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口語交際《講歷史人物故事》專題
口語交際內容
西門豹治鄴、王戎不取道旁李,還有匡衡鑿壁借光、劉備三顧茅廬……這些歷史故事,生動有趣,給人智慧與啟迪,歷經千百年仍然廣為流傳。
讓我們開一個故事會,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歷史故事,講給同學聽。
交際要求
1.講之前,熟讀故事,可以製作小卡片幫助記憶或作補充說明。
2.講的時候,態度自然大方,聲音洪亮,根據故事中人物的特點,使用恰當的語氣和肢體語言。
3.講完之後,和其他同學交流,聽取評論和建議。
交際範例
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北宋人晏殊的故事。
他參加殿試時發現題目是他前幾天練習過的,就如實報告,並請求換題,得到了皇帝的嘉賞。
晏殊當職時,京城的大小官員經常在郊外遊玩或在城內酒樓茶館舉行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讀書寫文章。
宋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都很驚訝,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難能可貴。」
晏殊謝恩後說:「其實我也喜歡遊玩飲宴,只是家貧而已。」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主題拓展
作為名人的他們,無論是在創造驚天的偉業時,還是在平凡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上,都無不具有不平凡的品質,他們或寬容、或執著、或守信、或刻苦、或堅持、或愛國、或愛民,都無不閃現出偉大的人性光輝。
以後我們多去閱讀更多名人的故事,讓我們將名人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總結
我們聽同學們講了這麼多的歷史故事,明白了好多做人的道理,希望同學們能學以致用,不要犯故事中的錯誤,引以為戒。
補充交際範例故事參考
①1879、10、31愛迪生發明電燈,他每天工作超過18小時以上,不停的努力,不斷發明有用的東西,一生中發明1093件專利,有人認為他是天才,他認為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他有很大的勇氣和堅強的毅力承受失敗的打擊,他也常說這樣鼓勵別人,到80歲還在研究他完全不懂的植物。
② 成吉思汗 大約生於1162年。父親是一位蒙古酋長,九歲時,父親被殺。年青時,他在一次敵對部落的突然襲擊中被俘。由於怕他逃跑,他們給他脖子上套了一個木枷。但是鐵木真卻在一片原始荒涼的國土上,由一個無依無靠目不識丁的囚犯崛身而起,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人物—偉大的蒙古徵服者。
鐵木真容軍事雄才大略、外交手腕、無情殘忍和組織能力於一身,在他的領導下所有的這些部落都結為一體。
1206年的一次蒙古酋長大會正式宣布他為成吉思汗,即「萬國皇帝」。1219年成吉思汗率軍向花剌子模國王進攻,侵佔了波斯和中亞;正當其他蒙古部隊向俄國進攻的時候,成吉思汗親自率軍對阿富汗和印度北方發動了一次襲擊。1
225年他返回蒙古1227年在那裡溘然而逝。
③拿破崙一世 拿破崙一世(1804-1815),法蘭西帝國締造者,卓越的軍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先後多次打垮了歐洲各個封建君主國組織的「反法同盟」,並在歐、非、北美各戰場上,進行了對歐洲各國家的戰爭,削弱了歐洲大陸的封建勢力。
他頒布了重要的《拿破崙法典》,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立法規範,至今還發揮著重要作用。
拿破崙入侵俄國時,部隊在一個小鎮作戰,他與軍隊脫離時,俄國人盯上他,拿破崙開始逃命,並潛入毛皮商人家。他對毛皮商人可憐地大叫:「救救我,救救我!我可以藏在哪裡?」毛皮商用很多張毛皮蓋住拿破崙。
這時俄國人就已衝到門口,他們把他的店給拆了,想找到拿破崙。他們將劍刺入毛皮內,但是沒有發現他。不久,他們離開了。
一會兒,拿破崙毫髮無損地從毛皮下爬出來。毛皮商向拿破崙膽怯地說:「原諒我對一個偉人問這個問題,但是躲在毛皮下,那是什麼樣的感覺?」
拿破崙憤怒地說:「你竟然對拿破崙皇帝問 這樣的問題?警衛,將這個不知輕重的人帶 出去,蒙住眼睛,處決他。」
毛皮商被蒙住雙眼看不見東西,但是他可以聽到警衛的動作,他們排成一列,準備他們的步槍時,他聽見自己的衣服在冷風中簌簌作響。他感覺到寒風正輕輕搖著他的衣擺、冷卻他的臉頰,他的雙腳正顫抖著。然後,他聽見拿破崙清清喉嚨,慢慢地喊著「預備……瞄準……」
在那一刻,他知道甚至這一些無關痛癢的 感傷都將永遠離他而去,而眼淚流到臉頰時, 一股難以形容的感覺自他身上奔瀉而出。
經過一 段安靜之後,毛皮商人聽到有腳步聲靠近他,他 的眼罩被解了下來。因為突來的陽光使得他睜不 開眼,他可以看見拿破崙的眼睛深深地又故意地 望著他自己的眼睛, 似乎想看穿他靈魂裡的每 個角落。 然後拿破崙輕柔地 說: 「現在你知道了。」
④ 趙本山 人生經歷:1957年出生;6歲時成為孤兒,開始跟二叔(盲人)學藝。拉二胡、吹嗩吶、拋手絹、唱小曲、二人轉小帽等樣樣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為突出。苦難的童年成了趙本山一生的財富,為其日後的小品、演藝生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貢獻:他把二人轉帶到全國各地; 他是中國小品之王。 他提出的『綠色二人轉』是一種創新,把一些糟粕的東西去掉,加入更加吸引人的鄉土氣息。讓二人轉為全國人民帶去更多的歡樂。」
⑤ 文化戰士—魯迅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和翻譯家和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的封建家庭。
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
魯迅1902年留學日本,原學醫,後從文,企圖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9年回國。前期主要著作: 《阿Q正傳》 《吶喊》《墳》《熱風》《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專集,表現出愛國主義和徹底的民主主義的思想特色。《而已集》《三閒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等為後期作品。其中 《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
魯迅的一生,對中國的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
⑥伊莉莎白 1533年9月7日,伊莉莎白降生於格林威治宮。她的母親是安娜·博林,父親是英王亨利八世。1547年亨利去世, 1557年11月17日,伊莉莎白在經歷了種種打擊與苦難後,終於登上了英格蘭的王位; 1603年3月23日,女王去世。
伊莉莎白時代 伊莉莎白在位44年。在即位後,以她堅定的意志、豐富的政治經驗,把瑪麗遺留下來的財力匱乏、軍事軟弱的英國,帶進了一個政治穩定、財力充實、軍事強大的時期;確立了女王在國教中的最高地位,從而使英國擺脫了羅馬教廷的控制。從而出現了一個被英國人稱之為「光榮的時代」——伊莉莎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