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0計劃】國際本科新生拓展營:一扇門,連通清華與世界

2020-12-17 清華大學新聞網

通訊員 任玲瑮 張蕾


「『莘莘學子來遠方』,說的就是諸位同學從四海八方來到清華園,老師們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春風化雨樂未央』,體現出了清華的老師與學生那種亦師亦友的關係,用梁啓超先生的話講,就是『望之儼然,即之溫然』。」

這是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在首屆國際本科新生拓展營上為大家解讀《清華大學校歌》中的大學理想時的講述。

楊斌為國際本科新生講授入學教育第一課(2017年)

從20世紀初建校伊始,清華大學就是一所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學校。百年來,清華大學始終秉持「立足中國、面向世界、傳承創新、卓越發展」的原則,不斷探索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現代化道路。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發展的背景下,清華大學積極探索中國特色、清華風格的國際化辦學體系,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

2017年秋季,清華大學國際學生學者中心首次開展為期三周的國際本科新生拓展營,以幫助國際學生儘快適應在清華的學習和生活,增強中外新生的集體凝聚力,探索建設國際學生輔導體系。時至今日,國際本科新生拓展營已連續舉辦四屆,因積極響應國際學生趨同管理的理念、增進中外學生深入互動、加大中外學生融合力度,得到了國際學生和院系的廣泛好評,全面提升了國際學生對中國和清華文化的理解和認同,為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提供了豐富的可借鑑經驗。

感受國情校情 接軌清華生活

如何讓初次來到中國、來到清華的國際新生更快地適應生活?這是拓展營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為了向國際新生普及保障日常生活的基本信息,拓展營組織開展了中國法規、出入境管理規定、學籍管理規定等12個專題講座,組織國際新生參與防火、防空、反恐演習,引導國際新生全面了解中國法律法規、校紀校規,樹立規則意識和安全意識。同時,根據國際學生的需求和趨同管理工作的進展,拓展營還逐漸加入了國際學生獎助工作介紹、國際新生選課指導等專題講座,促進入學教育更有效地服務於實際校園生活。

國際本科新生參與拓展營課程(2017年)

更進一步,為了建立國際新生對新生活的認同感,拓展營一方面通過參觀校園、校史教育、定向越野以及新老國際學生經驗交流會等活動,幫助國際學生進一步熟悉校園環境,增強對學校的認同;另一方面通過學習發展、職業規劃、心理健康等專題輔導,引導學生適應新的學習方式,積極規劃未來發展,增強對自己的認同。

豐富多彩的文體課程也是拓展營的重要內容。例如,「中國語言與文化」系列課程根據國際學生漢語水平進行分層教學,課程內容涵蓋漢字、成語、中西方語言表達異同、交通出行文化、中國飲食文化、北京歷史文化六個方面。對中國各個民族的介紹、對成語和中國經典文學的講解以及對中國歷史的介紹,都讓國際新生們對中國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體會。

國際本科新生參加拓展營課程(2017年)

為了讓國際新生們開學後更容易適應清華大學特有的體育教學體系,拓展營還安排了清華拳、體能素質訓練、遊泳課等體育課程,並結合學生興趣,開展足球、網球、健美操、跆拳道、毽球、輪滑等多種形式的體育專項訓練,引導國際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深入感受「無體育,不清華」的清華體育精神。

國際本科新生清華拳匯演(2018年)

正如時任學生處處長叢振濤所言,拓展營讓國際新生們從一入校就體驗到了「最原汁原味的清華」。

體驗團隊合作 融入清華集體

從世界來到清華,不僅意味著進入新的學習與生活環境,還意味著有了新的身份,成為了新的集體中的一員。

國際本科新生拓展營開營儀式(2019年)

2019年國際本科新生拓展營營長、學生處處長白本鋒指出,拓展營是國際新生進入清華的第一課,希望同學們在集體活動中增進友誼,為之後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國際本科新生代表Chua, Zhi Rong(左)和Nalu(右)拓展營上發言(2019年)

