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日訊 晴朗而明快的十月伊始,迎來了國慶和中秋雙重的節日禮讚,黃金周第一天,晴空碧海映襯下的青島景色愈發動人,遊客已經開始到來。在青島各景區和旅遊景點,市民遊客揮舞國旗,獻上對祖國的祝福。恰逢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市民遊客多在家中團圓,大部分中長線旅遊還未正式啟動出行。10月1日,青島各大景點、賓館和文化場所並未出現遊客激增的現象,保持了相對平穩的態勢,全市文化和旅遊市場總體運行安全、平穩、有序。
遊客青睞「城市名片」
要說青島旅遊的第一站,擁有「飛閣回瀾」靈動景致的棧橋,總是能贏得眾人的青睞。1日上午8點多,棧橋已有不少遊客,堪稱「升溫」最快景區。踏上棧橋,似是與浪同行,萬傾碧波湧來眼底。小青島遙遙相望,海面上波光粼粼,船舶靜臥,秋日的青島海濱景色沉靜而雋永。礁石區,不少外地遊客學著本地人趕海,趣味十足。「早上沿著海邊走走,沙灘上有人在打排球,青島真的是一個非常有活力的城市。」來自北京的遊客陳先生說。
在天主教堂廣場,來自內蒙古的遊客陳思琦和霍美琦帶著國旗來拍照。陳思琦告訴記者,兩人昨天下午4點多就到青島了,準備在青島玩5天,沿著地鐵線路一路遊覽。對於青島重點景區免門票開放,兩人也早早做足功課。大學路上,網紅牆依然是拍照打卡的熱門,無論是大學路和魚山路的網紅拐角,還是長頸鹿咖啡、小巫咖啡館等網紅咖啡館的門口,大都是年輕的外地遊客。在小魚山公園,遊客們登上覽潮閣,紅瓦綠樹和碧海藍天盡在眼前,不禁連連讚嘆。在青島山一戰遺址公園,親子遊佔比大。
在青島水族館和青島海底世界,遊客們排起長隊,工作人員一一測溫、檢查健康碼,按照疫情防控規定引導遊客有序遊覽。在夢幻水母宮,精靈般的水母讓遊客們的手機、相機舉起來就放不下。在奧帆中心和五四廣場,遊客們賞美景,玩帆船,逛市集,愜意度過休閒時光。
黃金周第一天,早早來到青島的遊客們,往往選擇青島特色濃厚的景區景點開啟行程,在記者探訪的這些地方中,相比網紅打卡地,傳統「城市名片」型的景點人氣明顯要更足。
在青島最高峰祝福祖國
國慶假期覽祖國美景,愛國情更是澎湃心中。在嶗山風景區,遊客們自發加入到祝福祖國的隊伍中。在嶗山遊客服務中心中央廣場,國慶71周年大型展板、花壇成為遊客紀念照的最佳背景板。文明服務志願者向遊客發放手持小型國旗、國旗臉貼,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在海拔1132.7米的青島最高峰嶗山巨峰,遊客們手持國旗告白祖國。在仰口天苑,遊客們登高吐納新鮮空氣,立巨石之上,萬千景象一覽無餘,大家揮舞手中國旗,一起唱響了《我和我的祖國》。
您的瀏覽器暫時無法播放此視頻。
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特為來館參觀的觀眾準備了鮮豔的國旗貼,小小志願者為觀眾貼在胸前,家人之間也互相分享,共慶國慶佳節的到來。
1日上午,一場由青島紅樹林度假世界和西海岸新區文化館共同舉辦的「禮讚祖國華誕71周年」全民快閃活動在青島紅樹林度假世界德國小鎮廣場上演,「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留下一首讚歌……」伴隨著振奮人心的音樂,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安防人員、消防人員等西海岸新區社會各行業代表隊、青島紅樹林代表隊、愛國少年代表隊、老年合唱團等組成的四個方隊,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手持國旗唱著《我和我的祖國》,在廣場上組成了巨幅「中國加油」的字樣。當歌曲結尾之際,在場的每一個人將國旗高高舉過頭頂,高喊道:「我愛你,中國!」高昂的聲音響徹整個廣場,不少觀眾熱淚盈眶!「太震撼,太激動啦!第一次能和這麼多各行各業的人民一起合唱《我和我的祖國》,讚美祖國,2020是不同尋常的一年,是祖國的強大和安定讓我真切感受到人民對祖國深入骨髓的熱愛和祝福!參與了這麼有意義的慶祝祖國華誕的活動,我們全家人都感受了節日的喜悅和歡樂!」來青旅遊的周女士說。
南北極動物吃上特製月餅
佳節之際,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的北極熊、企鵝、白鯨等南北兩極動物們,吃上了保育員為他們專門製作的月餅大餐。與日常見到的月餅不同,動物的月餅由保育員們根據他們的日常用食習慣烹製而成。北極熊的胃口大,保育員就用五種水果和蔬菜,搭配上北極熊日常食用的營養品,黏結成特製的「五仁月餅」供其食用,寓意團團圓圓;企鵝的身材小,就以魚料、磷蝦為原料,製作出符合企鵝口味的「珍珠蝦月餅」,寓意年年有魚;白鯨通體白色是純潔忠貞的象徵,保育員就為其專門定製「水晶月餅」,取純淨如伊的美好寓意。工作人員介紹,之前景區也曾多次為動物特製節日食品,但像今年這樣如此豪華,卻實屬首次,通過在各個時節為動物準備美食盛宴,既能豐富動物們的生活體驗,也能讓參觀遊客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氛圍。
兔兒爺是北京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屬於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玩具。上午九點,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戶外木棧道上,工作人員首先向學生及家長介紹兔兒爺的由來和民間故事,家長和孩子們一起手繪兔兒爺。活動過後,孩子們帶著自己的作品,在家長的陪同下走進博物館,感受百年建築的滄桑魅力。
文明旅遊掀起綠色風尚
旅行美時美刻,文明隨時隨地,文明旅遊已深入人心。在青島水族館,作為室內遊覽場所,遊客們都自覺佩戴好口罩,按照瀏覽順序進行參觀。雖然遊客較多,但每當有人在展缸前拍照,其他的遊客便會主動避讓。在大學路網紅牆,遊客們自覺排隊等候拍照。在駱駝祥子博物館,不少外地遊客沒有提前預約,工作人員的解釋細心到位,提醒遊客可以現場預約的時間段,方便遊客安排行程。
嶗山風景區內,各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文明旅遊宣傳內容。嶗山「雷鋒索道」節慶氛圍濃厚,各索道按照「預約、限流、錯峰、有序」要求,抓實疫情防控確保安全,工作人員全員在崗,貼心服務廣大遊客,以雷鋒精神融入工作細節,為文明旅遊添磚加瓦。
在青島各大酒店的餐飲區、各餐飲門店,文明旅遊正在成為風尚。在青島金沙灘希爾頓酒店,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分餐意識更強了,服務員上菜時會直接將可以分配的菜品幫顧客分好,點餐前,也會提醒客人按需點餐,部分菜品還推出了小份菜。在青島魯商凱悅酒店自助餐廳,文明用餐、拒絕浪費等標語被放置在餐桌上。(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