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日劇一周收視榜:2012年4月7日-13日 第2頁:推薦:向田邦子短篇4部作
日劇一周收視榜:2012年4月7日-13日
排名
電視劇名稱
播出電視臺及時間
收視率
1
迷宮先生 第8季
朝日電視臺周四晚八點
14.1%
2
37歲成為醫生的我~實習醫生的純情物語~
富士電視臺周二晚十點
13.2%
-
名偵探柯南:沉默的15分鐘(電影)
日本電視臺周五晚九點
13.2%
4
都市傳說之女
朝日電視臺周五晚十一點
10.3%
5
警視廳安積班
TBS電視臺周一晚八點
10.2%
6
蠟筆小新 呼風喚雨黃金的間諜大作戰(電影)
朝日電視臺周五晚九點
10.0%
7
黑板(第三夜)(SP)
富士電視臺周四晚十點
9.1%
8
青蛙公主
富士電視臺周四晚十點
9.0%
9
名偵探柯南 工藤新一 京都新撰組殺人事件(SP)
日本電視臺周四晚九點
8.3%
10
欺詐之替身女優·真希
日本電視臺周四晚十二點
3.3
搜狐娛樂訊 (止痛片/文)上周春季檔主流時段諸劇開始陸續播,與往年一樣,拔得頭籌的仍是朝日的長壽偵探劇《迷宮先生》,記得去年整個春季檔的收視冠軍同樣是由渡瀨恆彥主演的《警視廳搜查一課9系》。朝日•東映組合最喜歡以這種招牌演員來拉動收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水谷主的《相棒》,而渡瀨主的諸劇雖然名聲稍遜一籌,不過現在隨著《相棒》系列因水谷與搭檔的風波不斷,外加諸多主力配角的流失,使得整個系列的名氣漸漸減弱,興許以後渡瀨恆彥主劇會風頭更戲,那也是末知數。現在初窺春季檔的諸劇,實在讓人有些大失所望,其中沒有任何的亮可言,即使是原本讓我十分期待的《青蛙主公》也感覺平平。
《37歲成為醫生的我》以13.2%的成績開篇,略低於由其接檔的《HUNGRY!》,好像自從《仁俠義工》之後,草剪剛便再也沒有可以將就看看的劇集,本劇首話看下來,雖然說不上有多麼優秀,但卻也並不難看。可能最近幾年熱血醫生的劇看的太多了,本劇多少也做出了一些對於故事方面的調整,一改過去所謂試圖改變一個小團體的理想主義者的故事,換之以自我改變的中年人。雖然劇中聽到兩次37歲成為醫生有些困難,但在歐美等國,40歲以上成為醫生者也比比皆是,原因無它,即是對於醫生專業訓練與應急能力的培養,使這一職業的學制大大增加,這些內容反倒是諸多關於醫生的美劇中卻不曾見過。
與其它與醫生有與的日劇一樣,《37歲》仍然是一名有自己想法的菜鳥醫師進入極為保守的醫院組織之中,在這裡不僅要與自己的指導醫生發生理念的衝突,又時不時需要面對教授等不容許挑戰的權威,而在這座堡壘之中,即有自己的同期相助,又有當年的好友保護。而其成為醫生的動力雖然現在劇中沒有講述出來,可能是要去醫治自己的至愛之人吧,相信故事大體如此。就故事而言,第一話的開局太平庸了,遠不像《最強的名醫》中那樣開篇的與人四處交流,由此將矛盾的種子播下,因為缺少波瀾,使得全劇沒有太多的看點,不過日本觀眾的口味向來很怪,也許這劇能在10%以上的收視中維持到結束也是末知數。在春季檔中,除了草剪之外,另一位SMAP的成員中居也有新劇出演,好像這些人不全部出來亮亮相的話,觀眾會將這個組織忘掉一般。
日本電視臺金曜日劇場每到周五晚倒播放一些動畫電影,在上周播放的便是《名偵探柯南》的劇場版《沉默的15分鐘》這也為了宣揚於近期將要公映的「柯南」最新劇場版《第11個前鋒》。《柯南》的劇場版是場面越來越大,柯南弟弟越來越V5,可惜案情是一部不如一部,現在甚至有人笑稱這是007的卡通版。相信許多柯南觀眾與我一樣,觀看柯南完全是一種慣性使然,無論故事如何,其中卻都有著每人不同的回憶。在《沉默的15分鐘》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似曾相似的故事,即像《午夜雄鷹》又像當年的《雪盲危機》,雖然危機重重,但卻沒有一絲的推理成份,故事也開始從過去的鬥智變成了現在單純的鬥勇鬥科技。其實「007」系列就是這樣慢慢的因人們的審美疲勞而走向了末路,現在「柯南」也有著這個趨勢,當這個品牌的粉絲慢慢減少於無之後,其結果亦可由此預見。
《都市傳說之女》雖然是部深夜劇,但卻取得了10%的收視,這在十一點檔中算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不過這部劇首話卻讓人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白色榮光》系列的編劇、都市傳奇、長澤正美與溝端淳平的組合外加竹中直人大叔的加盟本以為會打造出一部「京極堂」風格的電視劇作品,可惜在這裡面我實在沒有看到「都市傳奇」對於案件的偵破或是對於劇情的發展有何緊密的影響。在京極夏彥的作品中,每個案件都與傳說緊密聯繫在一起,其中看似鬆散但環環相扣的線索,借著各式各樣古代的傳說來展現出一種亙古不變的人性與欲望。在集話中,雖然借著「平將門」故事來展現一個現代人的悲劇,雖然其中處處與傳說合拍,但因為這種印合度太高,以使得故事因失真而顯的扭曲,出名的民俗類推理都是用著一種「六經注我」式的敘述模式,而非這種單純的「我注六經」式。這集最大的槽點便是自殺地點,這個BUG不知道會引來多少出推飯們的吐槽,也許各種推理飯們對於刑偵物證的流程比某些編劇要高的多吧,最近在國內不有一場「人人似柯南」的活動嗎?