為了讓國際新生獲得直接的幫助、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拓展營配備研究生作為國際本科新生的輔導員。輔導員與國際新生比例達到1:15,他們來自水利、機械、化工、生命、新聞、人文等13個院系,年級分布主要涵蓋碩士1年級到直博3年級,其中約2/3的輔導員有過國際交流的經歷,近半數曾經或正在擔任中國學生的輔導員。通過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輔導員深入了解國際學生的思想動態、服務生活和發展需求。

拓展營輔導員也會與院系輔導員相互配合,共同為國際生的在校生活、專業學習、興趣發展、心理健康、成長發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並引導國際學生融入班級,與中國學生共同進行專業學習和發展。來自美國的Kevin說,「來到清華是一個全新的開始,輔導員對剛剛起步的我們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拓展營期間,國際新生同步參與所在院系的班級活動和全校新生集體活動,如全校新生迎新晚會、新生籃球賽、新生演講比賽等。參與集體活動,為國際學生展示個性創造了機會、提供了舞臺。集體教育與個性發展相結合,既培養了國際學生的集體觀念,又鼓勵了他們發揮才智、展示自我。

在2018年的國際本科新生拓展營中,國際本科新生組建了4支隊伍參與新生籃球賽,最終獲得了一項冠軍、兩項亞軍的好成績。參與全校籃球比賽,與中國同學同場競技,增強了國際新生的集體感和歸屬感。來自美國的計算機系新生Samuel說:「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已經從陌生的隊友變成了相互信任的朋友,我相信這樣的體驗比獲得冠軍還寶貴。」

國際本科新生在做小組破冰活動(2018)

在2019年「愛你已久」本科生迎新晚會上,來自全球各地的約20名國際新生經過多日彩排,為大家帶來了歌舞節目《閃動青春》。國際新生們自信的舞蹈、深情的演唱點燃了在座所有新生的熱情。在節目最後,國際新生表演者們相聚一臺,舉著各自國家的國旗,用母語及中文向全體新生問好,末尾的那一句「我們都是清華九字班!」更是將全場氣氛推向高潮。

共度特殊時期 共建美好未來

2020年的國際新生入學工作與往年相比,有著太多特殊之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國際本科新生無法在線下如期入學。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學生學者中心決定在線舉辦第四屆「國際本科新生拓展營」。

國際本科新生拓展營部分學生線上合影(2020年)

本年度的拓展營共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為全球暑期學校(GSS)課程。全球暑期學校課程以「面向疫情後的世界」為主題,為期9天,由清華大學11個院系與機構、4個海外基地和2個由清華大學發起的國際高等教育聯盟等17家學術單位共同參與,課程內容涵蓋經濟、教育、社會、人工智慧、氣候變化和領導力等方面。不同主題的活動為同學們提供了提升跨學科技能的平臺,同學們與帶來演講的專家學者們一起,理解和認識疫情後世界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並探討未來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

清華大學新錄取的泰國籍本科生Lo Smithgul Shirley對於全球暑期學校可持續發展主題的討論環節印象深刻,充分且熱烈的討論增進了她對全球可持續發展議題的認識。她堅信,年輕一代有能力懷揣強烈的責任感和同情心,引領全球的可持續發展。這正應了全球暑期學校創設的初心——培育全球公民,創造一個具有超越國界和文化的共同願望的社群。

拓展營的第二階段為文化課程集訓,第三階段為新生入學教育。8月31日-9月13日,來自44個國家的300餘名國際本科新生相聚「雲端」。線上課程的方式並沒有衝淡老師們的教學熱情,居家避疫也並未妨礙同學們的求知心切。正如人文與社會類塞席爾籍新生Hanqi所說:「我之前以為網課會比較枯燥,但是出乎我所料,在過去的一周裡,我發現自己非常喜歡這些課程,每節課都聽得津津有味。老師們各顯神通,努力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因為他們知道上網課的苦惱。另一方面,在小組合作中,所有的成員都非常積極,樂於互相幫忙,我們合作得天衣無縫,我對此很欣慰。網課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體驗,而清華大學讓我對它有了更好的期待。」

