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有印第安人,殖民者為何還要捨近求遠,去非洲販運黑人

2020-12-24 歷史有風

黑人貿易是15世紀時,歐洲殖民者在發現了南北美洲新大陸後,為解決廉價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而發動的從非洲大陸販運黑人到美洲為奴隸的帶血的貿易活動。

這場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卑鄙的貿易運動,從15世紀時葡萄牙發起,到19世紀工業革命後的結束,整整持續了近400年,使非洲黑人損失近一個億。

那麼在這場跨時如此長久的黑人奴隸貿易運動中,作為發起者和奴隸的主要使用者,西方殖民者為何不就地取材,直接奴役當地的印第安人為奴,而是捨近求遠,跑到非洲去販運黑人呢?這對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的生存又有何啟示呢?

不一樣的新大陸

在近代的大航海運動中,葡萄牙是長期領先於其他歐洲國家的,因此南美這塊新大陸也是葡萄牙最先發現的,並捷足先登佔據了地域廣闊、資源豐富的巴西地區。

但這些豐富的資源卻並不是葡萄牙所想像的,或者說是其期許的。從一定意義上講,葡萄牙率先發起的大航海運動,其原始目的就是要尋找以黃金和白銀為代表的貴金屬的產地。

但巴西卻並不盛產貴金屬,相反,肥沃的土地和溫熱的氣候,讓這塊新大陸十分適宜發展種植業。

但在這樣一塊十分適宜農作物生長的地方,卻沒能形成一個諸如非洲、印度洋地區的有完整組織秩序的社會結構,比如部落、部落聯盟、封建王國等。

沒有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沒有完整的社會組織結構,也就意味著耗費皇室巨額資產所發現的這塊新大陸,既不能滿足他們的奢侈品需求,也不能坐享其成的奴役他國來持續穩定的獲得貢品收入。

因此為了彌補尋找新大陸的支出,葡萄牙殖民者不得不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發展起了種植業,新大陸於殖民者的意義貌似看起來就是換一個地方種地而已。

新農場的新需求

換個地方種地,對於葡萄牙殖民者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建立了新航線的他們,只需要輕車熟路的將農場主和生產技術引進到這片新大陸就可以了。

但問題在於新大陸太大,超過了葡萄牙的想像,這也就意味著原本葡萄牙國內的家庭農場的生產方式並不適合在巴西的運作,同時,這也不符合快速收回其探險成本的要求。

於是人類歷史上,一種大規模、集群化的農業生產方式開始出現在南美新大陸上。

在工業革命之前,尚未實現機械化的大農場,只能依靠人力進行耕種,這也就意味著,在這片廣袤的新大陸上急需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很顯然葡萄牙人或者是其他歐洲白人是不符合這種新需求的。

因禍得福的印第安人

對於金錢和收回投資成本的迫切渴望,意味著新大陸的種植業不是以滿足國內消費為導向,而是以出口賺取利潤為導向。

這種導向也就要求農場主必須壓縮生產成本,以提高其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很明顯在沒有實質技術差異的情況下,壓縮人力成本是最快速有效的途徑,而奴隸顯然是所有人力中最便宜的,其價格甚至不如一頭普通的牲畜。

很明顯,殖民者身邊最容易得到的奴隸就是這些在新大陸上土生土長的印第安人。

但是要捕獲這些印第安人做奴隸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面講過,當葡萄牙人踏上這片新大陸的時候,這裡連一個像樣的有秩序的社會組織都沒有,他們還生活在以狩獵和採集為主的刀耕火種的原始時代,他們沒有城鎮和村落,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在這種情況下,處於原始狀態的印第安人的數量並不多,同時,由於新大陸長期與外界封閉,印第安人的天然基因一旦傳染上西方殖民者帶來的病菌,其死亡率基本在95%以上,這使得印第安人的數量難以滿足殖民者種植業對勞動力的需求。

除此之外,原始的印第安人由於保持著人類原始的狂野和桀驁不馴,使得印第安人很難被奴役,即使個別被殖民者抓獲的印第安人,其服從性也極差,天生熱愛自由的印第安人在被奴役之後,一有機會便會迅速的逃入深山老林之中。

如此一來,殖民者只能把解決勞動力短缺的途徑轉向大洋對面的非洲。

比白銀還貴的蔗糖,比草芥不如的黑人

令葡萄牙沒有想到的是,這塊沒有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的新大陸,卻創造了比競爭對手西班牙從其他殖民地獲得的更多的利潤。

