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來戰爭中,擁有強大的空戰實力已經越發重要。戰略轟炸機作為一個國家「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是許多大國努力的方向。為了更好地保衛祖國安全,我國自然也將不斷努力。
如今我國轟-6家族正在不斷壯大,並形成了完備戰力,最多還能攜帶7枚鷹擊-12反艦飛彈,足以對航母造成致命打擊。只是若與美俄相比,我國轟炸機還是要落後許多。無論是俄羅斯的圖-160還是美國的B-1轟炸機,都足以對我國轟-6系列轟炸機形成碾壓優勢。不過對此我們也不必擔憂,根據俄羅斯媒體猜測,具有隱身能力的轟-20轟炸機,或許將會在今年完成首飛,並將在2025年實現量產。
轟-20是中國正在發展的新一代遠程戰略轟炸機,預計能夠打擊到太平洋上更遠目標,外形與B-2相似,將大量使用先進技術,雷達反射面積減少到0.1平方米以下,搭載4臺渦扇-18,荷載量在40噸左右,最大射程為16000公裡,最大作戰半徑7000公裡,可裝備射程超過2000公裡的各種巡航飛彈,與超強火力配合後,將真正擁有「全球到達」和「全球摧毀」能力。
一旦轟-20現身我國國防大舞臺,當前的緊張局勢必然能就此破除。在我國同樣擁有戰略轟炸機的情況下,美國已經沒有多少優勢。況且與F-22這樣的老牌隱身戰機相比,轟-20的隱身性能應該會更加優異。作為未來的戰略打擊平臺,轟-20還可能具有發射核飛彈的能力,如此一來,美國將更加不敢輕舉妄動。
不過由於遲遲沒有關於轟-20更多的消息,如今還是有部分網友會產生疑惑。實際上,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在武器研發方面,我國一向不會過早透露。而且我們相信,憑藉中國的實力,一定有能力將這樣的轟炸機研發出來,畢竟在此之前,我國已經完成了殲-20的研製,在2021年,也即將有與B-2外形相仿的彩虹-7無人轟炸機問世。
在相關設計團隊與測試技術方面,我國已經越發完善,也一直是相當出色,即使期間會遇到一些困難,相信科研人員們也都能順利解決。對於轟-20問世的一天,我們一直十分期待,希望這一天能夠早日來臨。當然即使轟-20研製成功,我們也不能放鬆警惕。在此期間,美國同樣在研製新一代的戰略轟炸機,俄羅斯也是同樣如此。美國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率先實現B-21的首飛與量產是很有可能的。至於俄羅斯PAK-DA的研發進度,就與其國防預算有著極大的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