國際本科新生拓展營酈金梁做線上開營致辭(2020年)

雖然少了面對面的交流與互動,但特殊時期相聚雲上、相互陪伴、共同進步的經歷讓國際新生們形成了特殊的凝聚力和認同感。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國際學生學者中心主任酈金梁表示,正如邱勇校長在暑期學校開幕致辭中所言,「教書育人是清華大學不可放棄的職責」,通過全校國際本科新生在此次拓展營期間共同在線學習,師生們更感天涯比鄰,身遠心近。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拓展營不僅是國際新生認識中國、認識清華的一扇門,更成為幫助新生們溝通交流、相互勉勵、共克時艱的一扇心門,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目標提供了積極的支持。

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曾語重心長地對國際新生們講道:「只有你當自己是園子的主人,這個園子才會當你是她的主人」 國際新生的認同感、凝聚力與創造力,既是推動自身成長發展的積極要素,也是促進清華大學國際化水平提高、校園文化與人才類型更加豐富多元的強大力量,更是促進國際交流深入開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基礎。

今日在拓展營中憧憬著大學生活的國際新生,日後都將是共建全人類美好未來的一分子。而清華大學國際學生學者中心也將繼續推進中外學生融合培養、加強國際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體驗,為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國際學生、協同打造國際化校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清華新聞網10月10日電