新大陸完美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地,使得殖民者的種植園不僅有效提高了蔗糖的產量,同時,提升了蔗糖的糖含量,使得新大陸的蔗糖質量遠高於其他地區。

巨大的產量和遠高於其他地區的質量,使得新大陸的蔗糖出口額年年攀升,到1619年時,新大陸的蔗糖出口利潤已經達到了葡萄牙財政收入的5%,到1650年代時,新大陸的蔗糖出口達到了巔峰,其佔葡萄牙財政收入的比重一度超過10%。

高額的利潤必然促使殖民者竭盡辦法擴大種植和生產,這便使得殖民者對廉價勞動力的需求更為迫切。

此時的非洲無疑是提供這種廉價勞動力的最佳場所。一方面與印第安人相比,非洲黑人大部分已經進入了奴隸制的部落時代,奴隸在非洲部落社會中早已存在,那裡不僅奴隸數量眾多。而且還可以直接從奴隸主手中購買;另一方面,葡萄牙可以利用地理優勢,直接在非洲大陸,以戰爭或者抓捕的方式輕易獲取奴隸;最後,便是長久的奴隸制,使得非洲的黑人奴隸服從性極高,敢於反抗和逃跑的奴隸幾乎沒有。

根據現存的檔案資料記載,殖民者在販運黑人奴隸時,往往只需要幾名水手便可以輕而易舉的將數百名黑人奴隸從非洲販運至新大陸。而在新大陸的種植園中,大的種植園可能有1-2名護衛,小的種植園卻沒有護衛,但有記錄的黑人奴隸逃跑事件卻寥寥無幾。

龐大的需求加上「綜合素質」極高的表現,在與本地印第安人的兩相對比,使得黑人奴隸成為了西方殖民者彌補勞動力短缺的最佳選擇,而基數龐大的黑人奴隸數量,也使得黑人奴隸的價值甚至是不如一般草芥。

而伴隨著種植業高峰結束後,隨著開採技術進步所帶來的鑽石、黃金開採的浪潮的到來,更為惡劣的作業環境和頻繁的礦難,使得殖民者對非洲黑人奴隸的需求長期保持旺盛。

啟示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在西方殖民者進行大航海冒險之前,非洲黑人的文明進度是先進於新大陸的印第安人的,但這種先進卻致使非洲黑人更容易被馴服和管理,而落後的印第安人卻因為落後所附帶的狂野和桀驁不馴,而避免了被殖民者奴役。

因此文明的進步對於一個民族來說,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不能一概而論。

而印第安人因為原始的狂野而逃脫了被奴役的命運難道就是好事嗎?恐怕也不見得,他們逃脫了奴役,但也脫離了整個殖民社會,他們完全被排斥在殖民社會之外,成為了一股被漠視的非主流,正因為此,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當今社會的政治變革中,黑人始終是一股重要的力量,而印第安人卻從未見諸報端。

