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海歸男殺死父母: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養出不知感恩的孩子

2020-12-24 騰訊網

最近,一則駭人聽聞的新聞讓人不免唏噓不已:有對高知夫婦,爸爸是鼎鼎有名的律師,媽媽是深受學生喜愛的大學教授。

這對就是這樣一對模範夫妻,卻慘死在他們22歲的兒子黃某陽手中。

原本,這是令很多人羨慕的家庭——家境優渥,父母有錢又有文化。

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前途,他們不惜斥資百萬,送兒子到英國留學。

可惜,好家境卻沒有養出好孩子。

8月4日,將親生父母殘忍殺害的黃某陽,將屋內空調溫度調低後,冷靜地準備了多張銀行卡,出逃國外,去了柬埔寨。

然而,法網恢恢疏而不漏,8月20日,警方在柬埔寨一家四星級酒店將這抓獲。

令人心寒的是,殺害了雙親的兒子,被抓時竟然沒有顯露出絲毫畏懼和悔恨。

那對被害的高知父母,大概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

自己辛辛苦苦為孩子創造著更好的條件,卻把兒子養成了不懂感恩、無視法律、殘忍冷血的白眼狼。

人們常說:富家養嬌兒,寒門出貴子。

其實,決定一個孩子是「嬌兒」還是「貴子」的並不是家境,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不是所有的好家境,都能養出優秀的孩子

有知情人透露稱,前段時間國外疫情嚴重,黃某陽回到了國內家中。

如今他又想出國,不想被父母管教,但父母考慮到國外疫情狀況,沒有同意他的請求,兒子便和父母發生爭執。

矛盾由此激化,最後黃某陽一怒之下便殺害雙親,畏罪潛逃。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可是有些「孩子」,真得連動物都不如。

不管怎樣,那些一言不合就起殺心的孩子,對父母可曾有過一絲絲感恩?

為人父母后,我們都想要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然而,即便家庭再富有,也不能一味地在物質上滿足孩子,溺愛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大的傷害。

前段時間,富二代殺妻焚屍的新聞,看得人毛骨悚然。

26歲的富二代男子嚴某,因為賭博欠下債務,希望妻子幫忙還債,但是妻子拒絕了。

喪心病狂的他因此痛下殺手,甚至縱火企圖毀屍滅跡。

他的妻子被殺時已懷有身孕,兩個人新婚才三個月。

其實,他的惡之花早早地埋在了原生家庭裡。

在後續調查中發現,這位富二代,從小就被父母溺愛,在國外留學的時候就吊兒郎當,不學連畢業證都沒有拿到。

父母對他更是有求必應,連他染上賭博,欠下近200多萬的賭債都是父親償還。

兒子荒廢學業時,父母不管,兒子欠下巨額賭債,父母幫著收拾爛攤子。

父母自以為家境好,可以無底線替孩子「兜底」。

該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教育孩子,總有一天,社會會來教育他。

「縱容型溺愛的父母,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管多麼小、多麼不合理的要求,他們會拿出全部力氣去滿足。」

擁有著優渥的家境,再加上父母的溺愛,沒有受到父母良好教育的孩子,就更加有恃無恐。

有時候,一旦父母沒有達到他們的需求,心理極端的孩子就會被心中的怨恨所吞噬,甚至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真正的寵愛不是慣著孩子,放任他為所欲為,而是一定要有原則。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既不失去愛,又要恆久地堅持原則。

真正的好家境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富足,而是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土壤。

相反,缺乏教育的好家境,只會讓孩子的心底越來越貧瘠。

貧困的家庭,依舊可以養出好孩子

有一種父母,雖然家貧,卻勝過了很多有錢人。

有一種父母,沒有文化,卻勝過很多讀書人。

今年高考的孩子中,很多人讓我們看到了「寒門出貴子」的最美模樣。

他們的「貴」,不是「貴」在看似有著鯉魚跳龍門般的階層跨越,而是「貴」在身上有著感恩、努力進取的陽光氣質。

在湖南,有對雙胞胎兄弟趙莉、趙棣,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

他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兄弟倆收到錄取通知書時,最想感謝的是父親:

「父親的陪伴,是我們這三年的動力,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瓶頸,只要有父親在,便感覺身後有了依靠。」

