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季節,「網紅魚」加州鱸的病害防控策略

2020-12-19 水產養殖網

高溫季節,「網紅魚」加州鱸的病害防控策略

出處:水產先聲 作者:李順堯 水產養殖網 2020-08-11 15:09:00

2020年,最「火熱」的一條魚,非加州鱸莫屬。隨著酸菜鱸魚的深入人心,和清蒸鱸魚日漸走上更多老百姓的餐桌,作為一條「明星魚」,加州鱸火熱的市場行情,當然也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許多「新人」也加入了加州鱸的「養殖大軍」,加州鱸養殖幾乎在全國遍地開花,正逐步演變成中國「第五大家魚」。2019年,加州鱸的產量已超過47萬噸,預估2020年加州鱸產量將至少有5-10萬噸的增幅。

酸菜魚&nbsp&nbsp&nbsp

然而,隨著加州鱸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伴隨而來的是與日俱增的疾病危害,夏季是加州鱸病害高發期,氣溫逐漸升高,給不耐高溫的加州鱸養殖帶來一定困難。

加州鱸正常的生長水溫在18℃~30℃。當養殖水溫超過30℃,其體內的各種生化反應就會紊亂,表現為熱應激狀態,消化腺不能正常分泌消化酶,食量減退,尤其是脂肪代謝和糖代謝會出現障礙,造成免疫力的下降,病害頻繁發生。

此外,夏季天氣變化頻繁,高溫往往伴隨著降雨,雨後放晴再轉高溫,使得魚塘水質變化很快,波動巨大。外部環境劇烈頻繁變化時,加州鱸在高密度養殖的情況下是有很大風險的:水質嚴重惡化,氨氮、亞硝酸鹽嚴重超標,藍藻爆發,加州鱸吃食情況不佳,肝膽病變嚴重;天氣突變造成魚缺氧浮頭,泛塘的情況。

本期《水產先聲》為大家介紹一些高溫期加州鱸常見疾病症狀和流行情況,以方便養殖者和技術服務人員更加清楚認識加州鱸病害,採取相應措施對疾病進行預防,同時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減少經濟損失。


01、諾卡氏菌病


病因:由鰤魚諾卡氏菌引起的一種細菌性疾病,鰤魚諾卡氏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菌,其生長繁殖較慢,對常見抗生素較為耐藥,且可在內臟、肌肉等處形成結節包裹菌絲,阻礙了藥物對菌體的觸殺作用,因此,本病的治療見效慢、成功率低、成本高。

症狀:主要症狀為體表花身,創口鮮紅,或體表有濃瘡,擠壓有乳白色膿液流出;解剖可見肝、脾、腎等有白色結節,後腎常見巨大的囊腫物,剪開肌肉可見灰白色結節。取病灶或後腎膿液壓片鏡檢,見交錯成團的分枝菌絲即可診斷。

危害及流行情況:諾卡氏菌病是加州鱸中成魚階段流行最廣、危害最大的一種細菌病,主要危害&nbsp50g/尾以上規格魚,全年均可發病,通常更易發生在高溫期環境較差的魚塘,諾卡氏菌侵染病魚免疫器官等原因,本病的治療難度很大,且高溫期發病快,病情急,一旦發病損失往往十分慘重。但是,在準確診斷的前提下,經分離病原菌進行藥敏試驗,並依據藥敏結果選藥、用藥,內服敏感藥物足夠長的療程,也有較高的治癒率。

防治方法:日常飼養過程中及時清理魚塘中的糞便,定期換水,高溫期對魚塘進行增氧;定期使用殺菌消毒藥物進行改底並在次日施用益生菌;定期使用中草藥製劑拌服餌料,保護肝腎健康與增強加州鱸體質。在高溫情況下儘量減少換水與殺蟲,避免過度投喂,營造良好、穩定的環境,促進機體康復;否則,水質突變或消化不良將使病情惡化,增加損耗。

在發病後應及時對病原進行分離並進行藥敏試驗,精準診斷並篩選出對諾卡氏菌敏感的治療藥物,然後將治療藥物與維生素C、護肝類藥物一起進行拌服,同時對養殖環境與水質進行改善,持續15天以上,即可獲得較為良好的治療效果。

02、爛嘴爛尾


病因:由柱狀黃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細菌性疾病。

症狀:病魚主要症狀為嘴部和尾部出現潰爛,粘附絮狀有機物及汙泥,有時也會出現腹部及背部的淺表性潰瘍。解剖常可見肝、脾萎縮,膽汁外滲等。取病灶處表皮及鱗片鏡檢,可見仙人柱或仙人球狀典型柱狀黃桿菌菌落。

