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進」嫦娥五號,遨遊太空歸來,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回家」了!

2020-12-24 北晚新視覺網

昨天(21日)下午,在北京冬奧會展廳三樓會議廳,隨嫦娥五號完成月球之旅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會徽、吉祥物呈現在展架上。

這是12月21日拍攝的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12月17日,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探測器上還搭載了國際奧委會會旗一面、國際帕運委會會旗一面、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各一面、會徽兩對、吉祥物玩偶一對、吉祥物徽章兩對。據介紹,這些迷你版的展示品,製作材料都很輕,但即便如此,也是在工作人員的努力下,摺疊成很小的方塊,「擠進」嫦娥五號狹小的空間。

北京冬奧組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韓子榮表示,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上搭載會旗、會徽、吉祥物等冬奧會展示品,把冬奧標識送上月球並順利返回、交付給冬奧組委,是戰略合作的重大成果,創造了奧林匹克文化與航天科技融合創新的典範。下一步,這些冬奧會展示品將帶著來自太空的「祝福」,與世界人民見面,吸引包括廣大航天事業愛好者在內的社會各界更加關注、支持北京冬奧會。

據悉,北京冬奧組委計劃將北京冬奧會展示品在北京冬奧組委展廳、相關場館進行宣傳展示,並將通過舉行有關文化活動對公眾,尤其是青少年開展宣傳北京冬奧會、展示冬季冰雪體育運動和科普航天知識。

