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日行千裡,遙望千山千水。願以中國為中心,古人一直在探索,雖然精度有限,但今人精確探測,日夜不停,最終通過國家地理測量,在陝西省涇陽縣永樂鎮北流村找到了它的具體位置。在中國的中心,也就是中國的大地原點,位於中國的中心,也就是最中間的位置。
「大地原點」是大地坐標系的基準點,是國家地理坐標的起算點,以其獨特博遠的開闊視野,集地理、科學、文化、國家等多方面的含義於一體。
歷史在不斷地前進,在不斷地上升。今日中國使用的大地原點,是70年代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國家測繪局一大隊花了三年時間最後確定的,它的準確性、權威性不言自明。
「大地原點」是一個人為確定的點,以此為起點,中國建立了全國統一的獨立坐標系,是中國測繪事業獨立自主的標誌,也是國家尊嚴的象徵。
#從古到今,天文地理就是古人孜孜不倦探索的焦點,更是由此產生了眾多的地理學文獻,更是如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古人怎能放過這片土地呢?
早在西周,周旦公就多次派人到全國各地去測量大地原點的具體位置,當時沒有機器、沒有網絡,有的是勞動人民深厚的經驗積累,有的是科學家睿智的頭腦,於是,經過一番不懈的探索,終於確定了豫州之汝南。
而且其依據,更多的是利用八卦方位圖來確定中心位置,因而缺乏一定的科學性,但在當時卻有很高的政治意義。
把汝南定為地界後,周旦公立即建了一座山作記號,命名為:天中山。而駐馬店,在這裡又建起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驛站,用以供馬歇腳,名曰「山不高,有仙則名」。
#漢代的皇帝無獨有偶,也有過這樣的探索。在《漢書.郊祀記》中,顏師古註:「天人合一,如魚得水。」這裡就是著名的「天井」,位於陝西省三原縣西北的天井岸村,曾經被無數人猜測過的神秘之地,正是漢代測量的大地原點。
而且它距離現在被測量的永樂鎮的大地原點還不到20公裡,不禁讓人驚嘆。古代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是今人遠遠無法想像的,不禁令人遐想如果古代人穿越到現代將是怎樣的景象?一個人經過短暫的一生,就會有今日的失落,不一定是日後的得利。失敗是成功的先導,古人的不斷探索,雖然缺乏科學依據,但也為今人的探索提供了許多參考,提供了大方向的依據,為今天陝西省北流村的大地起源奠定了基礎。
到20世紀70年代,新中國已百廢待興,大地原點的精確測量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按照國際慣例,確定世界範圍的定位需要一套具體的測量基準,因此,根據中國的獨特地形,我國也有自己的定位基準,然後是中央定位基準,一旦確定,則具體的經緯度在全國各地都有依據,這無疑是超越今冠古的裡程碑。由於此前中國各地大多採用局部坐標系,各地地圖難以融合。什麼都講「時時有人」,沒有地球的原點,就缺少了「地利」這個大條件,這對當時的國家發展建設極為不利。
一九七五年,國家測繪局召開了大地測量工作座談會,提出了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的設想,並派「國家測繪局一隊」去勘測。而且這項工作並不容易,它對環境位置、測量難度、底層機構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時要滿足地基穩定、遠離市區、交通方便、靠近我國中部地區等條件,可謂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