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宮商角徵羽,看春雪融夏景,秋桂香冬茗。就在9月26日,天姿國樂女子民樂團將聯合四川大劇院強勢歸來,推出2020年獨一無二的一場國風盛會——「國風•四季音樂會」 !首場音樂會僅推出三天,門票就售罄。為了安慰嗷嗷待哺的粉絲,劇院位置又能開放75%的座位了,主辦方工作人員重新重新加賣門票,又被大家「買空」啦。
雖然買完了票,但川觀新聞精神雜糧鋪總有辦法!恰逢金色秋季天高氣爽,邀你來聽一場「國風•四季音樂會」《秋•霓裳國樂》音樂會吧!坐在四川大劇院樓頂的小劇場,用耳朵捕捉到飽滿、斑駁、舒爽的秋季音符。
既然是秋天,如何用音律中表達泱泱浩蕩的華夏文明,又怎樣在國樂中追溯上下五千年?首先在序言中,觀眾能聽到中國著名作曲家李復斌創作的民樂合奏《太陽玄鳥》,展現遠古的輝煌;《竹籟清風》是天人合一的冥想,展秦漢之風;《英雄》、《劍器》、《酒狂》恣意揮灑中國人的颯爽和豪邁;《二泉映月》是歷經苦難後的悲喜交集;《陽關三疊》是為依依惜別譜寫的千古絕唱;《絲長竹青》喚醒我們每個人心底的江南夢;《霓裳羽衣曲》是奏響盛唐風情的千古傳奇;《春江花月夜》匯聚了人生境界的所有美好……
這其中有從時間長河中精選而出的千古名曲,也有朱海明指揮家小澤徵爾含淚跪著聽的阿炳傳世經典。人聲與二胡的結合,五把琵琶的和鳴,大阮與古箏的對奏,中國鼓與彈撥樂的競技,三支竹笛的婉轉起伏,古曲煥新聲,視聽兼而美之,帶你在熟悉的旋律中重新發現經典之趣、尋找沿途耳朵的驚喜。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除了音樂,背後還有厚重的文化積澱。國樂與國服,都是華夏文明的載體,是中國美學精神的體現,在現場你可以看到身著華美的服飾演奏歷經時間長河沉澱的經典音樂,感受每個時代獨特的美。這既是一場中國美學之旅,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還有三場即將開票,請大家敬請期待,它們分別是10月24日 《國風·四季音樂會》國潮來襲、11月7日的《國風·四季音樂會》聆聽國樂,11月21日的《國風·四季音樂會》中國故事。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工作人員微信後,邀請進入精神雜糧鋪粉絲群 ,我們將在9月23日晚9點,在群內發送報名表,粉絲可根據報名表中的要求填寫信息,最後,我們將根據回答質量抽取一位走心的資深國樂粉絲,或者是一位全新領域卻對國樂非常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感受四季音樂會,感受中華五千年之美。
附:首場節目單
1、《太陽玄鳥》民樂合奏 作曲:李復斌
太陽和鳥是萬物之精、心中之靈。太陽的光芒是大地勃然生輝,送來了光明、帶來了溫暖,而鳥的飛翔卻承載著我們的追求與嚮往······,因此人們視鳥為具有神性的日中之物。民族室內樂《太陽玄鳥》正是受到出土於四川金沙、被認定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圖標的「太陽神鳥」之啟迪創作而成,意在描述遠古人們對太陽和神鳥的拜頌。
秦風漢關:
2、《竹籟清風》 竹笛與笙 作曲:肖超
此曲根據唐五代杜光庭著《廣成南韻》之《南清宮》的旋律而創作,竹笛與笙都是中國最具代表的樂器,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回歸天籟之音,讓人領略到竹的寫意之美和東方音樂的特別魅力。
3、《英雄》 彈撥樂與打擊樂 作曲:孔志軒
音樂粗獷、滄桑,既有充滿陽剛的豪邁情懷,又蘊涵著悲壯深情的中國情愫。
魏晉風骨:
4、《酒狂》 大阮古箏二重奏 古曲 改編:陳素敏、陳素慧
《酒狂》原為古琴曲,相傳為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阮籍所作。樂曲通過描繪混沌、朦朧的情態、以發洩內心積鬱的不平之氣,音樂內在含蓄、寓意深刻,古箏與大阮的版本充分發揮兩個樂器的藝術特點,讓此曲更有跌宕起伏的張力。
5、《陽關三疊》管子與彈撥樂 古曲 改編:張維良
《陽關三疊》原為古琴曲,是根據唐代詩人王維的七言絕句《送元二使安西》譜寫的一首廣為流傳的藝術歌曲。管子是來自西域的吹管樂器,其音色悲涼悠遠,更能表達原曲的依依惜別之情和淡淡的惆悵。
盛世華章:
6、《霓裳羽衣曲》合奏 古曲 改編:肖超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唐代中國宮廷樂舞,相傳為唐玄宗登洛陽三鄉驛,望女幾山所作。此曲是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龐大而多變的曲體,其藝術表現力顯示了唐代宮廷音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7、《劍器》 阮族重奏 作曲:徐昌俊
「劍器」是唐代時流行的一種舞蹈,作曲家徐昌俊根據唐代大詩人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意而作。樂曲描繪詩中「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常驂龍飛,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擬輕光」的氣勢和意境。
江南清韻:
8、《春江花月夜》琵琶五重奏 古曲 改編:顧冠仁
此曲已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此曲深具江南絲竹特色,旋律優美婉轉,節奏流暢多變,極具詩情畫意,形象地描繪了春夜江面,月色清朗,千舟競歸的迷人景色,既有傳承又有出新,於悠揚秀美中見氣勢,於豪放抒情中見風骨,猶如一幅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使人聽後心曠神怡。
9、《絲長竹青》合奏 作曲: 傅沛華
此曲根據江南絲竹音調創作,曲調歡快明朗、清新雅致,讓人仿佛走入古典別致的江南水鄉。
明月千裡:
10、《二泉映月》人聲與二胡 作曲:華彥鈞 改編:肖超
二胡名曲,是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代表作。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溫暖的女聲加入更加突顯了二胡的獨特魅力。
11、《四川民歌聯奏》合奏 作曲:肖超
提起四川民歌,人們最為讚賞它的詼諧、抒情、婉轉、爽朗,婉轉多變的旋律展現出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