他們的父親雖然沒有多少文化,平日裡每天都要在地裡勞作,但每個周末,都會從農村老家,趕到學校裡,和倆孩子見上一面。

和孩子談談心,說說話,雖然講不出啥大道理,更沒法指導孩子的學習,但卻在寒冬酷暑的堅持中,讓孩子得到了父愛的滋養。

孩子們也在父親的堅韌、質樸中,成長得更加積極陽光,努力向上。

有一個叫劉媛的江西女孩,一開始,她打算帶著75歲的奶奶去上大學。

從小父母離異的劉媛,由身為環衛工的奶奶獨自撫養長大,如今,她想要報答奶奶。

她的奶奶,不能給孫女更好的物質生活,也沒有什麼文化,卻通過民間俚語教給她做人做事的樸素道理。

這些寒門貴子的身上,藏著同一個秘密,那就是雖然家境貧寒,但父母家人卻在有溫度地陪伴和言傳身教中,教會了他們:

善良,自強,堅韌,感恩,永遠都是人間正道。

擁有這些精神財富的孩子,未來總不會太差。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家境,而是教育

出生在令人羨慕的高知家庭,原本已經算是「贏」在了起跑線,但高開走低,釀出了慘劇。

而那些寒門家的子弟,雖然沒有富裕的家境,但卻受到了好的教育,成為真正的「貴子」。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出身和家境,而是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在重視「才」的培養時,以下幾點更應該注意——

1、點亮孩子感恩的心

孩子的感恩之心,是需要培養和影響的。

假如父母只一味地要求孩子用好成績為父母爭光,而不教孩子感恩,甚至對孩子細微中的感恩之舉視而不見,孩子也自然會在被無視中學會了冷漠。

最近,熱播劇《以家人為名》中,唐燦的媽媽又上了熱搜。

媽媽過生日,唐燦興致衝衝地拿出來自己親手磨的紫檀手鐲,想要給媽媽戴上,媽媽卻冷麵拒絕,不屑一顧,因為覺得並不值錢。

她親手為媽媽做的蛋糕,在媽媽眼裡看來和買來的也並無差別。

在這位媽媽眼中,女兒只有成為明星,才能讓自己有面子,為了讓自己臉上有光。

當孩子成為自己炫耀的工具,卻無視孩子真心實意的感情付出時,孩子也學會了變成沒有感情的木偶,感恩之心更可能無從談起。

懂得感恩的孩子,無論對父母還是社會,自然會少一分戾氣,多一份善意。

2、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能做出殺父弒母舉動的人,其性格和心理因素不可忽視。

正常情況下,心理健康,情緒穩定的孩子,哪怕是和父母矛盾再深,也不可能做出這種反人類、反社會的事情吧?

黃某陽的一名高中同學稱其性格偏激,極端,容易被一點點小事激怒。

也有網友挖出了黃某陽的社交帳號,發現其發表的文章,盡顯孤僻性格。

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只把目光放在孩子成績上。

在有溫度的陪伴中,及時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對負面情緒正確疏導,畢竟,無論何時,孩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才是最重要的。

3 、不溺愛,不嬌縱

孩子出生在家境優渥的環境中,往往習慣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然而,父母無底線的滿足只會在孩子的性格中播下自私、無情和缺乏自制力的種子。

要知道,慣子如殺子,溺愛出逆子。

無論家境怎樣,作為父母,對孩子愛而有度,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對生命和規則有敬畏,不僅是對孩子負責,更是對社會負責。

最後

決定孩子未來的,不是家境,而是有遠見的父母,給孩子的人生鋪上了怎樣的底色。

有遠見的父母,不是用物質富養,也不是教會孩子贏,而是教會孩子愛。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幫孩子克服人性的弱點,塑造出一個健康的人格。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讓孩子富而不驕,貧而無怨,讓我們的孩子眼裡有光,心裡有愛,腳下有路。