危害及流行情況:該病為主要危害當年魚。各種規格的加州鱸均可發生,發病時間短,死亡率高達60%。發病季節在春末夏季,28~35℃是最適流行溫度。需要指出,柱狀黃桿菌主要由體表入侵,形成體表病灶,但也可侵入肝、脾、腎等內臟組織。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進行徹底清塘,暴雨或「白撞雨」後及時使用複合碘等溫和型消毒劑進行水體消毒;平時定期施用乳酸菌、芽孢桿菌等有益菌;以及使用適量的微肥等維持水體適宜的肥度,維持水體pH弱鹼性等。發病後則可使用複合碘、硫醚沙星等進行水體消毒,若情況嚴重則需隔天再消毒一次;並拌餵4-5天敏感抗生素與膽汁酸、多維等抗菌保健藥物,同時保持正常投餌量以保證魚能夠儘可能多地攝食到藥餌。


03、虹彩病毒性爛身病



病因:由虹彩病毒病感染引起的一種病毒性疾病。

症狀:常見病魚體表&nbsp(&nbsp體側、尾部或頭部等)出現大面積、深度潰爛,病灶處肌肉呈灰白色、糜爛狀,魚刺裸露,嚴重者甚至可見內臟,且病灶附近肌肉鬆軟,有惡臭,鏡檢可見大量活潑細菌(圖1);但也偶見病魚僅表現為體表小面積、淺表性潰瘍病。(圖2)。

危害及流行情況:虹彩病毒是加州鱸最常見的病原之一,以&nbsp5-10&nbsp月份為流行高峰,幾乎所有規格的加州鱸都可感染,發病十分迅猛,死亡率極高,治療難度大,周期長,損耗甚至可達80%以上,近幾年來,對加州鱸養殖戶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經濟損失。

防治方法:
由於目前業內缺乏漁用的抗病毒藥物,對於加州鱸虹彩病毒性花身爛身並無有效治療藥物。在處理時,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nbsp:
其一,發現病魚時及時撈出,避免與其他健康魚接觸。使用溫和高效的消毒劑、中草藥等進行水體消毒,遏制病毒的水平傳播,防止病情進一步蔓延、惡化,再通過護腸護肝的膽汁酸進行調理。
其二,停料,水體潑灑五黃、Vc等解毒抗應激產品,並多開增氧機,以減輕魚體應激,提高抵抗力。此外,該類病魚常常伴有嚴重的肝臟病變,如肝臟腫大或萎縮、脂肪化等,體質較差,切忌使用強刺激性消毒劑或過度拌餵抗生素,以免加重病情。

04、血痘病


病因:病魚並無寄生蟲,內臟分離不到疑似病原菌,脾、腎虹彩病毒陰性,具體病因上不明確。但也有部分報導為虹彩病毒病引起的慢性型疾病。

症狀:該病的主要症狀為鰓腔後緣有一「血痘」。主要症狀為心臟前端動脈球處出現腫瘤,一般掀開鰓蓋即可觀察到鰓腔下緣明顯淤血並腫脹凸起,出現「血痘」似瘤狀物。

危害及流行情況:該病通常為熱應激引起的代謝紊亂導致血細胞淤積,與水溫關係較大,在高溫期易發病。

防治措施:該病重在預防,應以水體潑灑碘類等溫和型消毒劑和清熱解毒的中草藥,同時內服清熱、抗病毒中草藥為主。同時在養殖過程中保證養殖環境,在高溫天氣時應及時施用抗應激藥物並保證水體溶氧充足。

05、偷死病


病因:該類病魚往往檢測不到寄生蟲,內臟也分離不到疑似致病菌,但部分病魚脾腎檢測呈虹彩病毒陰性;疑與生理性缺氧有關。

症狀:該類病魚體表無明顯症狀,「皮光肉滑」,部分病魚腹部膨大,擠壓有糞便流出;解剖一般無明顯異常,且胃內常有飼料。

危害及流行情況:多發於6-9月份,高溫多雨季節,特別是豔陽高照時突然下陣雨的時候,造成魚塘水溫劇烈變化、水體溶解氧降低、水中氨氮和亞鹽含量升高等,此外夏季半夜溶氧低的時候也極易發生。
預防措施:定期使用複合碘等溫和型消毒劑進行水體消毒;平時定期施用乳酸菌、芽孢桿菌等進行補菌,維持水質「肥、活、嫩、爽」,在天氣劇變時適當控料,並及時採取增氧措施,可降低發病風險。

06、高溫季節病害防控措施

保持水體有充足溶氧,在高溫季節的晴天中午以及悶熱天等惡劣天氣的半夜增加開增氧機時間,同時養殖戶要在平時儲備一些化學增氧劑和抗應激藥物,如粒粒氧、高力氧、水產應激靈等,以應對緊急情況。

