻松鼠銷售額創下10.49億元的紀錄,可整個第四季度卻是虧損的,虧損額達0.57億元。
風光原來只是表面的。
三隻松鼠在2019年度業績快報中稱,報告期內,通過產品升級、加強市場推廣及全渠道並進等策略,以獲取新用戶及擴大市場佔有率,導致費用有所上升,同時促進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
歸根結底,還是三隻松鼠的銷售太依賴於天貓、京東等第三方線上平臺,而電商紅利逐漸消散,流量成本正在變得越來越大,導致利潤被嚴重侵蝕。
以2019年為例,三隻松鼠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2019年線上渠道收入約88億元,投食店+聯盟店收入8億元,團購及其他收入5.7億元。以此計算,線上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近87%。其對電商的依賴程度,可見一斑。
基於電商平臺的運營模式,近三年,三隻松鼠的銷售費用率不斷變大。其中,平臺服務費(平臺按成交額的一定比例抽取的佣金、平臺使用年費等)與推廣費(平臺站內推廣及廣告費)是銷售費用率增大的一大主因。
2020年上半年,推廣費及平臺服務費增加超50%,達3.98億元。同期,扣非淨利潤為1.53億元,同比下降了41.37%。
在三隻松鼠的說辭中,也提到獲取流量的成本在進一步提升。
「2020年上半年度,線上平臺流量進一步分散,多流量入口導致主流電商渠道的流量下滑,線上銷售增速放緩,公司採取積極措施,藉助數位技術,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新興工具,擴大電商引流入口,在保障銷售增長的同時也增加了獲客成本。」
曾經的優勢,如今,卻變成了短板。快消新零售專家鮑躍忠對市界分析稱,過度依賴電商平臺的流量,是三隻松鼠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也是其商業模式上的缺陷。
依靠第三方平臺流量的三隻松鼠,到最後也不過是「打工人」。
瘋狂開店,瘦身轉型
在「休閒零食三巨頭」中,三隻松鼠起步最晚,跑得卻最快。但是,「松鼠老爹」章燎源曾經的預測,即「五年之後,便是消亡的開始」,也不幸應驗了。
被電商捧紅,又困於電商,加上行業門檻低,產品同質化嚴重,於是,章燎源開始尋求轉型:加快在線下開門店的速度;產品「瘦身」,同時,推出新品牌,進入細分市場。
三隻松鼠的門店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注重體驗的投食店,即直營模式,另一種是聯盟小店,即加盟模式。
在2019年之前,三隻松鼠所有門店加起來也不過60來家。但是從2019年開始,開始提速了。
2019年,三隻松鼠新開投食店58家,新開聯盟小店268家。2020年前三季度,新開門店數量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三隻松鼠在回答投資者問題時提到,截至2020年9月30日,直營店較年初新增53家,聯盟小店新增372家。
從門店數量增加的速度來看,三隻松鼠的擴張更依賴輕資產類型的聯盟小店。
為此,三隻松鼠聯合金融機構,推出小店專屬融資平臺,三隻松鼠為其提供擔保。三隻松鼠稱,擬向加盟松鼠小店的經營者個人提供合計不超過人民幣3億元的擔保額度,即三隻松鼠為加盟者向金融機構融資提供擔保。
三隻松鼠因此還收到了交易所的關注函。
交易所要求三隻松鼠說明與加盟松鼠小店個人經營者的合作模式、準入標準,以及是否存在關聯關係;該擔保項下貸款期限、融資用途是否有明確限制;如何防範利益輸送;風險防控措施等。
三隻松鼠回復稱,聯盟小店是一種新型的加盟形式,對於加盟松鼠小店的個人經營者,公司會進行嚴格篩查,有嚴格的審查程序,不存在關聯關係,整體風險可控。
這也可以看出,對於線下門店的布局,尤其是加盟模式的聯盟小店,三隻松鼠極為迫切。
不過,也有人疑惑:三隻松鼠現在才加速入局線下,是不是有點晚了?