相關焦點

  • 楊絳: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不是養出來的孩子有出息,而是有出息的孩子懂感恩。01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豆瓣有個討論組,有個讓所有父母感到心驚肉跳的名字:父母皆禍害。他們有的人抱怨父母對自己的窮養,有些人覺得自己因父母太窮,令自己無法進入上層社會。言語中對父母的怨恨,旁人看了都深覺寒心。這就是中國式父母的悲哀: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卻培養出一個個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 佟麗婭遭4歲兒子「嫌棄」:感恩的孩子,是父母生命裡的光
    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孩子對父母的愛,這種愛是不完整的。父母養育孩子,子女尊敬父母,愛是人間共同的情懷和關愛。」 父母最大不凡,便是養出感恩的孩子。 為人父母,最大的幸福,莫過於養出一個懂得心疼自己,知道感恩的孩子。 《時光錄》中寫到:「親情,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純淨的感情了,除了愛與呵護,還應該有感恩。」 很多時候來自子女的一句問候,一份關心,一點回報,就足以讓身處困境的父母感知到溫暖和幸福。
  • 17歲高中生弒母: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是把孩子養成「仇人」
    媽媽是孩子最親的人,一個孩子是對媽媽恨到什麼程度,才會殺死她?最可怕的是他殺死了自己的媽媽,還能平靜地去上學去自首,背後原因讓人深思。網友說:「母親把全部的愛都壓在了他的身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萬事必有因由。」
  • 武漢女孩地鐵站猛踹母親:毫無權威的父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或許,這句經典名言用在現代家庭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中,再合適不過。放眼觀望,有多少父母就是在和子女一次次忍讓中妥協,在妥協中一步步放棄了做父母做長輩該有的基本的權威?其實,這是一個不好的徵兆,也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
  • 一個家庭中若有以下三種跡象,再累都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是父母的言行,父母的舉止,父母的行為和習慣對孩子的影響。老人常說:看一個孩子將來什麼樣,看他的父母就知道了。所以我們常說家庭教育,其實主要就是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作為父母,我們都期望未來養成一個懂事優秀的孩子,但如果家庭是這幾種跡象,那麼就算再累都很有可能養不出懂事的孩子。
  • 14歲男孩咬媽媽下死口,我們千辛萬苦,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可孩子卻不知感恩,我們是怎麼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不是爭吵,而是養不出懂得感恩的孩子。貧窮可以靠努力去改變,爭吵可以用冷靜來緩和。而不懂感恩的孩子,永遠學不會孝順,也無法過好這一生。
  • 《殺死一隻知更鳥》▎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的影子
    通過這場孩子們全程參與的辯護,阿蒂克斯為孩子們樹立一個偉岸如山的父親的形象,教會了我們為人父母3堂深刻的課:對自己負責,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教會孩子包容、理解和感恩,就是給孩子最好的保護;斯各特,一個6歲的小女孩,會在同學的質疑聲中,跟同學打架,因為同學斥責他爸爸是幫黑鬼的壞人。斯各特無條件的信任父親,所以容不得外人這樣詆毀父親,所以跟同學打架,小女孩有主見的行為和維護父親的心,源於父親阿蒂克斯的教導。
  • 男孩一句話暖哭2億人,央視點讚:體諒父母的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一個在外面迎風抗雨的堅強媽媽,這一刻,卻像一個小姑娘一樣,被自己的孩子暖哭了。孩子的體諒和暖心,是治癒父母一切苦痛的良藥。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養出這樣一個懂父母、知感恩的孩子。父母最大的悲哀是養出嫌棄自己的白眼狼莎士比亞在《李爾王》中寫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齒更能噬痛人心。
  • 男孩一句話暖哭2億人,央視點讚:會體諒父母的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孩子的體諒和暖心,是治癒父母一切苦痛的良藥。 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養出這樣一個懂父母、知感恩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會發自內心地關心和愛護身邊的人,並竭盡所能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 感恩節:做父母的要學會感恩孩子,中國父母都缺一堂感恩教育課
    而我們父母,給孩子強加了無數的個人願望、行為規範,卻很少跟孩子說一聲"謝謝"。《卡耐基說話技巧與人際交往》一書中作者說過,想讓自己的孩子感恩,自己首先要懂得感恩。我深以為然。「中國式」父母,請把感恩掛嘴邊魯迅先生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中寫過,很多人認為父子關係就是父母生了孩子,他所有的一切,應該是父母所有。孩子不懂得報恩,這就是不孝。卻顯現出,做長輩的權利思想和利己思想很重,責任心和義務很輕。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父母將其告上法庭並勝訴,網友:憑什麼?
