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 將打造一個培養感性的美學樂園

2021-01-09 新民晚報

圖說:店內精選種類多樣的圖書與雜誌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多本限量版書籍售價達數十萬元,需要讀者佩戴白手套翻閱。12月24日,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上生新所蔦屋書店開業。書店實行預約制,用博物館般的場景設計,賦予閱讀儀式感。這裡不僅是可以激活周邊街區活力的友好型書店,還將打造成為一個培養感性的美學樂園和精神棲居地。

圖說: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

網紅書店遇上百年建築

「第一次走進上生·新所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我們被壁爐上的CCC字母吸引了。」在開業儀式上,蔦屋投資(上海)有限公司中國總代表兼董事長野村拓也介紹,蔦屋書店的母公司「文化便利俱樂部」Culture Convenience Club的縮寫是CCC,與上生·新所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Columbia Country Club的縮寫相同。蔦屋書店上海首店選擇這棟近百年歷史的建築,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古典與現代的時空融合。

「這家書店是蔦屋旗下最新的書店,也是第一次選擇入駐近百年的優秀歷史建築。」上海萬科上生新所蔦屋書店開發負責人胡秉介紹,在書店設計、裝修時,萬科集團不斷提供城市更新理念,比如,建築有八根旋轉式科林斯柱撐起一樓舞廳,柱頂是卷鬚花蕾的圖案,非常有特色。在書店第一稿設計版本裡,科林斯柱周邊都設有書架。對此,萬科城市更新團隊建議,科林斯柱周邊留白,讓更多人可以「閱讀」這些蘊含著希望和活力的古希臘羅馬柱樣式。

如今,市民走進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在一樓人文自然、歷史、假日區內,可以看到八根科林斯柱被圍上了玻璃,不僅起到保護作用,也能營造出「博物館」 式的場景,賦予閱讀更多的儀式感。同時,書店走道裡的天花板也進行了做舊的處理,突出歲月流逝的痕跡。

一本書售價39.5萬元

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分為兩層樓,一樓以「磨練知性」為主題,為與建築的歷史底蘊相得益彰,店內完整保護與展現了原有建築中的壁爐等特色部分,呈現極具古典建築美學的空間。而作為與歷史感的強烈對比,二樓營造出的是一個現代感的空間,主題是「收穫感性」。

在二樓,多套書被擺放在書桌上,或陳列在專用的書架上,更像一件件藝術品。走道西側多呈現建築類圖書,日本著名設計施安藤忠雄的套裝書III、VI被擺放在書桌上,分別定價24.5萬元、34萬元。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套裝書各有一套,含有安藤忠雄不同時期的設計模型、手稿等,包括很多沒有被採用的手稿。

上生新所蔦屋書店最貴的一本書——全球限量250本的「法拉利」,連同陳列架在內,定價39.5萬元。當箱子被打開,書被一根鐵棍牢牢的固定在箱子裡面,中間被一根鋁製條板固定著。取下中間的條板,上面寫著1947-2017,及書編碼0033號,代表這本書記錄了法拉利70年的發展歷史,是第33號書。

打造美學樂園和精神棲居地

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於1924年由美國建築師艾略特哈沙德設計建成,從社交休閒場所到科研基地,在更新之後變身書店新角色,將老建築獨特的外在與內在相結合,為其注入鮮活生命力。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希望在沉澱百年歷史風貌的空間裡,以「美育」為理念,在上海打造出一處能夠培養感性的美學樂園和精神棲居地。

上生新所蔦屋書店不僅追求老建築的改造更新之美,還追求優質空間、景觀、人、功能等各方面相互交疊中誕生的氛圍。在舒適的整體空間氛圍裡,書店對書籍和雜貨做出提案,為來店客人企劃「令人憧憬的生活方式」。

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將不斷提供只有在這裡才能體驗到的價值,作為「美育」的體驗基地,店內精選種類多樣的圖書與雜誌,其中包括大量外文原版書籍;在二樓有網羅世界各地藝術書籍的藝術長廊,每一本BIG BOOK都講述著一個藝術故事;而在店內畫廊空間,你將邂逅特別策劃的藝術家作品展。

「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希望在沉澱百年歷史風貌的空間裡,以『美育』為理念,在上海打造出一處能夠培養感性的美學樂園和精神棲居地。」長寧區委常委、副區長岑福康表示,長寧區一直在致力於城市更新,以城市更新和精細化城市治理提升城市品質的工作,已遠不止步於工程意義上的城市物質更新、環境更新和空間更新,而是「人本價值」、「共建共治共享」、「五個人人」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精品城區建設等城區定位中的重要部分,這是長寧城區發展軌跡中有溫度的一條脈絡,這條脈絡不斷地在清晰,城區品質已經成為定義城區、選擇城區和建設城區最重要的考量標準。

