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 薩爾瓦多共和國總統納伊布·布克爾抵達北京,對中國進行為期6天的國事訪問。訪問期間,兩國領導人達成了廣泛共識,並籤署了《聯合聲明》,薩方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日 美國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史迪威(David Stilwell)在出席布魯金斯學會研討會上表示,美方信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不稱臺灣為國家」。
為期12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構架公約》第25次締約方會議在西班牙首都馬德裡開幕,臺灣地區再次被排除在外。
第四屆「臺日海洋事務合作對話」在臺北舉行,雙方針對海上安全合作、海洋科學調查漁業領域合作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臺北地檢署依「侮辱公務員及公署罪」對被稱為綠營「卡神」的楊蕙如和「下線」蔡明福因替謝長廷辯駁製造假信息提起公訴。
3日 人社部與國家醫療保障局印發《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4日 國民黨2020「大選」參選人韓國瑜首支競選歌曲「耀眼新藍天」正式在Youtube頻道上線。
5日 以「臺商聚力長三角、兩岸共享新機遇」為主題的臺商參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活動在上海舉行。
6日 「臺灣2019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公布,「亂」字是42個候選字中的最高票,獲選年度代表字,同時也是2008年臺灣首屆代表字大選的第一名,更是經過十二屆以來首次出現「回鍋」的年度代表字。
7日 國民黨公布新的人事任命,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擔任國民黨副秘書長兼發言人。
臺防務部門證實,已與美方籤訂「愛國者飛彈技術與支持合約」與「F-16型機後續訓練案」兩項合約。
8日 國民黨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參選人韓國瑜宣布,其競選總部主委將由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擔任。
9日 臺選務主管機構舉行2020「大選」候選人號次抽籤,宋楚瑜的代表李鴻均抽中1號,韓國瑜抽中2號,蔡英文的副手賴清德抽中3號。
10日 臺「立法院」三讀通過「考試院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考試委員」名額從19人改為7至9人,「考試院長」、「副院長」及「考試委員」任期也從6年改為4年。
11日 臺灣「中選會」發布公告,公布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政見發表會」日期及流程。三組候選人將於本月18日在華視、25日在中視、27日在臺視進行3場「政見發表會」。
臺「主計總處」指出,今年1至10月受僱員工人數平均為795.7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9.1萬人,年增11%,增速為200年以來最低。
12日 遠東航空無預警宣布13日起暫停營運。翌日,董事長張綱維稱,停業只是「烏龍一場」,並強調沒有欠薪、沒有要結束營運,期盼民航局復飛。
13日 臺灣的Face book以「違反社群守則」為由,移除118個粉絲專頁、99個社團及51個多重帳號,其中包括韓國瑜最大粉絲團超過15萬人關注的「2020韓國瑜後援會(總會)」專頁。
14日 臺南市玉井一貫道真理家族前輩堂凌晨遭人潑汽油縱火,造成7死2傷,涉案曾姓男子被捕。
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會見第14屆亞洲民主人權獎得獎組織「人民外交培訓計劃」( Diplomacy Training Program,DTP)獲獎代表時表示,「期望通過臺灣與各國人權倡議團體及人士的合作,持續深化國際夥伴與臺灣的實質關係。」
15日 臺灣民視與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聯合舉辦的「政黨電視政見辯論會」在民視舉行,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時代力量」、親民黨等8個政黨受邀參加。
在海峽兩岸實現全面「三通」11周年之際,兩岸海上客運票務平臺正式啟用,實現10條海峽兩岸海上客運24小時、一站式票務服務,進一步方便兩岸群眾往來。
16日 綠營「監察委員」陳師孟表示要約談馬英九「洩密案」更一審判決無罪案的臺北地方法院法官唐玥,引起島內輿論一致痛批「政治幹預司法公正」。
17日 臺灣漢翔航空工業公司與F-16原廠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籤署《策略聯盟合作協議》,在臺建立F-16戰鬥機維修中心,負責F-16戰鬥機的升級與養護工作。