供稿:國際處

編輯:李華山

審核:程曦

相關焦點

  • 激情放飛夢想 熱血熔煉團隊——2020級本科新生團隊拓展訓練圓滿結束
    激情放飛夢想 熱血熔煉團隊——2020級本科新生團隊拓展訓練圓滿結束 2020-11-12 23: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300餘名清華新百年首批本科新生今入清華園
    3300餘名清華新百年首批本科新生今入清華園  清華新聞網8月17日電(記者 周襄楠 呂露英 李含 程曦 高原 通訊員 向輝) 恰逢清華大學新百年的起點,來自祖國各地的3300餘名清華新同學們在8月17日這一天走進清華園
  • 清華「零字班」首批400多名新生今報到,將參加骨幹訓練營
    今天,清華大學400多名本科新生骨幹提前報到,這是今年首批入校的「零字班」學子。他們要參加以「奔湧青春」為主題的新生骨幹訓練營,本次訓練營持續6天,比往年增加3天,均為線上課程,已在9月1日到3日開展,今起持續3天的活動以線下為主,涵蓋校園生活、集體建設等多個方面。
  • 【聚焦2020計劃】叮咚,這裡有你的雙語校園,請查收!
    2018年1月,學校啟動「國際化能力提升計劃」(簡稱「2020計劃」),以提升學校國際化能力為目標,通過學校層面的系統規劃、統籌推進,解決國際化辦學工作理念、教育教學、服務管理、校園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期望在2020年實現與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相適應的國際化能力提升。
  • 清華大學首封本科錄取通知書發出!校長邱勇贈書《鄉土中國》寄語...
    8月6日上午11點,隨著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將飽含祝福與期待的錄取通知書封裝好交給中國郵政快遞員,清華大學2020級本科錄取通知書發放工作正式啟動。首批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幸運兒」是保送生和8月5日剛剛被錄取的強基計劃學生。
  • 開學啦,北京大學數院喜迎2020級本科新生(多圖)!
    9月1日,是北大2020級本科新生報到的日子,202名本科萌新正式加入數院大家庭,開啟他們全新的數學之旅。凌晨5:30,學院迎新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就已到達了邱德跋體育館內。陳大嶽與新生親切交流學院領導和老師與新生合影今年共計202名本科新生來到數院,其中有176名男生,26名女生;有30位高二即入選北大數學英才班的同學。下面就來認識幾位萌新。
  • 康奈爾留學生,北大清華任你選!美國院校秋季開學計劃
    今天,歷經數周的反覆斟酌,康奈爾大學正式公布秋季學期計劃,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針對國際學生做了「特殊安排」。 這些學校包括: 清華大學:除ILR School之外的本科均可申請 北京大學:只對大一新生開放,除Cornell Hotel School以外的學院均可申請 上海交通大學:對本科階段的文理學院
  • 哈師大附中女學霸以712分考進清華!作為電子信息類新生代表發言
    師大附中彭程同學作為清華大學電子信息類新生代表發言!2020年9月9日上午,2020級清華大學電子信息類迎新大會在羅姆樓舉行。哈師大附中2020屆畢業生彭程作為2020級新生代表發言!這是繼2019年董佳林作為全體清華新生代表發言、蘇子彧作為清華大學機械、航空與動力大類新生代表發言、崔家齊代表北京大學工學院新生代表發言後,哈師大附中又一位「福娃」作為新生代表發言!能夠得到高校的認可,再次證明了哈師大附中「福娃」的優秀!
  • 上海師範大學舉行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
    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5000餘名本科新生經歷了雲端上課、居家複習,也經歷了延期高考,最終以昂揚的姿態考入上海師範大學,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上海師大是一所為人民而立、因教育而興、與上海共進的高等學府,新生們的到來,為蓬勃發展的上海師大增添了無窮的青春活力。序章金秋十月,晴空萬裡。10月11日上午,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在奉賢校區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將開啟大學生活新徵程。開學典禮通過B站、抖音等網絡平臺直播,吸引超過23萬人次在線觀看。
  • 第十批清華科技園「鑽石計劃」企業和2020「啟迪之星」企業正式發布!
    2020年12月14-16日,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在鄭州舉辦。15日,第十批清華科技園「鑽石計劃」入圍企業與2020年度「啟迪之星」企業名單在第十二屆啟迪創新論壇開幕式上隆重發布!▲ 論壇現場論壇上,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徐培祥,啟迪控股常務副總裁蔡曉衛為清華科技園第十批「鑽石計劃」入圍企業授牌。清華校友總會秘書長助理、清華校友三創大賽秘書長梅曉鵬,啟迪控股高級副總裁、啟迪之星CEO沈全洪為2020年度「啟迪之星」企業授牌。
  • 清華「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來了!無需高考 初三學生...
    面向內地主要招收高一和高二學生,特別優秀的初中三年級及高中三年級學生亦可申請;面向海外主要招收十年級、十一年級學生,特別優秀的九年級及十二年級學生亦可申請;當年度已被錄取的清華大學本科新生也可申請。招收對象為成績優秀、表現出數學潛質和特長並有志終身從事科學研究的全球中學生。獲得入圍認定且通過預科考察的內地學生無需參加高考,由學校參照保送生錄取方式單獨進行投檔錄取。
