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下發通知,鼓勵城市中心城區的各級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在今年「十一」黃金周實行夜間開放,並在此後擇時夜間開放。在大力推崇「夜間經濟」發展的當下,博物館夜遊究竟會有什麼樣的效果,又會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朱嘉明/文
江西文旅事業將再添新亮點
記者在相關通知中注意到,為助力繁榮夜間經濟,更好滿足居民的文化需求,江西省文旅廳鼓勵省博物館、省群藝館、5A景區博物館,各設區市中心城區的各級國有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在今年「十一」黃金周實行夜間開放,並在此後擇時夜間開放;其他城區或旅遊景區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可試點高峰期夜間開放。
據了解,目前各設區市正在匯總當地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夜間開放的工作方案和計劃,在9月29日前報送省文旅廳。9月25日,記者從省文旅廳獲悉,目前通知剛剛下發,各地均在統籌安排相關事項,具體夜間開放計劃將於近期出爐,未來的常態化夜間開放亦在探索中。
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共服務處負責人周建文向記者表示,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的夜間開放將與各地已建成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城市書房、文化驛站有機結合,共同構成立體化的圖書閱讀和文化休閒空間,讓居民時刻有地方享受文化生活。
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博物館處負責人劉昌兵表示,夜間開放並不等於通宵開放。目前全球通行的做法是延長開放時間,適當延長開放時間就能夠達到「普惠」的效果。
省內博物館夜間開放已有先例
業內人士表示,景德鎮市在博物館夜間開放方面走在了省內前列。早在去年8月,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首次試行在夏季的連續三個月內,每個周五和周六夜間開放,成為江西省首個博物館之夜活動,也是一次積極有益的探索。
今年,景德鎮再次啟動博物館之夜,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聯合景德鎮民窯博物館、樂平博物館、浮梁縣博物館等國有博物館一同開啟「景德鎮市博物館之夜」活動,並在8月和9月共16周的周六夜間開放。據了解,該活動未來還有望邀請民營博物館共同參與。
據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夜間開放的博物館吸引了不少白天沒空陪伴孩子的家長、受作息制度限制的日間上班族以及行程匆忙的外地遊客,加開夜場不僅能避開白天的參觀高峰,滿足不同休息時段的人群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是增加服務供給、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有效措施。博物館在夜場將演藝、體驗、講座、沙龍等不同形式的項目放到館內舉行,還能讓公共文化設施更加親民。
夜間開放是挑戰也是機遇
「夜間開放不是一刀切。」劉昌兵告訴記者,今年「十一」黃金周將首先把有條件的場館納入夜間開放計劃。事實上,是否開放夜場,將取決於場館的軟硬體設施是否能滿足更長的開放時間。
江西省博物館開放部範麗君對記者表示,對於夜間開放,博物館最大的壓力是來自於安保方面。據了解,現在省博主要以海昏侯展覽的逾900件展品為主,不少展品更屬國內罕見,而夜間安保由於條件更為複雜,對博物館來說確實是重大的考驗。
此外,作為公共文化機構,博物館開設夜場,一方面是滿足人們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在要求,而換個角度來看,開夜場也會增加場館的管理成本,「夜間將可能需要改造燈光等設備,以適應夜間的觀賞和安保需求,夜間開放需要不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所以我們更關注夜間開放實際產生的社會效應,如果場館的人流量不佳,就會導致投入產出不均衡,夜間開放就失去了意義。」劉昌兵稱。
周建文向記者表示,通過「博物館奇妙夜」之類的活動,可以讓文化更好地浸潤心田,讓居民適應和欣賞更加多樣的文化休閒新風尚,將文化精神和知識在這些新形式中潛移默化地散播下去,這將會是對於全民、全社會更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