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中秋錦鯉贈文化套禮!四川大劇院邀你聽「國樂四季」,1小時回眸...

2020-12-19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宮商角徵羽,看春雪融夏景,秋桂香冬茗。就在9月26日,天姿國樂女子民樂團將聯合四川大劇院強勢歸來,推出2020年獨一無二的一場國風盛會——「國風•四季音樂會」 !首場音樂會僅推出三天,門票就售罄。為了安慰嗷嗷待哺的粉絲,劇院位置又能開放75%的座位了,主辦方工作人員重新重新加賣門票,又被大家「買空」啦。

雖然買完了票,但川觀新聞精神雜糧鋪總有辦法!恰逢金色秋季天高氣爽,邀你來聽一場「國風•四季音樂會」《秋•霓裳國樂》音樂會吧!坐在四川大劇院樓頂的小劇場,用耳朵捕捉到飽滿、斑駁、舒爽的秋季音符。

既然是秋天,如何用音律中表達泱泱浩蕩的華夏文明,又怎樣在國樂中追溯上下五千年?首先在序言中,觀眾能聽到中國著名作曲家李復斌創作的民樂合奏《太陽玄鳥》,展現遠古的輝煌;《竹籟清風》是天人合一的冥想,展秦漢之風;《英雄》、《劍器》、《酒狂》恣意揮灑中國人的颯爽和豪邁;《二泉映月》是歷經苦難後的悲喜交集;《陽關三疊》是為依依惜別譜寫的千古絕唱;《絲長竹青》喚醒我們每個人心底的江南夢;《霓裳羽衣曲》是奏響盛唐風情的千古傳奇;《春江花月夜》匯聚了人生境界的所有美好……

這其中有從時間長河中精選而出的千古名曲,也有朱海明指揮家小澤徵爾含淚跪著聽的阿炳傳世經典。人聲與二胡的結合,五把琵琶的和鳴,大阮與古箏的對奏,中國鼓與彈撥樂的競技,三支竹笛的婉轉起伏,古曲煥新聲,視聽兼而美之,帶你在熟悉的旋律中重新發現經典之趣、尋找沿途耳朵的驚喜。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除了音樂,背後還有厚重的文化積澱。國樂與國服,都是華夏文明的載體,是中國美學精神的體現,在現場你可以看到身著華美的服飾演奏歷經時間長河沉澱的經典音樂,感受每個時代獨特的美。這既是一場中國美學之旅,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還有三場即將開票,請大家敬請期待,它們分別是10月24日 《國風·四季音樂會》國潮來襲、11月7日的《國風·四季音樂會》聆聽國樂,11月21日的《國風·四季音樂會》中國故事。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工作人員微信後,邀請進入精神雜糧鋪粉絲群 ,我們將在9月23日晚9點,在群內發送報名表,粉絲可根據報名表中的要求填寫信息,最後,我們將根據回答質量抽取一位走心的資深國樂粉絲,或者是一位全新領域卻對國樂非常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感受四季音樂會,感受中華五千年之美。

 

附:首場節目單

1、《太陽玄鳥》民樂合奏  作曲:李復斌

太陽和鳥是萬物之精、心中之靈。太陽的光芒是大地勃然生輝,送來了光明、帶來了溫暖,而鳥的飛翔卻承載著我們的追求與嚮往······,因此人們視鳥為具有神性的日中之物。民族室內樂《太陽玄鳥》正是受到出土於四川金沙、被認定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圖標的「太陽神鳥」之啟迪創作而成,意在描述遠古人們對太陽和神鳥的拜頌。

秦風漢關:

2、《竹籟清風》 竹笛與笙  作曲:肖超

此曲根據唐五代杜光庭著《廣成南韻》之《南清宮》的旋律而創作,竹笛與笙都是中國最具代表的樂器,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回歸天籟之音,讓人領略到竹的寫意之美和東方音樂的特別魅力。

3、《英雄》 彈撥樂與打擊樂   作曲:孔志軒

音樂粗獷、滄桑,既有充滿陽剛的豪邁情懷,又蘊涵著悲壯深情的中國情愫。

魏晉風骨:

4、《酒狂》 大阮古箏二重奏      古曲  改編:陳素敏、陳素慧

《酒狂》原為古琴曲,相傳為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阮籍所作。樂曲通過描繪混沌、朦朧的情態、以發洩內心積鬱的不平之氣,音樂內在含蓄、寓意深刻,古箏與大阮的版本充分發揮兩個樂器的藝術特點,讓此曲更有跌宕起伏的張力。

5、《陽關三疊》管子與彈撥樂     古曲    改編:張維良

《陽關三疊》原為古琴曲,是根據唐代詩人王維的七言絕句《送元二使安西》譜寫的一首廣為流傳的藝術歌曲。管子是來自西域的吹管樂器,其音色悲涼悠遠,更能表達原曲的依依惜別之情和淡淡的惆悵。

盛世華章:

6、《霓裳羽衣曲》合奏  古曲  改編:肖超

《霓裳羽衣曲》即《霓裳羽衣舞》唐代中國宮廷樂舞,相傳為唐玄宗登洛陽三鄉驛,望女幾山所作。此曲是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表明唐代大曲已有了龐大而多變的曲體,其藝術表現力顯示了唐代宮廷音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7、《劍器》 阮族重奏  作曲:徐昌俊

「劍器」是唐代時流行的一種舞蹈,作曲家徐昌俊根據唐代大詩人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意而作。樂曲描繪詩中「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常驂龍飛,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擬輕光」的氣勢和意境。

江南清韻:

8、《春江花月夜》琵琶五重奏  古曲  改編:顧冠仁

此曲已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此曲深具江南絲竹特色,旋律優美婉轉,節奏流暢多變,極具詩情畫意,形象地描繪了春夜江面,月色清朗,千舟競歸的迷人景色,既有傳承又有出新,於悠揚秀美中見氣勢,於豪放抒情中見風骨,猶如一幅清麗淡雅的山水長卷,使人聽後心曠神怡。

9、《絲長竹青》合奏  作曲: 傅沛華

此曲根據江南絲竹音調創作,曲調歡快明朗、清新雅致,讓人仿佛走入古典別致的江南水鄉。

明月千裡:

10、《二泉映月》人聲與二胡  作曲:華彥鈞  改編:肖超

二胡名曲,是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代表作。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溫暖的女聲加入更加突顯了二胡的獨特魅力。

11、《四川民歌聯奏》合奏  作曲:肖超

提起四川民歌,人們最為讚賞它的詼諧、抒情、婉轉、爽朗,婉轉多變的旋律展現出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相關焦點