  • 復旦大學如何開展「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內涵發展,擦亮本科品牌!
    與此同時,一個高挑戰、高難度的本科生學術資助項目「卿雲計劃」向2018級本科生開放申請。繼續以《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動計劃》為指引,如何在人才培養中實現價值引領、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的有機統一?如何抓住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反饋整改的契機補短板、揚優勢、促發展?如何更好地激發本科生在學習和研究上的最大潛能?
  • 四川大學2020本科新生大數據:9200多名新生,男女比例1.18:1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萌新的大數據畫像吧~查一查生源,找一找老鄉備註:統計各地域(除四川外)本科新生人數,地域對應的圓形大小代表人數相對多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2020級川大本科生匯聚了34個省級行政區的同學,除四川省2476位小可愛外,人數最多的三大省級行政區依次是重慶(743人)、新疆(434人)、貴州(404人)。
  • 當駱嘉杉遇上櫻花雨……武大迎來2020級本科新生
    9月11日,武漢大學迎來7242名本科新生報到。在楚天都市報記者牽線下,還未開學就成為全校名人的駱嘉杉和廖櫻花雨同學,在珞珈山上的櫻花大道上碰面了。兩人各自講述了名字的由來和與武漢大學的奇妙緣分。櫻花雨走上櫻花大道另一位特殊的新生名叫廖櫻花雨,來自湖南省華容一中。廖櫻花雨的名字從她出生時,就代表著一種期望——她的父母初中畢業時成績優異,卻由於家庭原因放棄了進入高中考大學的機會。父母給孩子取名「櫻花雨」,希望她有浪漫、美麗的一生,能考進武漢大學切身感受櫻花雨的美好。
  • 清華發布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 初三也可入學
    在國際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看來,重視基礎科學、從娃娃抓起、在本土培養出一流學者——這正是他發起此次計劃的初心所在。「中國科技發展了這麼多年,很多方面還跟在別人後面跑。歸根結底,忽視了基礎科學。基礎學問做不出來,應用科學也做不到第一流。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在任何一個科技水平頂尖的國家,數學都是最重要的。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舉行2020級新生院長見面會
    9月1日上午,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以下簡稱TBSI)2020級新生院長見面會線上線下同步舉行。TBSI共同院長高虹、常瑞華,共同副院長陳偉堅、林立偉、Slawomir W. Hermanowicz,院長助理宋巖以及教師代表參加見面會。
  • 2020年浙江本科畢業質量排行:浙大第1、浙工大第2、寧波大學第5
    浙江一共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浙江大學),兩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寧波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武書連發布的2020年本科畢業生質量排行榜中,一共有15所大學畢業生質量為A++,浙江大學是浙江省唯一獲得A++等級的高校,排名全國第11位。
  • 長沙市一中舉行2020年新生軍訓閉營儀式
    2020年8月29日上午,長沙市第一中學、湘一立信實驗學校高2020級新生軍訓閉營儀式在湖南信息學院田徑場舉行。 湖南信息學院武裝部何思文副部長,長沙市一中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宋健平老師,副校長張萬敏老師、馮建強老師,工會主席徐文勝老師,辦公室主任程萃老師,現代教育技術中心主任肖迪凡老師,保衛科科長孫燕朗老師,教務處副主任諶倪老師,教務處副主任、高一年級組組長陳震老師,團委書記呂斌老師,高一年級黨支部書記熊娟老師、副組長劉龍生老師,湘一立信實驗學校副校長李素軍老師、莫智彬老師、周泉老師,學生處副主任蔣聰老師,年級組組長李祥老師,長沙市一中國際部副主任周予哲老師
  • 北大數學英才班,沒有一名新生經歷高三
    還沒讀完高二,就收到了北大的錄取通知,這是數學英才班今年新生的真實寫照。根據最新曝光的北京大學數學英才班錄取名單,北大用這個班,集齊了全國新一代頂級數學奧賽選手:不僅有大量國家集訓隊的成員,連2019年第60屆國際奧賽(IMO)金牌得主黃嘉俊也在列。不完全統計名單如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無懼風雨譜新篇!
    今晨,大雨灑落在南航校園,卻阻擋不住新生們成為南航人的決心。南航2020級本科新生開學典禮在將軍路校區隆重舉行。5000餘名本科新生以昂揚的奮鬥姿態,共同迎接成為南航人的重要時刻。全體校領導、黨委常委、校長助理,職能部處負責人、以「人民科學家」葉培建院士為代表的各學院領導,教師代表、生源基地代表、校友代表、戰略合作夥伴單位代表及來自14個國家和全國各地的5000餘名本科新生共同參加了開學典禮。學校師生、校友、家長共十萬餘人觀看了網絡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