平時注意調節魚塘水質,重視底質的改良,並施用益生菌,避免亞硝酸鹽或氨態氮嚴重超標。用藥時儘量選用微生物製劑或中草藥,養殖過程儘量少用刺激性大的殺蟲藥和消毒劑,維持水體生態平衡。

在魚發病時,儘量採用中草藥治療為主,配合內服氟苯尼考或恩諾沙星加維生素C、免疫多糖以及甘草、大青葉等清熱抗病毒的中草藥,外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劑潑灑,並將死魚及時撈出池塘。

8月高溫天氣與颱風仍將持續,養殖戶不但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還要在病害防治上加強力度,調節好池塘水質,科學投喂,積極預防及時治療,將病害發病率與損失降到最低。

最後,水產先聲祝願大家都能養出優質的加州鱸魚,讓大家吃上美味的魚肉呀!

責任編輯&nbsp|&nbsp劉伊文
文章撰寫&nbsp|&nbsp李順堯
圖文排版&nbsp|&nbspLM熹


(本文已被瀏覽 3731 次)


  文章分類

相關焦點

  • 正值轉季期,加州鱸患病率極高,如何提高加州鱸抗病力呢?
    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現在正值轉季期,加州鱸虹彩病毒病等發病率較高,建議廣大養殖戶重點防控,提高加州鱸的抗病力。 有人把加州鱸稱之為第五大家魚,各地紛紛興起加州鱸養殖熱潮,產量也從2010年的18.59萬噸增長到2019年的47.78萬噸,增長157%,正加速向百萬噸衝刺。 目前氣溫波動巨大,在這個時期加州鱸的抗病力較差,容易引發各種疾病。該如何養殖來增強加州鱸的抗病力呢?
  • 【今日推薦】加州鱸虹彩病毒病肆虐,如何才能安全防控?
    加州鱸魚作為一種肉質鮮美、抗病力強、生長迅速的名貴肉食性魚類,在我國養殖越來越廣泛。加上近幾年我國飼料廠鱸魚飼料的研發成功,使得鱸魚養殖產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但隨之而來的病害也增多。其中虹彩病毒病是最令養殖朋友們頭疼的一種疾病,一旦爆發無藥可救,只能提前做好預防!
  • 加州鱸行情開掛了
    要論如今最紅的網紅魚,加州鱸當之無愧。近幾年加州鱸一直有著不錯的行情,養殖面積和養殖區域也在不斷擴大。開春後,老口魚逐步上市,從4月上旬開始,加州鱸魚價開始一路開漲。6月10日,加州鱸價格繼續上漲,上漲幅度在0.5-1.5元/斤不等,珠三角地區8兩上的規格魚塘頭價最高已達21元/斤,四川9兩上規格漲至23元/斤。
  • 加州鱸彈狀病毒13月份高發期,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近年來,「全球3條魚中就有2條來自中國,中國每4條魚有3條是養殖的」。因此,中國水產養殖業正值快速發展時期。由於市場消費觀念的不斷提升,價格較高的優質特種魚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正是這樣的環境下,使得加州鱸異軍突起!但加州鱸是一條比較「嬌貴」的魚。
  • 千萬注意有個兇猛病害+虹彩病毒混合感染
    一、指環蟲的直接危害 1.1刺激魚體,影響攝食,導致縮料。 2020年6月,廣東肇慶孔老闆,使用水槽養殖加州鱸,3條210m 的水槽共計放養了8萬尾加州鱸,全長已達20cm。6月10日開始發病,攝食變差,死魚日漸增多至兩三百尾/天,遂於6月20日採樣送檢。
  • 網紅品牌的打法之單品策略
    俗話說,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做單品者不能成為網紅品牌。網紅品牌是什麼?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根據真香定律,隨便揪一個創業者,問:想不想打造一個網紅產品時,對方表面上一臉嫌棄,內心裡其實樂開了花。網紅品牌的打法有很多,想打造一個網紅品牌,可以是服務致勝、可以是渠道致勝、也可以是單品致勝,這裡給大家講下單品致勝的策略,因為相比其他的打法,單品策略要簡單易行的多。何為單品策略單品策略指的是通過一個爆款單品,來打造出一個網紅品牌。
  • [每周一例]敵百蟲中毒加重加州鱸魚苗虹彩病毒病死亡