《神南署安積班》的第五部《警視廳安積班》與《迷宮先生》一樣,也是來個次配角的大換血,安積班長從地方調到了本部,可惜不知道為什麼,雖然升為主任,級別卻仍然原地踏步。首話看下來,感覺整個故事的風格已經不似原來的本格推理,在前四季中,展現了一種普通刑警的生活百態,不僅要面對官僚作風極濃的上級,又要協調與自己爭功的同仁,也要盡力偵探各種細瑣而繁雜的案子。但在第五季中,整個故事似乎更有野心,想讓安積班長在更大的舞臺上推動一個體制的改革,或者由他領導一群無紀律性的警察,以使他們可以順利回歸組織的內部,而在一切之後卻也似有著陰謀。不知道本劇是否改編自今野敏的原著,整個風格與前四季的差異讓人覺得這是一部以原著為殼的衍生作品。首話與TBS臺其它劇一樣,又犯冗長的毛病,將一個故事拆成了兩大集講述,如果第二話案件的水落石出不能給觀眾一個驚喜的反轉的話,那這部劇最終也將會與TBS去年的其它劇一樣收視悲劇。
為了宣傳《蠟筆小新》的最新劇場版《風起雲湧!我的宇宙公主!》在上周朝日臺如日本電視臺一樣播出了去年「小新」劇場版的前作《呼風喚雨!黃金的間諜大作戰!》。與「柯南」一樣,「小新」同樣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不過某些時候心智的成熟度要遠遠高於柯南。當年自從臼井儀人意外過世之後,無數人為「小新」的末來捏著一把汗,不過由於工作室的努力使這個系列延續了下來,而電影版的票房也數創新高,朝日動畫的兩大圈錢法寶終於就些保住了——另一個是更著名的《海賊王》。不過與「柯南」一樣,「小新」的故事也越來越沒有新意,不過只要小新願意耍寶,觀眾們還是會樂得掏錢走進影院。畢竟這位早熟兒童說出了無數人的心理話,籍此一笑,別無它意。
《黑板》這套SP,截取了日本教育史上最有意義的三段時期,藉此展現著教師與學生、社會之間關係的變遷,在這個強烈的對比之下,觀眾們不難發現,越往今時,教師們被賦予的責任越多,而權力卻越少,工作壓力與社會壓力則如潮水般不斷的襲來。在第三夜中,主要講述了一名中學教師與一位「學力」低下學生的故事。在這裡,有著對於現代教育的反思,即是以自學為主的教育模式是否考慮到了學生們是否有真正可以學習的環境與資本,各種打著高尚旗號的教育組織是否是在幫倒忙,一切反思不僅適用於日本,同樣也適用於世界。在《紐約時報》上一篇關於教育的文章直接批判了現在從小學到大學各種對於學生教育背景的預設,正是這種預設將某些人排除於教育系統的知識之外。除了這方面,各類預設式教育也間接減少了學校授業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們不得不遊走於各大輔導學校之中。可能是要考慮到家長們的態度,第三話仍然是以一個大團圓的結局收場,末有將故事真正的進一步展開,某些時候不完美或是空白結局似乎才是真正的結局。
在春季檔預告時,我最期待的劇便是天海的這部《青蛙公主》,在劇中天海雖然仍那那麼霸氣,而且仍將以一份女王的氣場來調教一堆菜鳥,可惜首話的故事實在太平了,雖然我沒有看過《GLEE》,但這種熱血教師與一群菜鳥的組合卻也是數見不鮮,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整個第一話的幾首歌曲中,沒有一首能打動我,也許以後慢慢隨著劇情的發展會出現真正動聽的的音樂吧。好像整部劇特意表明是在模仿《GLEE》一樣,開頭時天海的歌舞倒是《GLEE》中的一段。一般而言,生硬模仿美劇的日劇最後都會以低收告終,不知道本劇以後的走何如何。不過這個合唱團的組成倒是很有意思,無論職業地位,無論年齡,無論性格,每個似乎都希冀於音樂來找到另一個真實的自我,所謂通過「超我」而完成「真我」的轉換。從預告中可以看到,在下一話中,將是兩位「教練」之間的鬥爭,估計與其它日劇一樣,每一話解決一名成員的疑惑或是生活問題,由此使整個團隊可以團結一心,迎來光明的人生。
似乎同樣是為了宣傳《名偵探柯南》的最新劇場版,真人版的第四部SP《京都新撰組殺人事件》也在上周播放。自從將柯南幾位主演大換血之後,雖然故事越來越扯,不過倒也因為演員的緣故使整部劇可以將就看看。而且動畫中全是縮小版的柯南,這倒也是拍少年版的柯南留下了無數可用的資源。現在看柯南真人版,不僅是為了看演員,更是為了吐槽,這一部中爆炸粉到是比第三部中的「氣壓井」更為雷人,不過能想出這麼雷人的點子,也夠讓人佩服了。松坂桃李的服部平次雖然戲份不多,不過卻也相當讓人滿意,不少人看這部劇也許正是為了松坂的這個醬油吧,沒有上2CH,一切還有些末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