  • 感受國樂之美!四川大劇院推出「國風·四季音樂會」
    9月25日,四川大劇院聯合「天姿國樂」在成都舉辦「國風·四季音樂會」媒體見面會。出品方之一四川大劇院負責人介紹「每個國家的民眾都需要找到屬於他們自己的音樂符號,從這個意義上說,國風音樂的流行是一個必然趨勢。」
  • 國樂有多美?「國風·四季音樂會」帶你找答案!
    「國風·四季音樂會」由四川大劇院與四川交響樂團聯合出品,「天姿國樂」擔任演出,音樂會遵循中國「天人合一」之古訓,辨「古今中外」之樂脈,在四季的輪迴中,以當代的審美創新突破國樂的表達,呈現出國樂的多姿多彩和美妙絕倫!
  • 天津大劇院戶外「天幕」引爆津城 賞月賞樂請到這裡來!
    原標題:天津大劇院戶外「天幕」引爆津城 賞月賞樂請到這裡來!   2020年是新中國成立71周年,9月30日晚,天津大劇院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藝術盛宴,劇院親水平臺上的「戶外天幕」首次亮相,邀觀眾朋友一同欣賞美景和精彩演出的同時,向祖國母親獻上祝福,為天津文化增光添彩。
  • 天津大劇院「戶外天幕」首秀 華燈初上看城市繁華
    人民網天津10月1日電 (張靜淇)9月30日晚,天津大劇院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藝術盛宴,劇院親水平臺上的「戶外天幕」首次亮相,邀觀眾一同欣賞美景和精彩演出的同時,向祖國母親獻上祝福,為天津文化增光添彩。「戶外天幕」的神秘面紗重磅開啟後,著名指揮家楊洋攜手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登臺天津大劇院戶外平臺劇場帶來國慶音樂會,頌歌獻祖國,與觀眾共慶中秋國慶雙節。
  • 「國風·四季」音樂會將迎收官演出《中國故事》邀你重溫經典
    「古人造樂器非常講究,像中阮的四根弦就代表四季,十二個柱代表了十二個月。」11月17日晚,四川大劇院聯合天姿國樂在成都鍾書閣舉辦了一場國樂與詩歌分享會,讓現場觀眾在濃濃古風中更好地了解國樂之美。今晚的分享會也是由四川大劇院和四川交響樂團聯合出品的「國風·四季」音樂會配套活動之一,系列音樂會將於11月21日迎來今年最後一場演出《中國故事》。屆時,《臥虎藏龍》《滄海一聲笑》《鐵血丹心》《大話西遊一生所愛》等經典旋律都將一一呈現,帶領觀眾走入影視音樂世界,在音樂中重溫伴隨自己成長的中國故事。
  • 國慶中秋哪裡玩?安逸四川有這些精彩活動等你來
    9月17日,記者從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開「國慶中秋哪裡玩 安逸四川請你來」「萬人賞月誦中秋」四川秋冬文化旅遊活動新聞通氣會獲悉,四川發布了全省秋冬季節文化旅遊活動、旅遊產品和優惠政策以及多條高鐵環遊大西部系列線路,天府之國再次盛情邀八方來客安逸走四川。
  • 你開腦洞,我有好禮|國博咖啡廳邀您為新款沙冰起「芳名」
    」「文物賦彩,全面小康」(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主題)你開腦洞,我有好禮國博咖啡廳邀您為新款沙冰尋代言文物,並起「芳名」提名文物1.請結合國博館藏文物,為國博咖啡廳五款新品沙冰各尋一個代言文物,並為其各起一個霸氣側漏(動聽有內涵)的名字,於本文文末留言;2.留言格式:【第一款冰沙】:推薦代言文物_______,取名_______【第二款冰沙】:推薦代言文物
  • 燕之屋X安利 | 推出「燕歸·人團圓」中秋禮盒,限量禮贈!
    近日,燕之屋與國際知名品牌安利達成合作,聯名推出「燕歸·人團圓」燕窩橄欖油中秋禮盒,於安利自薦平臺「安利雲購」作為滿贈禮品回饋安利用戶。從9月5日預售,到9月8日,短短三日,這款中秋禮盒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全部產品已宣告贈罄。
  • ...設計賦予大劇院長久的藝術生命——中孚泰首創四川大劇院雙劇場...
    為了適應文化消費發展形勢,成都市政府決定將錦城藝術宮搬至對面原鐘樓處,並以四川大劇院之名重新為觀眾服務。這個困擾業主、建築師的難題,最終用大小劇場疊加的處理手法巧妙解決——大劇院由1個劇場變成了1個1601座的大劇場和1個450座的小劇場,小劇場設在大劇院上,樓下樓上兩個劇場的主舞臺區域像疊羅漢一樣上下重疊,將有限的建造空間「最大化利用」,滿足綜合劇場功能需求。
  • 國慶中秋將至,優衣庫多重驚喜好禮 歡慶翻倍!
    國慶中秋接踵而至,久違小長假更要舒適元氣每一天。優衣庫十一歡慶,9月28日-10月8日秋冬新品限時特惠79元起,元氣衛衣、多彩法蘭絨、百搭褲裝、質感針織、家生活起居服、時尚外套系列等人氣精選商品,無論團聚、逛街、宅家、出遊、聚會,優衣庫始終伴你安心、自在、活力滿滿,舒享假期無限場景!
  • 《劍靈》新春尋鯉 周邊助力贏稀有時裝
