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28日19時30分訊(記者 趙紫東)重慶市今(28)日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例行新聞通氣會。會上,多部門相關負責人通報了近期工作開展情況。
重慶市今日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例行新聞通氣會。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謝鵬 攝
四個原因導致重慶確診病例數增長
未來5到8天很關鍵
重慶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唐文革在會上分析了重慶確診病例增長較快的原因,他認為未來5到8天時間裡,是重慶防輸入擴散的關鍵時期。
唐文革認為出現確診病例數增加的趨勢有四個原因:一是重慶和湖北地域臨近、人員流動頻繁導致病例輸入多。二是春運高峰、返鄉人員陡增導致病例輸入集中。目前,80%以上的病例均為輸入性病例,90%以上為1月24日前發病。三是監測力度加大使得病例發現更及時。四是診斷報告程序的簡化使得病例確診更快。
唐文革說:「通過研判評估,認為未來5到8天,重慶仍然處於防輸入擴散的關鍵時期,疫情防控形勢依然複雜嚴峻。 」
確診患者實行片區集中救治
明確兒童、外籍人士確診病例集中救治醫院
重慶市衛健委黨委副書記夏沛通報了患者救治工作情況。
夏沛介紹,重慶針對確診患者實行片區集中救治,全市所有確診病例集中到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重慶三峽中心醫院、重醫附屬永川醫院、黔江中心醫院4個集中救治醫院,按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規範開展集中治療。
明確重醫附屬兒童醫院承擔主城片區兒童確診病例和全市兒童重症病例的集中救治工作;重醫附一院、重醫附二院江南院區承擔全市外籍人士確診患者的集中救治工作。
夏沛介紹,為做好疫情發展應對準備,將市人民醫院兩江院區、巴南區人民醫院新院區作為全市集中救治定點後備醫院,預備床位2000張,啟動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設備、設施完善工作。
重慶還組建了由呼吸、重症、感染、中醫、院感、影像、檢驗、護理等相關專業70名專家組成的市級醫療救治專家組,赴各定點醫院指導,對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加強重點會診,做好疑難危重病例討論,對重症病例實施動態評估,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做到科學應對。
明日起調整軌道交通發車間隔
呼籲市民減少交通出行
重慶市交通局副局長陳永忠通報了交通運輸管控工作情況。
陳永忠表示,今(28)日早6:30起,軌道全線網170個車站啟動了乘客體溫防疫篩檢工作,倡導乘客戴口罩乘車。
考慮軌道交通的密閉性特點,在明(29)日早6:30起,將1、2、3、6、10號線及環線的發車間隔調整為10分鐘,將4、5號線的發車間隔調整為15分鐘。1月29日、30日軌道交通仍然按22:30收班。
陳永忠在會上呼籲市民,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並倡導戴口罩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重慶完成80%社區排查工作量
聯合檢查站累計檢查12.4萬餘人
重慶市委政法委風險防控辦負責人張強通報了社會面整體防控工作情況。
張強介紹,目前重慶各區縣通過走訪調查、進家入戶等形式,開展全面、深入、徹底的拉網式排查。
數據顯示,自1月24日重慶市啟動社區排查以來,全市累計入戶走訪排查10,887,822戶、27,959,025人,累計發現可疑症狀人員421人。僅1月27日(截至當日20點),全市就入戶走訪排查4,361,820戶、11,383,468人,發現可疑症狀人員146人。對排查出的可疑症狀人員已及時通報當地衛生健康部門篩查甄別,確保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疑似症狀人員和疑似病例是兩個概念。」 張強說,社區排查出的可疑症狀人員需要經過衛生健康部門篩查甄別,最後確認是否存在疑似病例。
重慶還加強了社會面整體防控。
張強介紹,目前全市公路、鐵路、機場都已經設立由公安、交通、衛健等部門組成的聯合檢查站,涉及21條高速公路入渝通道和66個各省入渝通道,以及市內4個機場、38個火車站、96個長途汽車站、12個主要客運碼頭。截至1月27日15時,累計檢查車輛4.8萬餘臺、12.4萬餘人。共發現可疑症狀人員2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