合理利用讓建築「活」起來

上生新所蔦屋書店位於有「上海第一花園馬路」盛名的新華路歷史風貌區,園區由萬科集團更新後在2018年對外開放,形成了集辦公、娛樂、生活、文化等多重功能業態於一體的國際化文化藝術生活圈。園區內不斷更新的文化藝術與生活方式業態,令這裡成為城中一處充滿活力、具有影響力的地標。

開業期間,上生新所蔦屋書店一樓活動空間將限時展出日本雕刻家名和晃平的雕塑系列《Particle》,以及收錄在其作品集《METAMORPHOSIS》中的視覺圖像。二樓的畫廊區域將限時舉辦中國書法家許靜的書法作品展「凝」,不同的藝術形式與風格將帶給藝術愛好者多元化的觀賞體驗。

「對歷史建築最好的保護就是合理利用。」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萬科上海區域事業集團執行長張海表示,萬科希望通過一系列的改造,讓歷史文脈得到傳承,片區特色得以發揮,進一步激發周邊街區的活力,讓居民能共享城市發展的成果,年輕人有奮鬥的空間,讓這裡成為有生活、有文化、有溫度的活力社區。

未來,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將企劃與開展眾多只有在線下才能體驗的活動,如與藝術家、作家、出版人合作的講座活動、握手會、讀書會、體驗式手工坊等,以及舉辦以藝術為主題的各類活動,如與美術館聯名的主題展覽、藝術講座等,以文化激發城市活力。