    但二胎這件事,真不是「想生就能生」的,每一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不同,盲目地生下二胎,最後可能幸福感全無,反而還鬧得一家人「反目成仇」。22歲姐姐拒絕扶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最近,一則關於「父母告女兒」的事例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 17歲男生殺害陪讀母親,真相殘酷又心酸,為什麼養孩子「吃力不討好」?
    文|阿哩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句話,中國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父母傾儘自己的所有,無非是想讓孩子能夠有出息回報父母,可是現在的孩子,不僅不懂得回報,還做出傷害父母的事情,這是一個多麼可悲的事情。 前幾日,網上曝出一則17歲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的新聞,這件事的結果讓所有人寒心。警方通報結果顯示,高三學生因不服家庭管教,與母親發生爭吵後在肢體衝突中致母親死亡。
  • 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再優秀也沒用
    她最後留給人世間的,依然是對父母的感恩。親情,是父母與子女間的愛與呵護,更應該報以感恩的心。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父母之恩,不需要回報,但是,要懂得感恩,懂得感恩的孩子,總能帶給父母溫暖和慰藉。04不懂感恩的孩子,再優秀也沒用莎士比亞在《李爾王》中寫道:一個忘恩負義的孩子,比毒蛇的牙齒更讓人痛徹心扉。
  • 孩子要體諒父母的辛苦,感恩父母
    很多父母最常對孩子說的一句話就是「爸爸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你只要好好學習,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回報」。聽起來,父母的愛是非常無私且高尚的,對於孩子,父母完全是一片赤誠之心,無怨無悔。然而,在這樣日復一日的說教中,原本還能想到父母辛苦的孩子,漸漸變得麻木,對於父母的一切付出都習以為常。作為父母,對於孩子的愛當然是不求回報的,但是為了孩子的成長考慮,父母最好不要把這顆不求回報的心完全展示給孩子看。否則,孩子就會無視父母的付出,也根本不會主動體諒父母的辛苦,更不會感恩父母。
  • 教育局局長的4分鐘演講火了:父母的終極使命,是培養出怎樣的孩子?
    三毛曾說,人活著是件美好的事情,不在於風景多美多壯觀,而是在於遇見了誰,被溫暖了一下,然後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為一個小太陽,去溫暖別人。仔細想想,父母子女的關係,也是如此。可中國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從小就剝奪孩子走向成熟的權利,然後自己付出全部,養出的卻是一匹匹白眼狼。
  • 「中國式父母」的最大悲哀:傾盡所有,卻把孩子養成了白眼狼
    但父母以愛之名行使控制權,就墜入了一個可怕的誤區:他們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私有物」,他們在用自己的思想和世界觀塑造孩子,而孩子沒有選擇的餘地。有這麼一個案例:一位成績優秀的高二學生,突然在深夜離開了家,留給父母一張紙條:我恨你們,我走了。父母急切地向老師和鄰居求救。
  • 家庭月入8K,卻給孩子買1299的鞋子,硬著頭皮富養,孩子會變成什麼樣?
    紀錄片採訪了幾個英國中產家庭,他們不是富豪,家裡也需要按時繳納貸款,這些父母對孩子是這樣做的:有個11歲的女孩,一周的零花錢是150英鎊。女兒想養一批小馬,媽媽知道養馬不理智,家庭的財務會有負擔,但最終還是買了。有個12歲的女孩是個包包控,目前有50個包包,最貴的一個價值高達3000英鎊(約26800人民幣)。
  • 家教中常踩的三個坑:父母付出所有,卻養出了白眼狼
    新聞報導後,在眾多譴責兒子的聲音中,更有網友直指背後的真相——父母教育失策。其中一個高贊評論:父母教育上有問題,才養出了白眼狼。正如一句話說的:沒有天生的白眼狼,許多白眼狼都是父母慣出來的。黃某夫婦,被人殺死6天後,經過警方偵察,罪犯正是受害人的兒子黃某陽。黃某陽此前在英國留學,因再次出國,與父母發生矛盾。父母考慮到國外疫情因素,不想他現在出國。兒子忍受不了父母多次勸阻,最終對父母痛下殺手。黃某陽父親是廣西知名律師,母親是廣西民族大學的教授。這樣一個高知家庭,對孩子的品德教育,無疑是失敗的。
  • 83歲醜娘張少華生病住院: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我養你小,你不養我老
    最近,83歲的醜娘張少華生病住院的消息引發人們關注。有網友說,張少華一個人來看病,面容憔悴,狀態很不好。在最需要的時候,子女不在身邊,怎麼看都讓人心疼。我養你小,你不養我老,是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但趙某和孩子們提了這件事後,四位孩子中,只有一個孩子給了自己贍養費。其他三個孩子,對自己的要求無動於衷,趙某很是氣憤。儘管趙某跟三位孩子探討過這個問題,但雙方都沒有達成一致。在多次討論仍沒有任何效果的情況下,趙某無奈將三位兒子告上法庭。
  • 辛苦養大的孩子,卻成了白眼狼,只怪父母用了「養狼」的教育方式
    當我們看到這樣的事件的時候,心裡都會非常的氣憤,而在譴責他們的同時,也會產生疑問:為什麼這些孩子長大之後,會不孝順父母成為一個個白眼狼呢?其實這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結果孩子把早飯買回來之後,我發現他只買了他一個人的,問他為什麼不給我買,他不但不回,並且態度非常的差。當時因為這件事情我還和孩子大吵了一架,我就不明白了,我養了他十幾年,為什麼他就不知道心疼我一下呢?我感覺自己就是養了一個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