作為三隻松鼠最大的競爭對手,良品鋪子以線下門店起家,在2006年8月就開出了第一家門店,後來才逐漸布局了線上渠道。
近幾年,良品鋪子是幾家休閒零食企業中,線上線下收入最為均衡的一家。2019年,良品鋪子線上收入佔比為48.58%,線下佔比為51.42%,大體上各佔一半。截至2020年9月30日,良品鋪子終端門店數為2569家。
看著「友商」們在線下遍地開花,章燎源2019年就立下flag:到2020年,三隻松鼠將開出1000家線下門店,五年內將開設10000家線下門店。
不過,剛開始快速擴張,管理費用就急速上升。
2020年上半年,三隻松鼠的管理費用超過1.16億元,同比增加63.91%。其中,職工薪酬就達0.62億元,同比增加近60%。
在謀劃全渠道的同時,章燎源也在給產品做減法。他表示,今年年底前,將砍掉300個SKU。
三隻松鼠相關負責人告訴市界,這意味著,將近砍掉三隻松鼠一半的SKU,「主要是銷量未達預期或者不符合大健康趨勢的產品」。當然,縮減SKU數量,企業運營效率、貨品流轉效率都將提高。
在10月份舉辦的首屆中國堅果零食產業創新高峰論壇上,章燎源透露,三隻松鼠未來計劃從全品類品牌轉型回歸到「堅果果乾+精選零食」品牌,將更加聚焦。
但同時,三隻松鼠也在做加法。今年,三隻松鼠已陸續推出了小鹿藍藍、養了個毛孩、鐵功基、喜小雀四個子品牌,分別定位於嬰童食品、寵物食品、方便速食、定製喜禮等細分市場。
其實,百草味和良品鋪子此前已布局方便速食、兒童零食等領域。鮑躍忠告訴市界,在高端化和細分化方面,良品鋪子走在了三隻松鼠的前面;在品牌方面,三隻松鼠也受到了「友商」們一定的擠壓。
上述三隻松鼠相關負責人向市界表示,在「堅果果乾+精選零食」的基礎上,未來,三隻松鼠會進入更多細分領域。
「投資女王」要離場
困境中的三隻松鼠,在嘗試著轉型求變,至於未來能否順利扭轉局面,目前誰也未知。
不過,三隻松鼠的大股東們似乎等不及了,在限售期未滿的時候,就預披露了大比例的減持計劃。
三隻松鼠歷史上經過多輪融資,其中主要投資人就包括IDG資本和今日資本。
三隻松鼠的前五大股東分別為章燎源(實際控制人)、NICE GROWTH LIMITED、LT GROWTH INVESTME NT IX (HK) LIMITED、上海自友松鼠投資中心(有限合夥)、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截至2019年年底,持股情況如下:
LT GROWTH INVESTME NT IX (HK) LIMITED的背後便是今日資本,被稱為「投資女王」的知名投資人徐新間接控制這家公司;NICE GROWTH LIMITED與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為一致行動人,最終實際控制人相同,背後是IDG資本。
三隻松鼠上市一周年的時候,就是上述三大股東限售期滿的時候。2020年7月13日,是這三大股東解禁後首個交易日。不過,還沒到這一天,減持公告就來了。
7月8日,三隻松鼠公告稱,NICE GROWTH LIMITED及其一致行動人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計劃在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或在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3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9%。
按照當日收盤價計算,此次減持可套現金額最高達28.14億元。
幾天後的7月15日,三隻松鼠又公告稱,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 LIMITED計劃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3609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9%。
按照當日收盤價計算,此次減持可套現金額最高達27.88億元。
截至10月29日,NICE GROWTH LIMITED及其一致行動人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減持計劃時間過半,已減持1.51%;截至11月5日,LT GROWTH INVESTMENT IX (HK) LIMITED減持計劃時間過半,已減持1.359%。
三隻松鼠的發行價為14.68元/股,整整一年後,也就是上述股東披露減持計劃前後,已經接近80元/股,漲幅超過443%。
按理說,資本獲利離場,來來往往,也算是常見的操作。只是,這兩大股東接連減持,而且都是大比例,迫不及待地想離場,釋放出的,似乎並不是一個好的信號。
果然,資本市場先給出了回應。從上述股東限售期滿日,即披露減持計劃前後,到11月27日收盤,三隻松鼠的股價已經下跌了33%。
雖然良品鋪子2月份才上市,但是,三隻松鼠的總市值已被良品鋪子反超。在資本市場上,良品鋪子已經將「零食一哥」的桂冠從三隻松鼠的頭上搶了過去。當前,三隻松鼠總市值約214億元,而良品鋪子為231億元。對章燎源而言,因三隻松鼠在資本市場的風光,他在去年首次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財富為111.7億元。在近期市值不斷縮水的情況下,目前,他的身家為13億美元。
有意思的是,徐新的今日資本還投資了良品鋪子。
2020年半年報顯示,良品鋪子的二股東為達永有限公司,持有30.30%股份,而達永有限公司背後,正是今日資本。而且,在三隻松鼠和良品鋪子,徐新皆任董事。
等到明年2月份,達永有限公司在良品鋪子的限售期滿的時候,徐新也會大比例減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