    > [病例559]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一口加州鱸養殖池塘,面積4畝(圖1),水深1.2米,配備2臺1.5kW葉輪式增氧機。觀察左右格病魚症狀基本相同,多數病魚上浮「定身」、乏力(圖2),體表鱗片鬆散,脫黏、潰爛(圖3、圖4),顯微鏡觀察尾柄處鱗片,有乾草堆狀菌落,為柱狀黃桿菌(圖5)。解剖肝臟腫大發白,腎臟發白,空腸空胃(圖6)。取左格、右格病魚數尾,用95%酒精保存,寄送公司研究所一室做病毒檢測。
  • 鱖魚常見病害及其防控技術_魚類專題(鱖魚專題)_水產養殖網
    鱖魚常見病害及其防控技術2020-09-08 15: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惠農網        瀏覽量: 4437 次 我要評論 &nbsp鱖魚是一種家常食用魚類,有的地方又叫做菊花魚,鱖魚鱸形目真鱸科動物。
  • 天氣冷,特種魚的行情還不如四大家魚!
    隨著溫度一波接一波地降,水產市場裡四大家魚這些品種的銷量明顯增加了,清塘清湖清庫的繼續增加,四大家魚板塊呈現量價齊升的好勢頭。特種魚價格,緩慢下滑反觀鱖魚加州鱸黑魚黃顙魚鮰魚特種魚,價格在慢慢下滑,銷量也不是很好。
  • 高溫季節設施番茄定植,及苗期管理與病蟲害防治,不妨看看!
    番茄苗期的管理非常關鍵,直接影響到番茄中後期的產量,而我國各番茄主栽區域普遍是在夏季炎熱多雨的季節栽培,氣候條件對番茄種植管理非常不利,一是環境條件易發生病害,如高溫高溼造成的死棵及高溫乾旱導致的病毒病發生較重等問題;二是夏季苗期環境條件及營養分配不均衡易導致番茄花芽分化不良,從而出現開花坐果不良的情況。
  • 水稻常見病害,高清照片(收藏備查)
    綜合策略: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採取「切斷毒源,治蟲防病」的防治策略,狠治灰飛蝨,控制條紋葉枯病。五、水稻白葉枯病水稻病害之一,病株葉尖及邊緣初生黃綠色斑點,後沿葉脈發展成蒼白色、黃褐色長條斑,最後變灰白色而枯死。病株易倒伏,稻穗不實率增加。病菌在種子和有病稻草上越冬傳播。分櫱期病害開始發展。高溫多溼,暴風雨,稻田受澇及氮肥過多時有利於病害流行。菌膿
  • 高溫、火災、疫情、停電「圍攻」 美國加州這個夏天多災多難
    據悉,美國氣象官員向路透社表示,美國西南部沙漠上空出現了巨大的高壓,加州氣溫超過100華氏度(約37.7攝氏度)的情況已經連續出現了6天。與此同時,據加州氣象官員表示,迄今為止,至少有七個地區的溫度記錄已被打破。其中,伯班克市打破其1986年的高溫紀錄,於周二達到43攝氏度。帕索·羅伯斯市以44攝氏度的溫度打破其50多年的最高溫紀錄。
  • 2020年5月全國水產養殖病害預測預報
    同時,5月、6月份廣東省即將進入颱風季節,需要提前做好強降水強對流的漁業生產應對措施。同時,隨著4月、5月份水產苗種的逐步投放,漁業進入繁忙季節,應該加強苗種篩查,選育優良苗種,加強養殖生產管理各項工作。
  • 珠江又現新魚種,像是羅非魚和太陽魚雜交,美國孔雀鱸?
    像是羅非魚、太陽魚和鱸魚的雜交「頭一回釣到的時候我以為又是什麼羅非魚,後來發現不對,這個魚跟羅非魚差別挺大,又像是太陽魚,有人還說是鱸魚……」廣州網友@天羅南門 在社交網絡稱,自己最近在珠江垂釣時,用蚯蚓做魚餌釣到好幾條從未見過的怪魚,疑似是「羅非魚和太陽魚」的雜交。
  • 溫室蔬菜種植巧用綠色防控技術,向病蟲害和農藥殘留說拜拜
    物理防治:主要是通過高溫悶棚、加設防蟲網、懸掛色板等措施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生物防治:主要是對天敵的利用,如以蟲治蟲、以蟎治蟎、以菌治菌。目前,棚室消毒所採用的的綠色防控措施主要有高溫悶棚、臭氧消毒、硫磺燻蒸等方式。(1)、高溫悶棚秋冬茬蔬菜一般是9月初定植,可以在定植前的7~8月高溫季節,利用溫室大棚的休棚時間選晴好天氣,密閉大棚進行高溫悶棚。
  • 柑橘病害大全:掌握這些柑橘病害防治技巧,有效提高柑橘產量
    每年秋季,果農們都祈禱柑橘不要病害侵擾,順利著色,有個好的賣相,到時候賣個好價。但是,柑橘的生長,一直到結果實,稍有不慎都會受病害。今天分享柑橘的病害都有哪些?平時如何防治。確保果農在以後的種植中,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把損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