相關焦點

  • 黑人長得那麼強壯,為什麼被販賣後不敢反抗?看看印第安人的情況
    「三角貿易」,也被稱之為「黑奴貿易」,是在人類近代史上,奴隸販運寫下的最為可恥、最為卑劣的一頁。歐洲殖民者為了追求利益,在歐洲、非洲、美洲三大洲之間來回穿梭,把非洲強壯的黑奴販運到美洲出售,之後再購買當地的當地的貨物運回歐洲。一去一來,奴隸販子們便賺取了高額的利潤。
  • 西班牙人表示:美洲土著太可憐了,我們還是奴役非洲黑人吧
    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前往美洲的時候,卡薩斯也在船上,他還專門記錄了美洲印第安人吸食菸草的情形。卡薩斯經歷了西班牙對美洲早期殖民的全過程,這位極富同情心的傳教士,在美洲看到了很多悲慘的場景:印第安人要麼被疾病折磨而死,要麼被殖民者殺死,還有些人被送到農場幹活,過不了多久就累死病死了。
  • 殖民者的心靈導師說,印第安人太可憐了,不如買點黑人來?
    很多朋友曉得,美國是英國殖民者的後代建立的。 最初到美洲的那些人,有些是想著去發財的,但沒想到,這裡的環境,比想像中艱苦得多。 一些人回去了,更多人既來之則安之,建起簡陋的房子,圍起高高低低的籬笆,種起了糧,養起了雞,挖起了金礦。
  • 地理大發現帶來的災難:非洲喪失一億人口,印第安人差點滅絕
    到1574年,西班牙人已佔領美洲大陸近1/3的土地,建立起兩百多個城鎮和移民區,移民總數達15萬。15世紀中葉起,葡萄牙人便開始在非洲西海岸及其島嶼殖民、定居。16世紀初又開始移入葡屬巴西。30年代起開始大舉移入。到1574年,巴西的葡人約有1.7萬,到1590年,巴西的歐洲白人已有三四萬。43 在伊比利亞人移入美洲之際,印第安人便開始了銳減和被滅絕的過程。
  • 美洲的歐洲殖民史——印第安人的災難探討,是殖民還是疫病?
    大部分人只承認歐洲殖民者到美洲的殖民,但是歐洲殖民者在美洲的大規模殖民以及對印第安人奴役某種程度上,是在歐洲的殖民體系初步建立以後,而非剛剛登陸北美新大陸就開始。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以內,雙方都進行著各種商品貿易。而各種傳染病也就是在這一貿易之中傳播到了印第安部落,並形成交叉感染。此外,傳染疾病的並非僅有歐洲殖民者。
  • 為何非洲黑人被奴役了上千年?
    筆者今天告訴你們世界上皮膚最黑的人在非洲,特別是中非、西非。那裡的人們皮膚黑到什麼程度呢,大概就是晚上照相的時候只看見兩隻眼睛。當然了,今天筆者不是要討論「非洲黑人皮膚有多黑」的問題,而是要討論非洲黑人被虐的歷史。說起非洲,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那裡的人太黑了,其他就沒什麼印象了。確實如此,歷史上的非洲沒有創造過什麼重大的文明,除了埃及(其實埃及黑人很少)。
  • 牙買加位於北美洲,為何黑人這麼多?
    牙買加的人口2018年的數據是273萬人,其中有90%以上是黑人或黑白混血人種。牙買加的那些短跑名將很多都是黑人或黑白混血人種,除了博爾特,還有布雷克、弗拉特、內斯塔卡特、阿史米德等。有人說在短跑界,作為小國的牙買加卻是一個響噹噹的超級大國。你可能會納悶了,位於北美洲的牙買加距離非洲非常遙遠,怎麼會成為一個黑人(黑白混血人種)國家?這就要說到牙買加特殊的歷史了。
  • 揭秘西班牙殖民者用來奴役印第安人的殘酷政策——委託監護制
    ps:關於西班牙人的掠奴戰爭、貢稅制和分配製的詳細內容,我已經在上篇文章中詳細介紹過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早期西班牙殖民者和殖民政府用殘酷的貢稅制和分配製奴役印第安人)。
  • 非洲資源那麼豐富,為何西班牙捨近求遠選擇美洲,作為自己殖民地
    不過,今天要說的西班牙卻並不是如英國那般,其不僅沒有因為非洲資源豐富,就將其作為本國殖民地,反而是捨近求遠選擇美洲,這是為什麼呢?雖然西班牙距離非洲是十分近的,且非洲不僅有著極多的礦物,還有不少的黃金。更在此前統計中顯示,人們從非洲採取的黃金佔據了全球50%的市場份額,鑽石佔據了60%市場份額。但是,這樣的利益卻不是西班牙想要就能擁有的。
  • 西班牙人從教皇手中獲得了奴役印第安人和殖民美洲的「合法」理由
    而根據葡萄牙人殖民非洲、奴役黑人和西班牙人自己奴役加那利群島的關切人(當地土著)的方式和理論,西班牙人由此認為作為高等人種的自己,亦有權統治作為低等人種的印第安人,自己對印第安人及其土地的佔領和奴役等行為全都是合理合法的。
  • 非洲黑人成為「最受歡迎」奴隸,是因為抵抗傳染病的能力更強?
