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DIY裝機,挑選各類硬體已經夠讓人頭痛了,單挑選完硬體,總得有個載體吧!所以又開始挑選機箱,看著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機箱選擇困難症是不是又犯了呢?
選擇機箱別光顧著顏值,其它方面也要看,別著急稍等,小編就給大家說說機箱該怎麼選擇。
下面呢,就先給大家說說「機箱」。
機箱根據主板板型,可分為緊湊型小型機箱(M-ATX)、迷你型MINI機箱(MINI-ITX)、標準型中塔機箱(ATX)、加大型全塔機箱(E-ATX),而我們平時最多見的就是緊湊型以及標準型的機箱。
然後機箱類型,可分為玻璃側透機箱/全透機箱、靜音機箱、復古機箱(帶光碟機位)、異形機箱等類型,而目前機箱以側透機箱以及靜音機箱較為多見。
並且機箱電源位,以上置電源位與下置電源位較為多見,還有不多見的側置電源位。
還有機箱所用的材質也都有所不同,由於本篇文章主要講小白該如何選擇機箱,所以就不做過多贅述,感興趣的小夥伴,可在網上自己查閱。
下面我就進入正題,小白該如何選擇機箱,要看那些方面。
一、根據選擇的主板選機箱
這點尤為重要,因為很多小夥伴在選機箱時,只注重了顏值,並沒有選擇合適的機箱,導致主板裝不上,這就比較尷尬。所以在選機箱時一定要根據主板選機箱,當然也可以倒置,根據機箱選主板。
二、散熱效果
我們都知道,機箱好的散熱,可以降低硬體的損耗還可以保證電腦運行時的性能,所以再選機箱時散熱也是尤為重要的一點。簡單點說,風扇位越多的機箱散熱效果越好,機箱體型越大散熱效果越好,當然機箱風道也要弄好,以電源位下置機箱來說最佳風道為,前進風,上後出風為最佳風道,選擇散熱器也要根據機箱,看機箱最大支持多高的風冷散熱器,以及支持的水冷冷排的大小都要考慮在內。
三、機箱厚度
現在很多機箱為想降低成本,機箱厚度也有所縮水,降到了0.6mm一下,而合格的機箱厚度一般在0.6mm以上,但最好還是選擇1mm厚度以上的機箱,因為不容易損壞可以更好的保護,其它硬體,同時還可以減少共振的產生,所以小夥伴選擇的時候機箱厚度也要考慮。點有些商家不標註厚度,問客服又不一定說實話,在這裡教大家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看重量(某些電商平臺在篩選裡面都會有機箱重量這一欄)相同體型下,重量越重也就說明機箱越厚。
四、 機箱顏值
這個就要看各位小夥伴的個人喜好了,在這裡不做過多贅述。
五、其他方面
機箱走線空間,合格的機箱在主板託板與側板之間的距離上,一般有2cm左右更容易走背線,提高側/全透機箱顏值;機箱是否自帶防塵網,最好選擇帶防塵網的機箱;面板是否帶有USB3.0接口,如果沒有的話,最好別選,不是特別老的產品就是山寨貨。
總而言之,在選機箱時一定不要光顧顏值,其他方面也要考慮,機箱相比於其他硬體重要性略低,但它一般都是用的最久的,因為其它硬體更新換代慢慢的會被替換掉,所以在DIY裝機時,一臺好的機箱必不可少。
希望本篇文章能給正愁如何選擇機箱的你有所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允許禁止盜用,侵權必究。原創作者:馬智偉。最後感謝大家的關注與閱讀,下期我們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