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不學習,把書上名人畫得"面目全非",老師:杜甫都給氣活了
導語
小孩子的大腦發育真的很快,平時的運轉速度也是槓槓的,所以經常會迸發出一些奇思妙想。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經常會觀察一些新鮮的事物,這也是他們創造思維的一種方式。
孩子的靈感大多數會集中在遊戲或者自己的作品中,如果運用到了正確的地方,很多人都會稱讚他是"小機靈鬼";但如果用錯了地方,可能就要淪落為"熊孩子"了。
案例
有些熊孩子上課不好好學習,老師在講古詩的時候,他就把課本上的那些名人畫的面目全非。
不僅改變了原來詩情畫意的情景,還添上了自己設定的故事情節,網友們看完以後真是哭笑不得。
華佗是我國古代的一位神醫,如果放到現在,他肯定知道吸菸有害健康,此時卻被惡搞的孩子畫上了一副潮牌墨鏡,嘴裡還叼著一隻雪茄,看上去宛如一位"混社會的大佬"。
簡簡單單的幾筆,完全改變了華佗這位神醫的形象,這簡直就是江湖騙子吧?
大詩人杜甫也沒有逃過熊孩子的"迫害",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某首詩底下有杜甫仰面長嘆的圖像。
其實本來是杜甫看到遼闊的長江,不禁寫出了某些感慨人生的詩句。然而熊孩子全在杜甫身前畫了一個長發飄飄的美女,竟然還很注重角度。
很多網友看完以後都崩潰了,紛紛評論:老杜要是知道他美人在懷了,會不會感慨自己晚節不保啊?
熊孩子的老師看了以後氣得想罵人:這孩子也太熊了,杜甫都給你氣活了!
除了以上兩位古人之外,就連關漢卿也沒有逃過這個"劫難"。熊孩子在他的半身照底下配了個摩託車,感覺好像是他騎著摩託車在賽場上極速前進,活生生的把畫風掰彎了。
真不知道這些孩子們上課到底在幹嘛,反正就是不願意學習,只要有一幅畫,他們就一定能創作出新的作品。
比如戴著冠冕的皇帝,被孩子畫成了整天面對電腦的宅男;孔子教弟子讀書的溫馨場面,也變成了兩個人打打鬧鬧的嬉笑場景。
分析
看完這些熊孩子的大作之後,大家有沒有覺得熊孩子的破壞能力真的很強?
其實很多孩子都做過這種事,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是比較正常的現象,但是家長和老師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1、不要打擾孩子
小時候,孩子正在專心致志地玩積木,父母非要湊過去逗一下孩子;長大了,孩子正伏在桌前寫作業,父母給孩子餵一個水果,遞一杯水。
這些行為看似是對孩子的愛,然而其實是在害他們。當孩子正集中精神做事情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隨意打攪,這樣對孩子的發展很不利。
2、創造安靜環境
孩子在閱讀或者學習的時候,父母應該可以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比如小孩子正在寫作業,父母就不要在一旁玩手機或者打電話,這樣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總而言之,當孩子正在學習的時候,家長一定要保持安靜,給他們創造一個不會被打擾、能夠專心思考的環境。
3、不隨意幹涉孩子
有些父母特別強勢,比較喜歡幹涉孩子的想法,他們忽略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屬於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希望父母能夠尊重孩子,學會理解他們的想法,做一個懂得傾聽的家長,這樣和孩子的關係也不會越來越遠。
關於以上的內容,各位寶爸寶媽有什麼想法呢?你家孩子有沒有在課本上亂寫亂畫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