新民晚報記者 楊玉紅

相關焦點

  •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有哪些看點?來跟小編「雲」探店→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將於12月24日在上生·新所正式開業,小編提前「踩點」為大家劇透最新進展。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以下簡稱「蔦屋書店」)坐落於有近百年歷史的上生·新所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佔地約2000平方米,共有2層樓。
  • 上海網紅新地標 2000平米蔦屋書店揭開神秘面紗
    在獨具特色的西班牙傳教風格建築裡,約五萬冊裝幀精美的圖書放置在穹頂構造的鐵質書架上,與建築原有的柯林斯石柱並置,建構出一個博物館般的古典主義美學空間。蔦屋書店所在的這座歷史保護建築曾經是在滬僑民的社交休閒場所,由美國建築師艾略特哈沙德設計,1924年建成,現在更新之後修舊如舊,變身書店新角色。
  • 日本蔦屋書店在滬開首家店 有「全球最火書店」之稱
    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內景 萬科供圖 攝中新網上海12月21日電 (李佳佳)有著「全球最火書店」之稱的日本蔦屋書店在上海的首店即將於12月24日正式開業。這家全新的策劃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位於上生·新所內擁有96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21日書店舉行內覽會,讓媒體嘉賓有幸探訪一二。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二樓內景 萬科供圖 攝蔦屋書店的母公司CCC從1983年創業至今,到2019年12月底在全球經營約1198家門店,是日本目前最大的連鎖書店。
  • 老建築變身文化新地標,上海首家蔦屋書店有哪些看點?
    據悉,上海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即將於12月24日正式營業。「日本最大書店連鎖品牌+滬上百年歷史建築」,上海第一家蔦屋書店到底有怎樣的驚喜呢?澎湃新聞-私家地理帶你先睹為快。蔦屋書店對選址一向有獨到的品味,之所以選擇來到上海,上海上生新所的蔦屋書店店鋪製作人松尾祥平表示,是因為上海是一座擁有無限可能的世界級城市,既眷戀歷史,又吐故納新。
  • 日本蔦屋書店上海首店12月24日開業!入店預約今天下午開放
    擁有近百年歷史的上生·新所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即將「新生」——12月24日,蔦屋書店上海首店將在這座老建築中正式開業。2016年,上海萬科啟動延安西路1262號地塊原有建築和場地的更新改造。2018年,改造後的上生·新所向市民開放,形成了集辦公、娛樂、生活、文化等多重功能業態於一體的國際化文化藝術生活圈。
  • 李寧旗下LNG杭州首開快閃、歐萊雅開全球首家旗艦沙龍、蔦屋書店...
    1、巴黎歐萊雅全球首家旗艦沙龍落戶上海K11   9月22日,巴黎歐萊雅在上海K11開出全球首家旗艦沙龍,其打破了傳統沙龍的單一空間,打造了一個集「逛、買、探索、體驗」於一體的複合空間,旨在打造專業美髮沙龍市場的「創新孵化站」。
  • 蔦屋書店上海首店12月24日開業 收好這份逛店攻略!
    本周四,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上生·新所蔦屋書店將正式開業。這家坐落於歷史保護建築中的書店,用博物館般的場景設計,賦予閱讀儀式感。約2000平方米的空間內,擁有5萬種精選圖書和眾多文具雜貨、工藝品,畫廊、咖啡、餐飲等多重業態並行。
  • 上海蔦屋書店「牛」在哪裡
    而就在蔦屋上海首店開業前一夜,北京798藝術區的佳作書局宣布,將於2020年年底停止營業,同一天關門歇業的還有位於深圳華潤萬像天地的誠品生活。書店究竟是名副其實的「主力店」,還是曇花一現的「工具店」,對於文化消費水平不斷提升,且實體書店等公共文化場所發展不斷向好的上海來說,仍是一個需要居安思危的思考題。只拍照不消費?
  • 30圖實探大陸首家蔦屋書店,一個複合式漫生活空間
    關於日本蔦屋書店(需求面積:1500-3000平方米),TA有很多標籤:全球最美書店、亞洲最具影響力書店、森林圖書館、北野武最愛的書店……說TA是書店經營者摩拜的對象,讀書人閱讀的天堂,毫不為過。   10月18日,這家備受尊敬與矚目的書店落址杭州,成為大陸首家門店。
  • 日本蔦屋書店將在上海開業 在華門店欲達百家
    上海蔦屋書店選址擁有96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 張亨偉攝中國網12月23日訊 據日本共同社消息,有著「全球最火書店」之稱的日本蔦屋書店將於12月24日在上海正式開業。該書店將目標瞄準在高科技、設計、建築等領域工作的年輕人等。
  • 最貴一本書將近40萬元,揭秘上海蔦屋書店的獨一無二
    位於上生·新所的蔦屋書店上海首店即將於12月24日對外開業。蔦屋品牌來自日本,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都擁有不小號召力,也是不少中國讀者赴日旅遊的打卡地。今年8月,蔦屋宣布將在上海落地後一直備受關注。如今,面紗終於揭開,這家獨屬於上海的蔦屋書店,有何與眾不同之處?
  • 對大陸首家蔦屋書店的十個印象
    這些動作可以看作是蔦屋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所作的準備。上述書店其實都有不少亮點,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開業後被短暫關閉,折騰了一番。天目裡蔦屋書店和即將於12月份開業的上海上生·新所項目無疑將是今年蔦屋的重磅項目,更重要的是這是蔦屋在中國大陸的亮相作品。
  • 對大陸首家蔦屋書店的十個印象-虎嗅網
    這些動作可以看作是蔦屋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所作的準備。上述書店其實都有不少亮點,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開業後被短暫關閉,折騰了一番。天目裡蔦屋書店和即將於12月份開業的上海上生·新所項目無疑將是今年蔦屋的重磅項目,更重要的是這是蔦屋在中國大陸的亮相作品。
  • 老建築變身文化新場所,日本最大連鎖書店蔦屋入駐上海
    老建築變身文化新場所,日本最大連鎖書店蔦屋入駐上海
  • 華東商業10月大事件:蔦屋書店大陸首店開業 北外灘來福士首批主力...
    10月華東商業地產圈這些大事件值得關注:蔦屋書店(需求面積:1500-3000平方米)大陸首店在杭州天目裡亮相,北外灘來福士2021年開業,首批主力租戶品牌亮相;瑞虹天地太陽宮對外公布了將有MUJI等首品牌入駐;得寵社南京開首店……   一、蔦屋書店大陸首店亮相杭州
  • 600元一個帆布袋,六位數的原版書,都很好賣?上海蔦屋書店「牛」在...
    文創園區裡開書店,在上海已不鮮見。近年來,國內一些商業地產、城市更新項目都選擇書店作為「主力店」,提升整體影響力和「質感」。而就在蔦屋上海首店開業前一夜,北京798藝術區的佳作書局宣布,將於2020年年底停止營業,同一天關門歇業的還有位於深圳華潤萬像天地的誠品生活。
  • 「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來了!日本蔦屋書店將於今年12月開上海首店
    8 月 12 日的上海書展上,日本蔦屋書店宣布其上海首店將在今年 12 月正式開業,落戶上海延安西路 1262 號上生·新所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這是一家「生活方式提案型書店」,書店的內部設計仍在進行中,預計將打造一個 2000 平方米左右的空間。
  • 蔦屋書店的中國大陸雙城記
    近期,蔦屋書店在中國大陸的第二家店、上海首店的選址信息在媒體上被披露,書店位於上海延安西路1282號、由萬科開發的「上生·新所」項目內。由於該信息不是蔦屋官方披露的,因此進駐的店型是否為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還需要更多的消息進行確認。
  • 不只蔦屋,這些書店正掀起「美好風暴」!
    言幾又開啟美學空間感受城市生活體驗新文化。言幾又這個名字的來源,是設計的「設」字拆開,就是言幾又。堅持多元業態進行整體運營,每家書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堅持「連鎖不複製」的布局模式,旨在探索介乎家與寫字樓之間的第三種可能,致力於打造一個涵蓋書店、咖啡廳、藝術畫廊、文創生活館、創意孵化地的「城市文化空間」。
  • 日本著名的蔦屋書店落戶上海將跨界
    文創領域中,書店與咖啡店的合作已成常態,日本著名的蔦屋書店落戶上海不知將和哪個咖啡品牌合作?而蔦屋臺灣第五家店選擇的是臺灣本土第一咖啡品牌路易莎。在臺灣,路易莎異軍突起,短短十年就展店超過五百家,超越了星巴克在臺灣二十年時間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