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道
不知大家多久沒帶錢包出去過了?我覺得很多錢包行業的從業者,怎麼也沒想到,當移動網際網路到來後,電商平臺愈發發達之後,錢包行業卻損失慘重。別說錢袋子的從業人員,連普通百姓都沒想到。行動支付的興起和迅速發展是其主要原因。
一開始馬雲叫喊要改造銀行,許多人都笑了,但後來他卻如願以償。只是很多人沒想到馬雲不僅改變了銀行,還改變了百姓的交易方式。以前一般人外出購物,都會帶上錢包,帶上現金。但如今不僅外出購物減少了,錢包的作用也大大降低了。最終,像支付寶這樣的行動支付正在興起。
毫無疑問,行動支付將在全國範圍內流行,取代現金,成為當今社會交易的主要方式,這離不開支付寶,同樣也離不開微信支付的推動。馬雲從電子起家後,就推出了支付寶,當時網際網路金融基本上就是支付寶的天下。騰訊是阿里巴巴的主要對手,自然不甘落後,它怎麼能接受網際網路金融被阿里巴巴佔盡,於是2014年微信支付異軍突起,以紅包的形式推廣了微信支付。
據估計,許多人都沒想到,後來者的微信支付憑藉著紅包的優勢以及龐大的用戶群,很快就在支付寶的圍堵下殺出一條生路,估計到了今天,許多人還記得當初趁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搶佔市場的時候,搶了不少錢包。最終支付寶、微信支付瓜分了國內手機支付市場。如今談起國內手機支付軟體,基本上都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並且,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引領下,國內行動支付發展迅速,據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行動支付興起之時,國內市場份額僅為6萬億左右。截至2020年初,行動支付的市場份額已達226.2萬億元,同比增長3700%。在這些支付中,支付寶佔55.1%,微信佔38.9%,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是名副其實的行動支付巨頭。
隨著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強勢,想要進入其他行動支付軟體市場分一杯羹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最令人痛苦的可能是銀行了吧。中央銀行佔主導地位的國內銀行業,一直是普通百姓金融的主要合作者。但自阿里巴巴成立以來,有了支付寶,銀行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不僅存款市場被支付寶搶走了不少,如今由於行動支付的興起,銀行的市場又一次受到了衝擊。
這樣,為了挽回市場上的客戶,央行聯合國內主要銀行,推出了雲閃付,並學習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最初在自家產品上發紅包的方式,央行也採用了大量紅包補貼的方式來推廣雲閃付,儘管最終收穫了3億用戶。但相對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元閃付僅排在第三位。
儘管國內行動支付市場呈現出三家鼎立的局面,但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地位仍然穩固,雲閃付只能屈居第三,無法撼動。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甘於失敗的中央銀行再次出手,挑戰支付寶、微信等新型支付方式。數字貨幣就是這種新的支付方式。
事實上,數字貨幣起步很早,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還沒有稱霸國內行動支付市場的時候,央行就已經推出了數字貨幣,當時是2014年,央行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小組,2017年,升級為研究院。到2020年,數字貨幣將進入內測試階段。有些人可能會說,數字貨幣的發展相對緩慢。在此必須強調一點,數字貨幣和紙幣一樣,都是國家法定貨幣,因此安全可靠,所以放慢速度也是很正常的。
因此,在推出數字貨幣之後,是否會威脅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地位?這是因為數字貨幣具有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沒有的優勢,所以我覺得問題不大。對於每個人都有的匯款等功能就不多說了,無論是支付寶或微信,每個人都有。那只有數字貨幣有,但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沒有,優勢在於可以離線使用。
如果沒有網絡,支付寶和微信就不能支付,但數字貨幣卻可以。顯然,數字貨幣的潛力仍然非常巨大。十月份,中央銀行在深圳發布了一千萬數字貨幣,挑選了5萬個普通民眾來進行內部測試。十二月五日,中央銀行聯合蘇州發行了二千萬元數字貨幣,可見這一貨幣在不久的將來會面世。屆時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將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