    1715年之前,從卡羅萊納賣出的印第安奴隸,被運往加勒比、維吉尼亞、紐約和麻薩諸塞,利潤豐厚。 所以,契約勞工和印第安人,才是殖民地種植園最初的主要勞動力。而印第安人作為土著居民,免去了長途運輸的費用,對殖民者來說更為划算。 但是,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很快就充滿了所有種植園。
  • 非洲資源更豐富,黃金儲量更高,為何西班牙跑去遙遠的美洲殖民
    不過,跟西班牙近在咫尺的非洲相比,美洲大陸的金銀儲量就不值一提了。根據2014年數據顯示,非洲的鑽石儲量佔世界總量的60%,黃金儲量佔世界總量50%,均居世界第一位。這就讓人疑惑了,同樣為了掠奪金銀,放著身邊的非洲大陸不殖民掠奪,卻去遙遠的美洲殖民,西班牙人為何要捨近求遠呢?
  • 美國4000萬多黑人,他們是如何來到美國的?
    (在美國體育界,黑人巨星輩出)在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之前,美國這片土地上只生活著印第安人,後來荷蘭人、西班牙人、英國相繼登陸美國東海岸,白人正式進入這塊嶄新的大陸。後來英國人通過英荷戰爭和英法戰爭攫取了大半個北美,美國東部沿岸也逐漸被英國人佔據,英國人在此建立了13塊殖民地,這邊是日後美國起家的13個州。北美南部地區的氣溫是非常暖和的,適合種植棉花等經濟作物,為此白人農場主便開始從非洲進口黑人奴隸。
  • 美國的黑人是從哪來的?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關於心臟病的問題,這個答案同樣和奴隸貿易有關,就像我們剛剛談到的,如果想要熬過這地獄一般的漫長旅途,來到美洲,人們必須足夠健康、足夠強壯。如果奴隸死在了路上,那麼對於奴隸販子來說,也是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奴隸販子們除了要看看外表上這些奴隸們是不是身強力壯以外,他們還要做一件挺噁心的事,那就是用舌頭去舔黑人奴隸的臉。幹嘛?
  • 非洲唯一「白人」國家,美女如雲卻拒絕和黑人交往,卻中國人免籤
    非洲唯一「白人」國家,美女如雲卻拒絕和黑人交往,卻中國人免籤提及非洲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黑人,但是非洲真的都是黑人嗎?其實不是,就算是在非洲,也是有白人國家的,這個國家的美女如雲,但是他們卻明令拒絕和黑人交往,為的就是不讓自己成為黑人國家,同時這個國家也是非洲唯一的「白人」國家!非洲唯一「白人」國家,美女如雲卻拒絕和黑人交往,卻中國人免籤,這個國家就是摩洛哥!據了解,雖然摩洛哥這個國家在非洲的西北部,但是其國內卻都是白人,這是為什麼呢?
  • 時至今日,已在美國奮鬥400年的黑人,為何仍無法改變被歧視的命運
    從外來的人們踏入北美大陸開始,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這麼長的時間內為何依舊沒有改變深扎在美國的黑人被歧視的問題?這跟歷史的發展不無關係。自美洲大陸被發現了以來,眾多歐洲的強國開始踏上這片土地擴張自己的殖民地,在白人在此立足之後人性的貪婪立馬浮現了出來,即使是面對曾經幫助過他們的土著印第安人他們也不曾心慈手軟,到1920年,大肆的屠殺使得很多地區的印第安人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
  • 同在非洲,為什麼大多數國家都是黑人,摩洛哥人卻不是?
    非洲國家摩洛哥為什麼不是黑人?摩洛哥屬於非洲國家,是因為摩洛哥位於一塊叫非洲的大地,而不是因為國內有很多黑人才被定義為非洲國家,不過剛巧非洲很多國家都是黑人為主,但不代表摩洛哥一定要以黑人為主,才能屬於非洲國家。難道北美洲國家一定要以白人為主才可以嗎?
  • 非洲唯一沒有被殖民的國家,盛產「黑珍珠」,號稱美女之國
    其中,非洲大陸遭受的苦難最多。唯一沒被殖民的非洲國家歐洲人對非洲地區的殖民掠奪主要是通過奴隸貿易的方式迫害非洲黑人。他們早先通過武力的方式對非洲黑人進行抓捕,然後再通過船隻販運到美洲地區從事開發。很快歐洲殖民者發現及時掌握著先進的科技,但是單純通過武力的方式進行掠奪也會遭受不小的損失,於是,他們改變方式開始挑撥非洲部落間的戰爭,再通過一些不值錢的東西從勝利者手中販賣黑奴。西方通過這種方式控制了非洲大陸,把非洲大陸打造成殖民地。在非洲沉淪的年代裡卻有一個國家始終沒有完全淪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這個國家就是有「非洲屋脊」之稱的衣索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