    新春尋鯉,這裡有一份好「禮」等你來領!《劍靈》恭賀2020新春佳節,重磅打造了「新春尋鯉」活動,購買南素柔&嘯四海手辦即贈抽獎資格,有機會從鯉魚池中「召喚」出稀有名門時裝。活動期間前300個購買手辦的玩家,還將隨機獲贈1張NPC紀念明信片,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 成都大運獻禮大學生節 尋錦鯉送10萬豪禮-國際在線
    在這個屬於青春的節日,成都大運會聯合中國工商銀行,為大家送上特別的福利——「成都大運錦鯉」抽獎活動。微博用戶只需要簡單動動手指就有機會獲得近10萬豪禮!這也是繼成都大運會微博專屬勳章領取活動後的又一次全民活動。  「成都大運錦鯉」如何參加?如何產生?
  • 重慶大劇院復甦,將迎來《鳥人》《戀愛的犀牛》等...
    你們對兩江交匯處那座重慶大劇院,是否充滿思念?好消息來了!28日上午,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大劇院獲悉,因疫情閉門謝客大半年後,大劇院將在9月迎來復演,大師交響、先鋒戲劇、風華國樂、經典話劇……好戲連臺,就等你來!
  • 長沙國慶遊玩攻略 | 尋古、賞燈、親子遊,「望」你樂遊一「城」!
    注意事項1、熱氣球體驗時間是晚上19:00。平常可接受團隊預定,2000元/1小時;2、名額有限請至少提前一天與教練或是業務員預約;3、免費提供洗浴,洗手間,24小時熱水洗浴,洗漱用品需自理;4、晚上營地有燒烤,啤酒,周邊有飯店。
  • 遇見禮|中秋送員工什麼禮品,既有檔次又省預算?
    前陣子看到一個網上的帖子,是HR的吐槽,說中秋福利難做,但最難做的是公司一個預算只給30-50塊錢。30-50塊錢的預算能買什麼?似乎能買的東西都很寒酸。批量購買月餅,能買多少?如果老闆沒有增加預算,那麼這個問題只能扔給了HR。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自"遇見禮禮品庫"線上平臺開建以來,發現大部分公司還是很重視中秋福利的。據研究,我國企業中秋福利的平均預算水平在260元左右。
  • 「喜迎國慶 中秋有禮」河南機場集團舉行傳統節日特色民俗文化活動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在中秋節、國慶節到來之際,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河南機場集團在鄭州機場T2航站樓出發大廳舉行「喜迎國慶 中秋有禮」文化活動,向南來北往的旅客展示傳統節日特色民俗,進一步豐富旅客出行體驗。
  • 精彩回顧|「中國四川·美之土地」四川交響樂團2018-2019音樂季閉幕音樂會《卡門》
    提起卡門這個人物的魅力,以為剛從中文系畢業的粉絲談到源自於她對自由的執著,和那種「如果你不愛我,那我偏要愛你」、「如果你愛上了我,那你可要當心」的對待愛情的態度。這樣的愛是直白的、是熱烈的,更是無所畏懼的。與此同時,卡門又是變化無常的,沒有什麼能阻擋卡門對自由對愛情的熱烈追求,愛上唐·豪塞而後又愛上鬥牛士,愛每一個人的時候都是那麼純粹。
  • 最低1元進劇院!施光南大劇院迎五周年,邀市民共享藝術盛宴
    沒錯,最低1元,你就可以走進劇院,身臨其境聆聽一場高雅音樂會。這份藝術福利來自重慶施光南大劇院。1月15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獲悉,作為施光南大劇院五周年慶典重磅策劃,從2020年新春起,院方將推出一系列文化惠民演出回饋山城市民,值得一提的是,最低演出門票僅需1元。城市文化品位與高雅藝術的普及息息相關。近年來,一批現代化演出場館的落成,讓山城文化面貌煥然一新,助力重慶向國際化大都市邁進,施光南大劇院便是其中代表。
  • 上海大劇院舉辦跨年音樂會 《樂響四季》民樂薈萃
    上海熱線訊,12月31日跨年之夜22:45分,在2020即將到來之際,上海的城市文化地標——上海大劇院內燈火通明。著名指揮家葉聰攜手表演藝術家喬榛、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男中音歌唱家周正中,與上海民族樂團一起,為滬上觀眾帶來海上民樂薈萃的《樂響四季》"跨年之夜",用民樂名曲回溯四季更迭的點滴時歲,呈現萬象更新的新歲新夢。
  • 山東省會大劇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攜美聲男孩邀您倚石聽聲
    2019年,其演唱的歌曲《盤他》正式上線,並參與《你眼裡的藍2》巡迴音樂會、央視《我同祖國共成長》節目錄製、《聲入春城》《聲入山城》等系列演唱會、湖南衛視《唱響70周年音樂會》節目錄製、《人生首席》系列音樂會。同年,其參與創作的歌曲《水》在各大平臺正式上線,並受到熱烈反響。歌曲作為其推廣中國傳統文化新的開端,以五行元素為創作理念,加入西方及現代音樂進行點綴,希望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