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今天上午,一則好消息從好萊塢傳來:《寄生蟲》斬獲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這是韓國電影首次獲得該獎項提名,且第一次提名即獲獎,引起全場鼓掌歡呼。
除最佳國際電影外,《寄生蟲》還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3大獎項,它擊敗了之前風頭正勁,拿下了11項提名的《小丑》,成為最大贏家。這也是奧斯卡歷史上亞洲電影首次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結果一出,導演奉俊昊則興奮地說:「我準備好今晚喝酒了!」同時,他也向全場介紹了主演們,並表示支持將「最佳外語片」改為「最佳國際電影」,對在場「所有優秀的藝術家」表示慶祝。
這是又一次見證歷史的時刻,這是亞洲電影的第一次,因此不少觀眾們歡呼:這是亞洲電影將迎來「黃金時代「的啟程麼?
01
不知大家是否看過《寄生蟲》,看過的人都表示這部電影的這些榮譽實在是實至名歸。
《寄生蟲》故事是從「基宇一家」的半地下室開始的,也是從那裡結束的。作為底層人物的代表,他們過得艱辛卻又不安於現狀,他們曾試圖改變自己受盡冷眼的地位,於是嘗試如同寄生蟲一般,寄生在樸社長家,當樸社長一家不在的時候,他們便是房屋的山大王,他們享受著富人的一切,他們也因此麻痺自己,仿佛自己也跨越了這層無法逾越的階級。
故事令人心酸,卻又充斥著喜劇味道,整部影片無處不在的諷刺更是讓觀眾頻頻戳中心中最無奈的那一角。
電影中,這不可逾越的階層被導演用「臺階」的形式進行外話,在樸社長家中,臺階永遠是用廣角拍攝的,他們的臺階永遠是明亮的,是昂貴的。反之,基宇一家的臺階卻永遠是向下的,他們想要回家必須在一個很大的坡,然後下個臺階才能進家門。
如此隱喻雖直白,卻也是赤裸裸直抵人心。
在最近兩年的坎城電影中,韓國電影可謂是大放異彩,除了《寄生蟲》外,2018年燃爆坎城、破場刊記錄的電影《燃燒》也屬於上乘之作,令人遺憾的是,《燃燒》在那一年雖頗受好評卻顆粒無收。
於是不少人都將《寄生蟲》和《燃燒》比較,他們都覺得這是「還」了一座獎盃給韓國電影,對此,我並不認同。
當然得承認,無論是《燃燒》還是《寄生蟲》,他們都是優秀的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只是它們雖都聚焦韓國難以調和的階級矛盾,但兩者對現實主義的反應卻存在著本質上的差距。
這種差距不僅在於截然不同的創作路徑,也在於鏡頭語言與敘事的策略上。
《燃燒》更像是「虛實相生的敘事藝術」,而《寄生蟲》則是荒誕的喜劇故事,把美好的東西壞破給觀眾看。
不僅如此,《燃燒》在大力渲染氛圍的同時,卻缺少了該片本應具有的影影綽綽,影片中很多暗情本可以通過細節隱晦烘託,可影片在設計上卻是過於體貼了,少了讓觀眾遐想的空間。
相比較,《寄生蟲》則把問題聚焦到了兩個家庭中,導演獎人生顯微鏡交到了觀眾手中,觀眾可以盡情地在影片推進中去觀察病變和瘋狂,在電影核心的展示上,電影所設計的方法讓人透徹而舒適。
導演在《寄生蟲》上所付出的心血憑影片就可以見端倪,不得不說,藝術無國界,好電影終將被認可。
02
《寄生蟲》豆瓣評分8.7分。
要拿下如此多的獎項,其實非常不易。
今年入圍最佳影片的9部電影中,從《寄生蟲》、《小丑》到《1917》、《好萊塢往事》,都是今年各項國際大獎的常客,不僅如此,除《好萊塢往事》外,入圍最佳影片的電影豆瓣評分都在8.3分以上,競爭可謂相當激烈。
而它所獲得的成績可以說是韓國電影時、亞洲電影史都前所未有的。
在奧斯卡提名之外,《寄生蟲》在眾多的「前哨戰」中同樣勢如破竹,包括第77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好萊塢年度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電影獎、美國剪輯工會艾迪獎最佳劇情片剪輯等。
除此,自從在北美院線開啟點映以來,《寄生蟲》更是憑藉著「平臺模式」持續擴大放映規模,從3家影院到最多進入620家影院,截至12月底已累計至2263萬美元,受歡迎程度之深、範圍之廣令人震驚。
隨著這些喜報,韓國主流媒體早已沸騰。
韓國三大主流媒體朝鮮日報、東亞日報、中央日報分別發表圖文對《寄生蟲》對獲獎表示祝賀。其中東亞日報直稱「《寄生蟲》書寫了韓國電影新歷史」,中央日報則在網站首頁滾動六張《寄生蟲》在奧斯卡領獎瞬間,以「非英語電影在奧斯卡92年歷史上首次獲最佳影片」「歷史上第二部同時獲得金棕櫚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來形容。
韓國總統文在寅也在個人社交媒體發文慶祝《寄生蟲》獲獎,並稱會以《寄生蟲》主創及劇組人員為榮。
無疑,《寄生蟲》獲得多項獎項於韓國而言,是大喜事一樁,是電影史上的裡程碑。
03
其實,回顧2019年的整個北美影市,《寄生蟲》的爆發絕不是孤例。
一直以來,在電影業,都有一條不成文的默契:北美觀眾「不歡迎」外語片,但從2019年北美的票房結果來看,相比於往年,這一年絕對可以稱之為是外語片的「大年」。
根據統計,外語片票房前10強都誇過百萬美元門檻,這些影片分別來自日本、韓國、中國和印度等國家,其中尤其以亞洲電影的表現更為突出。
雖然未來亞洲國家間的競爭態勢仍比較模糊,但毫無疑問,隨著《寄生蟲》獲得歐美主流獎項的認可,亞洲電影的「黃金時代」是值得期待的。
讓我們再次為《寄生蟲》乾杯,也為亞洲電影的大步向前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