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東莞與韶關克服新冠疫情的幹擾,於7月3日召開了對口幫扶工作第十二次聯席會議暨脫貧攻堅工作會議。
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7月7日,韶關市委常委、副市長羅曉勤率隊到松山湖考察,調研學習松山湖在材料、生物醫藥產業等領域的先進經驗。東莞市委常委、松山湖黨工委書記劉煒,松山湖管委會主任歐陽南江與考察團進行了友好會見。
考察團一行12人,在松山湖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曾莉的陪同下,先後到園區內廣東博邁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菲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現場調研。
博邁醫療:全球最小冠脈球囊帶動業務倍增
在廣東博邁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考察團一行參觀了展廳,並聽取工作人員介紹,在現場體驗了「血管介入」模型。作為一家專業從事血管介入類高端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博邁醫療也是目前中國冠脈球囊導管行業中年出口量最大的國內企業和民族品牌。
考察團一行在博邁醫療公司展覽廳聽取介紹。
什麼是「冠脈球囊」?冠脈球囊就是一個小小的球囊,通過將其注入到心血管中,能起到疏通血管的作用。目前,博邁醫療已研發生產出全球最小的球囊,直徑僅0.75毫米,這個球囊能夠將堵塞的、有斑塊的心血管撐開,實現精準擴張,通暢血液。而正因佔據了技術的領先位置,所以博邁醫療業務呈每年成倍增長的強勁態勢。截至2019年,該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已達9200萬元,同比增長57%。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與韶關聯手助老工業基地節能轉型
在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專家的一句「一代材料引領一代技術、引領一代產業」道出了材料的重要性。在這個「誰掌握了材料,誰就掌握了未來」的時代,松山湖緊跟時代的步伐,在材料研究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考察團一行在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觀看展廳。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是廣東省首批啟動建設的四家省實驗室之一,規劃1200畝,總投資約120億元,首期投資50億元。實驗室一期(第一批)工程已於2019年6月動工建設,四大核心板塊(前沿科學研究、公共技術平臺與大科學裝置、創新樣板工廠、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已全面啟動。目前,已引進了兩批18個創新樣板工廠科研團隊,「高能量密度二次電池材料及電池技術研究」「新一代非晶合金的設計、製備與先進位造基礎研究」「新型功率器件無機封裝陶瓷基板」等一批項目申報了國家和省的科技專項。
在與實驗室多孔陶瓷及複合材料團隊的交流中,考察團了解到他們已與韶關有深入合作。當前,韶關作為廣東省的老工業基地,亟需節能降耗轉型升級;而多孔陶瓷及複合材料團隊擁有的多孔介質燃燒技術,就能夠有效解決金屬冶煉、玻璃熔煉、陶瓷煉製、燃氣鍋爐等多個行業高排放和高能耗的痛點問題。為此,他們與韶關高新區的宏大齒輪、中機重工等企業籤訂了協議,也與東陽光集團達成合作共識,運用多孔介質燃燒技術為韶關節能減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考察團一行在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聽取多孔陶瓷及複合材料團隊負責人介紹情況。
此外,團隊研發的金屬基陶瓷超耐磨複合材料,應用於制砂機、礦山機械等行業可有效降低磨耗、提高設備連續生產能力,減少鉻離子的汙染。據悉,目前團隊已與韶鑄集團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參與研發的技術合作項目即將進入實施階段;同時,團隊還與韶關高新區的磊蒙重型機械製造、核力重工、科威瑞(廣東)礦機裝備等企業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菲鵬生物:緊抓機遇實現5個月產值增長超900%
在菲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團參觀了免疫檢測試劑和核酸檢測試劑研發實驗室。鑑於此次新冠疫情的突出貢獻,考察團對菲鵬生物印象深刻。菲鵬生物主要開展體外診斷試劑原料研發、檢測、生產和銷售,建立了自有智慧財產權的國產產品體系,打破了國內試劑核心原料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
考察團一行在菲鵬生物公司調研。
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病毒發現之初,該公司就敏銳地抓住市場先機,率先實現了核酸診斷試劑核心原料的研發及產業化。目前,菲鵬生物已累計銷售新冠檢測用核心原料1000多萬人份,市場佔比60%。同時向全球捐贈了300萬人份的新冠核酸診斷原材料。除核酸檢測外,菲鵬生物自2020年1月起開始新冠免疫相關產品原料開發及推廣。
據了解,近年來,菲鵬生物成長迅猛,2019年實現工業產值1.15億元,同比增長251.3%;2020年1-5月,實現工業產值2.08億元,增長943.4%。
現場考察完後,東莞市委常委、松山湖黨工委書記劉煒,管委會主任歐陽南江與考察團一行進行了深入交流,並表示要大力支持韶關的發展,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互利共贏,使松山湖與韶關高新區的結盟合作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
同時,韶關市委常委、副市長羅曉勤表示,松山湖在體制機制、運營管理、創新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創業服務等方面都有著成熟經驗,而韶關目前正舉全市之力推動高新區建設,松山湖的先進經驗對韶關高新區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鑑意義,接下來要進一步加強對接學習,對標對表,把松山湖的先進經驗帶回韶關,促進韶關科技和產業的發展。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