(原標題:旅月冬奧會展品亮相北京)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吳東 實習記者 卓然

流程編輯:u022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乘嫦娥五號太空遨遊歸來
    中國日報12月21日電(記者 孫曉晨)在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到來之際,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今天下午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舉行。完成月球之旅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會徽、吉祥物,首次與公眾見面。
  •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回家啦
    這是12月21日拍攝的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 新華社  據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21日,在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到來之際,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舉行。完成月球之旅的冬奧會會旗、會徽、吉祥物冰墩墩等展示品,終於回家了。  12月17日,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與此同時,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上還搭載了國際奧委會會旗一面、國際帕運委會會旗一面、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各一面、會徽兩對、吉祥物手辦一對、吉祥物徽章兩對。
  • 完成月球之旅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回家」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電 (陳杭)在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到來之際,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21日在北京舉行。完成月球之旅的北京冬奧會會旗、會徽、吉祥物,首次與公眾見面。12月21日,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在北京舉行。
  • 乘坐嫦娥五號去月球的「冰墩墩」今天回到北京冬奧組委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12月21日,在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到來之際,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舉行。完成月球之旅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會徽、吉祥物,首次與公眾見面。
  • 跟著嫦娥五號一起返回地球的,除了月壤,還有他們
    12月21日,在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到來之際,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舉行。完成月球之旅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會徽、吉祥物,首次與公眾見面。12月17日,嫦娥五號在太空遨遊23天之後,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與此同時,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上還搭載了國際奧委會會旗一面、國際帕運委會會旗一面、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各一面、會徽兩對、吉祥物手辦一對、吉祥物徽章兩對。這些冬奧會展示品是最具代表性、最受關注、最能闡釋北京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理念、願景的形象標識。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揭秘:返回器為何用「打水漂」的形式回家
    新華社記者 連振攝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約5000公裡處正常解鎖分離,軌道器按計劃完成規避機動。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歡迎回家!
    「挖土」歸來,嫦娥五號闖過了幾道關?榮耀歸來的道路並非坦途。你可知道嫦娥五號回家邁過了幾道坎?它的「娘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向科技日報記者進行了介紹。「就像在太空中打水漂一樣,返回器先是高速進入大氣層,再藉助大氣層提供的升力躍出大氣層,然後再以第一宇宙速度扎入大氣層,返回地面,整個過程環環相扣。」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體主任設計師孟佔峰介紹說。
  •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嫦娥五號在太空呆了多久 挖土任務究竟...
    原標題: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嫦娥五號在太空呆了多久 挖土任務究竟有多難?   最近幾日大家討論最激烈的就是嫦娥五號的事情了,現在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大家都非常期盼,那麼嫦娥五號在太空帶了多久?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嫦娥五號 消息吧。
  • 冬奧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回家啦
    冬奧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回家啦 12月21日,嫦娥五號搭載北京冬奧會展示品交接儀式在北京冬奧組委首鋼辦公區舉行。完成月球之旅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會旗、會徽、吉祥物,首次與公眾見面。
  • 全球矚目嫦娥五號,嫦娥五號挖土歸來,還要過幾個難關?
    從古至今,人類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宇宙空間的探索的步伐,古時候有夸父逐日,嫦娥奔月,這是古代人未知空間的幻想,而到了現在,太空飛行器的發明,讓人類有了探索太空的基礎,中國近些年來的航天技術也是日新月異的,中國把這些太空飛行器命名為神舟、嫦娥等等,這些都是中國航天人最深情的浪漫,也是對它們的每一次飛行的最美好祝願。
  • 嫦娥五號「回家了」,天問一號還在「旅途」中…「探月女神」帶你...
    嫦娥五號「回家了」,天問一號還在「旅途」中…「探月女神」帶你遨遊太空 2020-12-20 1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嫦娥五號回家,中美競跑太空
    此人遠在貴陽,被中辦一個電話喊到北京,他打開裝著月球石的玻璃盒愣住了,樣品不到一粒黃豆大。原來美國人用凸透鏡做玻璃盒,放大了形狀,看上去拇指大小的巖石其實只有一克。他小心地把月球石剖成兩半,半克拿來做研究,半克送給了北京天文館珍藏。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一些國際組織對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任務表示祝賀。國際電聯祝賀嫦娥五號回家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第一時間向中國政府發賀電,祝賀嫦娥五號回家。「在過去的23天裡,嫦娥五號在太空展示了超群的技藝和中國智慧,令人嘆為觀止。」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多個重大突破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
  • 嫦娥五號探月成功,六七十年代,太空宣傳畫什麼樣?
    自古以來,人們對外太空充滿了好奇和美好的想像。那裡是否有人居住?是否活躍著神話傳說中的神仙?……一直是人們好奇的問題,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就是我們熟知的太空神話,也是太空探索的萌芽。然而隨著近期嫦娥五號的成功探月,舉國歡慶的同時,月球對於我們也將逐漸揭開神秘的面紗。雖然早已知道嫦娥只是神話,取樣的科學價值無疑更具實用性。六七十年代,探索技術有限,人們是怎樣幻想太空的呢?圖為1962年,乘坐飛艇遨遊太空。幾個小娃娃乘坐飛船穿雲過月,面對浩渺的外太空興奮不已,嫦娥仙子友好地伸出雙手打招呼。
  • 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回家?穿上「防熱衣」打了個「水漂」
    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回到地球,就是在太空中打了「水漂」後回來的。,再次開始下落,然後以類似神舟飛船的返回過程返回地球,後面的「回家」方式就輕車熟路了。為什麼要採用這種「打水漂」的形式回家呢?返回器從月球歸來的速度是高達每秒11.2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而一般從近地軌道返回的太空飛行器速度大多為每秒7.9公裡的第一宇宙速度,可別小看了這每秒3公裡多的差距,太空飛行器如果以過高的速度進入大氣層,摩擦產生的劇烈高溫將帶來極大風險,因此必須解決「減速」問題。
  • 嫦娥五號回家,中美競跑太空-虎嗅網
    他當時一定不會想到,42年後的嫦娥五號,一次挖回來2公斤月球樣品。一掃當年的窘迫。12月17日凌晨2點,嫦娥五號的返回器降落在蒙古四子王旗草原,裡面2公斤月樣將向歐陽自遠敞開更多的秘密。蘇聯人出了這口惡氣後,人類再無探測器登陸月球採樣,直到2020年嫦娥五號翩然而至。
  • 環球聚焦:「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一些國際組織對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任務表示祝賀。 國際電聯:祝賀嫦娥五號回家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第一時間向中國政府發賀電,祝賀嫦娥五號回家。
  • 嫦娥五號太空「打水漂」回家,我們比美帝強在哪?領先至少10年
    中美之間的全面競爭已擴散到太空,無論我們承認不承認,嫦娥五號的登月行動和美國人的異常反應,事實上已拉開了中美太空爭鋒的大幕!不要慌,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這一天遲早要到來,現在一切才剛剛開始罷了。而這次的嫦娥五號整個登月行動,就體現出了中國多項獨有的航天技術,其中最重要的,是嫦娥五號返回地球時採用的「太空打水漂」技術,這也正是目前美國還未完全掌握的一項尖端科技。
  • 凌晨,嫦娥五號懷揣著月壤回家啦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這裡,發幾首與宇宙知識相關的小詩,表達我的喜悅之情……‖ 凌晨,嫦娥五號懷揣著月壤回家啦今晨,早醒的中國人們在網上奔走相告嫦娥五號懷揣著月壤回家啦巨大的回聲