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軟使用了鈔能力讓整個遊戲行業驚喜了一把,許多人都在說微軟收購了B社,但實際上收購的是B社的母公司ZeniMax Media,所以連帶著B社也都納入了微軟的麾下,不過B社和ZeniMax其實還有一段淵源,但是眾所周知微軟出品的遊戲最大的兩個特點:一個是不愛出中文,另一個就是主機+PC聯動,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獨佔。
為什麼微軟的這次收購行為讓大家如此激動呢?因為ZeniMax旗下可不止B社一家遊戲工作室,其中有像是開發了《上古捲軸》系列的ZeniMax Online Studios,還有開發了《毀滅戰士》系列的id Software,以及三上真司(生化危機之父)新創辦的遊戲工作室Tango Gameworks等等。
所以,這就等於微軟為自己XBOX平臺增添了很多遊戲,雖然目前B社表示已經宣布獨佔PS5的遊戲將繼續,但是後續發售的平臺肯定會往XBOX遷移,而大家戲稱已經建好文件夾的《上古捲軸6》在未來也已經確定加入XBOX平臺了。
這樣的消息一出,有不少網友更是直接喊話索尼趕緊把科樂美和SE一起收了吧,畢竟這兩大遊戲廠商才是真正的百寶箱。
近20年來,微軟作為科技巨頭所發起的收購項目不僅數量是最多的,同時收購金額也是較為龐大的,但是在微軟收購回來的項目當中營收表現其實不算太好,有些是回本緩慢,有些甚至虧錢甩賣。
就比如2013年微軟花了72億美元收購了諾基亞,這一次的舉動可以說是科技行業十年來最大的收購案之一,當時更是有人認為諾基亞將會帶著自己的研發技術以及人力物力協助開發Windows mobile。
但是,在收購諾基亞的3年之後,2016年微軟就停止了手機系統的研發,而諾基亞的品牌更是以3.5億美元賣給了富智康以及HMD,所以如今的諾基亞也僅僅只有品牌的概念還存在,但是自己的研發底子早就被掏空了。
還有在2007年的時候花了60億美元收購了Massive,這家公司主要的業務就是在遊戲內植入廣告,但是這樣的模式效率非常低而且很不討玩家喜歡,甚至沒有給微軟帶來任何可觀的收入,所以2010年被打入「冷宮」。
甚至是在2014年的時候,微軟花了25億美元收購了《我的世界》開發工作室Mojang,雖然《我的世界》為微軟掙了不少錢,但是Mojang在《我的世界》之後所推出的遊戲基本都是圍繞著MC而產生的,但是能夠大賣的作品卻寥寥無幾。
如果按照上面的這些案例來推斷,這次B社被收購之後可能會走下坡路,但是別忘了在遊戲界,XBOX一向都有很激進的發展策略,比如曾經的取消獨佔,開XGP等等服務性質的遊戲內容等等,這對比索尼這邊不斷注資3A遊戲工作室扶植他們發展,微軟的做法則更加簡單粗暴一些,直接買下來根據XBOX平臺的發展路線一起協同發展就完事了。
按照目前的勢頭,索尼的處境還是比較被動的,儘管現在還有B社的新作會發售在PlayStation平臺上,但是從長遠來看,微軟掌握著獨佔期限的籌碼,甚至是XGP優先上架等等的優勢,那麼作為主機平臺最核心的內容「獨佔」,微軟似乎拿到了更多的話語權。
當然,這也不是微軟第一次花巨資收購遊戲工作室了,僅僅是2018年就收購了6家:
解謎類的橫版捲軸遊戲《對照物》的開發商Compulsion Games;
《廢土3》的開發商inXile Entertainment;
《鬼泣》系列的開發商Ninja Theory;
《輻射:新拉斯維加斯》的開發商黑曜石;
《神鬼寓言》的開發商Playground Games;
《腐爛國度》系列的開發商Undead Labs。
那麼,這次ZeniMax加入微軟也就意味著B社和黑曜石已經成為了一家人,那麼後續兩家工作室是否能合作推出全新的遊戲系列,這一點倒是挺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