18日 臺「大選」首場「電視政見會」在中華電視臺登場,候選人韓國瑜、蔡英文及宋楚瑜同臺發表政見。
臺2020「大選」候選人蔡英文、韓國瑜、宋楚瑜三方商定,將於12月29日下午2點由臺灣「公共電視臺」舉辦電視辯論會。
19日 蔡英文會見「宏都拉斯共和國新任駐臺特命全權大使」寶蒂絲妲(Eny Yamileth Bautista Guevara),「稱期盼未來一起努力,為雙方關係注入活力帶來新發展。」
臺「總統府」召開記者會宣布,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的「帛誼專案」將於本月28日至30日率團訪問帛琉(帛琉),出席雙方共同舉辦的「建交」20周年慶祝活動。
20日 晉升太空科技公司原訂27日發射的首枚太空探測火箭,因土地使用涉及違規及臺東達仁鄉部落反彈,導致火箭試射被緊急叫停。
21日 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1221 We care臺灣大遊行」與挺韓的「南方崛起高雄光榮周年慶大遊行」在高雄沿不同路線同日舉行,雙方陣營分別宣布有50萬人和35萬人參加。
22日 臺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在高雄路竹老家宴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商討雲林以南各縣市「立委」輔選工作。
前「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代表沼田幹夫在東京發表「日臺關係的現狀與展望」演講時表示,蔡英文與韓國瑜的支持率相差應該在5%或以內,「民進黨勝選可能性幾無把握」。
23日 南投縣議員張嘉哲遊顥,彰化縣議員曹嘉豪、許晉揚,苗慄縣議員徐功凡、張志宇、楊明燁,臺中市議員黃健豪等人齊聚南投縣議會,以「本土藍青年聯盟」名義,呼籲泛藍陣營整合,懇請各界選民及泛藍青年跨越派系,全力支持韓國瑜。
24日 高雄市政府召開以「高雄新頁」為題的施政記者會,代理市長、副市長葉匡時率團隊向市民報告韓國瑜就職一周年來的施政成果。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專程出席國民黨桃園市第二選區「立委」候選人、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長子吳志揚舉辦的公益活動,首次替國民黨候選人站臺。
25日 國民黨召開中常會,決定在全臺各黨部組織5萬名監票人員,在選舉投開票過程加強監票、計票。
臺「大選」第二場「電視政見發表會」在中視舉行,蔡英文、韓國瑜、宋楚瑜再次同臺闡述政見。
臺中市長盧秀燕宣布,由於臺中火力電廠三次超量使用生煤,罰款及限期改善都無效果,決定依照臺中市管制生煤條例,永久廢止「中火」二、三號燃煤機組的許可證,並加重裁罰新臺幣900萬元。
26日 臺灣公民團體「We care高雄」、「公民割草行動」及「臺灣基進黨」等將3萬份「罷韓」提議書運往臺北「中選會」,正式發起「罷韓」行動。
27日 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前往高雄出席「興達海基廠房竣工祈福典禮」時表示,「期盼通過離岸風電產業鏈在地化的推動,使臺灣落實能源自給及能源轉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臺灣經濟注入更多活力。」
由臺灣張榮發基金會和臺灣《聯合報》共同舉辦的第11年「票選年度大新聞」出爐,蔡英文專機「私菸案」成為臺灣年度第一大新聞。
臺「大選」最後一場電視「政見發表會在臺視舉行,按抽籤順序,依次由宋楚瑜、韓國瑜、蔡英文發言。
28日 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啟程前往帛琉共和國(帛琉)出席臺灣與帛琉「建交」20周年慶祝活動,並在登機前發表行前談話。
29日 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晚間偕同夫人出席帛琉共和國(帛琉)副總統歐宜樓(Raynold Oilouch)的晚宴,強調「『臺帛』『以人為本』的自由民主價值理念」。
30日 臺「總統府」召開2020「春聯、紅包袋」記者會,公布「總統府」印製的新年賀詞及紅包袋設計樣式,並自31日起開始發送。
由臺「中選會」主辦,臺傳統的「四報一社」及「公共電視臺」聯合主持的臺「大選」首場電視辯論會在「公共電視臺」舉辦,韓國瑜、宋楚瑜、蔡英文三位候選人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臺灣地區副領導人陳建仁偕同夫人拜會帛琉(帛琉)總統雷蒙傑索( Tommy Remengesau,Jr)稱「期盼帛琉(帛琉)能繼續做臺灣在國際上最堅定的盟友,雙方共同在太平洋上同舟共濟、攜手前進。」並於晚間結束「帛宜專案」返抵臺灣,在桃園機場發表返臺談話。
31日 臺「立法院」完成民進黨強行推動的「反滲透法」三讀,該法規定「未來任何人不得受滲透來源的指示、委託或資助進行違反選舉、罷免、『公投』、政治獻金的行為。」「違者最重可處以5年以下徒刑,併科新臺幣1000萬元以下罰金。」
【摘自《臺灣周刊》2020年第2期】
責任編輯:左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