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是中國著名的才子。
憑藉著電影和電視劇的傳播,他已經到了聲名遠揚的程度。
他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也就是後世鼎鼎有名的江南四大才子。
在這四人當中,很多人覺得他最厲害,所以稱唐伯虎為江南第一才子。
在流傳廣泛的《唐伯虎點秋香》裡面,唐伯虎是一個風流倜儻的貴公子,最終憑藉他的才華,抱得了美人歸。
那麼,歷史上的唐伯虎,真的是這樣的嗎?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明朝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唐伯虎確實如同民間所說的,從小就是那種十分聰明的人物。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唐伯虎考中蘇州府試第一名,進入府學讀書。
弘治十一年,考中應天府鄉試第一(解元),入京參加會試。
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當中寫道:
弘治十一年(1498)……他成竹在胸的他放出狂言: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這是一句不折不扣的狂言,但他的三個朋友卻沒有絲毫異議,因為他們知道,眼前的這個人有說這句話的資格。
參加唐寅酒宴的這三位朋友分別是祝枝山、文徵明、徐禎卿,他們四人被合稱為"吳中四才子",也有人稱他們為江南四大才子。事實證明,唐寅沒有吹牛,在這次的鄉試中,唐寅考得第一名,成為應天府的解元。
弘治十二年,命運開始發生了轉折。
他被捲入徐經科場舞弊案,坐罪入獄,貶為浙藩小吏。
江陰舉人徐經:購買考題查實,作弊行為成立。結論:貶為小吏,不得為官。 吳縣舉人唐寅: ……。結論:貶為小吏,不得為官。《明朝那些事》
這場案子,撲朔迷離,至於究竟是怎樣的,已經沒有辦法查清了。
但是唐伯虎確實是從此斷送了自己的仕途。
對於古代,靠科舉改變命運的機會,在他這裡,已經被堵死了。
然而他的下場比他想像的還要慘。
可當他返鄉後,才發現一切都超出了他的預料。原先笑臉相迎的鄉親已經換了面孔,除了藐視還是藐視。他的書童下人也不再崇敬他,有時竟然還敢反客為主,大聲訓斥他。他的老婆非但不體諒他,還時常惡語相向。更讓他痛苦的是,連在家門口看門的旺財看見他也是汪汪大叫,追著他來咬。這並非玩笑,以上描述出自唐伯虎給朋友的書信,每一個字都是殘酷的事實《明朝那些事》
後來他又遭遇了寧王的叛亂。
經過了這麼一番折騰之後,才華橫溢的唐伯虎,再也經受不住命運的打擊了。
日以繼夜的飲酒作樂,縱情聲色,摧垮了他的身體,卻也成就了他的藝術,他的詩詞書畫都不拘泥於規則,特別是他的人物畫,被認為三百年中無人可望項背。
四年後(嘉靖二年,公元1523 年),這位中國文化史上的天才結束了自己坎坷的一生,永遠歸於沉寂。
唐伯虎的一生是不同尋常的,就像他寫的那首《桃花庵歌》一樣。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一代風流才子,竟然就這樣在癲狂中,送走了自己的生命。
如此人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同情了。
唐伯虎的人生是無奈的,而其實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有很多無奈的部分。
古人說開卷有益,也許我們翻開歷史,看到如此種種人生,最大的好處,就是在千古之後,有一些共鳴和安慰吧。
而在歷史上,像這樣精彩的人物,在明朝歷史上還有很多。
如果你熱愛歷史,想要了解更多的明朝歷史和人物,不妨讀一下《明朝那些事》。
歷史可以很有趣
《明朝那些事》主要講述了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於明朝的一些故事。
作者以史料為基礎,用小說的筆法娓娓道來,歷史課本中那些遙遠的人物,都開始活靈活現。
在這部書裡面
有明朝開國大將徐達,常遇春
有褒貶不一的袁崇煥,
有苦苦守衛大明江山的曹文詔,盧象昇,洪承疇,左良玉……
以前的歷史書上的那些遙不可及的人物,一下子都活生生的出現在了你的面前。
小編送上《明朝那些事兒》裡的一句話共勉:
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現在,148.5元就可以買到一套9冊書,平均1本不到20元,既可以自己研讀,也可以當做禮物送給孩子,讓孩子體驗到閱讀的快樂,又了解歷史。
大家可以點擊下面的連結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